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若接受撤藩,他可以安度晚年嗎?

2025-01-25 06:15:33 字數 4212 閱讀 5468

1樓:zq娛樂碎碎念

吳三桂若接受撤藩,他可以安度晚年嗎?每當談到清朝,就要有乙個人提及。就是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是清朝少有的千古皇帝。他的一生經歷了很多事,打敗了鰲拜、臺灣、平壤、俊伽丹,他人生中最慘痛的經歷無疑是平坦的三藩市。如果不是多方支援。

如果吳三桂不開始戰鬥,接受平反,他能安享晚年嗎?

作為康熙時期最有能力的地方勢力,當時王吳三溪掌握的能源足以與整個清朝抗衡。雖然他最終失敗了,但如果只有當事人知道其中的艱辛,這裡也有乙個設想。當時,如果吳三桂不造反,接受平反,他能安享晚年嗎?

遺憾的是,答案是不可能的。不管過程如何,他的結局都是死亡。那麼康熙為什麼一定要解決他呢?

第乙個原因是吳三桂的潛在危險,清朝的對手王,即民間所謂雲南王,吳三桂背後的潛在大勢力,即明朝殘餘勢力,吳三桂向清朝投降,但他仍然在很多人的心中代表明朝,很多明朝殘餘勢力以他為核心,吳三桂為核心。

其次是支出。康熙王朝詳細描寫了清朝每年的財政收入近一半用於雲南省。雖然在五三誡命方面表示了軍費開支,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說,吳三溪自己正在花這筆錢。

在和平時期,吳三桂仍然有這麼可怕的開支,可以想象這麼多年來,吳三桂花了多少錢。如果清朝選擇名聲,吳三桂也選擇以和平的方式接受名聲,那麼清朝付出的代價一定是錢。這對整個清朝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清朝肯定沒有把這筆錢花在吳三桂身上。

最後一點也是康熙討厭的一點。也就是說,吳三桂在自己的領土上做了很多康熙不能接受的事情。吳三桂守護雲南期間,他不僅窩藏了許多罪犯,還私下進行藏族、土司等私人**。

重炮同時嚴重影響了清朝的財政收入,這些是康熙不能接受的。如果吳三桂不開始戰鬥,接受平反,他能安享晚年嗎?

事實上,康熙委以後想出了協調吳三桂和清朝關係的各種方法,最終作為國王,不管怎麼解決,都會對清朝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吳三桂不想失去自己已經掌握的權力,最終導致這樣的結果,他認為,如果吳三桂主動提出平反的事情,結果會有很大的不同。

2樓:一一邊邊

即使他接受撤藩,想安度晚年也很困難。畢竟他手中的權力讓人忌憚,等皇帝的權利一但穩固,一定會除掉吳三桂。

3樓:你到底敢不敢

當然是不可能的,像他這樣的人本身的地位也是比較特殊的,如果沒有了政權,不可能安享晚年的。

4樓:小老太

我認為他不會讓你走完的,因為康熙一直很忌憚他的實力,所以就算撤退,也不會有好下場。

5樓:大樹苗

不會的,因為當時的皇帝是非常多疑的,一直以來都將他視為眼中釘,所以即使接受了撤藩,也不會有好結果。

6樓:哇塞塞影視剪輯

當然不可以了。他即使接受撤藩,但是他的勢力還是非常大,還會成為皇上的心頭隱患,最終會被殺死。

7樓:愛小樹苗

可以的,在某種程度上他是不會受到外界打擾的,而且不用為國家的一些事情進行操心。

8樓:你好不好看

可以的,可以非常的安詳度過自己的晚年,也可以非常幸福美滿的度過自己的晚年,讓自己的晚年過得非常溫馨。

9樓:白珍全全全

我覺得是可以的。因為吳三桂為清軍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所以當時的皇帝也未必會殺他。

若吳三桂老老實實接受削藩,可以得到善終嗎?

10樓:不著急上課

不可以得到善終的。因為吳三桂的野心,早已經遮蓋不住了。就算接受削藩也只能保一時的平安。

11樓:小九七

吳三桂是異姓王,對於清朝來說是乙個威脅,如果吳三桂接受削藩,那他以後一定會被朝廷對付的,清朝不能有乙個異姓王王位一直傳承著。

吳三桂在三藩之亂時失敗,是因為年紀大了嗎?

12樓:對教育的思考

當時吳三桂已經失去了民心,他當時反叛還是打的明朝的旗號,但是背叛明朝的就是他自己,他反叛清朝在道義上已經說不過去了。

13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不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他沒有得到百姓的支援,從他殺死永曆帝那一刻起就沒有百姓相信他了。

14樓:君王的孤獨

我今天給大家講的這個人物,我想大家都知道他吧,那他就是吳三桂,今天我給大家講一下,就在吳三桂反清失敗的時候,歲數也非常的大了,也是乙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吧,但這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們每次說起戰爭的時候,往往,都會將它分為一場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那麼吳三桂他領頭的三藩之亂到底是屬於一場正義的戰爭呢,還是屬於一場不正義的戰爭,根據這個說法,有很多人都說的不一樣,他們對於戰爭而言,正義與否其實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那麼戰爭它其實就是一種力量的對比,其實也都也是一種,歸根結底就是說實力的較量吧,在吳三桂他和康熙的長達八年之中的戰爭當中,由於他們雙方都不是,很高明的,所以這一場戰爭是一場比較水一點的戰。

吳三桂接受撤藩就等於必死嗎??

