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翻譯及分析

2023-01-07 07:45:04 字數 3481 閱讀 9090

1樓:網友

湖闊兼雲霧,樓孤屬晚晴。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

杜甫曾兩次登岳陽樓,《登岳陽樓》所記當是第一次,時間大約是到達岳陽之初,這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寫了詩,詩題是《陪裴使君登岳陽樓》,因係應酬之作,不如前一首有名。

首聯:寫景,從遠處的洞庭湖寫到近處的岳陽樓,「晚晴」是指傍晚雨後初晴,詩人和岳州太守一起登上岳陽樓,看到的湖面煙波浩淼的情景。

頷聯:杜甫把自己比做「徐孺子」,即東漢時的名賢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禮賢下士的陳蕃,是指可知杜甫在岳陽的數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詩接」一語是指杜甫對裴使君詩歌的唱對。

「謝宣城」是指南北朝齊時的詩人謝眺,杜甫在此處,把裴使君比為謝眺。裴使君如此禮遇款待,一同登樓共賞湖光山色。此時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動。

杜甫到岳陽對裴使君說,也是十分興奮的。當看到飢寒交迫的老友,如此落寞,給以款待是必然的。

頸聯:繼續寫景,站在岳陽樓上遠眺,可以看見湖岸的景色,望遠而實如近在眼前,「雪」、「叢梅發」「春泥」「百草生」點明此時大概是在初春。

尾聯:"漁父"用屈原被放逐遇漁父的典故,古代論詩者謂「落句深有意於裴,言己不異屈原之放逐,漁父倘肯見問,豈敢違之而更南征乎。」「南征」是「南行」的意思。

短短兩句,寫盡了詩人的悽苦遭遇和無限悲哀。

希望我的能幫到你。

2樓:匿名使用者

大曆四年春,詩人離開岳陽至潭州、郴州等地時是由白馬潭(今湘陰境內)裴隱宅出發的。《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一詩,「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寫出了杜甫把自己比做東漢時的名賢徐稚,把裴使君比做禮賢下士的陳蕃,可知杜甫在岳陽的數月,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謝 宣城指南北朝齊時的詩人謝眺。

他文章清麗,善長五言詩,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謝宣城之稱。杜甫在此處,把裴使君比為謝眺,甚為讚譽。「詩接」一語杜甫對 裴使君詩歌的唱對。

裴使君如此禮遇款待,一同登樓共賞湖光山色。此時此刻,杜甫心情能不激動。杜甫到岳陽對裴使君說,也是十分興奮的。

當看到飢寒交迫的老 友,如此落寞,給以暖和的款待是必然的。故杜甫在岳陽時得到了精神和物質上的安慰。故有「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的詩句。

《泊岳陽樓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陽樓》翻譯

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陽樓)主題,詩人所表達的情感?這首詩所用的表達方式?

3樓:資料不詳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看作是杜甫在江陵一系列詩作的續篇。杜甫此時對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從詩中可以看出,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而文人就應該對我杜甫這樣的大詩人禮遇、關照、撫慰甚至起用的。只是這樣的心思不能明言,畢竟與裴使君素昧平生,自己對裴使君的為人還不太清楚。

所以,只能在詩的結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願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陳蕃那樣,待我如徐孺子,那麼我就可以違背漁父的勸說,留在岳陽從此不再「與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換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禮加徐孺子」,那麼我豈敢違背漁父的勸說,只好「與世推移」,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跟著感覺走」,繼續無奈地「南征」。 可能裴使君沒有讀出杜甫的意思或者是領會了而裝作不知、不願理睬,總之,杜甫很快離開了岳陽奔向衡州。

從某種意義上說,岳陽其實是杜甫的另乙個傷心之地(只是傷心的程度不如在江陵,因為他對留在岳陽本沒有抱太大的希望)。但離開岳陽後不久後所作的《南征》詩中的「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兩句,分明道出了心中的不滿與憤慨,這其中,恐怕也應該分一點兒給岳陽及岳陽的裴使君吧。供參考。

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對裴使君禮賢下士的讚美之情。

借典喻事。全詩用典頌人,感覺用喻,借古人的經歷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意蘊無窮。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是唐代詩人杜甫登臨岳陽樓時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在這首詩中洞庭湖之景氣勢澎湃,詩人以徐稚自比,更將裴使君比作陳蕃,表達了詩人對裴使君禮賢下士的讚美之情。

杜甫的登岳陽樓和泊岳陽樓下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三首詩的異同

登岳陽樓 杜甫 翻譯

5樓:夢幻世界

早就聽說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終於登上了岳陽樓。

雄闊壯觀的大湖,將吳楚分割在東南兩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浮於其上。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

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窗遠望淚流滿面。

6樓:匿名使用者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

大湖浩瀚象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年老體弱生活在這一葉孤舟。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窗遙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求杜甫《登岳陽樓》的精彩翻譯和賞析

陳與義的《登岳陽樓》的原文及翻譯

7樓:水木華

陳與義的《登岳陽樓》有兩首,分別為:

登岳陽樓其一。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

登岳陽樓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

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遊聊得看丹楓。

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登岳陽樓其一翻譯: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捲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

我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麼心緒?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

登樓憑弔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登岳陽樓其二翻譯:

平湖映著天空的影子,晴空萬里,波瀾不驚,夕陽下小舟悠悠游過,大雁在空中飛來飛去。

岳陽樓很多人都在看晚秋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邊可以看到白色的草,往南邊可以看到紅色的楓葉。

一路欣賞景色,結果到了巴陵還沒有寫出來詩。

拓展資料:創作背景:

北宋靖康二年(2023年)四月,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

當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

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消愁,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其中就有這兩首《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原文及翻譯

8樓:匿名使用者

岳陽樓copy矗立在洞庭湖。

的東面長江的西面,(因為無風)樓閣上的帷幔靜止不動,夕陽緩慢地下沉。 登上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徘徊在黃昏時湖山之下。 為避戰亂我奔波三年,行程萬里,今日登高遠望是什麼心緒?

登樓憑弔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斑白,望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9樓:手機使用者

剛回家腳後跟就會感到麻麻的。

杜甫《登岳陽樓》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的異同點

相同 都是五言律詩 無論李白 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還是杜甫得 登岳陽樓 都是描寫岳陽樓的佳作 都以寫景抒情為主 異 則是 表現的感情不同 杜詩將個人際遇與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 詩歌意蘊渾厚蒼涼 李詩則超脫豁達,豪情萬丈 也許這個與兩個唐代詩人的所處時代 個人經歷有關係 杜甫的登岳陽樓與李白的與夏十二登...

杜甫的登岳陽樓是什麼主旨,《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的主旨是什麼

1 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 登岳陽樓 詩篇表現了杜甫得償多年夙願,即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達了報國無門的哀傷。2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 註釋 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終於登上岳...

登岳陽樓杜甫是哪本課本中的,將杜甫的《登岳陽樓》與課文中陳與義的《登岳陽樓》進行比較,有什麼一異同

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鑑賞 33頁 初中語文至於是初1還是初2 初3 忘了 高中語文 古代詩歌與散文欣賞 將杜甫的 登岳陽樓 與課文中陳與義的 登岳陽樓 進行比較,有什麼一異同 1.岳陽樓 在今湖南省岳陽市,臨洞庭湖。2.昔聞 過去僅是聽說過。3.吳楚 春秋時二國名,其地略在今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