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有哪些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2022-03-11 19:15:10 字數 4728 閱讀 6832

1樓:的的先森

你好耍龍燈的表演,分為「單

龍戲珠」與「雙龍戲珠」兩種。不管是哪一種,都離不開龍。龍通常是用竹、木、草、紙、布等紮製而成的。龍身分為許多節,每節間距約五尺,一節亦稱為一檔。

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常見的有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達二十九節龍。但是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只供靜觀,這種龍特別講究裝

潢,具有極高的工藝價值。龍頭部分也分輕重不同,一般重量約三十斤。

「龍燈」其實是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龍燈在耍法上,南北風格不一,各具特色。耍

九節龍的主要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在耍龍中,不論表演哪一種花樣動作,表演者都必須用碎步起

跑。耍十一龍、十三節龍的主要表演蛟龍的動作,巨龍追逐著紅色的龍珠飛騰跳躍,忽而高聳似直衝雲端,忽而低下如潛入海底,蜿蜒騰挪,趣味無窮。

舞龍的「龍」,平時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漫長,節節相連,每

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龍前由一人持竿;竿端頂一巨球,稱為龍珠,作為引導。舞時,龍珠前後左右閃動,龍首緊緊相隨,從而引起整個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是中國節日的盛大遊戲,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熱情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稱為「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把龍身送

回廟內,明年再用。舞龍的樣式比舞獅的樣式更多,舞蹈的動作以武術功底為基礎,模仿龍的公升騰、盤旋、翻滾而動。火龍大都以夜幕為背景,舞龍者在硝煙焰火中

狂舞,配以鼓樂伴奏,別具一番浪漫氣息。

在現代,以元宵舞龍燈為多。在民間有乙個「元宵舞龍平老龍冤」的故事。

傳說有一年大旱,田地乾裂,老百姓求唐皇想辦法。唐皇下旨,令老龍王三刻之內,城內降雨兩點,城外降雨五點。老龍心急慌忙,不假思索,誤聽成了「城內五

點,城外兩點」。結果,城內大雨傾盆。城外照樣缺水。事後,唐皇大怒,下旨處斬老龍。老龍連忙找魏徵宰相求情。魏徵想了乙個法子,故意去和唐皇下棋,想借

下棋拖住唐皇,誤過處斬的時辰。不料這盤棋唐皇下得很順手,魏徵被棋路搞得迷迷糊糊,直到監斬官來回令時,魏徵才知道老龍已被斬首。魏徵放聲大哭,連連為

老龍喊冤:「老龍聽錯聖旨,確實有罪,但他是奉旨降雨的,殺得冤枉。」唐皇聽了,就下旨讓老龍每年還魂返陽一次,在除夕過後半個月與世人會面。

此後,老龍就在正月十五這天還陽。百姓不計較老龍以往的過失,還和老龍嬉鬧。後來就形成了正月十五鬧龍燈的習俗。

老龍的頭斬下了,百姓就用一塊紅布龍頭和龍身接起來。直到如今,龍燈的龍頭和龍身之間,要接一塊紅布。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樓:匿名使用者

龍年說龍啊

國人心目中最具神性的屬相,古代帝王皆稱龍子,著龍袍,是普通老百姓仰視的遙不可及的神物。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我們見到的龍都是在天上騰雲駕霧的龍,不像牛羊豬狗,就在尋常人家的院子裡閒庭散步,所以我們對這種虛無縹緲的靈異的動物膜拜非常,甚至名字裡帶個龍字的人也彷彿如有神助不是尋常人等,比如李小龍比如成龍。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以下:

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思想源遠流長,具有高度原創性和獨特性。中國早期的思想形態帶有一種「宗教神學」的特點,「天」「神」是其主要內容。

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時期,這是中國文化的**時期,當時的傑出人物成為了中國思想的象徵或代表。按劉歆的分法共有十家:陰陽、儒、墨、名、法、道、縱橫、雜、農、**。

