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文化.
(2)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3)西漢的董仲舒以儒學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採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學.其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他的思想集中於《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晉之際出現的玄學用老莊思想解釋儒家的易經,這是為士族辯護的一種消極思想.《周易》、《老子》、《莊子》稱之為“三玄”.玄學主張君主無為、門閥**,主要活動在洛陽.
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賢.
(5)唐朝中期的儒學大師韓愈,從維護封建統治出發,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道的觀點.
(6)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是宋代主要的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的思想,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後人稱之為程朱理學.其核心內容為:
“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慾”對立起來,認為人慾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秩序辯護.
(7)明中葉的王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理學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演變,說明它已經走到極端.
2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3·襄陽)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
在歷史中,儒學一直在發展與創新。唐代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後中已經斷絕。他在《原道》中說:
“吾所謂道,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他的這一主張被宋代儒者接受併發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
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後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創儒家學派。
秦統一六國後,始皇聽從丞相李斯建議焚書坑儒,頒佈挾書令。儒家學說發展陷入低迷。
漢武帝時期,劉徹聽從董仲舒意見,獨尊儒術,設立太學,表彰六經。自此,儒家學說成為中華封建思想的主流思想。
魏晉南北朝時期,受佛老思想影響,儒學地位受到衝擊。
北宋時期,北宋五子倡導復興儒學。儒學融釋,道發展為新儒學,即理學。
明清時期,出現對君主**的抨擊其實也是儒學的新發展,是近代最後的呈“百家爭鳴”的局面。
春秋戰國時期的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
4樓:驃騎先鋒使
地位: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分析:儒家思想在漢武帝時期經董仲舒改造為新儒學,適應了加強**主義**集權的需要,成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維護了****集權國家的統治,利於社會安定,多民族國家統一。
但儒家思想在後期成為理學,思想僵化,禁箍了人們的思想,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甚至摧殘了人性。
簡介:儒家學說是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
5樓:藍藍
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有重要影響,因為儒家的至聖先師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到了西漢漢武帝時期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更加鞏固了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儒學在中國的發展史上經歷了哪些階段
6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3·襄陽)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
在歷史中,儒學一直在發展與創新。唐代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後中已經斷絕。他在《原道》中說:
“吾所謂道,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
”他的這一主張被宋代儒者接受併發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
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後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7樓:敖峰張文靜
儒家,又稱儒學思想,是以奉信以孔子為先師,以“儒”為共同認可符號,各種與此相關、或聲稱與此相關的思想道德準則,是中華文明最廣泛的信仰構成。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在魯國講學,以“詩、書、禮、樂、易、春秋”之六經為經典,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的發展和作用
8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孔子創立 雖為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卻被封建統治者所利用
戰國——孟子發展為 “仁政”
西漢——董仲舒吸收法、道兩家,“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維護大一統 .從此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明朝——嚴格八股取士、儒學地位空前強化;
明末清初——李贄作為反封建思想的先驅指責儒家經典並非“萬世之至論”
晚清——康有為把西方資產階級思想與儒家思想結合起來,為維新變法尋找理論依據;
新文化運動時期——鬥爭矛頭直指儒家思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
新中國成立後——馬克思主義居主導地位、儒家思想被徹底推翻,“文革”中再次遭到猛烈批判;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對儒家思想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吸其精華、去其糟粕。
看法:儒家思想是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根源,它提出的一些觀點在封建社會中有利於統治者維護自身利益,同時在某種程度達到了禁錮人們思想的效果.但儒家思想提出的核心觀點成為我國現今社會“以法治國”“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依據.
現在東南亞各國多數是我國唐明時期華僑的後裔,雖也曾受過西方列強的侵略,但建國後,在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重視思想教育, 把我國的儒家思想作為治國方針及思想道德教育的範本。這不能不使盲目學習西方的中國人為之警醒.
其二 史料分析: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
材料二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
材料三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孟子》
材料四 〔漢武帝〕和他的近臣將所謂“儒術”擴充套件之後又延長,以至包括了有利於**集權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種種理論與實踐的步驟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約束,待人之厚道,人本主義之精神,家人親族的團結和禮儀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構成官僚集團行動上的規範。孟子所倡導的人民生計與國本攸關也毫無疑問地被尊重。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材料五 至於三綱五常,為中國之大教,足下謂西夷無之矣,然考之則不然。東西律例,以法為宗。今按法國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條雲:
“凡一切子女,無論其人何等年歲,須於其父母有恭敬孝順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條雲:“凡為婦者,應為其夫者所管屬。
”——康有為《與朱一新論學書》
材料六 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認為,中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學所以不能實現,是由於封建倫理道德的嚴重束縛所致.陳獨秀尖銳地指出,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阻礙了中國人民覺醒和社會進步.李大釗發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之護符.
……對於不合時宜舊道德,雖冒毀聖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____馬尚斌《中國近代史教程》
材料七 放眼將來,具有儒家特色的現代性,在東亞出現的可能性極大.其實,東亞現代性雖然深受西歐和美國的影響,但卻不只是西方發展模式的翻版而已.[東亞各國]都和傳統有血肉相連的關係.
在塑造東亞傳統起過決定性作用,長達數世紀的儒家思想可發揮積極的作用.
____杜維明 《儒學創新的契機》
⑴分別歸納前三則材料的觀點,並指出其共同之處;並對其評價.
⑵依據材料四,分析儒家思想對於封建統治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地位.
⑶依據材料五和所學知識,分析資產階級維新派對儒家思想的態度.
