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變成紅色 紅色褪去
2.藍色 藍色 絮狀沉澱 沉澱溶解
2樓:
1,紅色,無色
2,藍色,藍色 絮狀沉澱,沉澱消失
3樓:大連尚學教育
1.溶液變紅,紅色逐漸消失
2.藍色,藍色,沉澱,藍色沉澱逐漸消失
4樓:匿名使用者
1.溶液變紅色;紅色消失,如果鹽酸過量的話,溶液還是原來的顏色。
藍色;藍;沉澱;藍色沉澱消失,溶液變藍色。
5樓:
1. 變紅 褪色
2. 藍色 藍色 沉澱 藍色沉澱溶解
6樓:匿名使用者
1、變紅;再加鹽酸到過量,現象是紅色變無色
2、藍色;藍色的沉澱;藍色沉澱消失,溶液由無色變藍色
初三化學題
7樓:雯血淚
你好,同學,沒有**。
8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題目啊,怎麼作答
求初三化學模擬題及答案
9樓:蒼藍涼夕
硫酸具有脫水性,也具有吸水性,脫水性是化學性質吸水性是物理性質,乾燥氧氣與脫水性無關,應該說「硫酸具有吸水性,乾燥氧氣」
玻璃棒二氧化矽會和氫氧化鈉反應,只是反應很慢。
初中化學題目
10樓:匿名使用者
例5解析如下:bai
a、氫氧化du銅遇水沉澱,不zhi
溶於水,所以不能dao
使酚酞試液變紅,故a錯誤;回
b、單獨答的氫氧化銅固體不能與co2反應,故b錯誤。
c、cu(oh)2能與鹽酸反應生成cucl2和h2o,故c正確。
d、氫氧化銅難溶於水,不能bacl2反應生成鹽和鹼,故d錯誤。
11樓:
c正確, cu(oh)2能與鹽酸反應.
求 :初三化學試題帶答案和解析,(越詳細越好) 5
初中化學題目
12樓:匿名使用者
1.鋁化學性質活潑,易在空氣中形成緻密氧化膜,就耐磨。用鋼刷會破壞氧化膜
2.鐵會與硫酸銅發生置換反應
3.c+o2=co2(條件點燃,化合反應),c+co2=2co(條件高溫,化合反應)
3fe+2o2=fe3o4(條件點燃,化合反應)
fe+h2so4=feso4+h2↑(置換反應),fe+2hci=feci2+h2↑(置換反應)
4co+fe3o4=3fe+4co2(條件高溫),要將feso4或feci2變成鐵,只要加入比鐵活潑的金屬,如zn,zn+feso4或feci2=znso4或znci2+h2(置換反應,你不要這樣寫)
4.2mg+o2=2mgo(條件點燃,化合反應),2cu+o2=2cuo(條件加熱,化合反應)
mg+2hci=mgci2+h2↑
5.(2)zn+cu(no3)2=zn(no3)2+cu (4)ai+3agno3=3ag+ai(no3)3
6.hci hci+fe=feci2+h2↑ 加入過量鹽酸,再過濾
fe fe+cuci2=feci2+cu 加入過量鐵粉,再過濾
7.x>y>z
13樓:匿名使用者
波爾多液含cu2+,cu2+和單質鐵反應生成銅和二價鐵離子
14樓:手機使用者
1.由於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容易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薄膜,阻止了進一步的反應。用鋼刷、沙等物質刷鋁製品,由於其表面非常粗糙,容易把鋁製品表面的一層緻密的氧化薄膜刮去,破壞了其完整性,容易使鋁製品破損。
2.因為鐵和二價銅離子發生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金屬銅。
15樓:匿名使用者
1)因為鋁表面有氧化膜,並且鋁的硬度較大,所以鋁製品耐磨;用鋼,沙會使鋁表面氧化膜破壞所以不能擦。
2)因為波爾多溶液含有銅離子,所以在鐵製容器中銅離子會被置換出來。
3)2co+o2=co2化合反應, c+o2=co2化合反應, fe+h2so4=feso4+h2置換反應, 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 3fe+2o2=fe3o4
4)2mg+o2=2mgo化合反應,mg+2hcl=mgcl2+h2置換反應,2cu+o2=2cuo(加熱)化合反應
5)2能 zn+cu2+=cu+zn2+ ; 4能 al+3ag+=3ag+al3+
6)fe+2hcl=fecl2+h2 加入鹽酸,過濾;
fe+cucl2=fecl2+cu 加入過量鐵屑, 過濾
7)x>y>z
16樓:匿名使用者
方程式c+ o2=co2
12 32 44
2 x z
x=32x2/12=5.3
z=7.3gco2
所以5.3>4
氧氣不足
c+co2=2co
c+ o2=co2
12 32
y 4
y=1.5g
炭剩餘0.5g
c+co2=2co
12 44
0.5 a
a=1.8g
炭完全反應 co2剩餘
最後氣體是co co2
17樓:快樂小子
c + o2==co2
12:32 質量比為3:82c + o2==2co
24 :32 質量比為3:4而題目中為2:4=1:2,也就是3:6,所以最後容器裡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混合氣體。
18樓:kingbird幹
利用分步反應來考慮,這裡很明顯,可能會發生的反應有c+o2 = co2和2c+o2=2co
可很容易計算出兩個反應中c 和o2的質量比分別為3:8 和 3:4。而題目中的2:4介於兩者之間。
然後我們考慮,3:8的時候比3:4 的時候,o2要多些,換句話說,在c 的質量都是3的情況下,發生第乙個反應要消耗8的氧氣,第二個反應只需要消耗4的氧氣。
