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如圖 不宜分辨 , 毛足鱸、厚唇麗麗 學名
鬥魚亞科 belontiidae 毛足鱸屬 trichogaster 魚類
下圖為 厚唇毛足鱸 trichogaster labiosa ,俗稱 大紅麗麗、橘裳麗麗、厚唇麗麗
生活的水溫為21~30℃,最適生長水溫23~26℃、對水質和餌料要求並不苛刻,比較喜歡清澈的老水,因很膽小,水中應多設水草、石塊供它們隱蔽棲息。在你把手放進魚缸清理缸沙或修剪水草時,會圍著你手轉,高興了還會咬你幾口,而且趕不走。
宜在ph6.8~7.2,硬度9~10度的水中繁殖。雄魚自擇配偶。受精卵1天孵出魚苗,雌魚產卵後撈出,留雄魚守巢護幼。
2樓:匿名使用者
發到群裡去問快點。或者去問賣魚的
3樓:休傲之
這是黑鰭鰁,中文別名:花腰、花玉穗、花花媳婦、花花魚,為江河、湖泊中常見的小型魚類。鰁屬魚類棲息於水質澄清的流水或靜水中。
喜食底棲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昆蟲,亦食少量甲殼類、貝殼類、藻類及植物碎屑。體質健壯,性情溫和,喜群遊,易飼養,可單養,也可混養。飼養水溫為18~26℃。
一齡魚即可達性成熟。產卵期3~5月,分批產卵。黑鰭鰁體背及體側灰暗,間雜有黑色和棕黃色的斑紋,腹部白色。
體側中軸沿側線自鰓蓋後上角至尾鰭基具黑色縱紋,鰓蓋後緣、峽部、胸部均呈桔黃色,鰓孔後緣的體前部具有一條深黑色的垂直條紋,背鰭、尾鰭灰黑色較深,其他各紹呈黑色。生殖期間雄魚體側斑紋黑色更明顯,一般呈濃黑色,頰部、頜部及胸鰭基部處為橙紅色,尾鰭呈黃色,吻部具有多數白色珠星;雌魚產卵管稍延長,體色不及雄魚鮮豔。黑鰭鰁是醜小鴨變天鵝的典範,每到繁殖季,雄性黑鰭鰁會變裝一身美麗的婚姻色,整個頭部呈火紅色,身上鱗片變的金光閃閃,同時還泛著一點點紫色。
不過一旦過了繁殖季,黑鰭鰁的體色就慢慢變得平淡。黑鰭鰁在缸中飼養時,異常膽小,經常躲在角落裡,需要飼養者有一定耐心哦。
4樓:繩哲
好像是金魚 可是金魚應該是紅色或橙色
請問這是什麼魚?
5樓:匿名使用者
如圖 養殖魚類 ,擬石首魚、美國紅魚
學名
石首魚科 sciaenidae 擬石首魚屬 sciaenops 海生魚類
下圖為 眼斑擬石首魚 sciaenops ocellatus
,俗稱 紅鼓魚、斑點尾鱸、大西洋紅鱸、海峽鱸、黑斑紅鱸
呈紛錘形,側扁,背部略微隆起,以背鰭起點處最高。頭中等大小,口裂較大,呈端位。齒細小,緊密排列,較尖銳。
鼻孔兩對,後一對呈橢圓形,略大。眼上側位,後緣與口裂末端平齊,中等大小,分布於頭兩側。前鰓蓋後緣為鋸齒狀,後鰓蓋邊緣有兩個尖齒的突起。
梯鱗,側線明顯,背部呈淺黑色,鱗片有銀色光澤。腹部中部白色,兩側呈粉紅色。尾鰭呈黑色,最顯著的特徵是尾基部側線上方有一黑色圓斑。
此魚肉質極佳,色白味甜,蒸燻烤炸,俱合其宜。一些傳統烹調方式源於紐奧良地區。而路易斯安那的一些特色佳餚,更少不了美國紅魚作原料。
最著名的當數黑薰紅魚先將魚排塗上一種特殊的香料,繼以猛火烤之。2023年代,此道名菜從紐奧良流行至遍及全美。
6樓:天人和氣
眼斑擬石首魚
,sciaenops ocellatus (linnaeus, 1766),俗稱美國紅魚(red flsh)、紅擬石首魚、黑斑石首魚、黑斑紅鱸、斑尾鱸(spot-tail bass)、紅鼓魚(red dnm)、海峽鱸(channelbass)等,屬鱸形目、石首魚科、擬石首魚屬,系暖水性、廣溫、廣鹽、溯河性魚類。原產於美國東南海岸,我國台灣和青島於2023年和2023年分別引進此魚,目前已在我國南方以及北方部分地區大面積養殖,是池塘和網箱養殖的優良種類。
請問這種是什麼魚?
