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禾木由
上片和上闋沒有區別,上片和上闋只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叫法,都是指詞的上半部分。 歌曲或詞,一首為一闋;一首詞的一段亦稱一闋,前一段稱「上闋」,後一段稱「下闋」。
如北宋詞人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菸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其中,上闋是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菸流水畫屏幽;下闋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
2樓:你好啊月亮
上闕就是一首詞的第一段,下闕是該詞的第二段,就是一首詞的前後兩部分,又稱上片和下片。
一首詞雖然分上下兩片,但上下承接,還是配合完整,一氣貫注,而不是割裂開來,不相照應的。作者就現實的處境,結合自己的思想情感,運用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實足以加強感染的力量。
茲略就上下片內容文義,談一些顯著的作法,以供學者參考。詩不分片,詞分片。分片就是分段,一片又叫一遍,又叫一闋(què),因為**奏過一遍叫一闋,所以上片叫上闋,下片叫下闋,不分片的小令也叫一闋。
一首詞一般分上下兩片,不分片或分三片、四片都是較少的。
為了樂曲的反覆吟唱,每調一般分為上下二闋,稱為上闋、下闋,或上片、下片。也有不分闋的單調,如〈十六字令〉、〈望江南〉等小令。至於分作三片、四片的長調,如〈瑞龍吟〉、〈鶯啼序〉等,就更少了。
有分闋片的,中間空一行。如果採用自然段格式的,自然段開頭好空兩格全形漢字的位置;分闋片並以自然段排列的,闋片之間要空兩格全形漢字的位置。
3樓:
上下闕:意思相同但是,一般中間會有幾個字的間隔上下片:上片下片含義不同。
@知識延展回答@押韻:
關於次的押韻是很嚴格的。
比如六十字,八句,不只上下闋要押乙個韻腳,還得是同乙個音調。
韻腳:每一首詞都可以用不只乙個韻腳,可以換的。
四行的詩1,3,4是乙個韻腳,2 是乙個。
8行的要2,4,6乙個韻腳。
詞不只乙個韻腳。
「辶」叫什麼部首?「走」叫什麼部首?
4樓:黑白調子喵
「辶」俗稱"走之旁",簡稱"走之"。「走」俗稱"走之部"
1、辶,讀音chuò,部首即為本身"辶",3畫這種部首的字有::運、迥、迷、送、逆
造句:他送了我一袋蘋果。
2、走,讀音zǒu
這個部首的字有:赴、趕、起、趙、超
造句:他昨晚忘記寫作文,現在在趕作業。
5樓:心心念念
辶:部首叫:「走之旁」;走:部首叫:「走子部」
辶[chuò]。部首即為本身「辶」,3畫。同「辵[chuò]」,「辵」字意為乍行乍止,忽走忽停。
作為部首時寫作「辶」俗稱「走之旁」,簡稱「走之」。示例:運、迷、送等。
走[zǒu]。作為部首時寫作「走」俗稱「走子部」。示例:起、趟、趙等。
6樓:劉議隆
「辶」是走之旁;「走」是走字旁,區分兩者的要點是之和字。
當然,把作為乙個字的「走」和只作為偏旁的「辶」同稱作偏旁是有些不妥的。
7樓:畢蔓陀春桃
辶:部首叫:「走之旁」
走:部首叫:「走子部」
參考資料
「驛站式」是什麼意思?
8樓:m有趣靈魂
意思是bai:驛站式
du購物或驛
zhi站式服務。
1.「驛站式」目的:
讓顧客dao享受到一次性完成或一步版到位的便捷(俗稱一條權龍服務),不再需要東奔西走,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以適應現代人快節奏、高效率的要求。
2.實現:
主要通過齊全的商品和全方位的服務來吸引顧客,達到盈利的實現。
9樓:微笑ding向日葵
驛站式指的是bai一種養老du體系模式,
指在社群周邊zhi建立的養老dao
服務點,這樣方便
回為周邊的來年人答提供服務,帶來方便。
「驛站式」是2023年提出的養老新模式,北京朝陽區首先進行試點,在朝陽區的「1+43+n」特色養老服務體系中「1」是指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43」是指全區各街鄉的街鄉級養老照料中心,「n」指的就是社群裡養老服務驛站、服務商。
詩的體裁有哪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詩的體裁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及詞和曲,還有現代詩。具體介紹如下:
1、古體詩。是詩歌體裁。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
2、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
3、詞。詞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於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 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
4、曲。一種韻文形式,出現於南宋和金代,盛行於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
5、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11樓:u愛浪的浪子
按有無完整故事情節:抒情詩、敘事詩;
按表現內容:田園詩、山水詩、諷刺詩、史詩、牧歌、哀歌、頌歌、哲理詩;
按表現形式: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律詩、絕句、排律、朗誦詩、打油詩、自由詩、十四行詩、歌謠、民歌、兒歌、童謠、散文詩、
12樓:須密夔飛翼
詩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種體裁。近體詩是發端於南北朝興盛於唐代,相對於這之前的詩歌而言的。但唐代詩人也寫古體詩。
古體詩從字數上分可分為四言詩(如《詩經》和曹操的《短歌行》等)、五言詩(如《古詩十九首》《孔雀東南飛》等)、七言詩(如曹丕的《燕歌行》等)、雜言詩(如漢樂府民歌中的《上邪》等),五言詩和七言詩簡稱五古、七古。
而近體詩本來就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從句數上分近體詩可分為律詩(四聯八句)、絕句(兩聯四句)。律詩又可分為七律、五律、排律(又叫長律);絕句可分為七絕、五絕,這些都是從字數上分的,每行五個字叫五絕,每行七個字叫七絕。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體裁是七絕。
13樓:雨xiu悠悠
的題材。很多。但是我最了解的就是那種。七言絕句。還有就是抒情詩。
14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沒有一定的格律,是古代的「自由詩」,一般分為四言詩、五言古體、七言古體、雜言體。 近體詩有嚴格的格律,句數、字數、押韻、平仄等都有一定的規則,是古代的格律詩,一般包括律詩(五律、七律、絕句(五絕、七絕)、排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的官署名稱,後來成為詩體的名稱。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數上。絕句共有四句,律詩共有八句。
律詩共有八句。
一、二兩句為首聯;
三、四兩句為頷聯;
五、六兩句為頸聯;
七、八兩句為尾聯。 絕句又叫「截句」。絕句可對仗,也可不對仗;但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則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
找初中所有的文言文 原文加解釋
15樓:匿名使用者
《小石潭記》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撞的聲音,心裡很是高興。於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見乙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整個潭底是一塊石頭,靠近岸邊,石底有的部分翻捲出水面,形成坻、嶼、嵁、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象在與遊人一起娛樂。
順著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樣彎曲,或隱或現,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勢象犬牙般交錯參差,無法看到水的源頭。
我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著,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使人感到心境淒涼,寒氣徹骨,真是太寂靜幽深了。由於這地方過於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於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我一起遊遠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作為隨從跟著我們來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乙個叫恕己,乙個叫奉壹。
