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鄉居民有和特色,太湖流域水鄉居民有和特色

2021-07-15 08:44:49 字數 2400 閱讀 9391

1樓:紫雪冰情

太湖流域 一、自然地理

太湖流域面積36500km2,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的南京、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崑山,浙江省的嘉興、湖州二市及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其中江蘇省佔53%,浙江省佔33.4%,上海市13.5%,安微省佔0.1%。

太湖流域以平原為主,佔總面積的4/6,水面佔l/6,其餘為丘陵和山地。三面濱江臨海,西部自北而南分別以茅山山脈、界嶺和天目山與秦淮河、水陽江、錢塘江流域為界。地形特點為周邊高、中間低。

中間為平原、窪地,包括太湖及湖東中小湖群、湖西洮鬲湖及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北、東、南三邊受長江口及杭州灣泥沙淤積的影響,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整個地形呈碟狀。

流域內太湖及主要湖泊湖底高程一般為1.0m,中東部窪地包括陽澄澱泖、青松、嘉北等區地面高程一般為3—4.5m,最低處僅2.5—3m,其他平原區地面高程為5—8m,西部山丘區丘陵高程約10—30m,山丘高程一般200—500m,最高峰天目山主峰高程約1500m。

二、氣象水文

太湖流域屬**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為15—17℃,無霜期平均為220—240天,區內氣候溫和溼潤,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00一1150mm,降水總量414億m3,年水資源量163億m3。

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洪水主要由梅雨和颱風暴雨形成。梅雨季節一般為5—7月,有時形成長曆時的流域性水,災害面廣。颱風暴雨多發生在8、9月,強度特別大,但範圍和總量不大。

對某一地區而言,地區性洪災有時比流域性洪災還要嚴重。

三、河流水系

本流域水系是以太湖為中心的湖泊河網系統,屬長江最下游的一個支流水系。

流域內面積在0.5km2以上的大小湖泊共有189個,總水面積約3159km2。太湖水面積2338km2,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平均水深1.89m,相應容積約44億m:,是一座天然調蓄水庫,也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供水水源地。

太湖主要水源來自西部山丘區苕溪和南溪等水系,通常以太湖北岸的直湖港口和南岸的長兜港口為分界點。兩分界點以西(含直湖港,長兜港)為太湖上游來水區,以東為下游出流區。

流域內主要水系有:

(1)苕溪水系。發源於天目山南、北麓。東若溪源於南麓,西若溪源於北麓,在湖州杭長橋匯合後由長兜港和小梅港入太湖。

(2)合溪水系。發源於江、浙、皖交界的界嶺山地,由夾浦港入太湖。

(3)南溪水系。發源於宜深山區和茅山丘陵地區,匯合於南河後入太湖。

(4)洮鬲水系。發源於茅山丘陵地區經洮湖、同湖承轉後由太湖西岸婁港分散入太湖。

(5)黃浦江水系。彙集太湖及其下游澱泖、杭嘉湖平原河網來水於黃浦江,是流域最下游和最重要的排水河網。黃浦江於吳鬆口入長江,是一條中等強度的感潮河流。

(6)沿長江水系。沿長江有10餘條主要河道溝通了流域腹地河網與長江的聯絡,河口均已建閘控制,承擔流域向長江的排洪和引水作用。

(7)運河水系。自鎮江至杭州的京杭運河江南段貫穿流域南北,溝通沿線大小河道。

各水系相互連通,沒有明確的分界,構成縱橫交錯的河網。

流域內主要內河航線有:申張線、蘇申內港線、蘇申外港線、杭申甲線、杭申乙線、長湖申線、杭湖線、六平申線以及江南運河、錫澄運河、錫溧漕河、丹金溧漕河等航道。

四、社會經濟

太湖流域為我國經濟發達區域,除有特大城市上海外,尚有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湖州、杭州、嘉興等7個大中城市以及迅速發展的城鎮鄉村。

本流域有耕地2200萬畝,人口3600萬人,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6000億元,財政收入約佔全國l/8。

流域內有滬寧、滬杭等鐵路幹線和滬寧、滬杭高速公路,公路網已達每個鄉鎮。

五、物產資源

太湖流域自古以來即為“魚米之鄉”,常年糧食產量達1150—1200萬噸(高產年份可達1300一1400萬噸),同時又是全國蠶繭、淡水魚、毛竹、湖羊、生豬、毛兔、茶葉和油菜籽、食用菌等多種農產品的著名產地。

2樓:匿名使用者

老一點的建築主要以徽派建築風格為主,祠堂、寺廟、道觀、橋樑、石板街、民居、更樓、巷門、古井等等都可以看到徽派徵

很多民居都水澤環繞,綠樹成蔭。

有一種很自然和諧的感覺

是一個很適合養老的地方向往中

3樓:匿名使用者

太湖流域面積36500km2,行政區劃包括江蘇省蘇南的南京、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崑山,浙江省的嘉興、湖州二市及杭州市的一部分,上海市的大部分。其中江蘇省佔53%,浙江省佔33.4%,上海市13.5%,安微省佔0.1%。

太湖流域居民點的分佈與河、湖的關係

4樓:匿名使用者

太湖流域以江南水鄉著稱,歷來屬於富庶地區,也是歷代朝貢最多的地方,如糧食,絲綢,茶葉等浙北的湖州在太湖之南,紫砂出產地宜興和常州在太湖之西,無錫在太湖之北,蘇州在太湖之東。每個地方均有通航河道,改革開放後,經過國家的整治,通航條件更好,京杭運河也是其中之一。此類居民應該屬於吳國地盤,語系也因此而來,民居,習俗均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