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有人工降雨的技術,但旱災時有發生,你是怎麼看的

2022-07-14 08:55:03 字數 5611 閱讀 1989

1樓:匿名使用者

人工降雨是利用固態二氧化碳(乾冰)直接昇華實現的,但是還需要其他的條件,比如形成水滴的核心固體塵粒、比如足夠的濕度或者說水分,如果該地區沒有其他的條件,根本不能實施成功的人工降雨。

題外話:如果人工降雨管用,撒哈拉早消失了。

人類已有了人工降雨的技術,但旱災時有發生,你是怎麼看的?

2樓:匿名使用者

1.人工降雨並不是憑空想象的,需要有足夠的條件,第一就是大氣中含有足夠的水蒸氣,這樣通過增加凝結核和降低雲層溫度的方法才能形成降雨。

2.人工降雨並不是完全之策。預防旱季的最好的方法應該是:修建水庫蓄水,或者想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一樣跨流域調水。通過人工的方法來彌補降水的空間分布不均。

3.最後,一切的方法都必須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進行,違背自然規律必然會遭到自然界的懲罰。

最後我覺得要針對問題回答別扯的太遠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從哲學上來講:

1、任何一種聯絡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聯絡。條件是指某一事物相關聯的、對它的存在和發展發生影響的諸要素的總和。一切以條件、時間地點為轉移。

人們的一切活動必須建立在尊重客觀條件、具體分析條件的基礎之上,才能做好工作。所以人工降雨也要尊重客觀條件。

2、規律是事物發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規律的客觀性是指,規律是物質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任意創造或者消滅物質,也就不可能創造或消滅規律,只能尊重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人類認識到了降雨的條件、規律,並不是說人工降雨是人類創造的規律,所以說還是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降雨的條件、成功與否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從具體的科學角度來講:人工降雨是要有充分的條件的。一般自然降水的產生,不僅需要一定的巨集觀天氣條件,還需要滿足雲中的微物理條件,比如:

0℃以上的暖雲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雲中要有冰晶,沒有這個條件,天氣形勢再好,雲層條件再好,也不會下雨。然而,在自然的情況下,這種微物理條件有時就不具備;有時雖然具備但又不夠充分。前者根本不會產生降水;後者則降雨很少。

此時,如果人工向雲中播撒人工冰核,使雲中產生凝結或凝華的冰水轉化過程,再借助水滴的自然碰並過程,就能使降雨產生或使雨量加大。催化劑在雲中起的作用,打個不太確切的比方說,就好像是鹽滷點豆腐,使本來不會產生的降水得以產生,已經產生的降水強度增大。

綜上所述:人類已有了人工降雨的技術,但是還是要尊重客觀規律,盡量創造和把握人工降雨的條件,才能減輕災害地發生。

4樓:說句真話就臉紅

就算是人工降雨,也必須有人工降雨的條件才能夠把雨水將下來。人工降雨不是將天空憑空變出水來,而是製造一種條件,將天空中的水汽凝結成雨滴,如果大氣中沒有水汽或者水汽量不足以形成水滴,那麼什麼辦法也將不下雨來。

人畢竟要遵天道行事的。

人工降雨技術成熟嗎?為什麼發明了人工降雨有些地方仍然會出現旱災?條件限制?成本過高?

5樓:匿名使用者

人工降雨首先要天上有云,這樣才能下雨,乾旱地區不是一點雨能解決的,那裡常年都那樣,飲水都很困難,有條件限制,成本倒不是很高,但長時間的人工降雨就耗不起了

6樓:天才老閒

主要是條件限制,人工降雨不單是撒水。要根據天氣情況來降雨,比如烏雲多時才有可能

7樓:狄小凝

條件限制,必須有有雨的雲層

各地有旱災時,為什麼不施行人工降雨

8樓:

降雨人工降水,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雲中播撒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一般在自然雲已經降水或者接近於降水的條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發揮作用。 人工降水的效果受雲和其他條件所制約。在某種條件下可能有顯著的正效果,在另一種條件下可能無效甚至出現負效果

9樓:匿名使用者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利用乾冰(二氧化碳的固體形式)氣化的過程吸收大量熱量的特點,使得雲層周圍降溫,水蒸氣和小液滴凝聚成雨水落下,但是那些二氧化碳不是排放到空中了嗎?

所以如果因為要解決乾旱而一直人工降雨,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導致溫室效應更嚴重,你說值不值得?

