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顧城殺妻自盡,到到底應該看作詩人用後現代手法創作的「行為藝術」還是毫無疑問只是一場由其精心策劃的血腥**?也許,只有深入到詩人靈魂深處才能得到答案。遺憾的是,活著的人不能完全體會自殺者的心理狀態,如同生者不能真正理解死亡一樣。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自殺者心理狀態的文章,其中寫道:「想自殺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徵是孤獨,認為誰也理解不了自己,誰也幫助不了自己……但實際上,想自殺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時渴望獲得幫助。」文章將自殺者心理狀態特徵分為矛盾心態、偏差認知、衝動行為、關係失調和死亡概念模糊五種型別。
顧城自殺前的心理狀態無疑比較接近前四種,而以矛盾心態和偏差認知最為突出。矛盾心態表現為自殺者認為死亡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顧城在失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兩個女人後,對於生的意義和價值已經產生深刻懷疑。
一般情況下,年輕人很容易在愛情受到打擊後便全面否定人生,於是出現了憂鬱的人大多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而非飽經滄桑的老者,而後者通常表現出的心態要麼是遲暮已近的安詳、平靜,要麼是返老還童似的天真。然而人們卻毫不懷疑這些鶴髮童顏的老人也曾經歷過已深具憂鬱氣質的青年們同樣的愛情挫折。他們已經走過這段人生道路,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超脫」出來了。
而詩人因其獨有的敏感細膩且脆弱的心靈很容易在愛情遭受挫折以後陷入徹底的虛無和絕望。於是,死亡以從未有過的巨大魅力吸引著顧城,詩人渴望以此解脫;偏差認知的定義是:「企圖自殺者的知覺因情緒影響而變得歪曲,表現為『絕對化』或『概念化』或兩者交替。
」詩人在發現妻子謝燁與陳x私通後,固執的認定謝燁與陳x一定盼著他自殺,而殺妻自盡則是擺脫這種困境的唯一辦法。詩人臨死前的病態心理集中顯露出偏差認知的種種跡象。
2樓:匿名使用者
顧城的童話理想和現實的衝突,他渴望和妻子和英子一起生活在他童話夢想中的美麗小島上,可是英子的離開,意味著他夢想的破滅,孩子心靈的顧城被現實打趴下了。所以當妻子將再次離開的時候,感情奔潰了
3樓:練習啊
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私、任性又讓人心疼。當再尋不回自己的童話世界,再無法支撐這樣乙個世界,他便絕望了。
4樓:手機使用者
他妻子謝燁喜歡上了乙個德裔男子,顧城感情上過不去,就把她殺了之後自殺了
關於顧城殺妻是怎麼回事?
顧城為什麼殺掉自己的妻子?
5樓:蔡駿
顧城在《避免》中這樣寫道「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的開始。」
而這種理想狀態的痴迷也恰恰是他人生悲劇的原因。
現實生活中,謝燁知書達理又吃苦耐勞,她深深愛著顧城。但是,事情並不想我們想象的那樣美好。
在顧城和謝燁的愛情中,英子闖了進來,他們三人相遇在詩會上,在這場詩會上顧城代表的朦朧詩派受到了猛烈地抨擊,而英子在此時站了出來,力排眾議、一往無前地支援顧城謝燁夫婦,三人自此相識結下友誼。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謝燁向英子講述了很多顧城的故事、習慣、脾氣和愛好,奈何言者無心、聽者卻有意,在逐漸了解顧城的過程中,英子深深地愛上了顧城這個浪漫而又可愛的男人。
顧城這場三角戀表面看似和平穩定,但是這裡面卻隱藏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顧城是生活在自己理想王國中充滿童真、滿心純潔的國王,他曾經說過:他的理想是建立乙個人間天堂、人間的女兒國,而他就是這王國中唯一的男人。或許這樣的說法恰好可以幫我們理解顧城、謝燁和英子三人相處的狀況吧。
在隨後的生活中,英子離顧城而去,謝燁則為顧城誕下一男嬰:小木耳。但是這一切對顧城來說都成了傷害,他不明白英子為什麼會狠心離自己而去;他認為小木耳的到來剝奪了謝燁對他的愛,更完全打碎了他那完美女兒國的夢幻,所以顧城對小木耳的存在,竟然慢慢到了難以忍受的地步。
但在謝燁心中,尤其是在小木耳出生後,作為母親的謝燁更加嚮往乙個溫馨幸福的普通家庭了,而這一切的一切無疑和顧城的理念和追求都是相背離的,再加上顧城天性的極致浪漫、天真的執著、詩人內心的脆弱,於是悲慘的結局悄然而至。
天才詩人顧城殺妻棄子養情人,為何還總戴乙個奇怪的帽子?
