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似花海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敘述人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此處原為宋之問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那裡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的信中說:
「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
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這段描述可以說明詩中第二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閒情逸致。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與詩人有著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不多,興致來時,他惟有獨自遊覽,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說「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算**,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閒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閒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閒適也就明白地揭示出來了。
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所讚賞。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
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這是很有見地的。
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泝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
有乙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乙個可能 是下雨之後匯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枯了。這個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
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營愛情、事業、學問等,勇往直前,後來竟發現是一條沒法走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此時不妨往旁邊或回頭看,也許有別的路通往別處;即使根本沒路可走,往天空看吧!
雖然身體在絕境中,但是心靈還可以暢遊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的人生境界,不覺得自己窮途末路。
此句有兩種意境第一種,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 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會下雨。 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乙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
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觀念都不了解。
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處處會有活路的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
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乙個特色。
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閒,如行雲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讀者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閒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2樓:一線口語
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閒無心的雲興起漂遊.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兩種境界在其中.第一種,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另一種
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會下雨.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乙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的是身體的障礙,有的是心理的障
礙,有的是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修行的觀念都不了
解.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
處處會有活路的.
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怎麼樣的人生態度
3樓:完美假知己
「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算**,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閒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閒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閒適也就明白地揭示出來了。
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所讚賞。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
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這是很有見地的。
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
4樓:一笑二笑三笑
一切隨緣,我心自安。出世入世,境界自然。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詩究竟是什麼意思?
5樓:九融
時至今日,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名篇已經數不勝數。特別是唐詩宋詞這些文化瑰寶。今天我們就要來看一首唐詩並且來品味它其中的蘊意。
那首先我們需要來看一下題目中的「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那麼,這句詩是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一首古詩。這首詩也是非常著名的,它的名字叫《終南別業》。我們先來看一下整首詩是什麼內容: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首詩讀下來是不是有一種田園生活,歸隱林間的感覺呢?其實當時的王維也是有一種壯志難酬的感覺,因為當時的政局比較混亂。
他寫下來這句詩也是表達了他豁達的心境,雖然沒有辦法去改變,但是人生起起落落實屬正常,只要我們用盡全力,結果是什麼樣已經不重要了。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話的解釋是:走到泉水的盡頭才發現無路可走了,那就坐下來看雲公升雲落吧。其實這句話的解釋非常的簡單,但是我們要是細細品味其中真理,才發現大道理蘊含其中,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見解:
其實每個人生下來就是乙個獨立的個體,小的時候父母在身邊,無憂無慮過完了童年,但是當我們慢慢長大的時候才發現這世界「滿滿套路」,當我們只靠自己,只有自己的時候,我們還能繼續遵守本心,乘風破浪嗎?所以我們應該拼盡全力去爭取每一次的機會,當我們準備好了的時候,生活會給你乙個最滿意的答卷。
最後也希望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輕易放棄,只要比之前有進步就好啦。畢竟人生就是用來拼搏的。別人說什麼也不要在意,畢竟這是你的人生。
6樓:匿名使用者
王摩詰居士的意思是,禪宗的最高境界,當你沒有任何辦法時候,方能起大用,是對無為法的描述,堪稱絕妙。。
7樓:愛我是小仙女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話的意思是閒情漫步到水盡之外,坐下仰望白雲的飄動。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
8樓:
意思是走到水流的盡頭,坐著看雲霧翻騰千變萬化。其義表現出了作者心境閒適 ,超然物外的隱逸性格。
9樓:o姐林語菡
意思是他不知不覺走到水的盡頭,乾脆就坐下來觀賞天上的雲朵飄來飄去了。
10樓:
是講你走路沿著河走就要走到河的盡頭,去看看河水的源頭,你要坐就坐到能看到雲朵公升降的地方,這樣你會有好心境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1樓:嗯崔達佈
「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話的意思是閒情漫步到水盡之外,坐下仰望白雲的飄動。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
原文: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譯文: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遷家到南山腳下。興致一來我獨自漫遊,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閒情漫步到水盡之外,坐下仰望白雲的飄動。偶爾與林中老叟相遇,談笑不停忘記了歸期。
12樓:泡泡糖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意思是:隨意而行,走到**算**,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是心情悠閒到極點的表示。
出自:《終南別業》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譯文及註釋
譯文: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公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註釋:①中歲:中年。好(hào):喜好。道:這裡指佛教。
②家:安家。南山:即終南山。陲(chuí):邊緣,旁邊,邊境;南山陲,指輞 川別墅所在地,意思是終南山腳下。
③勝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老翁。
⑤無還期:沒有回還的準確時間。
13樓:新一_不二
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應作「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意思是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公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終南別業》全詩: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譯文: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公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註釋:①中歲:中年。好(hào):喜好。道:這裡指佛教。
②家:安家。南山:即終南山。陲(chuí):邊緣,旁邊,邊境;南山陲,指輞 川別墅所在地,意思是終南山腳下。
③勝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老翁。
⑤無還期:沒有回還的準確時間。
賞析: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敘述詩人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此處原為宋之問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那裡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陶醉了。
他在《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的信中說:「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這段描述可以說明詩中第二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閒情逸致。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與詩人有著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不多,興致來時,他惟有獨自遊覽,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說「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算**,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閒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閒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閒適也就明白地揭示出來了。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
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乙個特色。
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閒,如行雲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讀者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閒自得的心境。
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作者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一句是誰寫的?出自哪一首詩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出自王維的 終南別業 原文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這首詩寫自己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常遊山水。每有閒情逸致,就獨自到山中游玩。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
一到三年級王維的詩有哪些,王維的詩有哪些三年級
1 空山新雨抄後,天氣襲晚來秋。明月松間照 bai,清泉石上流。du 唐代王維 山居秋暝 譯文zhi 空曠的群山dao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彷彿已經到了秋天。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王維...
五行水的名字,取名五行屬水的名字
取名五行屬水的名字 1 五行屬水旺財的字有泓 淼 冰 好 合 帆 向 江 孚 甫 協等等。2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 堪輿 命理 相術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義包涵藉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 水 代表浸潤 火 代表破滅 金 代表斂聚 木 代表生長 土 代表融合 中國古代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