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木蘭詩》的記載花木蘭家共有幾口人?

2022-11-30 07:55:05 字數 5530 閱讀 3735

1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據《木蘭詩》的記載花木蘭家共有5口人。

根據《木蘭詩》中「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這句推測,花木蘭至少有父母、姐弟4個親人,加上木蘭至少5口人。

選段: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翻譯: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

每間房都開啟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2樓:雪藍

共5口人。父母、妹妹、弟弟和她自己。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是**人,她是否真的姓朱呢?

3樓:嘿嘿噠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後來這首辭經世人改編潤色,傳誦千年。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女中豪傑之一,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無確載,歷代爭議。

當前木蘭家鄉爭議最激烈的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這兩個地方。木蘭亳州人的根據有很多,例如明代,由皇帝御批的《大明一統志》載:「木蘭姓魏,亳州人」,古代《亳州志》、《完縣志》均言:

「木蘭姓魏,亳州人」。

而木蘭為河南虞城人則有花木蘭祠為證。另外2023年出版的《中國名勝詞典》把木蘭祠作為詞條已列入其中,並註明其在虞城。2023年出版的《中國測繪地圖冊》,在虞城西南部標著:

木蘭祠。至於花木蘭的姓氏,有說姓魏的,據清代《三十二蘭室詩鈔》載:「木蘭姓魏,名木欒,俗稱木蘭。有說姓任的,據《新唐書》、《全唐詩》載:

「少女木蘭姓任,散盡家財招募數千義勇,組成保家衛國的—支部隊。

有說姓韓的,據明人劉惟著《韓木蘭傳》載:「少女木蘭,姓韓,原名娥。還有一些莊家學者認為,木蘭姓朱,明代焦紱在《焦氏筆乘》中也說:

「木蘭,朱氏女子,代父從徵。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里,即隋木縣。

總之,《木蘭詩》作為一首口口相傳的民歌,本身就經歷了許多民間藝人的修改、傳唱,木蘭的姓氏、籍貫隨著歷史的變遷變得不清晰,難以查證,可不管花木蘭姓什麼,家在何處,她依舊是我們心中中華民族巾幗英雄的形象代言人。

4樓:丸子閒談文化

《武漢史話黃陂分卷》中記載:花木蘭本姓朱,十八歲時女扮**,替父從軍,在沙場上橫槍躍馬,用兵如神。

5樓:活在瓜里的籽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中,安徽亳州人,書中記載的她是姓朱。

6樓:小小陰

古籍記載,她是現在安徽亳州人,姓朱。但由於年代久遠,史料缺失,無法確定她的真實情況。

7樓:沿見

根據《木蘭辭》中的記載,花木蘭是姓朱的,老家是安徽亳州人,但還是虛構的人物。

8樓:網友

其中以支援安徽毫州人、湖北黃陂人說法的最多。《漢孝烈將軍記》碑文,開頭即說:『神姓魏,字木蘭,毫州人……』而《武漢史話黃陂分卷》載:木蘭本姓朱。

9樓:網友

根據歷史記載花木蘭是安徽亳州人,而且真的姓朱,代父從軍立下了很多功勞。

10樓:網友

明朝以前的史籍記載,沒有明確說花木蘭此人,明清以後逐漸出現說法,姓朱,安徽毫州人。

11樓:網友

據古籍記載,花木蘭是安徽亳州人,本姓朱,曾經替父出征上戰場立下了汗馬功勞。

歷史上對花木蘭真實的記載有哪些

花木蘭的詳細檔案誰知道啊

12樓:

你以為她是明星呀。

再說乙個傳說中的人。

怎麼會有這樣無聊的檔案呢?

?wtp=tt

13樓:燕雪飛

我覺得你還是自己寫**編編畢竟好,我會做你的讀者。

花木蘭的傳說:

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表現突出,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她婉言推辭。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勳。(《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係,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衝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

到了唐代,花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的事蹟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木蘭詩》中的花木蘭歷史上有真實人物嗎?

14樓:星光飛翼

花木蘭(412年-502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巾幗英雄,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的絕唱,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歷史上並沒有留下真人圖,下圖是現代人根據史書的描述,而做的大概的模樣。

歷史上確有其人。

15樓:匿名使用者

有,花木蘭是個古代民族的女英雄。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她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乙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一說花木蘭(412-502)是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人。時值太武皇帝時期(424——452年)。

當時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裡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二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

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來,花木蘭一直是受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為她又勇敢又純樸。2023年,美國迪斯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編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全世界的歡迎。

《木蘭詩》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人世代誦頌。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台,長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勵著成千上萬的中華兒女保衛國家,可歌可泣。

16樓:匿名使用者

在延安市杜甫川內,與萬花山隔河對峙的果園山,原名花家陵。據傳為花木蘭的墳墓。通往墓的山間小路原為磚石砌成的台階,長30多公尺,每階寬約2公尺,台階邊還有拴馬樁。

半山坡有石碑,高約公尺,寬1公尺,厚公尺,上書"花木蘭之墓"。

花木蘭,西漢初毫人。木蘭,原姓魏、名木欒。父魏應。文帝時,匈奴南侵,木蘭家鄉深受其害。為抵抗其侵略,木蘭女扮**代父從軍,戰死後被追諡為孝烈。

歷史上有無花木蘭其人?南宋程大昌根據白居易"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和杜牧"彎弓征戰作男女,夢裡曾經與畫眉"詩句,而肯定花木蘭實有其人。有的經過考證,認為木蘭姓魏,有的說姓宋,而多數人認為姓花。

有的文章考證"木蘭"是鮮卑族姓,因而斷定木蘭是鮮卑族人。

也有人認為,以上這些說法只能說明後人喜愛花木蘭這個英雄人物形象,因而將"木蘭"寫入詩裡,但都不足以證明真有花木蘭其人。從全詩看,木蘭系少女名字。不然,豈有面對天子表姓略名之理?

