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穆子澈想我
《五牛圖》是唐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韓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沖,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朝中期畫家、宰相,太子少師韓休之子。唐玄宗天寶年間,韓滉以門蔭入仕,歷同官主簿。
至德元載(756年)避地山南,歷山南節度判官等。
又轉輸江南粟帛,得朝廷依賴。貞元元年(785年),加同平章事、江淮轉運使。次年封晉國公,不久後去世,年六十五。獲贈太傅,諡號“忠肅”。
韓滉工書法,草書得張旭筆法。畫遠師南朝宋陸探微,擅繪人物及農村風俗景物,摹寫牛、羊、驢等動物尤佳。所作《五牛圖》,元趙孟頫贊為“神氣磊落,希世名筆”。
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議》等,今均佚。《全唐詩》存詩二首。
一、《五牛圖》的創作背景
唐代初期,以牛、馬為主要表現物件進行創作的畫家逐漸多起來,到中晚唐達到高潮,不少畫家專以畫牛、馬而著稱於世。《五牛圖》相傳為韓滉在出遊時目睹田間耕牛圖景所畫,韓滉看到幾頭耕牛在低頭食草,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笛,逍遙自得。
遠處又見一頭耕牛翹首而奔,另有幾頭耕牛縱趾鳴叫。有的回頭舐舌,有的俯首尋草。韓滉遂命隨從取出紙筆,全神貫注地速寫出一幅幅耕牛圖景。
韓滉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覆修改,終於繪出狀貌各異的五頭牛,併為這幅畫取名為《五牛圖》。
二、韓滉繪畫成就
韓滉繪畫遠師南朝陸探微。善畫人物,尤喜畫農村風俗和牛、馬、羊、驢等。其畫牛之精妙乃為中國繪畫史千載傳譽之佳話:
古人說韓滉畫牛“落筆絕人”;對於其牛畜畫,陸游謂之有生難見之“尤物”,趙孟頫稱其為“稀世名筆”、金農嘆為“神物”。
又有清代畫家錢維成將韓滉與韓幹並稱為“牛馬專家”。《五牛圖》是韓滉在牛畜畫方面巨大成就的最有力的證明。韓滉作為“畫牛專家”史有定論,且除《五牛圖》外韓滉畫跡不傳於世,《五牛圖》及其後人題跋自然就成為韓滉研究的極為重要的依據。
2樓:小馬書畫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五牛圖》 唐代 韓滉
五牛圖的寓意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五牛圖》有 勤勞致富、勤懇忠實、誠信友好、年富力強、事業興旺之寓意。
《五牛圖》原作是唐代畫家韓滉的畫牛精品力作,此畫已達到唐代畫牛最高水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後世有好多中國畫家都仿過此畫,例如:
水墨畫大師吳冠中先生也仿過此畫。
古今中國十大畫牛名家:韓滉 齊白石 徐悲鴻 黃胄 李可染 潘天壽 吳冠中 黃澤金 範曾 韓美林。
4樓:匿名使用者
《五牛圖》有開運祈福調理風水的功效,適合作為贈送友人或個人品賞。風水上有牛市的意思,牛是興旺的象徵。寓意事業興旺,財源不斷。據說在,若出生在2月4
5樓:匿名使用者
五牛圖的作品名字是《五牛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哪十幅,出自誰手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唐·閻立本《步輦圖》
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韓滉《五牛圖》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清·郎世寧《百駿圖》
7樓:藍色火焰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是:
1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
8cm。原《洛神賦圖》卷,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繪製(宋摹),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
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全畫用筆細勁古樸,恰如“春蠶吐絲”。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2唐代·閻立本《步輦圖》
《步輦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絹本,設色,縱38.5釐米,橫129.
