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在恨真後麗
是這樣的,因為咱們中國文字是象形的,所以有好多字在結構、寫法上很相似,有的字甚至就差一兩筆,要是用相同的編碼去打那些字的話不太現實,創造出這種輸入法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為了區分那些長得像的字,就有了補碼這種東西。補碼知道吧,我就不解釋了。
就像打lp,l字根是田甲方框四車力,車和力都在裡面,所以你要是按lp的話,都是這兩個字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總是其中之一。出現「邊」不是很正常麼。邊字的全碼應該是lpv,連字的你知道,是lpk.
諸如此類吧
2樓:費莫雁蓉虞融
那個是識別碼,有的時候有同樣的字母會出現很多的字啊,因此就要分析他的結構了以及最後一筆是什麼,這樣就可以了,也不複雜的,在你用了字根沒有打出來的情況下再就加個那個就可以了啊
3樓:五熙宛芮
一看就知道你的五筆是亂練的,你最好跟著書本的步驟來慢慢練好,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位字的編碼是wug,g是這個字的識別碼,連字的編碼是lpk,k也是這個字的識別碼,建議你用極點五筆,打字速度快很多。。。
五筆拆字問題
4樓:匿名使用者
五筆4級字是指在折字過程中所折的字元比五筆碼數多。比如。你說的憩字。
它如果全拆的話應該是 一撇,然後是」古」然後是一撇,然後是乙個目最後是個」心」字,也就是說。它拆出來是個5個編碼的字。應該是tdthn但是五筆的編碼要求最多只能是4個編碼。
所以就取前三個和最後乙個編碼組成全字編碼。這樣乙個字就是乙個4編碼全字。由此可知。
乙個字是否全編碼。是看這個字對應五筆字根拆字法所能拆得的字根數。如果在4個以內。
就只需打幾個。比如隻字
為乙個口和乙個八。所以它的編碼為kw如在字就是dhf。三個編碼字(當然乙個d也可以打出在字。
這是設定好的。因為它的使用頻率高。這樣方便)如資字。
它就是uqwm剛好4個編碼。所以我們打全它。但是如果是歌字。
它實際上是skskqw拆開應該是個6碼字。但是五筆設定是如果超過4個碼。那只取前三個加最後乙個組成4碼字。
所以歌字就應該是sksw。懂了沒??
拆字不難。首先你要將字根表倒背如流。再多加練習。
很快你的打字就會很快了。而且出錯率很低。重要的是不用選字。
我當初就是因為這樣才學的。。當時連老是都不懂五筆,硬靠自己乙個人慢慢學出來的。。總之。
有志者事競成。加油
5樓:匿名使用者
五筆拆字是如下規則,書寫順序,取大優先,兼顧直觀,能連不交。
就是說拆了字後有4個及4個以上的字根的,那就是4級碼了。而且每個字都是取第1字根+第2字根+第3字根+末字根。所以像你說的這個字「憩」,第4筆不能取目,要取心。
6樓:
打了三筆還沒出來這個字,那就打這個字的最後一筆啊因為五筆最多隻可以敲四個字母按鍵的
我剛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敲兩筆、三筆出來了就ok,還不行就直接敲第四筆
時間一長、用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了、記得住了
7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字根表還沒有背熟呢,折字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取大優先基本和我們寫字的習慣相同。五筆最多隻可以折分為四個字根的即:1字根+第2字根+第3字根+末字根,比如你說的憩字,末字根按照取大優先和先上後下的原則(我們寫字不也是這個習慣嗎?
)只能是心而不可能是古字。我覺的你還多看看書。拆多了字,自然就會明白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是這麼的"tdtn
打得出來..
是這麼分的:
t: 丿
d: 古
t: 自
n: 心
4級字:前三筆是那個字的,前三筆寫法, 最後一筆就是,那個字的最後字根.
比如只要四筆就能打出來的字,,當然就是按順序寫了喲,,多於四筆,就是前三筆加,最後一筆了
怎麼分幾級字,,就要看你字根熟不熟了,,
比如上面那個字,你能找到只用三筆就能打出來的,字根麼.
