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太陽系知識,太陽系的有關知識

2022-02-27 01:09:33 字數 5739 閱讀 6686

1樓:俺村有拖拉機

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在龐大的太陽系家族中,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九大行星以及數以萬計的小行星所佔比例微忽其微。

它們沿著自己的軌道萬古不息地繞太陽運轉著,同時,太陽又慷慨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太陽系中的每乙個成員,促使他們不停地發展和演變。

在這個家族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們當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顆,對這五顆星,各國命名不同,我國古代有五行學說,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來分別把它們命名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這並不是因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樹木才這樣稱呼的。而歐洲呢,則是用羅馬神話人物的名字來稱呼它們。

近代發現的三顆遠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話人物名字命名的傳統,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和冥土之神的名稱來稱呼它們,在中文裡便相應譯為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與太陽按體積由大到小排序為太陽、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它們按質量、大小、化學組成以及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等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它們在公轉時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的特徵。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數十萬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行星,天文學把這個區域稱為小行星帶。除此以外,太陽系還包括許許多多的彗星和無以計數的天外來客——流星。

九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稱為類地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半徑和質量較小,但密度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石質和鐵質只佔極小的比例,它們的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低。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顆行星。

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具有規律性,即從離太陽由近到

遠計算,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單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遠第n個行星(詳見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轉週期為12小時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轉週期很長,分別為58.

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數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但金星則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繞轉,構成衛星系。

在太陽系中,現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大多數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但也有逆向公轉的。彗星繞太陽執行中呈現奇特的形狀變化。 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流星體,有些流星體是成群的,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產物。

大流星體降落到地面成為隕石。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極微小部分,它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乙個,它離銀河系中心約8.5千秒差距,即不到3萬光年。

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動。可見,太陽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銀河系中心。 太陽是50億年前由星際雲瓦解後的一團小雲塌縮而成的,它的壽命約為100億年。

2樓:匿名使用者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中國古代稱水星是辰星。西方人叫它墨丘利,墨丘利是羅馬神話中專為眾神傳遞資訊的使者,而水星也不愧為信使的稱號:它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

水星公轉平均速度為每秒48公里,公轉週期約為88天。

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太近了,個頭又小,人們平時很難看到它。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極為相似。其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環形山。

水星的大氣極為稀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表面溫度可達427度以上, 黑夜最低溫度可降到零下173度左右。

水星的半徑為2440公里,是地球半徑的38.3%。水星的體積是地球的5.

62%,質量是地球的0.05倍。水星外貌如月,內部卻像地球,也分為殼、幔、核三層。

天文學家推測水星的外殼是由矽酸鹽構成的,其中心有個比月球還大的鐵質核心。

水星的自轉週期為58.646日,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同。由於自轉週期與公轉週期很接近,所以水星上的一晝夜比水星自轉一週的時間要長得多。

它的一晝夜為我們的176天,白天和黑夜各88天。

水星沒有衛星,因此水星的夜晚是寂寞的,那裡沒有「月亮」,除了太陽以外,天空中最亮的星是金星。

太陽系的有關知識

3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隅,擁有一顆恆星——太陽,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還有之外的柯依柏帶天體,等等。

4樓:欽素花駒嫻

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在龐大的太陽系家族中,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九大行星以及數以萬計的小行星所佔比例微忽其微。

它們沿著自己的軌道萬古不息地繞太陽運轉著,同時,太陽又慷慨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太陽系中的每乙個成員,促使他們不停地發展和演變。

在這個家族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們當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顆,對這五顆星,各國命名不同,我國古代有五行學說,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來分別把它們命名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這並不是因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樹木才這樣稱呼的。而歐洲呢,則是用羅馬神話人物的名字來稱呼它們。

近代發現的三顆遠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話人物名字命名的傳統,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和冥土之神的名稱來稱呼它們,在中文裡便相應譯為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與太陽按體積由大到小排序為太陽、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它們按質量、大小、化學組成以及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等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它們在公轉時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的特徵。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數十萬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行星,天文學把這個區域稱為小行星帶。除此以外,太陽系還包括許許多多的彗星和無以計數的天外來客——流星。

九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稱為類地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半徑和質量較小,但密度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石質和鐵質只佔極小的比例,它們的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低。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顆行星。

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具有規律性,即從離太陽由近到

遠計算,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單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遠第n個行星(詳見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轉週期為12小時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轉週期很長,分別為58.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數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但金星則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繞轉,構成衛星系。

在太陽系中,現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大多數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但也有逆向公轉的。彗星繞太陽執行中呈現奇特的形狀變化。

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流星體,有些流星體是成群的,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產物。大流星體降落到地面成為隕石。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極微小部分,它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乙個,它離銀河系中心約8.5千秒差距,即不到3萬光年。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動。

