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線與地形的關係是什麼 !

2025-01-23 14:45:07 字數 4436 閱讀 2985

1樓:遊景封念雁

等高線。contour

line】指的是地形圖。

上高程相等的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

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垂直投影到乙個標準面上,並按比例縮小畫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等高線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與實際地面的交線,所以等高線是閉合曲線。

等高線的特性有:(1)位於同一等高線上的地面點,海拔高度相同。(2)在同一幅圖內,除了懸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相交。

在圖廓內相鄰等高線的高差一般是相同的,因此地面坡度與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成反比,相鄰等高線水平距離愈小,等高線排列越密,說明地面坡度愈大;相鄰等高線之間的水平距離愈大,等高線排列越稀,則說明地面坡度愈小。因此等高線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勢態和地表形態的特徵。

2樓:杭竹疏柔潔

引用:等高線和山谷線山脊線是垂直。

首先你要知道山谷、山脊線是什麼樣子的。山谷線,在山谷這,等高線向高處彎曲,比如v這字母,尖的地方指向高處,很多v疊在一起,就成了山谷等高線,把尖的點連起來,就成了山谷線。山脊跟山谷相反,向低處彎曲,v的尖指向低處。

把這些點連起來,基本是與山谷山脊等高線垂直的。

等高線地形圖定義是什麼?

3樓:

摘要。等高線地形圖是一種地形圖,它使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的形狀和高度。等高線圖上的等高線表示不同的高度,用曲線連線起來,稱為等高線。

等高線的寬度用來表示地形的高度,越寬的線表示越高的地形,而越窄的線表示越低的地形。等高線圖上的等高線也可以標記每個地點的地形特徵,比如山谷、河流、湖泊等。

等高線地形圖是一種地形圖,它使用等高線來表示地形的形狀和高度。等高線圖上的等高線表示不同的高度,用曲線連線起伏陪來,稱為等高線。等高線的寬度用來表示地形的高度,越寬的線表示越高的地形,而越窄的線表示越低的地形。

等高線圖上嫌廳凳的等高線也可以標記每個地點的地形特徵,比如山谷、河流、湖泊等芹旅。

親親,結論如上呢。

五種地形型別的等高線的特點

4樓:蕭凝蕊諶蘿

盆地、丘陵、高原、平原、山地。

等高線數值大小:

海拔200公尺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為平原地形;

海拔500公尺以下,相對高度小於100公尺,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為丘陵地形;

海拔500公尺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公尺,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為高原地形。

等高線形狀特徵:

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頂。

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公升高——盆地或窪地。

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形似馬鞍——為鞍部地形。

如果沒有數值註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

等高線彎曲時,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處——表示山脊)

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處——表示山谷。

怎麼根據等高線來判斷地形?

5樓:網友

1 五大地形的判讀:

1))高原:等高線中間疏四周密,海拔在500公尺以上,地表地勢起伏不大,邊緣陡峭;

2)平原:等高線稀疏平直,海拔在200公尺以下,地表平坦廣闊。

3)山地:等高線很密集,海拔高度超過500公尺,地表坡度較陡,溝谷較深。

4)丘陵:等高線較密集,海拔較低,較低200-500公尺,相對高度不高於100公尺地表坡度平和,5)盆地:等高線中間疏四周密,海拔無標準,地表四周高中間低。

2 其他的小地形的判讀:

1)山頂:閉合曲線,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或示坡線畫在等高線外側,坡度向外側降低;

2)山脊:是山頂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中間高於兩側的部分;

3)山谷(河谷):是山脊之間的低窪部分,與山脊剛好相反, 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

4)鞍部:兩組表示山峰的等高線之間的區域,呈馬鞍形,是山谷線最高處,山脊線最低處;

5)峭壁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處。

6樓:百色吸血鬼

山頂: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②盆地或窪地:等高線閉合,且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公升高(如果沒有數值註記,可根據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於等高線的**)

山脊: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低處。等高線從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山谷:等高線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較高處。等高線從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鞍部:正對的兩山脊或山谷等高線之間的空白部分。

看圖知道地形。

7樓:網友

等高線密集的地方說明地形較陡,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說明地形較緩~

歸納5種地形的等高線特點。

8樓:雨說情感

1、山頂:也可稱山峰,山嶺。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數值中部高四周低,則中部為山嶺。

2、山脊: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彎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彎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數值中部低四周高,則中部為盆地。