《岳陽樓記》
宋仁宗慶歷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岳州當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許多已廢弛不辦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來的規模,在樓上刻了唐代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
囑託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我觀賞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著遠處的山,吞長江的水,水勢浩大,無邊無際,早晨陽光照耀、傍晚陰氣凝結,景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的景象。
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既然這樣,那麼北面通到巫峽,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江,降職的官史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裡聚會,觀賞自然景物所產生的感情能沒有不同嗎?
象那連綿的陰雨下個不斷連續許多日子不放晴,陰慘的風狂吼,渾濁的浪頭衝白天空;太陽和星星失去了光輝,高山隱藏了形跡;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槳斷了;傍晚時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產生離開國都懷念家鄉,擔心奸人的誹謗、害怕壞人的譏笑,滿眼蕭條冷落,極度感概而悲憤不端的種種情緒了。
就象春日晴和、陽光明媚,波浪不起,藍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綠廣闊無邊;成群的沙歐,時而飛翔時而停落,美麗的魚兒,時而浮游,時而潛游;岸邊的香草,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蔥。有時大片的煙霧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浮動的月光象閃耀著的金光,靜靜的月影象現下的白璧,漁夫的歌聲互相唱和,這種快樂哪有窮盡!在這時登上岳陽樓,就有心胸開朗,精神愉快;榮辱全忘,舉酒臨風,高興極了的種種感概和神態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跟上面說的兩種思想感情的表現不同,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環境好而高興,也不因為自己遭遇壞而悲傷;在朝庭裡做**就擔憂他的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擔憂他的君王。
這就是進入朝延做官也擔憂,辭官隱居也擔憂。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大概一定會說:
「在天下人的憂愁之先就憂愁,在天下人的快樂之後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醉翁亭記》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巒,樹林和山谷尤其優美,遠遠看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的,是琅琊山啊。沿著山路走六七裡,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水聲,(又看到一股水流)從兩個山間飛淌下來的,是釀泉啊。
山勢回環,道路彎轉,有乙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座落在泉水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誰?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給它起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稱它的。太守和賓客來這裡飲酒,喝得少也總是醉,而年齡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別號叫「醉翁」。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遊賞山水的樂趣,有感於心而寄託在酒上罷了。
要說那太陽出來而林間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而山谷洞穴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開放而散發出幽微的香氣,美麗的樹木枝繁葉茂而一片濃陰,秋風浩浩,天氣晴好,霜露潔白,水流減少,石頭裸露,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樂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於揹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後面的應答,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領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遊啊。到溪邊來釣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來釀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雜七雜八擺放在面前的,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樂趣,沒有管弦樂器(助興),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酒籌雜亂交錯,起來坐下大聲喧嘩,是眾位賓客快樂的樣子。
臉色蒼老、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間,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陽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亂一地,是太守回去、賓客跟從啊。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遊人走後鳥兒在歡唱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遊人的樂趣;遊人知道跟著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後能寫文章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就是廬陵人歐陽修啊
懸賞分這麼低,還要這麼多。只有這幾篇,原文沒有。
李清照《聲聲慢》上下片主要內容的概括
上片寫詞人的動作行為並用清冷之景來襯托孤寂 淒涼的心境。下片由遠及近,轉入對眼前殘秋之景的具體描繪,進一步表達詞人的悽苦之情。對 聲聲慢 李清照 的賞析 聲聲慢 尋尋覓覓 通過描寫殘秋所見 所聞 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 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 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此詞在結構上打破...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上下片各運用了什麼手法 有什麼表達效果
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遠,千古興亡之事已經逝去,唯有滾滾長江,不捨晝夜,短暫和永恆形成對比 下片用典,表現了作者懷古傷今的感慨。這首詞諷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對於朝廷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一腔愛國豪情。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此時南宋與金以淮河分界,辛棄疾站在長江之濱的北固樓上,翹首遙望江...
中華上下五千年故事中的讀後感,中華上下五千年故事中的3篇讀後感400450字
第一篇 中華上下五千年 讀後感 翻閱歷史的長捲,在字裡行間之中,華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韻得以一一呈現,五千年的燦爛與輝煌,屈辱與沒落鑄就了千年來中華民族歷史的主旋律。在歷史長河的記憶裡,二十餘個朝代的更替變換為世界歷史的畫卷,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過閱讀 中國上下五千年 這本絢爛的歷史文化典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