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為什麼會有立太子殺太子的生母這個規定

2022-01-13 22:42:23 字數 3492 閱讀 7159

1樓:落葉枯根

其實不僅是北魏,中國歷朝歷代都有殺母留子的做法。因為有時候太子登基年紀很小,為了防止小皇帝的母親,也就是太后干涉權力,經常會殺母留子。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是這樣幹的。

漢武帝劉徹。漢武帝晚年極為寵愛鉤弋夫人,兩個人育有一子劉弗陵。西元前91年,因為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被誅殺,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權力。

這時候漢武帝傾向於幼子劉弗陵,但因為劉弗陵年紀較小。漢武帝害怕劉弗陵繼位之後,其母親鉤弋夫人掌控權力,後宮干政。因此便殺了鉤弋夫人,劉弗陵成為皇帝之後,才追封自己的母親為皇太后。

漢末天下大亂,北方先後經歷了五胡亂華,最後被北魏統一。殺母留子這一規定在北魏極為普遍,只要兒子被立為太子,生母都得處死。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害怕後宮專權,開始實行殺母留子的規定。

後來,這項規定幾乎成為了北魏的祖制。也就是北魏的皇帝只要一登上皇位,就再也見不到自己母親了。一直到了北魏的第九位皇帝孝明帝元詡,才出現了乙個宣武靈皇太后。

宣武靈太后權力極大,臨朝聽政,後來還擁立北魏皇室成員元姑娘繼承皇位,可惜最後被爾朱榮殺死。

自北魏以後,殺母留子的做法越來越少,但對後宮的權力也多有限制。比如說,為了防止後宮專權,明朝的妃嬪大多出身底層,清朝的限制更是嚴格。

2樓:

因為北魏之前就出現主幼母強,母族掌握朝政,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才出現這個規定。

3樓:

因為不殺太子生母,太子即位皇帝後,他生母就是皇太后,如果太子還小,皇太后就得當家作主,把握朝政,往往會禍國殃民,為防意外,乾脆就先把太子他媽給殺了。

4樓:丸子閒談文化

因為從前國家之所以有變亂,大都是由於君幼母壯的緣故。女主驕慢放肆,無人能禁止,呂后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5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雖然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立子殺母的朝代,但卻成為制度化了。北魏立子殺母是效仿漢武帝。說到底還是為了防止專權。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在太子做皇帝的時候,很容易被生母掌握朝政大權,從而影響到皇帝的統治。

7樓:葫蘆娃兒啦啦

是為了防止外親干政,害怕太子的母親勢力比較大的話。會給朝廷帶來不安寧,給社會帶來大亂。

8樓:雪亮門牙的大笑

「立子殺母」制度本是漢武帝首創,為的是防止將來的後宮干政。北魏繼承漢武帝的做法,立子殺母,導致後宮無敢生育者。

9樓:活在瓜里的籽

因為道武帝擔心自己死後會出現女主專權的局面,所以凡是兒子被立為儲君的嬪妃都要被賜死。

北魏「立儲殺母」如果母親被殺,她的兒子被廢,那另一位作為新立太子的親生母親會被處死嗎?

10樓:淚奔牛

首先要說明的是魏晉時代皇后的出身不太可能是小戶人家,因為當時的世族門閥力量很強,通過九品中正制,世家豪門把持了國家的經濟文化政治,姑且不說南北朝時期東晉以王馬共天下的那種皇族和世族共享權利,就是北魏以及之後的周、齊這種外來政權也要依靠世族來穩固統治,所以皇后基本上都是出身世族,而世族的乙個特點就是家大於國,在他們心中家族的利益是高於其他一切的,所以lz所提的女子害怕懷孕生皇子是不會出現的,畢竟乙個皇帝帶給乙個家族的遠遠大於她自己的犧牲,並且就算你本人不願意,家族的壓力也不是個人可以承受的。

這個制度的目的正如lz說的的確是防止外戚專權,首創的好像是漢武帝傳位之時因為漢昭帝年幼所以殺其母。這種制度主要防範的是新皇初即位年幼,戚族乘機把持朝政(正面例子參見漢昭帝故事,反面例子參見西漢末年的幾位娃娃皇帝,就是因為戚族勢力太大,甚至敢於殺死小皇帝),回到lz的問題,我覺得可以參見漢昭帝的例子,其父漢武帝的正牌皇后陳阿嬌沒有後代,衛皇后(衛子夫)所生的隱太子因為巫蠱事件自殺,衛皇后也自殺,等到漢武帝決心立漢昭帝為繼承人的時候,其母鉤弋夫人還不是皇后,但是漢武帝出於防止戚族干政的考慮還是殺了鉤弋夫人(其皇后封號還是漢昭帝即位之後追封的)

ps 剛看了lz問的何必設立皇后,中國古代宗法制很嚴格,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就算是皇帝也需要遵守。順便問一句你說的馮皇后是孝文帝那個馮皇后麼?我不太了解北魏史,不知道元巨集是過繼給馮皇后的還是單純的即位之後加封她為太后(就像漢宣帝對待漢昭帝的皇后一樣),這在古代中國宗法制度下區別還是很大的,如果是後者的一般來說是不太刻意防範的。

11樓:天命人

會的,北魏的這種制度存在了很久。訂立這條規定的是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他為了防止女子干預朝政而設。雖然殘忍,但是卻被奉行了很久。

畢竟乙個女子的死,換來的是乙個家族的榮耀,又有什麼是不值得的呢?

