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所寫的「東臨碣石」,碣石現在是屬於哪個省份?

2025-01-24 14:45:12 字數 3098 閱讀 6508

1樓:最老八零後

座標,東戴河,之錨灣村處。

2樓:夏見冬

碣石是屬於廣東省,這個地方在碣石鎮是粵東四大名鎮之一,它與香港僅隔115海里,在古時候稱作石橋鹽場。

3樓:豆豆老師解答

碣石現在是屬於遼寧省,緊靠渤海的綏化縣的一處古遺址。

4樓:社會大搜羅

碣石屬於哪個省份,遼寧興城、河北昌黎、山東無棣 ,這三個地方都有可能。考證碣石在哪個省份,主要看是不是符合歷史的真相和事實。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說明具體在哪個省,但遼寧興城、河北昌黎、山東無棣三個地方都有可能是曹操所寫的「東臨碣石」所說的地方。

5樓:百香果

碣石在山東無棣縣 ,「東臨碣石」是曹操寫的四言絕句《觀滄海》的開頭,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凱旋而歸時所寫。

官渡之戰後,北方的局勢逐漸變得對曹操有利,特別是袁紹病死後,北方已經是曹操一家獨大,他把目標轉向南方的割據勢力。

然而北方烏桓乘著中原戰亂,乘機進犯,擄走漢民十萬多戶,袁紹的兩個兒子得到烏桓的支援之後,也經常騷擾曹操的後方。

6樓:羊羊羊和男男

碣石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的山海關附近,當時曹操北征勝利,返回的路上路過碣石這個地方,看著波濤洶湧的海水,寫下這首著名的詩。

7樓:愛貓咪的葉子

我認為是河北市,所以我覺得河北省還是非常豐富的,什麼都出現過,大家應該好好保護河北的自然資源,不受到外來人的侵害。

東臨碣石指的是**?

8樓:熱愛生活的小斌

東臨碣石指的是碣石山,在現在河北昌黎。

碣石山面積平方公里,形成歷史久遠,自然風光秀美,歷史文化淵源,地理位置優越,是五嶽之外的「神嶽」,是古今中外有名的歷史名山、仙山、觀海勝地、佛教勝地和旅遊勝地。

歷史資料證據稍摘如下:

其一,明朝大地理學家、大歷史學家顧炎武先生所著《肇域志》記載:「濟南府海豐縣有馬谷山,即大碣石山。」

其二,1931年商務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在「馬谷山」、「黃河古道」、「碣石」3條目中,均記載無棣馬谷山為碣石山。

其三,《山東通志》記載:「在山東無棣縣城北60華里,一名大山,山西南半麓有洞廣二丈餘,深不可測。相傳有龍馬從此出,故以為名(馬谷山)。肇域志記載以為古碣石山。」

曹操東臨碣石的地方在**

9樓:小緒

曹操「東臨碣石」的地方在:河北昌黎。碣石山餘脈的柱狀石亦稱碣石,該石自漢末起已逐漸沉沒海中。

東臨碣石」出自《觀滄海》。《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

原文: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創作背景: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

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巨集願。

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曹操「東臨碣石」的碣石山,如今在哪?

10樓:業餘歷史迷

當時曹操在經過碣石山時也曾在此紮營停留,且他自己還曾親自登山。在登山之後曹操見到了一篇汪洋大海,被大海壯闊景象所震撼到的他有感而發地創作出了《觀滄海》。他在這篇詩作中詳細描寫了所見大海的景色,從而藉此抒發他心中的遠大抱負。

這首詩中一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後來也成為了碣石山十景之中的「碣石觀海」。

除了孟姜女墳相關文物的佐證之外,《浪淘沙·北戴河》中也曾涉及到「東臨碣石有遺篇 」的相關描述,從而進一步證實了曹操所說的「碣石」其實就是河北境內的碣石山。

11樓:與你同在早知道

碣石山,在現在河北昌黎。東臨碣石這句話出自於曹操所作的《觀滄海》,這首詩是曹操北伐烏桓順利而歸時途徑一處名為碣石山的地方有感而發所創作出來的。

12樓:娛樂小仙女

曹操觀滄海說的東臨碣石,現在在遼寧省綏中縣西南的海濱。西距山海關約30裡。在今河北省離昌縣境內。

13樓:言若顧

應該是河北省秦皇島市,其一是秦皇島之前出土過一批文物可以證明,其二是***寫的《浪淘沙·北戴河》中說東臨碣石有遺篇,也可以證明。

14樓:諾坎普保衛者

位於昌黎縣內的碣石山。其實對於碣石山一直以來都有多種不同的看法,中國境內名為碣石山的地點,並不是只有一處,山東省以及遼寧省都有一座碣石山。之所以後來能夠確定主要得益於孟姜女墳的發現。

孟姜女墳出土的文物可知這座位於昌黎的碣石山,曾是秦始皇入海求仙之所,從而間接證明此處就是東臨碣石中的碣石山。

曹操東臨「碣石」到底在哪

15樓:大雪的帳號

關於曹操《觀滄海》中所說「東臨碣石」之「碣石」的地點,有諸多說法。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詩詞選》注:「今河北省昌黎縣境,北戴河以西。

**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詩詞集》改注為:「據近年來考證發現,碣石在今遼寧省綏中縣西南的海濱,西距山海關約三十里」。從歷史上對碣石山的諸多記載以及曹操當年北征烏丸(也叫烏桓)的行軍路線考證推斷,《***詩詞選》所注更為合理。

16樓:起名太麻煩

東臨碣石的解釋: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欣賞大海。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昌黎。西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時經過此地。

曹操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的籍貫是哪裡?曹操姓什麼

籍貫 兗州 沛國譙縣 今安徽亳州 官至 魏王 丞相 諡曰武。家族資料 父親 曹嵩。母親 未知。配偶 卞氏。兄弟姐妹 曹彬 曹德。子女 曹植 曹彰 曹昂 曹衝 曹熊 曹丕 曹宇相關人物 袁紹 周瑜 劉備。曾效力過的勢力 東漢 魏。曹操 簡明歷史傳記。三國時政治家 軍事家 詩人,統一了北方 挾天子以令諸...

何以成就曹操,曹操的文學成就

亂世出英雄 是環境成就了他。曹操的文學成就 曹操是漢末傑出的文學家和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他的詩歌具有悲涼沉雄的獨特藝術風格。曹操身邊為什麼總是人才濟濟?因為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基本掌握整個漢室,他不稱帝卻堪比帝。論軍事,曹操以少勝多滅佔四州之袁紹平定北方,赤壁大敗後,重整旗鼓十六年並關中,十九...

描繪一下詩中所寫的夜景

白居易 村夜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這首詩沒有驚人之筆,也不用豔詞麗句,只以白描手法畫出乙個常見的鄉村之夜。信手拈來,娓娓道出,卻清新恬淡,詩意很濃。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蒼蒼霜草,點出秋色的濃重 切切蟲吟,渲染了秋夜的淒清。行人絕跡,萬籟無聲,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