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搬遷,員工得不到賠償怎麼辦?

2025-01-21 05:15:21 字數 1864 閱讀 6564

1樓:企慧網:免費註冊公司

公司搬遷,如果新位址是勞動合同約定的範圍,且在當初建立勞動關係的時候公司予以了事先告知,勞動者應當服從。 反之,屬於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所說「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情形,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協商,願意去的變更勞動合同,到新位址繼續履行合同; 不願意去的,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或者額外支付乙個月工資解除合同,並按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乙個月本人工資經濟補償金。

2樓:憩息聞清音

您好,我是律臨平臺合作律師,很高興為您服務。

您好,我是律臨平臺合作律師,很高興為您服務。

工廠搬遷,員工不去的,否給予經濟補償,要具體衡量企業搬遷的距離及合理性因素。一般乙個區之間搬遷,對員工工作生活影響不大的,公司可以不補償。

但是如果勞動地點發生變更的,必須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協商不一致的因為勞動地點的變更屬於重大變更,這種情況下,員工可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且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提問。公司本來在杭州,搬去了湖州,公司也同意賠償,但雙方當時沒成,到現在過去都快2個月了,4月底跟我們開始談的,沒談好,到5月12號在手機裡問了我一下,我說如果是原方案就不用談了,到現在就再也沒理過我了,公司都已經搬去新地了,好像沒我這回事了,我該怎麼辦。

您可以到當地勞動局進行仲裁要求賠償。

提問。沒用,去過。

您仲裁的是都帶著相應的證據,比如工資流水,勞動合同,以及現在公司搬遷的情況,要求公司進行賠償。

勞動局可以受理的。

提問。沒有工資流水,勞動合同也在公司手上,我這沒的。

您是否有打卡記錄,或者工作群聊天記錄,就是可以證明您是他們公司的員工的相關證據。

提問。打卡是不打的,工作群聊天記錄是有的。

那您可以以此證明是該公司的員工,要求公司賠償的。

提問。我去**尋求幫助。

您準備好證據,到勞動局進行處理。

提問。我在杭州都交了15年的養老保險保險了,本來今年12月退休可以退在杭州的,現在只能自己交在老家桐廬了,也只能退在桐廬了,您可以繼續在杭州交的,個人養老保險。

3樓:圓點宋

公司搬遷,員工能否得到補償?

4樓:舜天贏人

工廠搬遷,員工離職想得到賠償,就找出工作證據去做勞動仲裁,先去工商管理局去列印出工廠的營業執照,確認法人和工廠註冊所在地,就去所在地勞動仲裁部門去仲裁,按勞動法該賠償多少就要多少。

工廠搬遷員工不去怎麼補償標準

5樓:西安杜凱

法律分析:

工廠進行搬遷,員工不去的,是否補償需要企業搬遷的距離及其他因素。如果工廠搬遷距離不遠,對員工工作生活影響不大,公司不需要補償。如果工廠地點發生變更,影響了員工工作生活,工廠必須與員工協商一致。

協商不成,員工可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且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具體補償金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乙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

濟補償。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乙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社交得不到回應怎麼辦

社交得不到回應就結束這段所謂的友情吧!因為乙個巴掌拍不響,一方的堅持始終是不能長久的。社交得不到回應,有一種是對方開始真的沒怎麼注意到你。還有一種是人微言輕,遇到這種問題,你就沒必要再繼續和對方打交道了,你應該提公升自己,還有乙個心理夠強大。等到你和對方一樣的強大了,對方可能就會回應你啦!社交得不到回...

付出得不到回報,該怎麼辦,當付出得不到回報的時候要怎麼辦

過去,我們一直在講 只管付出,不望回報 只講奉獻,不講報酬。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導,是對人性心理的一種扭曲。其實,就人的心理而言,大凡付出了,就一定期望有所回報,而且付出的越多,回報的期望值也就越高。當然,這種付出和回報既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果付出了而沒有得到回報的話,至少人的心理是會失...

工廠搬遷老闆不結清工資員工該怎麼辦啊拜託各位大神

工廠搬遷,員工不過去的話,應當結清工資。一 工廠本市區域內搬遷,公交可達,或者企業提供交通補貼 免費交通工具接送等便利條件,對職工生活未造成明顯影響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勞動者不去,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合同,或者提前30天書面停止用人單位解除合同。因此解除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合同時按出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