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最毒的蛇是什麼,沙漠上的什麼蛇最可怕

2021-07-27 09:54:23 字數 3454 閱讀 1356

1樓:問題少年

角響尾蛇生活在沙漠或紅土中那些被風吹過的鬆沙地區。它是靠橫向伸縮身體前進的,方式很奇特。

角響尾蛇在夜幕降臨後不久就開始捕食。它吃齧齒類動物,例如更格盧鼠和波氏白足鼠。白天它在老鼠洞裡休息,或是將自己埋藏在灌木下,與沙麵保持同高,很難被發現。

像其他響尾蛇一樣,角響尾蛇的尾部有響環,這是由它身上一系列的幹鱗片組成的。這些鱗片曾經也是有活力的**,變成死皮後就成了幹鱗片。角響尾蛇會搖動響環,向入侵者發出警告:

被它咬到是會中毒的!

角響尾靠一種奇特的橫向伸縮的方式穿越沙漠,這使它抓得住鬆沙,在尋找棲身之處或獵物時行動迅速。

當角響尾蛇從沙地上穿過時,會留下其獨有的一行行蹤跡。

響尾蛇為了長大而蛻皮。每次蛻皮,皮上的鱗狀物就被留下來新增到響環上。當它四處游動時,鱗狀物會掉下來或是被磨損。

野生蛇的響環上很少超過14片鱗片,而在動物園裡飼養的蛇可能會有多達29片的鱗片。

響尾蛇和蝮蛇一類的蛇,它們的「熱眼」都長在眼睛和鼻孔之間,叫頰窩的地方。頰窩一般深5公釐,只有一粒公尺那麼長。這個頰窩是個喇叭形,喇叭口斜向朝前,其間被一片薄膜分成內外兩個部分。

裡面的部分有乙個細管與外界相通,所以裡面的溫度和蛇所在的周圍環境的溫度是一樣的。而外面的那部分卻是乙個熱收集器,喇叭口所對的方向如果有熱的物體,紅外線就經過這裡照射到薄膜的外側一面。顯然,這要比薄膜內側一面的溫度高,佈滿在薄膜上的神經末梢就感覺到了溫差,並產生生物電流,傳給蛇的大腦。

蛇知道了前方什麼位置有熱的物體,大腦就發出相應的「命令」,去捕獲這個物體。

響尾蛇尾巴的尖端地方,長著一種角質鏈裝環,圍成了乙個空腔,角質膜又把空腔隔成兩個環狀空泡,彷彿是兩個空氣振盪器。當響尾蛇不斷搖動尾巴的時候,空泡內形成了一股氣流,一進一出地來回振盪,空泡就發出了「嘎啦嘎啦」的聲音。

響尾蛇死後咬人的秘密

響尾蛇奇毒無比,足以將被咬噬之人置於死地,但死後的響尾蛇也一樣危險。美國的研究指出,響尾蛇即使在死後一小時內,仍可以彈起施襲。

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行善者地區醫療中心」的研究者發現,響尾蛇在咬噬動作方面有一種反射能力,而且不受腦部的影響。

研究員訪問了34名曾被響尾蛇咬噬的傷者,其中5人表示,自己是被死去的響尾蛇咬傷。即使這些響尾蛇已經被人擊斃,甚至頭部切除後,仍有咬噬的能力。

科學家一直以來只知道,響尾蛇的頭部擁有特殊器官,可以利用紅外線感應附近發熱的動物。而響尾蛇死後的咬噬能力,就是來自這些紅外線感應器官的反射作用;即使響尾蛇的其它身體機能已停頓,但只要頭部的感應器官組織還未腐壞,即響尾蛇在死後乙個小時內,仍可探測到附近15釐公尺範圍內發出熱能的生物,並自動做出襲擊的反應。

人類被咬後,立即便有嚴重的刺痛灼熱感,如大型昆蟲的叮咬,隨即暈倔。這只是初期的症狀。暈倔時間短至幾分鐘,長至幾個小時。

恢復意識後感覺身體加重,被咬部位腫脹,呈紫黑色;體溫公升高,開始產生幻覺,視線中所有物體呈一種顏色(大部分呈褐紅色或醬紫色)響尾蛇的毒液與其他毒蛇毒液不同的是,其毒液進入人體後,產生一種酶,使人的肌肉迅速腐爛,破壞人的神經纖維,進入腦神經後致使腦死亡。生還者回顧說,切開其腫脹的胳膊,他發覺整個胳膊的肉都爛掉了,裡面都是黑黑的粘乎乎的東西,就如同透了而爛了的桃子。

響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動物,爬行綱,蝮蛇科(響尾蛇科)。一種管牙類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一般體長約1.

