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刑法中不作為犯罪的問題,非常感謝

2021-08-21 17:29:37 字數 1056 閱讀 8508

1樓:匿名使用者

1.故意殺人罪(不作為)。

2.分析

(1)賈某的行為成立不作為犯罪。成立不作為犯罪,需具備如下條件:有作為的義務,有作為的能力但沒有作為。

作為義務通常**於法律的規定,目前,認為先行行為也可以成為義務的**。本案中,賈某帶鄰居小孩去公園的行為就是先行行為,在小孩落水的情形下,使賈某具有了救助的義務。賈某有能力救助但沒有實施救助以致小孩溺水而亡。

符合不作為犯罪的成立條件。

(2)賈某的行為符合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賈某的行為符合刑法第232條規定的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作為犯罪和不作為犯罪,罪名相同。

因此,賈某構成故意殺人罪(不作為)。

供參考!

2樓:毓政苑

解答如下:

賈某的行為構成了故意殺人罪,屬於刑法上的不作為犯罪。

賈某帶著鄰居的小孩出去,負有保護小孩安全的積極行為的義務(先行行為引起的),並且在小孩溺水後能夠履行該義務,但賈某並沒有履行該義務,由此導致了危害後果的發生,構成不作為犯罪。

自作多情地給你補充一下,那就是司法實踐中的「客觀定主觀」原則。第一、賈某不會游泳不能成為其不作為的理由,就好比乙個警察看見歹徒**,可能覺得自己無能力制止就不去制止一樣;第二,對小孩死亡是否持否定態度的,這些都是很主觀的東西,沒有誰能真正知曉,這就需要以客觀情況去推斷主觀,小孩掉進水中必死無疑,賈某自己不救或者採取其他措施,就是放任,屬於間接故意。本案不能定過失犯罪。

3樓:匿名使用者

不構成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因為不作為是能為而不為,該能為是主觀的能為。如對小孩落水存在疏忽大意,可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此談不上不作為。

刑法不作為問題

4樓:北京中聖暉

一、刑法中的copy不作為,是指行為人做義務並且能夠實施某種行為,消極的不去履行這種義務,因而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行為,即應當去做而不去做。典型的案例就是遺棄罪。

二、刑法中的不作為應該具備以下要件,(1)法律明文規定的義務(2)職務上或者業務上要履行的義務(3)由行為人已經實施的行為所產生的責任

刑法中的作為和不作為怎麼區分,尤其是純正不作為和不純正不作為

一 作為,即積極的行為,是指以積極的身體舉動實施刑法所禁止的行為。作為是危害行為的主要形式,在我國刑法中絕大部分犯罪以作為的形式實施,如故意殺人罪 放火罪等 許多犯罪只能以作為形式實施,如搶劫罪 盜竊罪 罪等。作為不僅指利用自己身體實施的積極舉動,還包括利用他人 利用物質工具 利用動物乃至利用自然力...

構成不作為犯罪,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所謂的不作為是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能夠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為。1 法律明文規定的特定義務,我國刑法中的遺棄罪即違反刑法的明文規定之義務,也違反婚姻法的有關明文規定 拒不執行判決 裁定罪的特點是同時違反刑法和訴訟法的規定。台灣地區刑法中的 不為其自下而上所必要之扶助 養育或保護 而...

職場新手面對老員工的不作為應該怎麼辦,上級派來帶我的老師總是無視我

職場新手面對老員工不作為的時候,可以想想為什麼這個老員工會這樣對待自己,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去找老員工的原因。一般情況下,能做到老員工的人能力一般是不會太差的,但是他們對於新人不一定就樂意去帶,尤其是他們不喜歡的新人。作為新人,可以嘗試一下討好你的老師,比如平時給他買點下午茶,或者對待他熱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