1樓:提提子阿
生菜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蔬菜,味道新鮮,口感脆,深受消費者喜愛,但在種植生菜的過程中容易霜黴病,這種病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病害嚴重時減幅達20%以上。這種病不僅會危害生菜,還會危害生菜、菊苣和菊苣霜黴病在生菜種植過程中均可發病,主要危害植物葉片,從基礎向上發展。幼苗期的發病,葉變黃,枯萎,成為殘端損失,早期葉出現淺黃色、源或多邊形斑點,空氣潮溼時,葉背面的斑點發生白色真菌層,有時擴散到葉前。
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變成棕褐色,病情嚴重時,各種斑點連線在一起,導致整個葉子發黃,整個葉子發黃。
這種病是由半根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病菌附著在種子上或與病菌一起在土壤或堆肥中生存。冬天在棚子裡也能感染遺骸,能傳播到遠離菌種的地方,還能引起幼苗的發病。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病菌群使分生孢子萌發,分生孢子通過氣流、灌溉、水、昆蟲、農作業傳播。
適合該病的溫度範圍為15 ~ 17,空氣溼度在80%以上時容易引起該病,倉庫室內溼度過高或夜間結露時間過長,病害更嚴重。
加強田間管理生菜種植要與大豆、茄子、大蔥、大蒜、韭菜等百合和蔬菜輪作2 ~ 3年以上。種子適合選擇好的抗病、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因此推薦廣東結球、雞冠結球、紅結球、皇帝、大胡366等品種。要覆蓋壟溝,種植地膜,嚴禁滴灌灑水,合理密植,加強田間通風通透性,適時通風降低溼氣,收穫後及時清理電源,深翻。
生菜白粉病發病初期,用抑制的快速滲透分散粒子劑配製800倍液或72%霜、錳、鋅、加溼粉劑在水中配製600倍液,後用58% a霜、鋅、刺度粉劑在水中調配500倍液或7500%菌、青溼性粉劑在水中調配600倍液,交替使用上述藥劑可提高預防效果,棚子室中也有妙糖。
萵苣灰黴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核遺留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菌絲體,繼而在菌絲體上產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蔓延。
溫度適宜時,遇到葉面水滴,孢子萌發侵入植株,並繼續產生分生孢子重複侵染。病菌發育適溫20~25℃。溫度20℃,相對溼度90%以上時有利於發病。
低於5℃或高於25℃抑制發病。保護地早春栽培,低溫高溼易發病。排水不良、低溫侵襲、生長衰弱發病重。
2樓:酸奶蜜桃酒
選用抗病品種。一般根莖葉帶紫紅色或深綠色品種較抗病,如紅皮萵苣,尖葉子,青麻葉萵苣等。加強栽培管理。
搞好菜園清潔和深翻、曬田,提高畦面便於排水,適當稀植,少澆水,嚴禁漫灌,雨後及時排水,保護地雨天注意防漏;收穫後和種植前徹底清除病株殘體並集中妥善處理,發病初期及時清除下部病殘葉;適當增施磷鉀肥,漚肥必須經過高溫發酵滅菌。還要噴藥防治。
3樓:等待拯救的
萵苣又名生菜、萵筍。萵苣霜黴病作為一種流行性強、傳播快且 毀滅性強的病害倍受重視,一旦發生降低了萵苣的產量和品質,損失較大,嚴重影響了棚友的經濟收入。 萵苣霜黴病幼苗、成株期均可發病,以成株受害重,主要為害葉片。
病葉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最初葉上生淡黃色近圓形或多角形病斑。潮溼時,葉背病斑長出白黴,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後期病斑枯死變為黃褐色並連線成片,致全葉乾枯。
4樓:可可
病原體在有菌絲和卵孢子的種子中或有病殘體的土壤中越冬,次年產生孢子囊,通過氣流、昆蟲和雨水傳播。防治方法:注意清潔農村,清理病株、病葉,帶出田間深埋。
應注意通風和除溼,以降低空間溼度,減緩發病條件。發病初期,及時噴灑90%磷酸鋁800倍液、高錳酸鉀1000倍液、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
怎樣治理萵苣霜黴病?