12樓:匿名使用者

話雖這麼說,但還是有很多人為自己的兒子當皇帝願意付出的。

去母留子是真的嗎 北魏很流行 那妃子還願意生孩子嗎 皇帝豈不是斷子絕孫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西漢漢武帝臨終前,立劉弗陵為太子,劉弗陵年幼,其母鉤弋夫人年輕,而且西漢前期的皇太后大多干政,如呂后以及竇太后等,漢武帝深受其害,未防止這種情況再次出現,漢武帝賜死鉤弋夫人,立子殺母**於此;

北魏以此為祖制,倒也不是全部都去母留子,只是立太子後殺其母,並不是但是皇子都殺其母;

其例源於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北魏是少數民族鮮卑族,初始是分散為各個部落的,拓跋珪之所以能夠統一鮮卑族各個部落,還是借助了其母親部落的勢力,立國之後不久,各個部落勢力還是很強的,漢武帝殺母立子只因太子年幼,拓跋珪立太子時太子早已成年,但他還是怕太子母親的外戚借助部落勢力干政,於是殺其母;

拓跋珪嗜好殺人,最終因為欲殺一位妃子而死於那位妃子與其親生兒子之手;拓跋珪的太子拓跋嗣為其報仇後登基為帝,可笑的是,拓跋珪殺母立子時其子拓跋嗣十分傷心難過,亦想拼命阻止,但拓跋嗣為帝后,竟然也如此做,正因為拓跋嗣的延續這一政策,使得殺母立子在北魏成為祖制;

殺母立子在立國前期可能還有點作用,在北魏穩定後,母系部落勢力早已衰竭,這一政策早已失去其實際意義;

反而這一政策的惡果開始顯現,如果皇帝子嗣眾多,妃子們倒還願意生,如果皇帝遲遲無子,第乙個生皇子的人,必死,除非母愛的力量能讓她做到這點,為皇子的前程獻出自己的生命,生前也許默默無聞,但死後絕對是榮光,被追封為皇太后,陪葬皇陵,配享太廟,個中得失,只能看妃子自己的選擇了。

諷刺的是,北魏殺母立子後,亦還是要指定一位妃子來撫養太子,那位妃子未來也將成為皇太后,北魏皇太后干政其實也不少,著名的就是北魏馮太后,因太子並非其親生兒子,一旦成為太后掌握實權,廢立皇帝也不是什麼難事;而更加諷刺的是,北魏這一政策的終結者遲遲無子,妃子們紛紛不願意生,想方設法避孕,即使懷孕也想盡辦法打掉,但一位妃子還是冒著生命危險給那位皇帝生下乙個皇子,也許是感激那位妃子,那位皇帝最終沒有執行殺母立子的政策,最終太子繼位時年幼,那位妃子也成為了皇太后,皇太后掌握實權干政,北魏最終敗亡在那位皇太后的手裡,北魏殺母立子就是為了防止太后和外戚,但最終還是敗亡在太后手中。

14樓:能量終守恆

為了未來政治穩定,沒辦法啊!

太子長琴為什么被貶,太子長琴為什麼被貶

這種問題也問,回去重看去。古劍奇譚裡太子長琴被貶下凡間是說的那一段話 寡親緣情緣,命主孤煞.完整的話是什麼?天官 火神祝融 水神共工 仙人太子長琴,於不周山行止無端,招致彌天大禍!今天降責罰!祝融 共工往渤海之東無底歸墟思過千年!太子長琴貶為凡人,永世不得為仙,輪迴之中寡親緣情緣,命主孤煞 歐陽少恭...

蕭選兒子為什麼皇后的兒子不是太子

先來解釋第乙個問題 奪嫡,以支子取代嫡子的地位。封建時代,帝王之家,支子因受寵或賢明,得以嗣位,而廢嫡子,皆稱奪嫡。第二個 在古代,有的時候帝王過早的立太子,有時候並不是一定就認定他是繼承人,只是在考量眾皇子,特別是蕭選他喜歡制衡權術,他不能讓乙個皇子權利過大,危及他的皇位 如蕭景禹 所以他就找了兩...

李世民德才兼備,為什麼沒有被立為太子

首先是因為嫡長子優先享有繼承權,當時的李淵堅信隋朝就是因為隋文帝將皇位傳給了楊廣,沒有傳給嫡長子楊勇,才導致隋朝二世而亡,所以無論如何他都不願意步隋朝的後塵。李淵能夠問鼎中原,建立唐朝,李世民的功勞最大。如果不是嫡長子繼承制,那麼太子之位勢必是李世民的。李淵曾經許諾過李世民,後來卻食言了,李世民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