5、鞍部:等高線地形圖中,兩個相鄰的山嶺之間相對較低處。

6、陡崖: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相交的地方。

7、陡坡與緩坡: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處為陡坡;等高線稀疏處為緩坡。不同等高線地形圖中,要根據比例尺確定。

9樓:洪紫蕙

605位粉絲。

山地:等高線閉合,等高線比較密集,數值中心大四周小,四周的數值一般大於500公尺;

高原:中部等高線相對稀疏,四周等高線比較密集;

丘陵:等高線閉合,等高線比較稀疏,數值中心大四周小,中心的數值一般小於500公尺;

盆地:等高線閉合,等高線比較稀疏,數值中心小四周大,四周的數值一般大於500公尺;

平原:等高線稀疏,等高線上的數值較小;

10樓:網友

山地:等高線閉合,等高線比較密集,數值中心大四周小,四周的數值一般大於500公尺;

高原:中部等高線相對稀疏,四周等高線比較密集;

丘陵:等高線閉合,等高線比較稀疏,數值中心大四周小,中心的數值一般小於500公尺;

盆地:等高線閉合,等高線比較稀疏,數值中心小四周大,四周的數值一般大於500公尺;

平原:等高線稀疏,等高線上的數值較小;

五種地形型別的等高線的特點

11樓:低痛每

常見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

什麼叫等高線地形圖

12樓:網友

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

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窪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

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八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私: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

13樓:秒懂百科

等高線: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

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原理

14樓:溫墨徹堅亥

等高線顯示地貌。

地貌的形態在地圖上主要是用等高線顯示的,其原理是:把乙個山地模型從底到頂按相等的高度,一層一層地水平切開,在山的表面便出現一條條大小不等的截口線,然後把些線垂直投影到平面圖紙上,便出現一圈套一圈的曲線圖形。由於同一條曲線上的各點的高度都相等,所以把它叫做等高線。

等高線顯示地貌的特點。

等高線顯示地貌有很多的特點:同一條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並各自閉合;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等高線稀,坡度就緩,等高線密,坡度就陡;圖上等高線的彎曲開頭與相應的現地地貌開頭相似。

15樓:晏士恩卞子

原理設想用一組高差間隔相等的水平面去截割地貌,則其截口必為大小不同的閉合曲線,並隨山背、山谷的形態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彎曲形狀。將這些曲線垂直投影到平面上,便形成了一圈套一圈的曲線,即構成等高線圖形。這些曲線的數目、形態完全與實地地貌的高度(差)和起伏狀況相一致。

五種地形的等高線特點

16樓:劉蘭節午

山地:等高線較密集,數值在500公尺以上;

丘陵:等高線較山地稀疏一些,數值在500公尺以下。

高原:中間很稀疏,幾乎沒有,但邊緣很稠密,數值一般在500公尺以上,多在100公尺以上。

盆地:等高線四周稠密,數值多在500公尺以上,中間稀疏。

平原:等高線非常稀疏,數值一定在200公尺以下。

一般讀此類圖的思路。

17樓:糖豆羊

常見等高線地形圖的判斷。

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成的閉合曲線。垂直投影到乙個標準面上,並按比例縮小畫在圖紙上,就得到等高線。等高線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與實際地面的交線,所以等高線是閉合曲線。等高線的特性有 1 位於同一等高線上的地面點,海拔高度相同。2 在同一幅圖內,除了懸崖以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線不能...

在等高線地形圖中怎麼表示示坡線,在等高線地形圖中,怎樣區別山脊,山谷,山頂和鞍部

它總是指向海拔較低的方向,有時也叫做降坡線。比如山丘和窪地的等高線都是一組閉合曲線。在地形圖上區分山丘或窪地的方法是 凡是內圈等高線的高程註記大於外圈者為山丘,小於外圈者為窪地。如果等高線上沒有高程註記,則用示坡線來表示。示坡線是垂直於等高線的 用以指示坡度下降的方向。示坡線從內圈指向外圈,說明中間...

等高線的地形圖上,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顏色叫做()等高

等高線的地形圖上,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顏色叫做 等差 等高線 等高線 contour line 是表示地勢起伏的等值線。它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鄰點所連線成的封閉曲線,垂直投影到平面上的圖形。一組等高線不僅可以顯示地面的高低起伏,而且還可以根據等高線的疏密和圖形判斷地貌的形態型別和斜坡的坡度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