可見,太陽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銀河系中心。

太陽是50億年前由星際雲瓦解後的一團小雲塌縮而成的,它的壽命約為100億年。

有關太陽系的知識

5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系 (solar system)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恆星系統。它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引力約束的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冥王星已被開除、至少165顆已知的衛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

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帶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

6樓:天頂星

本人現在已經上大學了,經歷過很多考試了,個人認為最好的複習的方法還是看看書,稍微做一點題目,網上找很多東西可能沒有提別多的好處,舊的東西沒有徹底理解,新的東西也消化不了。

7樓:飛馳的鏟土車

上面講很詳細了 ~咱就補充一下它們的名稱叫法吧(中西方不一樣)。

水星-西方稱之為---信使之神。赫爾墨斯

金星--------------愛與美之神。維納斯火星--------------戰爭之神。瑪爾斯土星--------------農神。

薩土恩木星--------------大神。朱庇特天王 海王 冥王是一樣的。。地球被稱為 蓋亞(大地之神)

關於太陽系的知識

8樓:匿名使用者

太陽系是由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際物質構成的天體系統,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在龐大的太陽系家族中,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九大行星以及數以萬計的小行星所佔比例微忽其微。

它們沿著自己的軌道萬古不息地繞太陽運轉著,同時,太陽又慷慨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太陽系中的每乙個成員,促使他們不停地發展和演變。

在這個家族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們當中,肉眼能看到的只有五顆,對這五顆星,各國命名不同,我國古代有五行學說,因此便用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來分別把它們命名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這並不是因為水星上有水,木星上有樹木才這樣稱呼的。而歐洲呢,則是用羅馬神話人物的名字來稱呼它們。

近代發現的三顆遠日行星,西方按照以神話人物名字命名的傳統,以天空之神、海洋之神和冥土之神的名稱來稱呼它們,在中文裡便相應譯為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九大行星與太陽按體積由大到小排序為太陽、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冥王星。它們按質量、大小、化學組成以及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等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它們在公轉時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的特徵。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數十萬顆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小行星,天文學把這個區域稱為小行星帶。除此以外,太陽系還包括許許多多的彗星和無以計數的天外來客——流星。

九大行星中,一般把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稱為類地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石質和鐵質構成,半徑和質量較小,但密度較高。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稱為類木行星,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其主要由氫、氦、冰、甲烷、氨等構成,石質和鐵質只佔極小的比例,它們的質量和半徑均遠大於地球,但密度卻較低。冥王星是特殊的一顆行星。

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具有規律性,即從離太陽由近到

遠計算,行星到太陽的距離(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單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遠第n個行星(詳見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轉週期為12小時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冥王星自轉週期很長,分別為58.

65天、243天和6.387天,多數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相同,但金星則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衛星繞轉,構成衛星系。

在太陽系中,現已發現1600多顆彗星,大多數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繞太陽公轉,但也有逆向公轉的。彗星繞太陽執行中呈現奇特的形狀變化。 太陽系中還有數量眾多的大小流星體,有些流星體是成群的,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產物。

大流星體降落到地面成為隕石。 太陽系是銀河系的極微小部分,它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恆星中的乙個,它離銀河系中心約8.5千秒差距,即不到3萬光年。

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轉動。可見,太陽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銀河系中心。 太陽是50億年前由星際雲瓦解後的一團小雲塌縮而成的,它的壽命約為100億年。

太陽系的行星是繞著太陽轉動還是太陽系的質量中心轉動

以太陽為參考系,當然行星是繞著太陽轉。以太陽系的質量中心為參考系,當然整個太陽系都是圍著太陽系的質量中心轉。不過,太陽系的質量中心比太陽是更好一些的慣性系,所以太陽系的質量中心為參考系更好。但是太陽系的質量中心仍然在太陽內部,就非高精度的天文學觀測而言,兩者區別不大。個質點的引力作用能簡單地等同於其...

太陽系的直徑,想知道太陽系的直徑是多少?

以海王星作為太陽系邊界,則太陽系直徑為60個天文單位,即約90億千公尺,約為一光年。將彗星軌道 奧爾特雲 計算在內,則太陽系的直徑可達6 12萬個天文單位,即0.9 1.8萬億千公尺,約為1.9光年。太陽系的直徑約為140萬千公尺。太陽系 solar system 是質量很大的太陽,以其巨大的引力維...

太陽系是怎麼形成的,太陽系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的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和三百多顆衛星,它們都圍繞太陽有序運轉。但起初並非如此,太陽系經歷過一段漫長而激烈的演變。我們今天看到的太陽系,都是早期混沌狀態的最終倖存者。太陽系自誕生之日起,就是按照同樣的方式運轉。在50億年前,銀河系的某個深處。一大片星際雲團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收縮,慢慢聚集成一團。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