7樓:匿名使用者
如圖 , 毛足鱸、厚唇麗麗 學名
鬥魚亞科 belontiidae 毛足鱸屬 trichogaster 魚類
下圖為 厚唇毛足鱸 trichogaster labiosa ,俗稱 大紅麗麗、橘裳麗麗、厚唇麗麗
生活的水溫為21~30℃,最適生長水溫23~26℃、對水質和餌料要求並不苛刻,比較喜歡清澈的老水,因很膽小,水中應多設水草、石塊供它們隱蔽棲息。在你把手放進魚缸清理缸沙或修剪水草時,會圍著你手轉,高興了還會咬你幾口,而且趕不走。
宜在ph6.8~7.2,硬度9~10度的水中繁殖。雄魚自擇配偶。受精卵1天孵出魚苗,雌魚產卵後撈出,留雄魚守巢護幼。
8樓:齊氣雪笛韻
裸斑鯉,常見的養殖鯉科食用魚
請問這是什麼魚?
9樓:ceo雄風
這是黑鰭鰁,中文別名:花腰、花玉穗、花花媳婦、花花魚,為江河、湖泊中常見的小型魚類。
鰁屬魚類棲息於水質澄清的流水或靜水中。喜食底棲無脊椎動物和水生昆蟲,亦食少量甲殼類、貝殼類、藻類及植物碎屑。體質健壯,性情溫和,喜群遊,易飼養,可單養,也可混養。
飼養水溫為18~26℃。一齡魚即可達性成熟。產卵期3~5月,分批產卵。
黑鰭鰁體背及體側灰暗,間雜有黑色和棕黃色的斑紋,腹部白色。體側中軸沿側線自鰓蓋後上角至尾鰭基具黑色縱紋,鰓蓋後緣、峽部、胸部均呈桔黃色,鰓孔後緣的體前部具有一條深黑色的垂直條紋,背鰭、尾鰭灰黑色較深,其他各紹呈黑色。
生殖期間雄魚體側斑紋黑色更明顯,一般呈濃黑色,頰部、頜部及胸鰭基部處為橙紅色,尾鰭呈黃色,吻部具有多數白色珠星;雌魚產卵管稍延長,體色不及雄魚鮮豔。
黑鰭鰁是醜小鴨變天鵝的典範,每到繁殖季,雄性黑鰭鰁會變裝一身美麗的婚姻色,整個頭部呈火紅色,身上鱗片變的金光閃閃,同時還泛著一點點紫色。不過一旦過了繁殖季,黑鰭鰁的體色就慢慢變得平淡。黑鰭鰁在缸中飼養時,異常膽小,經常躲在角落裡,需要飼養者有一定耐心哦。
平時不發色的黑鰭鰁
東北和川西來的
東北黑鰭鰁(學名: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czerskii),為鯉科、 鰁屬魚類。體長,側扁。
口小,下位,呈弧形。吻略鈍,稍突出。唇薄,下唇側葉較長,下頜前端具不發達的角質邊緣。
胸鰭小。尾鰭分叉淺,上下葉末端圓鈍。
背部和體側灰黑色,具分散不規則的小黑點,體側中軸有一條黑色紋帶,鰓蓋後部及胸鰭基部呈橘黃色。棲息於江河、湖泊的一種小型魚類。產卵期為6月下旬至7月末,雄魚具婚姻色、珠星,雌魚具產卵管。
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川西黑鰭鰁,頭長小於體高。口小,弧形,亞下位。下唇側葉前伸不達下頜前緣。
下頜具角質邊緣。無須。側線鱗38~39。
背鰭起點至吻端與至尾鰭基的距離相等。**位置近臀鰭。
在生殖期間雄魚吻部出現珠星,體色鮮豔。頭長小於體高。口小,弧形,亞下位。
下唇側葉前伸不達下頜前緣。下頜具角質邊緣。無須。
側線鱗38~39。背鰭起點至吻端與至尾鰭基的距離相等。**位置近臀鰭。
在生殖期間雄魚吻部出現珠星,體色鮮豔。。
請問這是什麼魚,叫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大的魚還是第一次見
11樓:廣邑子
這是一條小鯽魚。。。簡稱鯽,俗名鯽瓜子、月鯽仔、土鯽、細頭、鮒魚、寒鮒、喜頭、鯽殼、河鯽 。常見於歐亞地區,為常見淡水魚,屬於輻鰭魚亞綱鯉形目鯉科鯽屬。
12樓:高手在民間
白條,也叫藍刀。釣底最討厭這魚,半水截口。漁具店裡有專門對付這魚的藥。(藍刀厭)
請問這個是什麼魚?
