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阿沾
主旨:盡吾志也而不能致者,可以無悔矣。
理由:這是作者的感悟,不可懈怠,不能隨大流,人云亦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遠大的志向。反映了王安石那種百折不回、敢於創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風。
《遊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
文章開頭「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看來只是敘說褒禪山的原委,平平淡淡,並不新奇。但細加玩味,卻不尋常。它不僅為下文考究褒禪命名的由來起著開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關全域性的「華山」二字突現出來。
作者突現出「華山」,對全文的記遊和議論是有著重要作用的。
可以設想,倘若讀者不了解褒禪山就是「華山」,那麼文章題為《遊禪山褒記》,而下面所記的,也就是與「華山」不可分割的華山前洞、華山後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議。隨之遊覽華山後洞,從而發表議論也將成為不可能。
所以首句把「華山」突現出來,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對全文來說,起著先引和鋪墊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華山」而論「華山」,卻以考究褒禪山命名由來的方式來突現它,這就更顯得自然入妙了。
從考究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來看,文從字順,無懈可擊;從記遊角度來看,又順理成章,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該文是以記遊為輔,以議論為主的特點,所以作者在記遊中寫什麼,不寫什麼,以及怎樣寫,也是經過周密考慮,嚴加取捨的。
記遊詳盡曲折,思想鬥爭波瀾起伏,這就為下文抒寫心得體會,發表議論,作了自然而然地鋪墊過渡,使記遊與議論緊密地融合起來。
2樓:小小仙啊
盡吾志也而不能致者,可以無悔矣。
這是作者的感悟,不可懈怠,不能隨大流,人云亦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遠大的志向。反映了王安石那種百折不回、敢於創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風。
從文章後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字樣,據此可知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趙禎)至和元年即公元2023年寫的。當年4月,王安石從舒州(今安徽潛山縣)通判任上辭職,在回家探親途中遊覽了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作者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所見到的景物,以及遊山經過,並以此為喻,說明要實現這大理想,在研究學問上要「深思而慎取」。
王安石是主張變法的,青年時他就有志於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但他也認識到改革的一些問題,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必將遇到重重阻礙,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與「力」不可強求,乙個人要想為社會有所貢獻,我們能做的只有「盡吾志」。
「盡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後來百折不撓實行變法的思想基礎,也是他文章應「有補於世」、「以適用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
擴充套件資料:
遊褒禪山記 (宋)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
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作品賞析:
該文是以記遊為輔,以議論為主的特點,所以作者在記遊中寫什麼,不寫什麼,以及怎樣寫,也是經過周密考慮,嚴加取捨的。文中所寫華山、慧空禪院、僕碑和華山前洞,由於都不是所寫重點,所以都一筆帶過。而它們的出現,又都是為寫華山後洞,特別是寫遊華山後洞作鋪墊過渡的。
詳其所詳,略其所略,對所寫重點遊華山後洞,則刻意作了較為細緻地記敘。
作者先寫華山後洞幽深昏暗,寒氣襲人,雖好遊者不能窮;次寫入之愈深,進之愈難,見之愈奇;次寫怠而欲出者聲張出洞,同遊者遂與之俱出;次寫入之愈深,記遊者愈少;次寫既出之後,有人責備怠而欲出者;次寫作者悔恨隨怠者而出,不能極盡遊覽之餘,層層深入地寫出了遊覽華山後洞的全過程。
這之中有環境氣氛的渲染,有遊人的活動,有意志不堅強者的退縮,有責怨之辭,有悔恨之語。記遊詳盡曲折,思想鬥爭波瀾起伏,這就為下文抒寫心得體會,發表議論,作了自然而然地鋪墊過渡,使記遊與議論緊密地融合起來。
再如作者寫僕道之碑,敘寫「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並從而考究今人讀音之謬,也是有意安排。它對下面針對後人對古籍以訛傳訛的現象發表議論,同樣起著鋪墊的作用,使之前呼後應,結為一體。
總觀全文,記遊為議論提供了條件,而議論則是記遊的必然發展。為突出所寫重點,作者嚴於取捨,精於剪裁,善於鋪墊過渡的寫作技巧,是值得借鑑的。正如《古文觀止》的編者所說:
「一路俱是記遊,按之卻俱是論學。古人詣力到時,頭頭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
"作者最後又感慨倒在路邊的碑,與篇首相呼應,結構嚴絲合縫,脈絡清晰。
遊褒禪山記中不得極夫遊之樂也詞類活用
餘亦悔其隨之 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譯 我也後悔跟他出來,未能極盡遊洞 的樂趣。樂 形容詞作名詞 望採納!不能盡自己遊玩的樂趣 遊褒禪山記中 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的詞類活用是什麼 詞類活用是 深 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出自 宋代王安石的 遊褒禪山記 原文節選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
遊褒禪山記中「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的詞類活用是什麼
詞類活用是 深 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出自 宋代王安石的 遊褒禪山記 原文節選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 花山 今言 華 如 華實 之 華 者,蓋音謬也。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
遊石首繡林山記譯文,遊石首繡林山記
原文 大江自三峽來,所遇無非石者,勢常結約不舒。譯文 大江從三峽流出,沿途所遇到的無非就是石頭,水勢常常因此而盤曲不能舒展。原文 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當之輒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譯文 到了西陵峽以下,兩岸大多都是沙石泥土,擋在水的面前就顯得沒有多大用處,水自此才得以顯出其剽悍的性情。原文 如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