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的肥瘦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2025-01-25 00:30:28 字數 5332 閱讀 3220

1樓:匿名使用者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註釋: 1.捲簾人:侍女。

2.綠肥紅瘦:枝葉繁茂,花兒憔悴。宋黃機《謁金門》:"風雨後,枝上綠肥紅瘦。"

導讀〕 歷代評論家對李清照的這首小令總是津津樂道,此詞寥寥數語卻足以名垂千古。古代評論家們大多不外於專注於詞中新穎巧致的造語,尤其對"綠肥紅瘦"一語推崇備至。宋·陳鬱曰:

李易安工造語,《如夢令》'綠肥紅瘦'之句,天下稱之。"(藏一話腴》)清·王士禛曰:"前輩謂史梅溪之句法,吳夢窗之字面,因是確論,尤須雕組而不失天然。

如'綠肥紅瘦','寵柳嬌花',人工天巧,可稱絕唱。"至清·陳廷焯始曰:"詞人好作精豔語。

如左與言之'滴粉搓酥',姜白石之'柳怯雲松',李易安之'綠肥紅瘦','寵柳嬌花'等類,造語雖工,然非大雅。(《白雨齋詞話》)又曰:"數語中,層次曲折有味。

世徒稱其'綠肥紅瘦'一語,尤是皮相。"(雲韶集》)

平心而論,陳氏之說深中肯綮。"綠肥紅瘦"一語委曲精工,用肥瘦形容植物的,韓愈就有"芭蕉葉大梔子肥"(《山石》),張先有"雪籠瓊院梅花瘦"(《偷聲木蘭花》)李清照自己也有"露濃花瘦"之語,但"綠肥紅瘦"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可想見花兒憔悴,惹人愛憐,又陡生惜春之情。然此詞之妙處實在於一氣呵成的寥寥數語中含曲折跌宕之致。

清·黃蓼園對此深有會心:"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澹,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悽婉,卻又妙在含蓄。

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蓼園詞選》)

一問一答,自問自答,一番景象,兩般心情,箇中情致,耐人尋味。善感的生命總是有著太多難以承受之輕,不由人感慨系之。

2樓:匿名使用者

身體的漸漸消瘦皆因思戀情人而致,表達了 詩人對情人的無限思戀而且之不得的複雜感情!此種詞牌多用沈郎,沈郎腰,黃花等意象和典故!

3樓:休閒娛樂小妹

此詩詞講述了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喜愛。

如夢令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4樓:

摘要。如夢令》表達了詞人歡快愉悅、怡然自得的思想感情。《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翁舅趙挺之被罷職後,跟隨丈夫趙明誠從京城到青州,回憶故鄉舊事時所作的詞。

如夢令》表達了詞人歡快愉悅、怡然自得的思想感情。《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是宋代女瞎啟詞人李清照在翁舅趙挺之被罷職後,跟隨丈夫趙明誠從扮神昌京城到青州,回憶故鄉舊事廳扒時所作的詞。

回首流年心痛,狐獨無言伴送。破屋冷風弄,恰值花凋雨弄。一夢一夢,多少相思葬送。這首詩詩什麼意思。

您好,並未查到您這首詩。

所以我才問。

你們也看不懂嗎?對。

如夢令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5樓:網友

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往事的懷念之情以及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感慨青春易逝和惜春之情。

作品原文。如夢令(其一)

宋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其二)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白話譯文。其一時常記起遊溪亭的那天傍晚,太過沉醉而忘記回家的路。玩到盡興天卻黑了,劃小舟回去,卻不小心進入藕花塘的深處。怎麼出去呢,怎麼出去呢?一不小心卻驚起了滿灘的鷗鷺。

其二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

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6樓:網友

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7樓:網友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

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這首《 如夢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優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給人以足夠的美的享受。

8樓:三三兩兩

《如夢令》這首詩表達了詞人對故鄉。往事的懷念之情,以及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9樓:網友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