10樓:gcup控

人工降雨是有條件的,前提就是大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人工降雨只是加速這些水汽的凝結,形成降水,它是不能製造出水汽的,所以也就不能隨時隨地實施人工降雨

11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流行人工降雨會危害人類和值物和動物

人工降雨是怎麼回事

乾旱形成原因

12樓:斯帕狄

1、氣象原因:長時間無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氣象條件是造成乾旱與旱災的主要因素。

2、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條件是造成區域旱災的重要原因。

3、水源條件與抗旱能力不足:旱災與因水利工程設施不足帶來的水源條件差也有很大關係。

4、人口因素:由於人口持續增長和當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生活和生產用水不斷增加,造成一些地區水資源過度開發。

5、水資源有效利用率低:由於西南地區平常年份降水較多、不太缺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與國內常年缺水地區相比有明顯差距。

13樓:假面

造成乾旱的原因既與氣象等自然因素有關,也與人類活動及應對乾旱的能力有關。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氣象原因:長時間無降水或降水偏少等氣象條件是造成乾旱與旱災的主要因素。

(2)地形地貌原因:地形地貌條件是造成區域旱災的重要原因。

(3)水源條件與抗旱能力不足:旱災與因水利工程設施不足帶來的水源條件差也有很大關係,例如水利工程設施如水庫、水井等不。)

(4)人口因素:由於人口持續增長和當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生活和生產用水不斷增加,造成一些地區水資源過度開發,超出當地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乾旱發生時也往往加重旱災。

(5)水資源有效利用率低:由於西南地區平常年份降水較多、不太缺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與國內常年缺水地區相比有明顯差距,也對應對乾旱不利。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各地乾旱災害的形成原因大致可以歸結成三個方面:

一是降水方面的因素,一般來說,降水量低於平均值就容易出現乾旱。在我國譏諷氣候區內,不同地區的降水季節變化時形成全國季節性易乾旱地區分布的基礎。長江以南地區,由於夏季風來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時間長,若7.

8月雨量票少,容易產生伏旱。華北東北地區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連旱特別嚴重。西南地區主要依靠西南季風帶來的降水,11—次年4月為旱季。

二是水資源方面的因素。我國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這種地區之間水資源的不平衡狀況,是造成我國乾旱災害的重要因素。

三是社會經濟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近幾十年來我國工農業生產用水的提高。其一,我國耕地複種指數(乙個農業生產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積的擴大,造成農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我國北方地區冬小麥播種面積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脅農田面積進一步擴大;其三,我國人口的增加,導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業的發展,又造成工業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

15樓:戰無不勝

1.人口大量增加,導致有限的水資源越來越短缺。

2.森林植被被人類破壞,植物的蓄水作用喪失,導致地下水和土壤水減少。

3.人類活動造成大量水體汙染,使可用水資源減少。

4.用水浪費嚴重,在我國尤其是農業灌溉用水浪費驚人,導致水資源短缺。所幸的是人類已經行動起來了。在我國,控制人口、植樹造林、治理汙染、發展環保產業已成為基本國策,作為農業大國,我們落後的灌溉方式也正在向高效節能的灌溉方式轉變。

有氣象記錄以來特大乾旱年的2023年,主要是自2023年10月上旬開始延續為(秋)冬連旱。而今年乾旱的主因,則是連續三年降水偏少疊加的結果。專家分析,去年已屬於2023年以來第四少雨年,乾旱效應累積的「基礎」比2023年更「穩固」,因而這場抗旱「翻身仗」更難打。

其次是今夏氣溫持續偏高屢創歷史新高,今年4~9月全省平均氣溫26.7℃,較常年偏高0.5℃—1℃左右,今年全省平均高溫日數20.

2天,接近常年的2倍。高溫加大水分蒸發,並使夏季用水量猛增,加重旱情,相比之下,2023年只能「望其項背」。

第三,儘管2023年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特大旱年,但起碼也有4個熱帶氣旋登陸廣東。而今年,「風聲雨聲」卻少得可憐。由於大氣環流形勢異常,導致降水偏少、熱帶氣旋偏少。

登陸或影響廣東省的熱帶氣旋明顯偏少,只有2個,且都強度較弱、降水量不大。

第四個成因則是2023年無法比擬的,即廣東社會、經濟迅猛增長、外來人口增多、工業用水等增加了對水的需求量。

16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因素,離海洋遠,水汽難以抵達也是原因;海拔高,降雨量稀少也是原因;周圍寒流流經,起著降溫降溼的作用;副高和離岸信風帶交替控制,致使水汽稀少。

17樓:倚樓丶丶聽風雨

你知道西北地區乾旱的原因有哪些嗎

18樓:十年

氣候因素,人為因素、植被因素,和地理因素 都是乾旱產生的重要原因,比如 塔克拉馬幹大沙漠,就是由地理和氣候因素造成的!