⑷依據材料六,說明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和共和運動的深入,新文化倡導者是如何認識和評價儒家思想的
⑸材料七如何認識儒家傳統在東亞現代化程序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9樓:匿名使用者
儒家思想是中國近代落後的根本原因
古代歷史,孔子儒學奠基於洛陽,發展輻射全中國,儒學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
10樓:少跟俺來這套
儒學**於禮樂文化,禮樂文化產生於夏朝。夏有夏禮、夏樂。夏朝曾在河洛建都百餘年。
夏萊嗜好樂舞百戲,用女樂3萬餘人,“晨噪於端門,樂聞於三衡”。文人將樂舞百戲記錄下來,成為《樂書》《舞書》《戲書》.藏於宮中。
每逢新王登基,或國之大事,將按照不同的禮儀,舉行盛大的樂舞活動。商湯推翻了夏朝,定都洛陽,仍用了夏朝的禮樂文化。中國最早的禮樂文化產生於夏朝。
夏王朝的發跡地是河洛。但夏商的禮樂,沒有納人道德的範疇。
周公制禮作樂。西周初期,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也還沒有一套上可以約束君臣、下可以約束百姓的宗法典籍。周公建洛邑後,洛邑成為周的新都,周公長期居住洛邑,完成了周王朝一整套的禮樂制度。
中華儒學源於西周的禮樂文化,周公是中華儒學的創造人、奠基人,洛陽是中華儒學的發源地。周公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敬天”“明德”“保民”,他的思想被後來的儒家所接受、所繼承、所讚頌、所發展。
根據司馬遷所著《史記·孔子世家》卷17記載:“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
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記唐虞之際,下至秦穆.遍次其事。日:
‘夏禮吾能言之,祀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則我能徵之矣。
’觀殷夏所損益,日:‘後隨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
周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故(書)傳(豐l)記自孔氏。
”從以上引述可以看出,孔子人周問禮,正是他從自己的歷史擔當的高度使命感出發,千里迢迢人周問禮,並會見老子的。李子接見了孔丘,並與他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臨行時,老子又贈他書“百二十”。孔子懷著對老子的感激之情回到獸地,聚眾教徒,繼承和發揮了周公的禮制和仁政的濡家學說,培養了**3000, 72賢。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表現形式是禮,仁禮是統一的整體。他創立的濡家學說,得到孟子和荀子的繼承和發展,使之得以完善。
進而言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濡學長期處於核心的地位。它也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於河洛,輻射於全國,影響於中外。
儘管“五四運動”以後,新文化運動曾經對儒學發動過種種批判和討伐,但經過近一個世紀國學與文化界的思辨與論證,當代大儒馬一浮、梁漱溟、南懷瑾等人據理力爭,儒學在中華文化中的傳統地位再次得到了國學界的肯定。 民間有俗話雲:“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所謂“七十三八卜四”的依據,據說就是指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提起儒學,人們自然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其繼承人孟子。孟子雖是孔儒的繼承人,但其學派宗旨卻有所不同。
孔子一生的為政學說提倡的是“仁政”。孟子雖然也擁護仁政,但孟子提出的主張是“民為貴,社攫次之,君為輕”。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周公、孔子的思想,集三代儒學之成,奠定了中國儒學堅實的基礎。
他強調以民為本。他認為“制民以恆產”,國王必須分給農民一份土地,農民才能安居樂業;只有保民,才能成就王業,強調了人心背向是政權存亡的根本。孟子的民本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進步意義.
它標誌著中國儒學發展已進人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中國濡學界出現了今古文經兩大學術流派,他們互相攻汗,互爭高低.比論上下,長達200年。這一爭論的起因是由於董仲舒發起經漢武帝認可而廢默百家、尊崇儒學之後發生的“古文經”學派,與文帝時由老師、宿濡憑記憶口授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定的’‘今文經”學派之爭。
這場爭論以鄭玄創立的鄭學進行“調和”的結果才銷聲匿跡,趨向統一。鄭玄是東漢人,好學,受業於洛陽太學,後又從師於馬融。他博通群經,以“古文經”為宗,兼採“今文經學”之說,遍注群經,凡百餘萬言,自成一體,被視為鄭學,鄭學後來成了官方儒學的標本。
鄭學在洛陽出現。漢末魏初,鄭學成為顯學,影響很大,鄭玄其門下**超萬人之多,是當時最有名的儒學大師。在東漢首都洛陽出現的鄭玄之學,是儒學復興的表現,在中國儒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對於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傳統文化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中國歷史上功勞最大的皇帝是哪位,中國歷史上四個貢獻最大的皇帝是哪幾個?
中國歷史上功勞最大的10位皇帝 1.秦始皇 統一中國,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修建長城 2.漢武帝 擊退匈奴,開邊闢壤 3.曹操 統一中國北方,勵精圖治,雖然沒有帝業,但是功勞甚大,後世委屈最多 4.隋煬帝 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科舉制,大運河,洛陽都是這個時候建立起來的,為中國今後的封建制度的鞏固立...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作用,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
1 結束了唐朝後三個多世紀的 狀態,實現了歷史上的新的大統一,版圖超過了漢唐,是歷史上最大的版圖,中國今天的疆域是元代基本上定下了輪廓。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尤其是西北方面伸展到了難以計算里數的地方。2 歷史上第乙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君臨全國的王朝。3 對新疆,等地進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轄...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是哪個朝代?
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 唐朝,建朝於公元六百一十八年,滅於公元九百零七年,中間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至今,我們中國人在國外仍被異國人稱作唐人,世界各地也都建有華人街,亦被稱為唐人街。其影響可見一斑。在唐朝崛起的同時,世界上也有法蘭克王國和拜占庭帝國這兩個帝國的存在。但就其發展水平而言,是全然的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