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皮都沒有了,毛往**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此句出自劉向《新序.雜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語法:復句式;作補語;形容兩者的關係。
例句: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們不是也跟著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擴充套件資料
近義詞辨析
相輔相成、反裘負芻
1、相輔相成
拼音: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 ]。
釋義:輔:輔助。指兩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輔助,缺一不可。
用法:並列式,作賓語。
出處:明·張岱《曆書眼序》:「諏日者與推命者必相輔而行;而後二者之說始得無蔽。」
白話釋義:明·張岱《曆書眼序》:「諏日與推命必須互相配合使用,這樣兩者的解釋(結果)才能夠沒有缺漏。。」
2、反裘負芻
拼音: [ fǎn qiú fù chú ]
釋義:反裘:反穿皮衣;負:背;芻:柴草。反穿皮襖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比喻為人愚昧,不知本末。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
出處: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雜上二四》:「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於塗側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
白話釋義: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雜上二四》:「晏子出使晉國,到中牟,看見乙個戴著破舊的帽子,翻穿著皮衣,揹著(一捆)柴草在路邊休息的人,(晏子)認為(這個人)是君子,(就)叫人去問他。」
2樓:穆子澈想我
皮都沒有了,毛往**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出自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的《左傳·新序·雜事》。
原文: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耶?」
明年;東陽上計錢布十倍,大夫畢賀。文侯曰:「此非所以賀我也。
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也,將愛其毛,不知其里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廣,士民不加眾,而錢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聞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賀我也。
」翻譯:魏文侯外出遊歷,看見路上有個人反穿著皮衣背草料,魏文侯說:「為什麼反穿這皮衣背草料?
」那人回答說:「我喜愛我皮衣上的毛。」魏文侯說:
「你不知道如果皮被磨光毛也就沒地方依附了嗎?」
第二年,東陽官府送來上貢的禮單,上交的錢增加了十倍。大夫全來祝賀。魏文侯說:
「這不是你們應該祝賀我的。打個比方這同那個在路上反穿皮衣背柴禾的人沒有什麼不同,既要愛惜皮衣上的毛,而又不知道那個皮沒有了,毛就無處附著這個道理。
現在我的田地沒有擴大,官民沒有增加,而錢增加了十倍,這一定是求助士大夫的計謀才徵收到的。我聽說過這樣的話:百姓生活不安定,帝王也就不能安坐享樂了。這不是你們應該祝賀我的。」
一、故事啟示
做事千萬不可本末倒置,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礎受到了動搖事物也無法繼續存在,此所謂得不償失。
二、作者簡介
左丘明(約前502年—約前422年),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
東周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與孔子同時或者比孔子年齡略長些。
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儲存了具有很**值的原始資料。由於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
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
山東肥城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
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3樓:晴q子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表示根本的、基礎的東西沒有了,依附在這基礎上的東西也無法存在。出自《左傳》 僖公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在春秋時期,晉國國內發生動亂,晉國眾公子爭奪王位互相之間你爭我奪,晉國動盪不穩,公子夷吾勢力日低無奈逃到秦國。為了取得秦國對他當國君的支援,夷吾允諾事成之後,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後來,他果然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當了國君,稱晉惠公,但沒有履行諾言割城。
不久,晉國遭到災害,糧食歉收,晉惠公向秦國商量求購糧食。秦國沒有因他背約失信而拒絕,仍然答應了他的要求。
不料過了一年,秦國也鬧飢荒,派人到晉國去求購糧食。晉惠公卻幸災樂禍,不想答應秦國的要求。大夫慶鄭聯絡到以前的事,對晉惠公這樣做法不滿,氣憤地說:
「背棄秦國的恩惠,對秦國發生災害感到高興,這是不道德的;貪愛自己的東西,不肯救濟別人,從而激怒鄰國,這對晉國有什麼好處呢?這樣下去,我們的國家要保不住了,怎麼還能守衛國家呢。」晉惠公的舅父、大夫虢射卻說:
「早先我們晉國不履行割讓五城給秦的諾言,是根本的問題,它導致我們與他們關係的決裂。如果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而只答應賣糧食給秦國,就好比只有毛而沒有皮。現在皮都不存在了,毛附在**呢!
既然事已如此,不如乾脆連糧食也不賣!」
慶鄭反對虢射的觀點,繼續說:「我們要是拋棄誠信而背棄鄰國,一且發生禍患,還有誰來救助?失掉救助,就會滅亡。現在的情況正是如此。」
虢射堅持自己的觀點,說:「現在就是給秦國糧食,也不可能減少他們對我們的怨恨,反因幫助他們解決了困難而加強了他們的力量。我的意見還是不賣糧食!」
晉惠公聽從了虢射的意見,而不採納慶鄭的建議,拒絕向秦國賣糧。慶鄭嘆息他這樣做,將來一定要後悔。後來的情況果然如此。第二年,秦、晉之間發生戰爭,晉惠公兵敗,當了秦國的俘虜。
4樓:黎
【釋義: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出處】《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原文】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盡而毛無所恃耶?」
【示例】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們不是也跟著家破人亡?~。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近義詞】相輔相成、皮之不存,毛將安附、反裘負芻。
【語法】復句式;作補語;形容兩者的關係。
【故事】春秋時,晉國的公子夷吾求秦國幫他登上王位,並答應給五座城池。夷吾成為晉惠公後就違背諾言。後來秦國遇飢荒向晉國借糧,晉惠公也沒答應。
大臣虢射對晉惠公說:「我們借糧也不能改善關係,就好比『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解釋】魏文侯:名斯,戰國時魏國的建立者
反裘:反披著皮襖。古人是毛朝外,皮朝里,此人是反過來,毛朝里,皮朝外。
負芻:揹著柴草。負:背。芻:喂牲口的草。
見路人反裘而負芻:(魏文侯)看見乙個路人反穿著皮襖揹著柴草
若不知其里盡毛無所恃耶:(你)難道不知道皮沒了,毛就沒了依靠了麼?
【問題回答】
(1)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道理:
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
(2)路人是乙個是個怎麼樣的人:
本末倒置的人。他認為毛穿在身上才暖和,毛比皮寶貴,卻不認識毛離了皮連扎根的地方都有沒有,何談保暖?
求這句話的意思,求這句話的意思??
跌跌撞撞,風裡雨裡那麼些年,才明白 萬分的情商,不如一分的天真 天真,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引申為單純 樸實 性格直率,其與幼稚不同,屬於一種童心品性。萬分的情商,不如一分的天真 意思是說有時候機關算盡還不如順其自然。再多的情商,也不如你的一絲天真 無憂 天真的話 天真不會心累讚讚讚讚 求這句話什麼...
求這句話的意思,求這句話的意思??
鍾山是指以中山陵為bai中心,包du括紫金山 玄武湖兩大區zhi域dao 石頭城是指南京 其他的不內 用多解釋了吧 三國時容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遊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 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
求解這句話的意思,求解這句話的含義!
大致意思就是 不要過度在乎別人,端正心態,順其自然的發展。what s wrong with you?求解這句話的含義!小人當然應當遠離,但是決不能把他當做仇敵似的對待 君子當然應當親近,但是也決不能趨炎附和。應當以寬容之心對待小人,以謹慎之心防範小人。做事必須要給自己留有退路,善意的責備也切忌知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