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乃牛自豪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大大加速了中國融入世界經濟的程序,因此,中國在新世紀的世界經濟分工體系將中扮演什麼角色,自然成為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乙個問題。我認為,無論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向看,還是國內經濟發展的要求看,中國在新世紀最初的20年內定將從乙個製造業大國發展成為製造業強國,成為世界級的製造業中心之一。
一、世界經濟展現的歷史機遇
先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趨勢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出現了兩個重要發展趨向,一是發達國家進入「後工業社會」和資訊時代,另一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啟動工業化的程序,這二者結合的結果,便形成了製造業生產基地從發達國家和地區向發展中國家和轉移的另乙個重要歷史趨向。中國便是在這個歷史條件下勢必發展成為新的世界製造業中心之一。
由18世紀產業革命開創的世界工業化程序,在二三百年間鑄造了一批工業化國家,至20世紀末全世界200多個國家中有64個國家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其間,英國、美國、日本被先後鑄造成歷史上知名的「世界工廠」。20世界60年代後一些主要發達國家進入了「後工業社會」和資訊化時代,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面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得到迅速發展;另方面,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服裝、食品等)、高能耗、高物耗、高汙染的產業日益衰落,有的淪為「夕陽產業」,不少企業轉移到國外,特別是一些一般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
結果,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中第二產業的比重,特別是製造業的比重持續下降。例如,在1970-2023年的二十多年間,美國的這兩個比重分別從32%降到26%和從25%降到18%;在英國分別從44%降到32%和從33%降到20%;在日本則從47%降到42%和從36%降到26%。對於後工業化社會來說,第二產業和製造業在gdp中的比重會從過去工業化高峰時期(60%左右)降下來,是合乎規律的發展,但未動搖美、日、英等作為製造業強國的地位,倒是與製造業向發展中地區轉移的歷史性潮流密切有關。
在這歷史性的產業轉移潮流中,跨國公司起著重要的作用。
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以發展中國家(地區)為主體的工業化程序。為了與以發達國家為主體歷時二百多年的第一輪世界工業化程序相區別,我把這個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工業化程序稱之為第二輪世界工業化程序,或遲到的世界工業化程序。這些國家和地區過去長期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只是在戰後獲得政治獨立後才從60年代起紛紛自主地推進工業化。
例如,東亞發展中地區在70年代騰起了「四小龍」,被世人稱之為「新工業經濟體」(mies);隨後亚细安和中國也從80年代靠加速工業化而實行經濟「起飛」(takeoff),並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1997)以前的20年裡分別取得了7%和9%的年平均增長率,創造出「東亞奇蹟」。工業化的進步,使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例如,在1970-2023年間,印尼的農業和工業在gdp中的比重,分別從35.
2%降至16.2%和從28.0%增至36.
0%;泰國的農業和工業比重,則分別從30.2%降到8.0%和從25.
7%增至44.0%;菲律賓的農業和工業的比重,分別從28.2%降到20.
1%和從33.7%增到34.0%。
馬來西亞的農業和工業的比重,在1980-2023年10年間,分別從22.9%降到8.2%和從35.
8%增到43.1%。中國gdp中農業的比重在1970-2023年間從35.
22%降到15.23%,工業的比重要同一時期從40.49%增到51.