把這些比值中的第乙個數都化成六,就發現,第乙個反應中,6的c要消耗16的o2(6:16),第二個反應中6的c要消耗8的o2(6:8)。
而題中的比例是6:12,也就是說6的c只配了12的o2。這樣,要想發生第二個反應,容器中的氧氣是綽綽有餘的;但要發生第乙個反應,氧氣就不夠了。
也就是說,這裡完全的發生了第二個反應,生成一定量的co,因為條件是滿足的。
但這時候還剩餘氧氣的,剩餘的氧氣怎麼辦呢?我們看到co和o2是可以發生反應的,那麼剩下的o2和co發生反應,生成co2。
生成co2之後還會不會剩下o2?我們假設生成co2之後還剩下氧氣,那麼必然已經把所有的co反應完了,因為只要是存在co就一定不可能剩下o2。進而,這時候就相當於只發生了第乙個反應,而且還剩餘氧氣。
但我們之前的討論證明這裡的氧氣不足以完全發生第乙個反應,產生了矛盾,因此,這時候是不剩餘氧氣的。
換句話說,在生成co之後剩餘的氧氣並不足以把co都消耗完,因此剩下了一部分co,而o2不剩餘,另外還有生成的co2。因此最後的氣體是co和co2。
至此,這個問題的定性分析已經完成了。這個問題已經解答了。
總結一下,看到這樣的題,兩種物質在足量和不足量時發生不同的反應,首先是寫出可能發生的反應,判斷題目中給出的物質的數量,跟這兩個反應所需的量相比,是多了還是少了。如果數量足以發生足量時發生的反應,那麼就是發生足量時的反應,而且可能有某種物質剩餘。若數量還不足以發生不足量時的反應,那麼就只會發生不足量的反應,而且可能有某種物質剩餘。
如果像這個題一樣,介於兩者之間,就將這兩個反應中足量的那乙個反應拆成兩個反應。比如在這裡,氧氣足量時發生的反應是生成co2的反應,把這個反應拆成兩個反應,就是2c+ o2 = 2co,和2co + o2 = 2co2(實際上,我們可以把不足量的反應視為足量反應的乙個步驟,也就是我一開始說的「分步反應」。而要得出另外乙個步驟,只需要用足量的方程式減去不足量的方程式,也就是方程兩邊分別相減。
然後進行移項即可)。然後一步一步來考慮。
實際上,當數量介於足與不足之間時,最後的產物一定是足與不足兩個反應的產物共同存在。需要定量分析時,再用分步反應,把這個反應分成兩步來計算,就可以計算出各種產物各自的量。
19樓:
贊成「快樂小子」
c + o2==co2
12:32 碳和氧氣質量比為3:82c + o2==2co
24 :32 碳和氧氣質量比為3:4題目中碳和氧氣質量比為2:
4=1:2,也就是3:6,介於3:
8和3:4之間,所以最後容器裡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混合氣體
20樓:
首先,寫出方程式
有方程式知道3份質量的炭與8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理想中2g炭要跟5.3g氧氣才能完全反應,生成co2,但只有4g氧氣,不足量
炭先充分燃燒一陣子,產生了co2
氧氣越來越少,炭只能不完全燃燒一陣子,然後就熄火了,產生了co題目裡說充分反應,所以瓶內沒有氧氣
所以最後容器中的氣體為co和co2
21樓:匿名使用者
當碳全部轉化為二氧化碳時,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3:8,全部轉化為一氧化碳時質量比為3:4,題中所給的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1:2,所以應該是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
22樓:匿名使用者
用極端假設法,即考慮先全部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然後分析,具體做法可參考樓下的
23樓:慕辰峰
co和co2
c與o2不完全反應,有co生成
初三化學題目試卷
24樓:匿名使用者
1c 2d 3a 4a 5b 6d 7 c 8b 9a
化學初三題目,初三化學題目
氫氣能量比其他氣體要高的多,在大氣中密度最小,氫氣燃燒只生成水。氫氣氣球在擠壓遇到明火易發生 安全性很差。在點燃隔絕空氣一定不要讓空氣進入,如果點燃的氫氣不純揮發 很危險的。加熱也需隔絕空氣,空氣進入會發生 第三個是需要除雜。1.可燃性。2.火可能點燃氣球中的氫氣 如果不是純氫氣會 3.驗純。密度比...
化學模擬題,求初三化學模擬題及答案
9題應bai該選a。c中na na du乙個zhi鈉原dao子失去乙個電子,0.1mol鈉原子失去0.1mol電子,0.1na個。a中na2co3.10h1o是固體,不水內解,故碳酸根離子容數目為0.1na個,是正確的。a中的na2co3 10h2o稱為十水碳酸鈉,是碳酸鈉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吸收水分子...
初三化學題目
設需要naoh的質量為x。hcl naoh nacl h2o 解得x 12g 所以需要的naoh溶液為12g 因為naoh只有乙個na 所以有12g的na 所以有108g的水分子。所以12g 23 108g 18 1 23na 在溶液中的含量 12g 2h2o22h2o 因為生成水36g,根據化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