13樓:匿名使用者
塘鱧,屬硬骨魚綱、鱸形目。分布於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 常見的屬有烏塘鱧魚屬、 塘鱧魚屬、沙塘鱧魚屬、鋸塘鱧魚屬、美塘鱧魚屬、鱸塘鱧魚屬等。
塘鱧科魚類為小型食用魚類,有些種類肉細嫩,鮮美,如中華烏塘鱧魚產於南海及台灣海峽,營養價值高,是名貴的滋補品。尖頭塘鱧魚產於中國閩江、珠江及台灣。沙塘鱧魚產於中國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及台灣到東北等 地。
塘鱧種類繁多, 世界上約有40屬150餘種。中國現知有16屬30種。
請問這個是什麼魚?
14樓:霜葉後院自留地
地圖魚又稱尾星魚、豬仔魚等,隸屬鱸形目、麗魚科、星麗魚屬。原產於南美洲亞馬孫河和蓋亞那境內。20 世紀 70 年代引入我國,不但外形可愛,肉味也十分鮮美,可與石斑魚媲美。
地圖魚是一種食用觀賞兼備的大型熱帶魚類,尤其是作為一種高檔的熱帶觀賞魚類,倍受人們的喜愛和青睞,因此,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
中文學名
圖麗魚拉丁學名
astronotus ocellatus
別 稱
地圖魚、豬仔魚、尾星魚等
請問這種魚是什麼品種,請問這是什麼品種的魚?叫什麼?
塘鯴,魚類,可食用,學名鬍子鯰,在分類上屬鯰形目 鬍子鯰科。屬於熱帶 帶魚類,廣布於我國南方各地,既是營養豐富的消費品,又是具藥用價值的滋補品。埃及塘蝨,或者叫埃及鬍子鯰,革鬍子鯰。國外引進養殖的鯰魚。和本地鯰魚,比如土鯰,南方大口鯰,魚鰭,鬍鬚都有差別。請問這是什麼品種的魚?叫什麼?如圖 應為 脂...
請問這是什麼魚?請問這是什麼魚?
花老虎。花老虎 拉丁學名 heros managuense 英文名 managua cichlid 慈鯛科動物,原產於哥斯大黎加 宏都拉斯 馬那瓜和尼加拉瓜的河流湖泊中,食肉,常見於水體中下層。既可以做為商品魚 商品魚稱淡水石斑魚 又可以作為觀賞魚種。它也被稱為馬拉瓜麗體魚。1988年引入台灣,是台...
請問這是什麼魚,請問這是什麼魚啊?
如圖 養殖魚類 應為 真鮰科 ictaluridae 真鮰屬 ictalurus 魚類 下圖為 斑真鮰 ictalurus punctatus 斑點叉尾鮰 俗稱 鉗魚 溝鯰 斑點叉尾鮰體型較長,體前部寬於後部,頭較小,吻稍尖,口亞端位,體表光滑無鱗,粘液豐富,側線完全,上有明顯的側線孔。頭部上下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