15樓:冒慕雁

撤藩不反抗結果還是一樣的,其根源就是滿族人對漢族人的不信任他們是不準任何民族的武裝勢力的存在那樣嚴重維威脅滿族人的統治。道理很簡單的第一代安份第二代第三代不可能沒有其他的想法必竟滿族人是異族他們是沒有信心統治的,主要來自他們的自卑心裡。新疆的蒙古人還不是把他們往死裡整嗎,花了八十年時間從康熙年間一直打到乾隆年間,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是種族式的清洗,種最後不存在了,又把東北的其它民族移過去,就是種族替代。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漢族人口實在太多了,他們根本沒有實力那樣做結果也好不到那裡去,也會消失的,因為只有死人是最沒有威脅的。所以吳三桂不管接受還是不接受下場都是必死無疑,

16樓:看天吳牒託夢

雖然不會速死,肯定會被慢慢的整死。吳三桂自知肩負峨嵋山、須彌山、泰山之重,積蓄力量,反戈一擊,如若取勝,歷史對他就會另有說詞了。

17樓:徐佳章華

削藩原因,吳往死了要錢,幾乎成為國中之國,**的調令在雲南境內不好使,吳,不是誠心降清,只是當時,明氣數已盡,大順把前明的**逼上絕路,吳,問三軍將士了,…,話回主題,吳如果,低調的做乙個王爺,可以生活的很好。

18樓:小什說生活

是的。因為他勢力龐大對清朝江山有威脅,所以就算吳三桂接受撤藩,也會被殺。

19樓:阿拉窺窺

雖然說撤藩必死不確定,可讓自己用生命去賭乙個大概率的韓信下場,吳三桂還是反了的好!

20樓:的糖來油號

只要同意撤藩,吳三桂他們得去東北當地主了,清**免費送房子,土地,發退休金。

造反不同了,當然要處死!

21樓:三棵樹

不是的,康熙削藩,並不是殺藩,吳三桂可以全身而退,因為康熙比較寬容,而且還不是卸磨殺驢的人,所以吳三桂不一定會死。

22樓:網友

很奇怪。吳三桂和施琅乙個歷史時期人物,乾的都是打同胞勾當。。乙個(為私人利益反過)算漢奸。乙個算統一英雄。

23樓:緋紅色的殺戮

參見孫可望的結局,參加洪承疇的結局,走狗在沒有利用價值後,不烹還留著?即便是早養了十年東江走狗耿,尚也在被收拾之列,吳三桂怎麼會不懂呢?

24樓:當年孔老二

傻子才把自己的命交給別人,接受撤藩後秒變魚肉。何況吳三桂手下人接受嗎?這是利益集團,不是吳三桂自己活著就成。

25樓:雨澤舊泊

封建王朝異姓封國公是最高信任,封異姓王本來就是權宜之計,如果社會重回安定必然要下手。

26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是的,因為康熙不會讓其得以善終的,這樣會給人滿清過河拆橋的感覺。

27樓:胡言大師

肯定活不成!滿清斬草除根可是玩的賊溜。

28樓:101督師江南

多爾袞說的是裂土封侯,順治說的是平西王爵世襲罔替永鎮雲南。。到了康熙就滾回萬里之外老家領工資養老吧~~~誰能幹。

29樓:旅行者美麗的地方去旅遊

難說。畢竟漢人在清朝受制於清朝。

30樓:漢忠報**

看看孫可望怎麼死的就知道了。

31樓:淮南人

撤與不撤都是死,不如拼了。

32樓:迷彩蠶

主動撤藩可免於一死!

33樓:太極熊貓你大爺

他手下弟兄們怎麼辦?什麼叫身不由己,懂?

三藩之亂由何開始,吳三桂等三藩之亂為什麼會被清朝消滅,,一開始可是打下了半壁江山的了?

吳三桂 耿精忠疏請移藩,實迫於形勢,並非本意。吳希冀朝廷慰留,如明代沐英世守雲南之先例。及撤藩命下,愕然失望,遂與其心腹聚謀,暗中部署兵馬,禁遏郵傳,只許入而不許出,並勾結他省舊部,又與耿精忠聯絡應和,準備叛亂。康熙十二年八月清廷命禮部侍郎哲元肯等赴雲南,戶部尚書梁清標等赴廣東,吏部侍郎陳一炳等赴福...

吳三桂最後是戰死還是怎麼死的,吳三桂是怎麼死的

吳三桂最後是病逝。吳三桂 1612年6月8日 1678年10月2日 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 今江蘇高郵 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 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

吳三桂勾結清兵的主要內容左右,吳三桂勾結清兵的主要內容二十字左右

吳三桂,遼東中後所人 今遼寧綏中縣 為出身遼東軍閥世家。他的父親吳襄 舅父祖大壽都曾任明朝總兵,同當地的將領官紳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由於祖大壽和三桂之兄吳三鳳等明朝將領先後降清,吳三桂和他的部屬又與清方營壘增添了一層曖昧關係。1644年三月,他被崇禎帝加封為平西伯,率部進關勤王,由於放棄關外土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