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駱新升談歷史
在唐朝歷史中以及後世中,李白和杜甫這兩大詩仙詩聖為歷史與世人留下了太多傳承,其詩詞歌賦更是傳世名著,不管是在唐朝時期,還是現今,他們的才能都是被認可,那麼唐朝時期為何未能科舉考中呢,源於成也詩賦,敗也詩賦。
按理說,兩位的詩賦才能是舉世認可,不應該在唐朝的科舉連進士都屢屢受挫,那到底當初在科舉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兩位均未能通過科舉?
李白、杜甫的才能眾於詩賦,而科舉考究的並不是單一詩賦,而是綜合科舉唐朝科舉考試的內容讓兩位聖人也陷入無米之炊,據悉,唐朝的科舉有五大內容,而詩賦只是其一,這就導致李白與杜甫在其它內容項呈現了減分,雖然詩賦是加分,但在四減一加中,註定與進士擦肩而過。
唐朝的唐玄宗這個時代可以說對於詩文喜愛到了執狂地步,在位期間曾臨長安、洛陽宮殿均八次親自主持科舉應試者,錄取了很多有才學與詩賦的應試者。
在當時有人還認為詩賦考試乃明經多抄義條,應試者如果只是議論還無法表現自身的真才實學,隨加入了雜文兩篇,何為雜文項,指一詩一篇,也就是加分項的詩賦考試。
但如果只是出眾於詩賦,還遠遠達不到錄試的標準,其墨義、貼經、策問、經義、武舉、都能折煞大部分出眾於詩賦的應試者,其中就有李白、杜甫。
科舉制從隋朝開始,轉至唐朝詩文取士時已經歷經很多時代,科舉不斷的完善,也讓後來者越來越難登科,據悉,到唐朝時,科舉已經分為五個考查內容:
一、墨義,其題內容就是圍繞經義及註釋的問答而答題,其中包含口試回答墨義中同類的問題,這一項需要心思敏捷方可通核,難度不亞於當今的英語聽寫。
三、策問,即議論,這項考核難度巨大,其中見解含括到政治、教育、生產、管理、多項實質性的對策問題,不是一般學問者根本無法讓唐玄宗入眼,而眾於詩賦的李白與杜甫等兩人皆無法完善這項涵蓋眾多見解的議論。
四、經義,如果說策問考一個人這一生經歷的知識去概括,那麼經義就是讓你回到原點,這一項考究的是圍繞書義理而的議論,考究的不再是個人的思想,是與朝廷指定的“聖賢書”是遵。
五、武舉,這個淺言略過,為何,因為唐朝只考舉重、騎射、步射、馬槍之類等技術,作為國力強盛的唐朝,幾乎都有相應訓練方式過這考核,不是專考武狀元,並非過於嚴謹。
那麼回到正題,既然唐朝重視詩賦並且偏於文學,為何李白與杜甫偏偏未能登科,從上述幾個原因可以分析得出。
其一,盛世唐朝人才輩出,如果只是單方面優秀,已經達不到早期科舉入門的門檻,所以,競爭激烈導致落科。
其二,唐朝雖然看重詩文取士,但更看重考生對於儒家經典的熟悉度,而不是單一詩賦,而在經學的領域中李白和杜甫兩人均涉獵不深。
其三,作為皇朝,科舉是為了選拔人才,讓國家更加穩固,考究的是綜合,而非讓詩人去把持朝綱,詩賦可以言志,但家事國事,並不是言志就能去表達去宣洩的。
唐朝進士科雖然以文取士,但考究政治和人事因素才是科舉的錄取標準,也幸得當初李白與杜甫未能登科,不然哪有時間去創作名詩佳篇,也就沒有後來的詩仙、詩聖了。
2樓:沐巖爸爸
就憑李白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考一百次都考不上。
3樓:匿名使用者
考試不考詩歌,古代的科舉考試考的不會是詩歌,詩歌寫得好,不一定文章就好。
4樓:bat誰主沉浮
李白和杜甫之所以未能考中,是因為唐朝科舉不只考詩歌,也考策論和時政,這些需要嚴謹的思維。
5樓:雪月森林
因為不是詩寫得好就可以。科舉考的不僅僅是詩,還要考其他的科目,所以他們沒考中正常。
唐朝的畫家有哪些, 你知道在唐朝時期,有哪些著名的畫家?
韓滉 723 787 中國唐代畫家。字太衝 長安 今陝 西西安 人。曾任檢校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國公。博雅多才,工書法,善鼓琴。繪畫師法陸探微,擅畫人物 農村風俗及馬 牛 羊 驢等,作品多反映唐代的文人生活及農村的生活習俗。今有 五牛圖 傳世 張萱,京兆 今陝西西安 人,生卒年不詳。藝術活動...
唐朝在西域有徵兵的權力嗎,唐朝時西域有哪些國家?
西域五十五國,除大月氏 康居 安息等五國因距離中原 絕遠 而不屬都護外,其餘五十國均立於漢朝旗下。比較知名的有樓蘭國 今羅布泊 于闐國 今和田 龜茲國 今庫車 烏孫國 今伊犁 疏勒國 今喀什 姑墨國 今阿克蘇 溫宿國 今阿克蘇一帶 精絕國 今民豐 高昌國 今吐魯番 大宛國 今吉爾吉斯共和國費爾干納 ...
在唐朝的時候,後宮妃嬪等級怎麼算的
唐朝後宮的嬪妃名稱和等級在唐玄宗前後有所不同。在唐玄宗前期 後宮中有皇后一名,皇后在利益上與皇帝平等,在一些重大節日要和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朝賀。皇后負責管理後宮,皇帝的所有嬪御 後宮的宮女都是她的臣屬,在後宮中具有超然的地位。四夫人 貴妃 淑妃 德妃 賢妃各一人,居正一品,在理論上她們是同級,但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