傑出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楊朱、惠施、公孫龍等。總的來說「儒、道、墨、法」對中國影響最大,對中國的傳統思想起了主導作用。

外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是佛學。

二十四史:「讀史使人明智」,這是17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讀史就是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把理解歷史當作把握人生的一把鑰匙。

讀史就是人類思考自己過去的活動,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並自覺把握人生的現在和將來。

古代兵法:「兵者,詭道也」。兵法歸屬於傳統思想的書,其實僅《孫子兵法》一本,其餘兵法,只能算作戰經驗類的書。

而《孫子兵法》的思想又屬於道家思想。因此,不理解中國道家思想,而能掌握孫子思想者,古今未有。人前背誦《孫子兵法》者,裝點門面而已,其實什麼也不懂。

中國龍的吉祥寓意表現在哪些方面?

4樓:黑色也很美

在原始時代,以龍為圖騰的氏族部落成員無疑都以龍作為標誌和象徵,在身上或衣服上繪龍。如古代哀牢夷以龍為圖騰,幫"刻畫其身,象龍文,衣皆著尾"古越人亦斷髮文身,以像龍子。

龍為帝王壟斷之前,所有崇龍的氏族部落均可自由地使用龍的影象,沒有任何限制。龍成為帝王和王權的象徵之後,儘管龍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但龍形象的使用卻逐步受到限制。特別是在宋元之後,龍紋為帝王所獨佔,成為個人的私有物,平民百姓不能濫用龍紋,不准穿有龍紋的服飾,龍袍,龍袞只帝王一人能穿。

因為在統治者看來,皇帝即龍,龍即皇帝,興有帝王可能使用龍紋。限制龍紋的使用,目的是維護帝王和龍的神聖性。在統治者看來,如果誰都可以像帝王一樣可以穿龍袍,那麼就沒有神聖和凡俗之別,那就難以樹立帝王的絕對權威,王權也就難以鞏固。

據現有資料,最早穿龍袍的帝王大概是周天子。不過,龍袞可能性不是僅天子一人可穿,其他王族成員也可穿。宋代以後,限制使用龍紋更為嚴格,規定越來越多。

到了元代,對龍紋的壟斷發展到了乙個新階段,明文規定龍紋的使用範圍。元世祖忽必烈曾明令市街商店不得織造或販賣日月龍鳳紋的緞匹,違者除沒收其緞匹外,"仍將犯人痛行治罪。"仁宗是曾定服色等第,除蒙古人外,其他人"不許龍鳳文"。

此外,器皿不得使用龍鳳紋,帳幕"不得使用赭黃龍鳳文",車輿亦"不得用龍鳳紋"。

明代龍紋的使用和控制更為嚴格。明代初期的皇帝袞服,飾十二章,其中以龍紋為最重要。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明文規定:

"官吏衣服、帳幔,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並織繡龍鳳紋,違者罪及染造之人。"清代皇帝服飾的龍紋亦有定製。據《清史稿。

輿服志二》記載:皇帝"朝服色用明黃,惟祀天用藍,朝日用紅,夕月用白。披領及袖皆石青,緣用片金,冬加海龍。

"總之,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帝王都是"真龍天子",帝王的子孫被認為是"龍子龍孫",帝王的後代被稱為"龍種"。龍,尤其是黃龍,是帝王的象徵,皇帝即龍,龍即皇帝,兩者不可分離,龍成為帝王個人的私有物。皇帝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全都是有龍的標記。

皇帝本身及有關的一切都與龍拉上了關係。

由上可見,在中國歷史上,王權的取得和鞏固與龍有密切的關係。古代帝王借助龍的威力,利用人們對龍虔誠崇拜的心理,編造種種謊言,充自己說成是"真成天子",與傳說中的具有無窮威力的龍無異。

