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甜甜哦
關羽是我們熟知的漢末三國人物,他忠義兩全被人們奉為神明。然而關羽卻在性格上有嚴重的缺陷,那就是他為人孤傲不易與人相處。其中乙個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關羽拒絕將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
三國志 蜀書 關羽傳》記載:」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這裡說的是孫權曾派使者前去找關羽商量婚事(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孫權的使者見到關羽表明來意後不久拒絕了孫權的請求還將孫權的使者痛罵一頓。
使者回去之後將自己被關羽辱罵之事告訴了孫權,孫權得知後大怒。我們說當時孫權和劉備是盟友關係,而關羽作為劉備手下大將對於孫權的使者卻傲慢無禮,這種做法的確是十分不明智的。
一般的看法是,關羽不同意這門婚事完全可以通過委婉的方式進行拒絕沒有必要對孫權的使者進行辱罵,從關羽的行為來看他作出這樣的舉動完全是出於性格上的傲慢自大。其實我認為關羽辱罵孫權的使者的做法固然不對,但他也有自己的苦衷。為什麼說呢?
我們還得從孫權找關羽聯姻的動機說起。
孫權找關羽聯姻這個舉動顯然是在刻意地拉攏關羽,但他沒有考慮到關羽對於這門婚事是必須要慎重的(或者說孫權考慮到了關羽的顧忌但是故意而為之)。當時劉備在蜀地,而關羽則一人鎮守在荊州。可以說劉備把自己的大本營交給了關羽鎮守,關羽所處的位置既重要又敏感。
作為劉備的大將,關羽如果答應了和孫權的聯姻那這就意味著關羽有被孫權收買的可能。試想一下劉備若知道關羽和孫權結為了親家,他對於這件事會沒有反應嗎?
甚至可以說孫權找關羽聯姻其實是沒安好心,把關羽擺在了乙個很尷尬的位置上。孫權明白若關羽接受了他聯姻的請求,那麼劉備和關羽之間的關係就會出現裂痕。而且即使關羽不答應只是委婉的拒絕,劉備在得知這件事後也會心生疑慮。
或許關羽已經看破了孫權的伎倆,在這關鍵時候他必須要表明自己的立場。那麼如何表明自己的立場呢?答應孫權的聯姻要求是不可能的,太委婉地拒絕又會顯得拖泥帶水。
所以關羽只能採取乙個極端的方式來表明立場,那就是痛罵孫權的使者。
關羽作為荊州的鎮守大將,他與任何諸侯都不應該有聯絡。當時的諸侯大將之間的聯姻並不是一件普通的婚事,它意味深遠有相互結盟的意思。關羽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所以儘管他痛罵東吳使者是不文明的行為,但卻顯示出了他在政治上的高明之處。
2樓:大明山的臭蟲
並不全是看不起孫權,而是關羽作為荊州主帥,不能和孫權走太近,怕劉備起疑心。
3樓:柏晗愛分享
是的,關羽覺得孫權的兒子配不上自己的女兒。
4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不是,他只是十分疼愛自己的女兒,不想讓女兒成為政治聯姻的犧牲品。
關羽拒絕孫權的提親是對還是錯?
錯的,因為從當時的大體環境來說,他們通過聯姻可以更好的結盟來對抗曹操,有利於他們雙發的發展。關羽拒絕孫權的提親,我認為是錯的,如果關羽答應了孫權,那麼孫劉兩家結盟就會更加牢靠,蜀國會更加有機會爭奪天下。是對,因為我覺得別人也不能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吳大帝孫權為兒子向關羽提親時為什麼被關羽拒絕了?三...
她是不是明確的拒絕我了,她是不是明確的拒絕我了!
是明確拒絕你了。大家的觀念想法可能不同吧。彼此之間都沒法磨合包容 不要輕易放棄乙個每天都會想念的人。這樣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幾個。即便在一起要吃很多苦頭,咬咬牙也就過去了。生活的苦,會隨光陰淡去。但失去摯愛的疼痛,時間也無法洗滌。多年後仍能讓你心痛的,是當年輕易放棄的真愛。即使是明確的拒絕你了,還...
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三國志 關羽傳 寫關公 嘗 曾 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 傷的是 左臂 而不是 右臂 以後雖然有醫者 刮骨去毒 但 志 記全文85字並無一字說醫者為誰,也就是個無名氏,栽在華佗頭上,若非 名人效應 便完全是臆測。事實上,三國志 華佗傳 講了許多華佗行醫治病的故事,惟獨沒有替誰 刮骨療毒 或 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