6釐米,無款,藏故宮博物院。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
3唐代·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揮扇仕女圖》卷,傳為唐周昉繪,絹本,設色,縱33.7cm,橫204.8cm,故宮博物院藏。
無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曆題“猗蘭清畫”四字。鈐明韓世能 “韓世能印”、“韓仲子氏”、“世能”,清樑清標“蕉林書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曆“古希天子”、“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乾隆鑑賞”等鑑藏印,共31方。
此圖描繪了13位頭挽高髻、細目圓面、長裙曳地的妃嬪和宮女形象。全幅以橫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種活動:執扇慵坐、解囊抽琴、對鏡理妝、繡案做工、揮扇閒憩等。
作者注意畫面橫向疏密、鬆緊的韻律變化,縱向高低錯落的層次變化,從而使得畫面結構井然有序,並避免了構圖上的單調呆板。圖中色彩豐富,以紅色為主,兼有青、灰、紫、綠等各色。冷暖色調相互映襯,顯現出人物肌膚的細嫩和衣料的華貴。
衣紋線條近鐵線描,圓潤秀勁,富有力度和柔韌性,較準確地勾畫出了人物的種種體態。
《虢國夫人遊春圖》,縱51.8釐米,橫148釐米,遼寧省博物館。
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年,再現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遊,“道路為(之)恥駭”的典型環境。畫面描寫了一個在行進中的行列,人馬疏密有度,以少勝多。全畫共九人騎馬,前三騎與後三騎是侍從、侍女和保姆,中間並行二騎為秦國夫人與虢國夫人。
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圓領袍衫。虢國夫人在畫面中部的左側,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著描有金花的紅裙,裙下露出繡鞋上面的紅色絢履。秦國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國夫人訴說什麼。
作品重人物內心刻劃,通過勁細的線描和色調的敷設,濃豔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滯。全畫構圖疏密有致,錯落自然。人與馬的動勢舒緩從容,正應遊春主題。
畫家不著背景,只以溼筆點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瀠清新。圖中用線纖細,圓潤秀勁,在勁力中透著嫵媚。設色典雅富麗,具裝飾意味,格調活潑明快。
畫面上洋溢著雍容、自信、樂觀的盛唐風貌。
此圖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猶存盛唐風貌。此圖原作曾藏宣和內府,由畫院高手摹裝。在兩宋時為史彌遠、賈似道收藏,後經台州榷場流入金內府,金章宗完顏瓊在卷前隔水題簽,指為宋徽宗趙佶所摹。
見《庚子銷夏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諸書著錄。為流傳有緒的唐宋名跡中稀有瑰寶之一。
4唐代·韓滉《五牛圖》
《五牛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五牛圖》是一幅紙本設色畫,是現存中國美術史上最早的紙本繪畫真跡,也是可以確證的唐代大畫家韓滉的唯一傳世作品。
5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6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 作者 中國北宋繪畫作品。作者王希孟。王希孟,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宋徽宗宣和年間,擅山水,青年時代即顯露才華,18歲時成為北宋畫院學生,在繪畫上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指點,約在20餘歲時去世。
7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的代表作,描繪了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曾經為北宋宣和內府所收藏。絹本、淡設色,高24.8釐米,長528.7釐米,原作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8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區域性 《富春山居圖》是“元四家”之一的黃公望(1269~1354)晚年的鉅作。七旬時,他在富春江畔“小洞天”所作《富春山居圖》,以水墨披麻皴描繪富春江一帶秋初景色。
9明代·仇英《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
5cm,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鉅製。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10清代·郎世寧《百駿圖》
《百駿圖》,該稿本為紙質,縱102釐米、橫813釐米。目前保留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義大利人郎世寧2023年他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就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
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駿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百駿圖》清代是中國宮廷繪畫的頂峰,是清代宮廷繪畫領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繪畫技法的影響下,才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清代宮廷畫風。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都有那些?
8樓:匿名使用者
1.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2 唐·閻立本《步輦圖》3.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4.
唐·韓滉《五牛圖》5.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6.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7.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8.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9.明·仇英《漢宮春曉圖》10.
清·郎世寧《百駿圖》①唐·閻立本《步輦圖》
《步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38.5釐米,橫129.6釐米,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所繪,線條流利純熟,富有表現力,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②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
《唐宮仕女圖》,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唐宮仕女圖》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它們所表現的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
③ 唐·韓滉《五牛圖》
《五牛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麻紙本,縱28.8釐米,橫139.
8釐米,無款印。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韓滉。韓滉 (723-787)〔唐〕字太沖,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少師休之子。
那時,韓幹以畫馬著稱,韓以畫牛著稱,後人稱為“牛馬二韓”。這幅《五牛圖》,是韓
五牛圖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五牛圖的作品風格和藝術價值有哪些
1 五牛圖的創作背景 據民間傳說 有一次,韓滉與友人談論繪畫之事,友人問道 近 來論畫者談及驢 牛和馬,皆認為是常見之畜,最難狀貌圖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見?韓滉稍加思索後回答說 此話有一定道理,因牛馬都是人們熟悉的家畜,平日所常見,畫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誤筆,人們就能發現,所以一般畫家都不涉及此類題材...
五牛圖是哪個時期的哪位畫家的作品
韓滉 五牛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堪稱 鎮國之寶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唐 韓滉,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一年 公元723年 字太衝,長安 今陝西西安 人。擅書法 繪畫,尤擅描繪農家生活和獸畜等。此圖卷是目前所見最早畫在紙上的繪畫作品。現藏於北京...
五牛圖中五頭牛的姿態分別是什麼樣的
五頭牛列為一行,似乎緩步行走于田壟之上。右邊的第一頭牛,把路旁一叢小草咬了一口,正咀嚼得津津有味,它低側著頭得意地瞧著觀者,露出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態。第二頭牛則昂起頭向前瞻望,並加快步伐往前趕,似乎是要追上前面的夥伴。第三頭牛卻端端正正地站在畫卷的 不動,它面向 者,張口 哞哞 地叫,好像在呼喚前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