5~2公尺。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後的殘存物,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釧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亮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

在眼和鼻孔之間具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知周圍敵人(溫血動物)的準確位置。肉食性,喜食鼠類、野兔,也食蜥蜴、其他蛇類和小鳥。常多條集聚一起進入冬眠。

卵胎生,每產仔蛇多達8~15條。主要分布於南、北美洲。

沙漠上的什麼蛇最可怕

2樓:匿名使用者

響bai

尾蛇(xiangweishe)(crotalusadamanteus)脊椎動物,

du爬行綱zhi,蝮蛇科(響尾蛇科)。dao一種管牙類毒蛇,版蛇毒是血權循毒。一

般體長約1.5~2公尺。體呈黃綠色,背部具有菱形黑褐斑。

尾部末端具有一串角質環,為多次蛻皮後的殘存物,當遇到敵人或急劇活動時,迅速擺動尾部的尾環,每秒釧可擺動40~60次,能長時間發出響亮的聲音,致使敵人不敢近前,或被嚇跑,故稱為響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間具有頰窩,是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知周圍敵人(溫血動物)的準確位置。肉食性,喜食鼠類、野兔,也食蜥蜴、其他蛇類和小鳥。

常多條集聚一起進入冬眠。卵胎生,每產仔蛇多達8~15條。主要分布於南、北美洲。

木紋響尾蛇(crotalus horridus)蝰蛇科(viperidae)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約30種新大陸毒蛇的統稱。其特徵為尾部具響環,擺動時發出聲響。為一種頰窩蝰蛇。

眼與鼻孔之間各有一具熱感受能力的眼前窩,有助於捕捉獵物。響環由疏鬆連線若干角質環片組成,可能是一種警告器;響環每次蛻皮便增加一節,成體一般有6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麼蛇?

3樓:湛勇普星雨

1、澳洲老虎

[attach]11196[/attach]2、眼睛王蛇

[attach]11197[/attach]3、喜瑪拉雅白頭蛇

[attach]11198[/attach]4、太攀蛇

[attach]11199[/attach]5、水蚺

[attach]11200[/attach]6、樹眼鏡蛇

[attach]11201[/attach]7、奈米比亞沙漠測行蛇

[attach]11202[/attach]8、美國亞利桑納的山王蛇

[attach]11203[/attach]9、黑曼巴,非洲的死神

[attach]11204[/attach]10、東非綠曼巴

[attach]11205[/attach]

4樓:來自鹿門寺鶴髮童顏的吉祥草

太攀蛇實際上是深居簡出的的意思。咬住獵物後,它通常會先撤退,等待它的獵物死去。它被列為世界上最惡毒的蛇。

5樓:易書科技

莽山烙鐵頭。

莽山烙鐵頭也稱為莽山原矛頭蝮,全長可達2m,是蛇亞目蝰蛇科下的乙個有毒蛇種。其主要分布於中國的湖南省,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莽山烙鐵頭是由陳遠輝和趙爾宓命名,是國際上一級優先保護的瀕危物種。

6樓: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

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西部的長1.3公尺的小型蛇,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只老鼠。

7樓:紀仲賈真如

說到眼鏡蛇

,大家都會談之色變,不過眼鏡蛇比起大番蛇的毒性來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大番蛇是陸地上最毒的蛇,它的腺細胞中可產生大約400毫克幹毒素,足以毒死200個人。因為沒有任何藥物可以解這種毒素,所以被它咬後不死的機會幾乎為零。

什麼蛇生活在沙漠上,響尾蛇多生活在沙漠它吃什麼?

沙蛇一種生活在沙地中的蛇,不很大,無毒,對人類不能造成什麼威脅。通過了解沙漠鼠,你許會奇怪,蛇如何減少與大地的接觸呢?很簡單 它把自己埋起來。地表的確很熱,但是地下僅僅幾十厘公尺就十分涼爽了。若是它不得不到地面上去找點吃的,它的行進方式也是十分有趣的。首先它把自己彎出三個彎,先用 一 三兩個向身體的...

世界上什麼蛇最毒?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麼蛇?

根據 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危險與災難篇 上的記載,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一種海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最毒的蛇衡量標準不同,結論自然不同,按照單位容量毒液毒性來講,這種海蛇,毒性是眼鏡王蛇的200倍。從它毒牙裡分泌一種白色...

沙漠中最常見的有什麼植物,沙漠裡常見的植物有哪些

沙漠植物種類 駱駝刺,肉蓯蓉 大犀角 蘆薈 秘魯天倫柱 百歲蘭 蒙古沙冬青 管花蓯蓉 綠之鈴 金琥 紅皮沙拐棗 生石花 中間錦雞兒 鹽生蓯蓉 仙人掌 白刺 泡果沙拐棗 巨人柱 脹果甘草 光棍樹 花棒 新疆沙冬青 河西菊 短穗柳 紫杆柳 沙棘 斑錦變異 長穗柳 沙蔥 白麻 沙漠玫瑰 羅布麻 胡楊 梭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