6樓:九五是寵兒
他是個詩人,他擁有自己的「理想國」,所以特立獨行戴了乙個帽子。
像顧城這樣的人,行為處事就有點藝術化和理想化,做的事情非常讓人難理解,比如他戴的那個帽子如果他不是詩人,就不會拿那麼奇怪的東西扣在自己腦袋上,每乙個詩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國」,這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像咱們凡夫俗子是理解不了的,這就好比有的人喜歡穿不一樣的襪子,這就是個性的張揚。
詩人歸詩人,理想歸理想,想當初他坐火車,就看見旁邊有乙個非常漂亮的姑娘,這個姑娘笑起來燦若嬌陽,自從相遇以後顧城就十分想念她,找到她的****和住址,開始瘋狂的死纏爛打,估計泡妞的方式太優秀這個姑娘成為了他的老婆,名字叫謝燁,這兩個人愛情也像顧城的詩一樣,簡單、積極、向上而且暖。
兩個人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顧城把孩子送人了,因為他覺得有了孩子,謝燁對自己的愛就會變少,在後來的日子裡,顧城跟自己的女粉絲相愛了,於是一男兩個女人就這麼生活在一起,後來這個女粉絲離開了顧城,顧城很難過,又跟另外乙個女粉絲相愛,這個女人後來也離他而去,只有他老婆謝燁一如既往的陪在他身邊。
但是此時的顧城已經崩潰了,殺掉了謝燁,自己上吊離開了這個世界,感覺顧城是乙個非常自我的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別人在他眼裡都不重要。
7樓:這名字好記哦
人們有很多種猜測,他自己也有很多種解釋。比如」帽子就像乙個天線,可以接收福音「,或者」是與外界隔離的乙個邊界,可以讓他有安全感「。
8樓:wwwww文青
可能是因為天才在某些方面總是過於極端吧,他覺得愛他的兩個女人紛紛愛上其他的人,棄他而去,所以很受打擊。
9樓:譚佳佳主題桌遊
天才的個人喜好,天才的世界我們不懂,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不要用正常的思維去了解去看天才的所以。
10樓:e96aed1魚姐姐
這就是**的表現,還總想給人標新立異的感覺,事實就是小丑罷了,說明他內心也極其卑微和不自信。
11樓:媒虖凼睹
沒有人發掘還是不行,更何況在歷史上活著不出名死後出名的大有人在
12樓:溫暖的陽光
天才的世界是你無法理解的
為什麼顧城會殺妻殺子
13樓:儲夏侯戎
poet),於是找來看,這使我的思緒回到九十年代中葉我讀大學的時光。
我讀大學那會兒,新詩還很盛行,清華文學社的社員,清一色都是詩人。我一向落落寡合,而且只寫國詩,也就是被新詩人們蔑稱為舊體詩詞的古典文體,所以總是融不進他們的圈子裡。那時候,海子也已被鄙棄,新詩走向一條通往思辨哲理的道路。
至於顧城,只是在清華文學社請任洪淵先生講座時,他提到過一次。
後來我同班的一位同學,本非文學青年,卻拿了本顧城的詩在讀,又指點我看顧城的獨特畫風。我讀其詩,不甚了了,至其畫,則甚覺天分之高。有一年葛優賀歲片《不見不散》上演,葛優裝成盲人騙徐帆,說了句: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才發現,整個電影院,只有我一人在發笑。於是終於明白,顧城也好,其他「朦朧詩人」也好,他們只是歷史長河的匆匆過客。
是那個沒有一點文化的時代和時代的人們選擇了他們。
這麼多年作詩、讀詩,我明白乙個道理:國詩人和新詩人是不一樣的。從古至今,國詩人都首先不把自己當詩人,而九十年來,新詩人都首先把自己當詩人。
國詩人首先要求自己做士大夫,故寫詩是為了讓人格更高尚,新詩人卻只要求真實,絕沒有求善與美的心思。顧城或許是純真的孩子,然而這個孩子卻是惡的。當他拿斧頭砍向妻兒的時候,也就宣布了現代性對人性之光的徹底戕滅。
在電影《顧城別戀》中,不止一次出現顧城童年的噩夢,他的父親顧工遭到批判,家中藏書、父親的手稿遭焚毀,導演意在表明,顧城的悲劇是童年的噩夢造成的。這一點我完全不能同意。今天很多人漠視文革***的本質,意圖在現代性那裡尋找支撐是緣木求魚,但把顧城的惡與現代性撇開關係,完全歸結於文革,同樣是非常錯誤的。
孔子認為,人的善惡只在「群」中才有意義,若世上只有乙個「己」,則無所謂善惡。而人既須生活於群中,便不能不有善惡之教。但是,現代性卻完全否定了教人辨善惡的聖人的存在,只講乙個「真」,我們看顧城給德國漢學中心題字「自然」,便知這種去掉善的真,並不能通向乙個純美的桃花源。
順便說一句,人們今天一提到新詩人,就把他們和頹廢、神經質、怪異等語詞聯絡在一起,這是有道理的。新詩人大多缺乏國詩人所有的高尚的品性,這都是現代性在作祟。
殺妻之心是成語嗎,殺妻之心是乙個成語嗎?
殺妻之心不是成語。含有 殺妻 二字的成語是 殺妻求將 殺妻求將殺妻求將是乙個成語。讀音 sh q qi ji ng 意思是 為了謀得將軍的職位,不惜殺害自己的妻子。在農業社會的古代,女人只是男人用來繁衍的工具。所以,在古代,殺妻求將一詞被用來表達一種非常堅決的態度和非常堅定的決心,就像 破釜沉舟 一...
李世民殺兄殺嫂,為何不敢殺父奪位?
李世民只是弒兄,並沒有殺父,他這樣做純屬是為民除害,他那兩個哥哥生性好疑,整天覬覦王位,勾心鬥角,讓他們做了皇帝實乃百姓之禍。因為古時候對長輩的尊敬之心是非常強的,所以不會殺父奪位。因為他非常懼怕他的父親,所以不敢這樣做。因為他的父親十分強勢,他不敢冒這種險,選擇了穩妥。這個是因為李世民對父親還抱有...
狼人殺為何晚上可以說話,狼人殺晚上怎麼說話?狼人殺死後怎麼說話?
晚上是不可以說話的,只有操作指示,女巫看到幾號被殺,選擇救還是毒另外乙個。狼人不能說話只能打格式和點選晚上交流訊號。並不能語音。預言家也是點選選擇查驗幾號,系統自動提供好人身份壞人身份。狼人殺的預言家和女巫怎麼玩?能力每晚可以檢視當晚的死者,並且可以用解藥救活他 同時也可以在晚上用毒藥毒死一名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