又凱有自述家世中,先言"阿爺無大兒",即講"木蘭無長兄"之理?有人認為,花木蘭雖未必實有其人,但北人矯建尚武,騎馬射箭成為風氣,不僅男人如此,女人也一樣。因此,《木蘭詩》應是流傳的乙個相類似的事實,經許多無名作者的潤色,民間藝人的傳唱,後又經過各族人民的流傳,成為有系統的故事詩,而花木蘭則是人民現實生活中塑造的典型化了的人物。

對於《木蘭詩》的評價,有人認為《木蘭詩》不過描寫了乙個代父從軍的孝女,沒有什麼時代意義;木蘭不過是故事中的主角,夠不上什麼英雄人物;木蘭只是乙個兒女情長的閨秀,缺乏勞動人民素質。有人則認為,《木蘭詩》產生於北魏,據史書記載:公元402年至492年90年間北魏與柔然(即蠕蠕)大的戰役就有20次,《木蘭詩》故事的歷史背景很可能是北魏抵禦柔然入侵的反掠奪戰爭。

作者在詩中不僅歌頌了木蘭的愛國熱忱,也通過充宮還鄉表現了她不羨慕功名利祿、熱愛和平生活的高尚情操。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中指出:"詩中描寫的木蘭,確實表現了中國婦女的英雄氣概和高尚道德。

""北魏有《木詩詩》一篇,足夠壓倒南北朝的全部世族詩人。"

17樓:時間嶺

女子從軍,這種事情,要是瞎編對誰都沒好處,古代這些歌辭什麼的,也都不會閒著沒事瞎編的,

18樓:第二刀客

據史料記載,的確有此人。

樓上朋友都講的很清楚了。

19樓:金陵夜寂

好像不是吧,只是樂府詩裡的虛構人物吧,描述了當時的一種社會動亂狀況。

花木蘭是那裡人.

20樓:supper碧哥

膾炙人口的《木蘭詩》是一部流傳了千百年的北朝民歌,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早已肯定,這首詩內容是"真實的"。2023年曹熙先生發表《木蘭辭新考》,明確花木蘭確有其人,"花"是後人加的姓,木蘭本名穆蘭,穆是鮮卑人的姓,約出生在公元412年的河南地,屬今日的伊盟(包頭人習稱"河西",2023年曾隸屬包頭縣)。花木蘭替父從軍是參加對陰山之北柔然的戰爭。

根據《太平寰宇記》記載:"自周、秦、漢、魏,前後出師北伐,唯有三道。"其東道是從今河北定縣出喜峰口,西道是從隴西出甘肅安西。

中道出蒙特內哥羅,正與《木蘭詩》中「旦辭爺踉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去,暮至蒙特內哥羅頭」相符。蒙特內哥羅即今日包頭昆都侖河谷北之陰山。從今伊盟的"河西"到黃河邊是一天的路程,從黃河邊到昆都侖河谷之北陰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再確切點講是到當年中道的咽喉懷朔鎮(今固陽縣城一帶)。

看來花木蘭是鮮卑人,根本不可能是黃陂人。

花木蘭是哪兒人

21樓:言之午

花木蘭:隋代人,花木蘭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營郭鎮周莊村人。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勳,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

唐代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是**人

22樓:匿名使用者

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

花木蘭(412年-502年),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2023年,虞城縣舉辦了中國第一屆木蘭文化節。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聚集在商丘,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木蘭詩》與動畫《花木蘭》的對比

1故事情節加入了大量想象,如加入了戀愛情節和一條龍等。更符合西方的審美觀。2主題有所變化,從熱愛和平變成了追求自由。3體裁不同。木蘭詩 和 花木蘭 的區別是什麼?1 原文寫到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表現了木蘭忙碌備戰,反映了當時戰況緊急。這一點在電影中並沒有提起,而是木蘭披...

花木蘭受什麼啟發巧破蒙特內哥羅城,讚頌花木蘭的詩作

傳說中國英雄花木蘭奉命掃北,路經承德時應百性所求決定攻打距承德東北30裡處的大蒙特內哥羅土城子裡的土匪。但起初土匪依靠險要地勢大敗花木蘭。花木蘭收兵後,坐臥不寧。這天深夜,她無法入睡,獨自在山路上散步。忽然,她看見乙個老人牽著乙隻山羊走來,奇怪的是山羊角上掛著個紅燈籠。花木蘭不解,忙上前問道 老人家...

花木蘭的故事有哪些,花木蘭的故事 簡短

木蘭據說姓花,商丘 今河南商丘縣南 人,從小跟著父親讀書寫字,平日料理家務。她還喜歡騎馬射箭,練得一身好武藝。有一天,衙門裡的差役送來了徵兵的通知,要徵木蘭的父親去當兵。但父親年紀老邁,又怎能參軍打仗呢?木蘭沒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讓年老的父親去受苦,於是決定女扮 代父從軍。木蘭父母雖不捨得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