15%。總之,農業比重下降和工業比重上公升,正標誌著東亞發展中地區工業化程序的推進,而工業的增長中主要部分來自製造業。值得強調指出的是,東亞發展中國家(地區)的工業化程序,是跟一些發達國家在這個地區進行產業轉移(主要是製造業)相結合的,一些日益失去優勢的製造業先從美國和日本轉移到「四小龍」,再從「四小龍」轉移到亚细安和中國。
60-70年代進行紡織、服裝等產業的轉移,80年代進行家用電器、化學工業的轉移;自90年代起,日本對東亞投資的增勢有所減緩,而美國對東亞的投資增加較快,特別是在該地區發展資訊等高新技術產業的零部件或組裝的加工工業。正是發展中國家(地區)的自主的工業化程序跟發達地區製造業的產業轉移相結合,才有可能在像東亞之類有發展中地區鑄造出地區性或世界性的製造業基地(中心)來。
從世界經濟發展歷史的角度看,這個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體的第二輪世界工業化程序,有其歷史造成的結構性缺陷:(1)作為工業化程序主導產業的製造業,如果說在傳統工業化時期曾代表當時科技含量最高水平的產業,而今代表當今科技最高水平的產業則是高新技術產業,而非製造業。如今第二輪世界工業化程序所鑄造的世界製造業基地或中心,已失去了當年「世界工廠」的瑰麗光環,它們在科技和經濟水平與壟斷高科技產業的主要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差距。
(2)就製造業的自身發展言,它的發展與強大需要兩個條件,一是要有科技開發力量為之開道,二是要有強大裝備製造業為一般製造業作支撐。當年發達國家就是靠這兩大條件來推行工業化的。如今,發展中國家都是在科技開發力量薄弱和裝備製造業滯後的條件下推行工業化的。
即使像現已堪稱製造業大國的中國,也嚴重受制於這個歷史造成的結構性缺損(這一點本文後面將進一步闡述)。在這種經濟結構制約下,製造業即使可以做大,卻難以做強。即使有大量製造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地區)轉移,但轉移的多系一般製造業和一般技術。
只有發展本國的科技開發力量和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強大的裝備工業,才能把乙個製造業大國建成乙個製造業強國或世界級製造業基地。
並不是所有推行工業化的國家都能建成世界級製造業基地(或中心)的,正如同幾十個工業化國家中只有幾個曾在歷史上成為「世界工廠」。我認為,中國有可能在本世紀最初的20-30年最早成為這樣的新的世界級製造業基地(或中心)之一,因為,中國具有其他發展中國家所難以具備的優勢條件。這些條件是:
(1)中國已是世界第四位製造業大國,其製造業規模居發展中國家的首位;(2)中國還是**大國,居世界**第6位,還有支援製造業發展的廣闊的國內市場;(3)近幾年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2023年吸收外資超過美國而居世界首位;(4)工業基礎設施(如電力、交通、通訊等)較雄厚;(5)已建立起包括部分高新技術在內的多門類的工業生產體系,儘管技術基礎雖較薄弱,但工業本身配套能力較強;(6)勞動成本低,而且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大,每年有上百萬名理工大學畢業生,有40多萬名國外留學生;(7)有從沿海到西部可供製造業梯度延伸的廣闊空間。中國的上述優勢條件,跟製造業從發達國家(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地區)轉移的歷史趨勢相結合,勢必給中國鑄造世界級製造業基地提供了巨大的歷史機遇。關鍵在於我們要認清我國所處的歷史階段。
牢牢把握住這個歷史機遇,充分發揮國內外有利條件,履行我們的歷史使命。
二、我國工業化歷史性任務的要求
我國處在從二元經濟向現代化經濟轉變時期,工業化乃是不可能超越的歷史性階段;但我國在當代歷史條件下走的是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我國工業化程序在過去幾十年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一次產業在gdp的比重已降到15.23%,二、三次產業的比重增到51.15%和33.
62%。按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的研究,二產在gdp中所佔比重達40%-60%者為半工業化國家,我國目前應屬於半工業化國家。據統計,我國有63.
9%的人口居住在鄉村,而在全社會就業結構中一產佔50%。以佔全國一半的眾多從業者只創造15.2%的商品性財富,供養著60%多的人口。
這是我國「三農」問題的癥結所在;而「三農」問題的解決,主要應從農業、農村之外找出路,即從工業化或與之相聯絡的城市化中找出路,就是靠發展製造業、基礎產業、服務業以及其他非農產業,把大量剩余勞動力從農業、農村中轉移出來(誠然農業自身的技術改造及發展也必不可少)。據中科院國情研究中心估計,2023年我國約有1.42億農村剩余勞動力,約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2.
45%。另據分析,在未來20年裡我國如保持年均7-7.5%的gdp增長速度,屆時一產(主要是農業)在全社會就業結構中的比重將可從目前的50%降到30-32%,即下降18-20個百分點,即將有1.