西南旱災為啥不用人工降雨?

19樓:**耗牛

人工降雨需要很多條件適合才可以

首先0℃以上雲層含水量要足夠,還要有大的水滴0℃以下至少也要有冰晶,才可以使用催化劑進行人工降雨人工降雨的原理就是使用催化劑吸收空中的熱量,然後雲層中的水就會變成冰晶落下,當落下的時候遇熱就會融化變為雨落到地面,通常用於增加降水量。

如果雲層太乾旱或者根本沒雲,那麼散播催化劑也沒用,所以不是到處也可以使用人工降雨的,更何況人工降雨也不是非常便宜的工作。

20樓:匿名使用者

人工降雨也是有危險的。因為降雨材料使用化學物質所製成的。 它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

21樓:萌芽

地上無水,空中就無水蒸氣,進而天上無雲,你在怎麼搞也不會有雨,看那些旱災的新聞我都流淚了,一定不要浪費水了,從自己做起事是小,但做的到嗎?

1、如何人工降雨

把天上的水實實在在地降到地面上來,不讓它白白跑過去,這就是人工降雨,但更為科學的稱謂是人工增雨,有空中、地面作業兩種方法。

空中作業是用飛機雲中播撒催化劑。地面作業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射。炮彈在雲中**,把炮彈中的碘化銀燃成煙劑撒在雲中。

火箭在到達雲中高度以後,碘化銀劑開始點燃,隨著火箭的飛行,沿途拉煙播撒。飛機作業一般選擇穩定性天氣,才能確保安全。一般高炮、火箭作業較為廣泛。

2,雲是由水汽凝結而成;而雲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雲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結核的數量、雲內的溫度所決定。一般來說,雲中的水汽膠性狀態比較穩定,不易產生降水,而人工降雨就是要破壞這種膠性穩定狀態。如何才能破壞這種狀態呢?

一是降低溫度,使水蒸氣達到飽和狀態,只有達到飽和狀態,水蒸氣才能冷凝形成雨滴。二是增加雲中的凝結核數量,有時候即使水蒸氣達到、甚至超過飽和狀態,也不一定能冷凝成雨滴,這種現象叫做過飽和。這時,如果有大量凝結核的存在,過飽和的水蒸氣會迅速聚集在凝結核上,形成雨滴。

既然知道了雨滴形成的條件,那麼人工降雨就不是難事。人們常採用乾冰或是agi來進行人工降雨,而兩種物質的作用機理是不同的:乾冰可以降低雲層的溫度,促進水蒸氣冷凝;agi可以充當水蒸氣的凝結核,因為agi和雲層中天然的冰晶很相似。

人工降雨是否會產生雷電,人工降雨能產生雷電麼?

人工降雨原理只是讓熱氣團迅速變成冷氣團 熱氣團碰到冷氣團才會形成雨 並伴隨雷電 人工降雨能產生雷電麼?不能,人工增雨是通過火箭等傳輸手段將增雨催化劑送入雲層,開發雲中潛在的降水資源,促使雲中更多的水分變成雨滴降落下來,從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範圍。這就好比雲中的水就像一座水庫中的水,閘門開得小,流出的...

人工降雨會引發乾旱嗎,人工降雨會對氣候造成危害嗎

把天上的水實實在在地降到地面上來,不讓它白白跑過去,這就是人工降雨,但更為科學的稱謂是人工增雨,有空中 地面作業兩種方法。空中作業是用飛機雲中播撒催化劑。地面作業是利用高炮 火箭從地面上發射。炮彈在雲中 把炮彈中的碘化銀燃成煙劑撒在雲中。火箭在到達雲中高度以後,碘化銀劑開始點燃,隨著火箭的飛行,沿途...

為什麼人工降雨還會有閃電和打雷,人工降雨會打雷閃電嗎

因為人工降雨 是指人為地 增大雨的強度,或使有降雨條件的雲產生降雨。我們進行人工降雨時,常會對乙個對流雲團進行增雨作業,作業後,有更多的水蒸汽凝結,放出大量的熱,使對流雲團的熱對流更加強烈,水氣會得到更多的熱量上公升,上公升氣流更強烈,使冰晶間的摩擦更激烈,累積的正負電荷就越多,也就更容易形成雷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