學五筆,字根重要得很....
9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的你還多看看書。拆多了字你自然就回知道。應該怎麼拆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四個以上字根,取123加上最後末乙個
11樓:
很簡單,你只要把字根熟悉,打起來就很容易,比如:「王」字,g:王旁青頭兼五一。這是字根。那你就輸入ggg就拼出乙個王字,你試試
12樓:柯嘉運郯皓
1.按書寫順序拆字——即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的順序
如——中——拆分為「口、丨」
宋——拆分為「宀、木」
新——拆分為「立、木、斤」
2.取大優先——即拆分出筆畫最多的字根
如天——正確拆分為「一、大」,錯誤拆分為「二、人」
夷——正確拆分為「一、弓、人」,錯誤拆分為「大、弓」
3.兼顧直觀——即拆分出的字根有較好的直觀效果,則不必按順序和取大優先的原則進行字根拆分
如國——正確拆分為「囗(不是口,是乙個外框)、王、丶」,錯誤拆分為「冂、王、丶、一」。這裡的直觀就是「囗」與「冂、一」的區分
4.能散不連——即乙個單體結構的漢字可以看作幾個基本字根的「散」關係,則不要視為「連」關係。實際處理中,只要不是單筆劃,都按散關係處理
如午——正確拆分為「、十」,不是單筆劃,是上下關係
非——正確拆分為「三、||、三」,都不是單筆劃,是左右關係
5.能連不交——單體結構的漢字能按「連」關係拆分的,則不要按「交」關係拆分
如天——拆分為「一、大」為連,如果拆分為「二、人」就為交了。
漢字拆分,應兼顧上述五種原則。
一般情況下,先保證每次拆出最大的基本字根,在拆出字根數目相等的條件下,「散」比「連」優先,「連」又比「交」優先。
五筆拆字的問題
13樓:隱者低語
既然是自學,就多下點功夫了解下字型拆分規則,然後再多看看「金山打字通」軟體中的那個「五筆編碼查詢「功能,多想想,會對你有很大幫助也會更好的加深你對五筆打字的記憶!我也是自學的五筆!
14樓:從此醉
一樓說了,我也不說了,你把霞的左下部分旁邊看成屍了,複製點資料,你自已看.
l 、取大優先:「取大優先」,也叫做「優先取大」。按書寫順序拆分漢字時,應以「再添乙個筆畫便不能成其為碼元」為限,每次都拆取乙個「盡可能大」的,即盡可能筆畫多的碼元。
例1:世:第一種拆法:
一、凵、乙(誤)第二種拆法:廿、乙(正)顯然,前者是錯誤的,因為其第二個碼元「凵」,完全可以向前「湊」到「一」上,形成乙個「更大」的已知碼元「廿」。例2:
制:第一種拆法:、一、冂、丨、刂(誤)第二種拆法:
、冂、丨、刂(正)同樣,第一種拆法是錯誤的。因為第二碼的「一」,作為「」後乙個筆畫,全可以向前「湊」,與第乙個碼元「」湊成「更大」一點的碼元「」。總之,「取大優先」,俗稱「盡量往前湊」,是乙個在漢字拆分中最常用到的基本原則。
至於什麼才算「大」,「大」到什麼程度才到「邊」,這要等熟悉了碼元總表,便不會出錯誤了。
2、 兼顧直觀:在拆分漢字時,為了照顧漢字碼元的完整性,有時不得不暫且犧牲一下「書寫順序」和「取大優先」的原則,形成個別例外的情況。例1:
國:按「書寫順序」應拆成:「冂、王、丶、一」,但這樣便破壞了漢字構造的直觀性,故只好違背「書寫順序」,拆作「囗、王、丶」了。
例2:自:按「取大優先」應拆成:
