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調查報告,關於元宵節風俗的社會調查報告

2022-03-11 08:40:34 字數 3938 閱讀 6620

1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2樓:青松小妹

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春節之末,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亦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這是春節之後的第乙個重要節日。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慶賀新春的延續。

貼門神是必不可少的,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

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

關於元宵節風俗的社會調查報告

3樓:戚廣利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範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

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物件或範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物件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

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關於元宵節民俗的調查報告

4樓:匿名使用者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關於元宵節的調查報告,急急急急

5樓:匿名使用者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燈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一種說法是元宵節起源於古時為春播求魚的儀式,另一種說法是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的元宵節。

在元宵節裡,人們的風俗通常是張掛燈籠、放爆竹、烟花、吃湯圓。在福建等地區,通常以家庭人數確定掛燈籠的數目,所以以前人們在掛燈籠時掛得越多越好,寓意多子多孫。

元宵節的民間活動也是多種多樣,包括踩高蹺,打腰鼓,舞驢子,舞獅子,猜燈謎等。其中以舞獅子和猜燈謎最為重要,有趣。舞獅需要2人,乙個獅頭乙個獅尾,另外還有乙個人帶面具扮演女人或者胖娃娃。

獅子或蹦或跳,打滾,鞠躬,為人們祝賀新春。猜燈謎是將謎語貼在燈籠上,以供遊人猜,猜對者當場即可得獎。

元宵節的調查報告 15

6樓:羅普丹帝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7樓:

我不大知道但是我非常支援你,希望大家都象你一樣注意我們自己的節日,謝謝。

8樓:匿名使用者

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

關於春節和元宵節的調查報告

9樓:匿名使用者

掛紅燈籠 走親戚 旅遊 拜年 放鞭炮 拿壓歲錢 吃年夜飯 貼年畫 貼春聯 ......

只要圍繞這些來寫,在加上一些修辭,比如排比,排比是最好的!就可以寫好了.

火紅的燈籠掛起來,歡樂的歌兒唱起來,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春節如約而至的到來了。下面,讓我們去作個春節社會調查吧!let us go!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家人團聚,歡天喜地的日子。大部分人走訪親戚,互相送禮也是不可少的。

當今社會,春節送禮,許多人已經司空見慣了。那多少人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乙個內容呢?調查顯示:

68。5%的人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僅有8。9%表示"送禮"並非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有22。

6%的被訪者表示不好判斷。

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既然大部分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乙個內容,那麼今年春節送什麼禮物好呢?其中,50%的人認為送食品合適;35%認為送保健品高雅;10%認為送菸酒茶類時尚;5%認為送什麼也無所謂。

在與被訪著的交談中可以了解到,大家認為「送禮」往往會讓人在人情往來上有點累,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幣的「支援」。

據有關資料表明,我縣乙個中等家庭月收入大約為800元左右,而在調查中,受訪者的春節消費額度,在400元以下的佔19。5%;400—600元佔35。8%;600—700元佔21。

5%;700—800元佔12。2%,800—1000元佔9%;在1000元以上的佔2%。調查表明,23。

2%的家庭,春節期間大約將消費乙個月的家庭收入。

過春節,當然也少不了給孩子們發壓歲錢。如今社會,孩子們的壓歲錢在600元以上的佔40%,在500元左右的佔50%,在300元以下的僅佔10%。

「春節**周」期間,少部分人會藉著這個機會,出去散散心,去一些山清水秀,環境幽雅的地方去過這一年一度的春節,當然,這也少不了人民幣的支援,旅遊消費額在1000元左右的佔20%,在3000元左右的佔45%,在5000元左右的佔35%,看來,春節旅遊這也是一筆大消費啊!

看,街頭巷尾,鄉里材社,到處百藝雜陳,熱鬧非凡,聽,鞭炮聲,嬉笑聲,共同編織著春節的歡樂歌!

你自己再加一些**,再附簡短說明,就ok啦! 答案補充 :這個你要自己精選啊!我給你的是調查結果

了解元宵節的風俗,關於元宵節的習俗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 一 正月十五鬧元宵年俗 1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 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 後稱 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 元寶 元宵即 湯圓 以白糖 玫瑰 芝麻 豆沙 黃桂 核桃仁 果仁 棗泥等為餡,用糯公尺粉包成圓形,...

關於元宵節作文元宵節對聯

關於元宵節的對聯 上聯 風清月朗 下聯 燈彩星輝 上聯 無邊春色 下聯 有慶年頭 上聯 光天滿月 下聯 火樹銀花 上聯 月光皎潔 下聯 銀燭輝煌 上聯 月光照耀 下聯 銀蠟輝煌 上聯 金吾不禁 下聯 玉漏莫催 vacuum and enhance sup 元宵節對聯 三五夜 一重春。萬戶鼓吹 銀光有...

關於元宵節對聯,元宵節的對聯

上聯 宵晝喜聞瑩聚麗 下聯 月夜新觀燈結綵。橫聯 圓月通宵。w 元宵節的對聯 1 上聯 明月一輪,天開清淑 下聯 春燈萬盞,人樂太平 橫批 火樹銀花 2 上聯 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下聯 火紅年代,華燈火紅 橫批 心上春意 3 上聯 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下聯 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橫批 樹梢銀花 4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