4-1.5億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農村轉移出去,被製造業、基礎產業、服務業及其他非農產業所吸收。同時,若以年均7-7.
5%的經濟增長計,製造業增加值佔總商品生產增值額比重可望年均增長0.70-0.75個百分點。
這樣,二產在gdp中的比重可從目前的51%增到2023年的64%左右,達到國際公認的工業國所要求的指標。這是工業化所要實現一項重要歷史性任務。
另一項歷史性任務,就是強化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結構,即建立強大的科技開發力量並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是工業科技發明的物質載體,是驅動製造業乃至整個工業向前賓士的發動機。我國的裝備製造業已有一定基礎,較之其他發展中國家較為雄厚,但畢竟技術基礎薄弱,滯後於製造業發展的需要。
據最近出版的一專題著作深刻指出,我國「裝備製造業所存在的許多問題中,最根本的是技術開發力不強和製造加工質量水平低這兩個問題。過去我們為了發展裝備工業,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做了很大努力,如技術引進,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等,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某些行業與先進水平的差距反有拉大之勢。」另乙份調研報告說,「我國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僅次於美國、日本、德國居世界第4位。
……從總量上看,可以說我國已成為世界裝備製造業大國。但是,當我們把目光投向『中國造』的裝備時,卻發現了更多的卻是『本國身體,外國腦袋』。我國工業總體裝備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後20-30年。
」這個情況值得令人反思。為什麼會這樣?我認為,一是我們主要熱衷於引進技術和裝置,但在吸收、消化、創新方面投入不夠,導致自主開發能力薄弱;二是外國企業對一般技術可以轉讓,但對核心技術嚴加限制,即使已在華投資設廠甚至設立研發機構的外資企業也緊緊抱住「專利權」不放。
據我國國家智財權局負責人舉例說,2023年我國國內各類工業企業計797萬多家,僅有3%的國內企業(即2474家)申請發明專利,共申請專利2480件,而美國一國在華企業就申請專利5433件,日本在華企業共申請專利7588件。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科技開發方面的差距以及外國企業對技術嚴守情況於此可見一斑。這就越發顯現出建立和壯大我國自主的科技開發力量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無論是把我國的二元經濟建設成為現代經濟,還是強化我國工業部門的產業結構,我們都必須通過工業化階段來完成這個歷史性任務。把我國從乙個製造業大國建設為乙個製造強國,成為世界級製造業基地之一,便是我國完成工業化這個歷史性任務的必然結果。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尊重歷史發展的規律,這個工業化歷史階段不可能超越,時刻都要記住工業化階段所要完成的歷史性任務,特別是要把上億農民轉移出來;但我們反對機械唯物論,既不應該也沒有必要沿著發達國家的傳統工業化道路走上幾百年,不必要等到工業化完成之後才搞資訊化,而是用資訊化帶動工業化。
應該走一條既尊重歷史規律又結合我國國情的新路子。
中國在世界經濟排名第幾位中國經濟在世界排名第幾
世界經濟體量排名,中國排第二,第一出人意料 中國鋼鐵產量世界 第一,超過第 二 第三 第四的總合。中國水泥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總產量一半。中國煤產量世界第一,佔世界一半。中國紡織品產量世界第一,每年共世界人民每人四件衣物。中國鞋產量世界第一,每年世界人民每人3雙。中國電視機產量世界第一。中國電冰箱產...
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大嗎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已經是世界經濟的重要部分,對中國的影響肯定也是巨大的,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降到了個位數。經濟危機的特點就是產品過剩,物價肯定要向下走了。前面說到中國經濟已經是世界經濟的一部分,至於這場危機會持續多久,現在還很難說,最困難的時候或許還沒到來。失業率肯定會增加,所以想換工作的話,最好找好了下家再辭...
如何評價戰後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客觀而言,二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反映了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促進了戰後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主要成果體現在通過 布雷頓森林體系 建立了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貨幣體系,以及通過 關稅與 總協定 建立了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 體系。但是,這個體系也加強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