早期生活優越,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後,流寓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其所作詞,前期多寫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

請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故鄉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

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

後人有《溯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如夢令》中輯詞人回憶了一次愉快的郊遊情景,因酒醉誤入藕花深處,把棲息的水鳥都嚇飛了。表現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如夢令》中」不知歸路」的原因可能是日暮,詞人醉了,也可能是詞人興致很高,流連忘返。

兩個爭渡表現詞人急於從荷花叢中找出正確路徑的心情。

如夢令》中」醉」字的表達效果: 這首詩勾勒了一幅具有江南風味的垂釣圖,塑造了一位悠閒自得的漁翁形象,寫出詞人淡泊的情懷和對自然景物的熱愛。

10樓:三岔路口迷茫著

表達了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由的思想感情。

如夢令這首詞表達了詞人一種什麼心情

11樓:網友

現存李清照《如夢令》詞有兩首,都是記遊賞之作,都寫了酒醉、花美,清新別緻。「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

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流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遊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遊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戛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12樓:休閒娛樂小妹

此詩詞講述了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喜愛。

13樓:網友

寫少點吧,就是遊玩很盡興的心情。

1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作者悠閒、興致勃勃的遊玩之情——精銳。

如夢令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緒?

15樓:清風白酒留故人

如夢令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悠閒、怡然自得的情緒。

作者記敘自己一次泛舟流連忘返,酒醉後幾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無憂無慮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16樓:二十三年如一

《如夢令》只是乙個宋詞的詞牌。如果沒有確切的詞名,是不可能進行具體賞析的。

17樓:油栓羅卓

康震解析李清照《如夢令》,詞雖短但情思綿密!簡直說的太棒了!

如夢令這首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8樓:匿名使用者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李清照的這首詞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這首詩不飾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19樓:珩尜璨

你要好好學習,如夢令是。

詞牌的名,這個格式的詞都叫如夢令。

你問的應該是這個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寫的是黃昏回去的時候,無意划進荷花叢,過程中驚嚇了一群水鳥。

一說是賞景,沉醉其中忘記歸路;一說是赴宴飲酒,恍然其間忘記歸路。

如夢令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0樓:帝都小女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早期的詞作之一。詞中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這首小令寫的是春夜裡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捲簾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捲簾人」卻答之以「海棠依舊」。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知否」與乙個「應是」來糾正其觀察的粗疏與回答的錯誤。「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如夢令》這首詩的詩人在這首詩中流露了怎樣的心情

21樓:火星鼠

如夢令,古時詞牌名稱,李清照,蘇軾,秦觀等都寫過此詞牌的詩文。

其中,以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為膾炙人口。

如夢令》這首詩」

表達了詞人對故鄉。往事的懷念之情,以及作者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李清照《如夢令》的解析,李清照《如夢令》賞析

如 夢 令 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 日暮,沈醉 不知歸路。興盡 晚回舟,誤入藕花 深處。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註釋 溪亭 臨水的亭台。沈 ch n 醉 大醉。興盡 遊興得到了滿足。藕花 蓮花。爭渡 怎麼渡 爭 同 怎 譯文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遊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迷醉那種快樂而不知道回來的路...

誰知到如夢令這首詞的意思,如夢令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李清照 如夢令 常記 溪亭日暮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譯 文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遊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來的路。遊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錯誤地划進了荷花深處。搶著劃呀,搶著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

《如夢令》中沉醉的意思

如夢令 譯文 紅日西沉,晚霞映照著溪亭,玩了一天的遊人漸漸歸去,獨有年少的詞人依依不捨,流連忘返。是剛飲過美酒,還是酒意未消?是景色宜人,惹詞人陶醉?她遊玩興盡方駕回舟。湖上嬌豔的荷花向她綻開笑臉,輕柔的晚風推著她的船兒。她情不自禁的蕩起雙槳,往前劃去。劃呀,劃呀,竟不知不覺誤入荷花深處,進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