「亻、乙、三」,但這樣拆,不僅不直觀,而且也有悖於「自」字的字源(這個字的字源是「乙個手指指著鼻子」)故只能拆作「丿、目」,這叫做「兼顧直觀」。
3、 能連不交:請看以下拆分例項:於:
一十(二者是相連的)、二丨(二者是相交的)醜:乙土(二者是相連的)、刀二(二者是相交的)。當乙個字既可拆成相連的幾個部分,也可拆成相交的幾個部分時,我們認為「相連」的拆法是正確的。
因為一般來說,「連」比「交」更為「直觀」。
4、 能散不連:筆畫和碼元之間,碼元與碼元之間的關係,可以分為「散」、「連」和「交」的三種關係。如:
倡:三個碼元之間是「散」的關係;自:首筆「丿」與「目」之間是「連」的關係;夷:
「一」、「弓」與「人」是「交」的關係。碼元之間的關係,決定了漢字的字型(上下、左右、雜合)。
(a)幾個碼元都「交」「連」在一起的,如「夷」、「丙」等,便肯定是「雜合型」,屬於「3」型字,不會有爭議。而散根結構必定是「1」型或「2」型字。
(b)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乙個漢字被拆成的幾個部分都是複筆碼元(不是單筆畫),它們之間的關係,在「散」和「連」之間模稜兩可。如:佔:
卜口兩者按「連」處理,便是雜合型(3型)。兩者按「散」處理,便是上下型(2型正確)。嚴:
一廠後兩者按「連」處理,便是雜合型(3型)後兩者按「散」處理,便是上下型(2型正確)。當遇到這種既能「散」,又能「連」的情況時.我們規定:只要不是單筆畫,一律按「能散不連」判別之。
因此,以上兩例中的「佔」和「嚴」,都被認為是「上下型」字(2型)。
(c)作為以上這些規定,是為了保證編碼體系的嚴整性。實際上,用得上後三條規定的字只是極少數。
15樓:匿名使用者
lz 第三筆你寫的時候也不會寫丿的吧,肯定寫丨 所以第三筆要打h呀
16樓:祿景明蒯鸞
86版「力」和「瓦」的五筆編碼,與漢字書寫順序是不符合的,這正是86版的不足之處,98版已作了調整。如「力」字,98版把它由豎區l鍵移到撇區e鍵,並規定第一筆是折,不再是撇。「力」的編碼是ent,這就與漢字節寫順序一致了。
17樓:
最後乙個是識別碼,
它的最後一筆是橫,而它的結構既不屬於左右結構,也不是上下結構,
所以就叫雜合,橫區雜合的識別碼就是d,所以就加個d了
18樓:熊熊秋靈
霞 第一筆雨 第二筆左框 第三筆堅 最後是又
19樓:
一樓說了。我就不說 了
霞 第一筆雨 第二筆左框 第三筆堅 最後是又
五筆拆字的問題
20樓:z王國平
這個**肯定你要的,它可以查五筆編碼還可以提供五筆字根拆字圖:
http://www.wb86.com/wbcx能散不連,能連不交。是五筆拆分的原則。
對你有幫助的,去看看吧
21樓:小七味
去字加乙個u是識別碼:
當乙個字拆不夠4個碼元時,它的輸入編碼是:先打完碼元碼,再追加乙個「末筆字型識別碼」,簡稱「識別碼」。
一、「識別碼」的組成:它是由「末筆」代號加「字型」代號而構成的乙個附加碼。由於教不得法,以前許多人對「識別碼」望而生畏。
其實,按如下做法,你只要5分鐘定能學會:「1」型(左右型)字:碼元打完之後,補打1個末筆畫即等同於加了「識別碼」。
例: 沐:氵木丶(「丶」為末筆,補1個「丶」)汀:
氵丁丨(「丨」為末筆,補1個「丨」)灑:氵西一(「一」為末筆,補1個「一」)
「2」型(上下型)字:碼元打完之後,補打由2個末筆畫復合構成的「碼元」即等同於加了「識別碼」。例:
華:亻匕十(末筆為「丨」,2型,補打「」作為「識別碼」)字:宀子二(末筆為「一」,2型,補打「二」作為「識別碼」)參:
厶大彡(末筆為「丿」,2型,補打「」作為「識別碼」)
「3」型(雜合型)字:碼元打完之後,補打由3個末筆畫復合而成的「碼元」即等同於加了「識別碼」。例:
同:冂一口三(末筆為「一」,3型,補打「三」作為「識別碼」)串:口口丨(末筆為「丨」,3型,補打「」作為「識別碼」)國:
囗王丶氵(末筆為「丶」,3型,補打「氵」作為「識別碼」)至於為什麼這些「筆畫」可以起到「識別碼」的作用,你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區位號的設計與「識別碼」的定義便會恍然大悟。
二、關於「末筆」的幾項說明:(只適用於五筆字體86版)
l、 關於「力、刀、九、匕」。鑑於這些碼元的筆順常常因人而異,「五筆字體」中特別規定,當它們參加「識別」時,一律以其「伸」得最長的「折」筆作為末筆。如:
男:田力(末筆為「乙」,2型)花:艹亻匕(末筆為「乙」,2型) 。
帶「框框」的「國、團」與帶走之的「進、遠、延」等,因為是乙個部分被另乙個部分包圍,我們規定:視被包圍部分的「末筆」為「末筆」。如:
進:二刂辶(末筆「丨」3型,加「」作為「識別碼」)遠:二兒辶巛(末筆「乙」3型,加「巛」作為「識別碼」)團:
囗十丿彡(末筆「丿」3型,加「彡」作為「識別碼」)哉:十戈口三(末筆「一」3型,加「三」作為「識別碼」)
2、 「我」「戔」「成」等字的「末筆」。由於因人而異,故遵從「從上到下」的原則,一律規定撇「丿」為其末筆。如:
我:丿扌乙丿(trnt,取一二三末,只取4碼)戔:戔一一丿(gggt,成碼元,先「報戶口」再取1、2、末筆)成:
廠乙乙丿(dnnt,取一二三末,只取4碼)
3、 單獨點:對於「義、太、勺」等字中的「單獨點」,離碼元的距離很難確定,可遠可近,我們乾脆認為這種「單獨點」與其附近的碼元是「相連」的。既然「連」在一起,便屬於雜合型(3型)。
其中「義」的筆順,還需按上述「從上到下」的原則,認為是「先點後撇」。如:義:
丶 氵(末筆為「丶」3型,「氵」即為識別碼)太:大丶氵(末筆為「丶」3型,「氵」即為識別碼)勺:勹丶氵(末筆為「丶」3型,「氵」即為識別碼)
質五筆拆字,五筆拆字的方法
你好 質的五筆 rfmi 拼 音 zhi 筆畫數 8 畫 鄭 碼 pdel unicode 8d28 gbk碼 d6ca 部 首 貝部 筆順碼 33122534 希望我的回答令你滿意,謝謝!一撇一撇 兩撇 r 十 字 f 山由 貝 m 你也可以加上末筆識別碼,為 i 質 rfmi r 是斤字頭 f ...
五筆打字時怎樣拆字的,五筆打字拆字技巧
1全部取大優先 兼顧直觀 能散不連 能連不交 這個是五筆發明者王永明說的拆字方法 取大優先 就是乙個字出來後,要拆出最大字根的兼顧直觀 就是乙個字拆出字根後要很容易就看出是怎麼拆的能散不連 能拆分成散的就不要拆成相連的 能連不交 能相連就不要拆成相交的 五筆口訣 五筆字體最直觀,依照筆順把碼編 鍵名...
五筆拆字,郭怎麼拆,夏,五筆拆字怎麼拆
郭 ybb 左上部分 y 高的頭 子 b 阝 b ybb 按照書寫順序來拆 郭 y高字頭,b 子 b 右耳刀 ybbn 郭在五筆 京的上半部分,子 耳朵旁,輸入ybb就行了。現在已經極少人用五筆了 都是用搜狗拼音 拼音 夏,五筆拆字怎麼拆 夏 dhtu 拆字為 廠 d 目 h 夂 t 最後一筆為 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