實際上,在中國,龍的象徵意義遠遠超出習俗,它影響到中國的建築、雕塑、繪畫、書法、文學等很多方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並且影響到與中國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隨著華人華僑在全球範圍內的遷徙流動,龍的概念和美學意義也傳播到世界各地。

今年是人類進入新千年的第一年,又恰是中國農曆龍年,所以有關龍的話題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這不僅因為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非常特別的地位,而且在於,中國龍年作為乙個新千年的頭一年的情形,三千年才能遇到一回。

在北京西郊的北京動物園,舉辦了「龍生肖文化科普展覽」。這個展覽包括了二十五個專題。主辦者收集了三百多張與龍相關的實物**,包括北京故宮中的九龍壁,山東曲阜孔廟中的龍柱,山西大同雲崗石窟中的石支柱,以及皇家編鐘,民間風箏等等。

這些**展示了從古自今龍形象在中國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各方面。北京動物園工程師、展覽負責人居龍和說:

「龍的形象可以說在中國無處不在。龍文化淵遠流長,歷史可追溯到一萬年以前,六七千年前龍的形象就出來了。現在來看,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精神力量的體現。

象中國的第一枚郵票,大龍郵票,就是龍的形象。龍命名的現象在中國也是很多的,象植物,用龍命名的有幾十種,用龍命名的地名、人名的就更多了,這是一種歷史的淵源。」

這位學識廣泛的工程師說,龍作為一種中國人喜愛的形象,經歷了數千年而不衰,並被不斷賦予吉祥、和諧、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等精神含義。在今天,「龍的傳人」已經成為流傳在中國人當中最有親和力和號召力的字眼。

與龍生肖文化展同時,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龍文化藝術特展」,則以珍貴的歷史文物展示龍形象在中國文化中的深厚積澱。這裡陳列的一條由蚌殼組成的龍,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它是在中國河南的一座古墓中發掘出來的,被稱為「中華第一龍」。展覽中還陳列了許多精美的珍貴文物,從三千年前的青銅器、玉器、到一百年前的中國古代皇帝穿的龍袍、皇家藝術品象牙龍舟、民間龍紋漆器等等。

此外,展覽中還展出當代藝術家的雕塑作品。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孔祥星說,展覽不是純學術性的,而是充分注意到龍形象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源流,把龍文化悠久的歷史和現實一起展現出來。

「應該說中國龍有久遠的歷史,在中華民族的發展中從沒有間斷過。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龍的形象,是象形文本。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徵。」

早期的龍的形象類似魚、蛇、鱷、豬等動物,它被看作通天的神獸,能夠幫助人們實現願望。但到了後來,龍象徵吉祥的寓意越來越強烈,龍的形象也脫離現實動物,被附加許多傳說和神話,龍成為綜合了多種動物特點的奇異動物。在西元前二世紀漢代以後,龍的形象與皇權聯絡起來,成為皇家的徽記。

皇帝自稱「真龍天子」,他的後代稱為龍子龍孫,他的服飾被稱作龍袍,他的一切用品都刻畫上龍的形象。在以後一千多年的封建時代裡,龍的神秘性和權威被絕對化,並滲透到國家意識形態中。但在中國民間,龍始終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徵意義,即龍代表了喜慶、祥和與富足。

直到今天,龍的形象還廣泛運用於建築、藝術、文學、宗教、繪畫、雕塑、服飾、剪紙、瓷器等各種領域,寄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願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有中國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龍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現。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部分 儒釋道醫!中華傳統文化是指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 各種文化思想 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 古文 古詩 詞語 樂曲 賦 民族 民族戲劇 曲藝 國畫 書法 對聯 燈謎 射覆 酒令 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 均按農曆 有 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新年 ...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 各種文化思想 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 以儒家 莊子,墨子的思想 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 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

中國傳統文化剪紙,中國傳統文化剪紙篇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 金銀箔 樹皮 樹葉 布 皮 革等片狀材料。我國的民間剪紙手工藝術有它自身的形成和發展過程,我國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