5樓:網友
萵苣霜黴病的發生與防治。
萵苣是早春上市較早的細菜之一,由於投資少栽培技術簡單,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隨著種植年代增加,病蟲為害連年加重。霜黴病是萵苣主要病害之一,為害葉片嚴重,影響植株生長和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價值,影響經濟收入。
1 危害症狀。
萵苣霜黴病主要為害葉片,病害發生初期,先在植株下部葉片產生淡黃色近圓形或多角形病斑。葉背面長有白色黴層,逐漸向上發展蔓延,後期病斑變黃褐色,病重時多數病斑聯成一片,葉片發黃乾枯,最後發展到萵苣表面變褐變黑,甚至整株腐爛。
2 病害發生規律。
萵苣霜黴病的病原菌為卵菌綱盤霜黴屬,萵苣盤梗黴菌(bremia lsclucae. regel)。病菌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在種子內,或在秋播萵筍上度過一段時間,為下季初侵染**,翌春產生孢子囊。
借風雨、昆蟲傳播,接觸寄主後,主要從寄主表皮或氣孔侵入,可反覆侵染為害。病害的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密切,尤其是溫溼度,病菌孢子囊萌發適溫為6~10℃,適宜溫度為15~17℃,病菌侵染需要85%以上的相對溼度和一定結露時間,因此低溫高溼有利於病害的發生發展。在種植過密,群體過大,氮肥使用過多,通風透光不良的地塊,病害發生較重。
3 防治方法。
輪作 選擇與非菊科蔬菜茬口的地塊,重病地塊應與其他非菊科的蔬菜進行2~3年以上輪作,收穫後應將病殘體清出田間或棚內,以減少菌源。
加強栽培管理 種植密度要合理,避免密度過大,株內鬱蔽,不利於通風散溼,棚室內栽培管理要科學,少澆水或膜下灌水。實行高壟栽培,全地膜覆蓋,底肥要氮、磷、鉀肥配合使用,多施有機肥,可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藥劑防治 播種前可用的福美雙拌種或用的甲霜靈拌種處理,殺滅種子表面所帶病菌,減少侵染源。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控制病菌蔓延。藥劑防治,可用75%達克寧500倍或72%霜脲錳鋅600倍,或64%防毒礬500倍或69%唏醯嗎啉700倍進行噴霧防治,5~7天一遍,連噴2~3次。
棚室內種植畝用45%百菌清煙劑350g燻煙防治。
6樓:網友
一般噴灑抗菌類的農藥可以防治的,你應該去附近的農資(農藥)店直接諮詢,在網上即使有人告訴你用什麼農藥,你附近買不到,也是白搭,網購又費時,是吧?
多菌靈可以治萵筍菜的霜黴病嗎?
7樓:
多菌靈有效果不理想,萵筍白色黴層一般是霜黴病。也有白粉不太常見。霜黴病此病侵染速度快危害重,不及時防治將會導致功能葉片受損嚴談肢重致作物減產嚴重。
密度大、通風不良、溼度過大、徒長、作物內部鬱閉等易發病,尤其溼度大加上通風不伍侍笑良最嚴重。應重視做好預防工作:改善加腔含強通風降溼工作,水份保持合理,及時促壯控徒長。
肛瘻是怎麼回事,肛漏是怎麼回事,應怎麼防治?
上面的說的很具體呀。簡單說肛瘻就是肛竇感染形成膿腫,膿腫破潰而成肛瘻。只有手術可以徹底 不然反覆感染容易形成多條瘻道而成複雜性肛瘻了,那時就就痛苦了並且也難治。肛瘻可分為靜止期和活動期。肛瘻處於靜止期時沒有活動 染,無疼痛和其他不適,只有間歇性地從外口留一些稠水或膿液且量也很少。當肛瘻處於活動期時,...
黃瓜葉緣發黃是怎麼回事,如何防治
黃瓜葉緣發黃,如金邊,是黃瓜生理性病害,發病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1.鉀元素缺乏或過量。多發生於中下部葉片。由於黃瓜是喜肥作物,平時施肥較多,所以出現該症狀多為鉀過量。2.鹽漬化。黃瓜自下而上葉片出現黃邊現象。主要是因為經常使用銨態氮肥,而銨態氮無法被土壤微生物轉化成為硝態氮,積累過多導致土壤鹽漬化。...
辣椒是怎麼回事呢?用什麼藥防治,謝謝
辣椒炭疽病,葉片復出現水浸狀 制褪綠斑,楔形或圓形,灰白色,有輪紋狀黑色小點,邊緣褐色。成熟果的病斑長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水浸狀,病部凹陷,有隆起輪紋,密生黑色小點,莖與果柄病斑褐色凹陷,表皮易破裂。用咪鮮胺,苯甲咪鮮胺,苯甲嘧菌酯,噴霧防治,間隔5 7天,連噴2 3次 辣椒什麼病,用什麼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