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月玫瑰的香
這是啟動自撰,並已刻在先生的墓前的墓誌銘。
2樓:echo試問捲簾人
是,不過,不能算打油詩,對聯吧,有自嘲意思
3樓:不要看爺帥,爺只是個傳說
是,但不打油,無油可打。
不愛學習,不寫作業的打油詩
4樓:笑出佳緣
《李白自述》天生我才本姓李,故而百年稱太白。我自妻子連三個,亡於醉酒投月懷。
啟功的 自撰墓誌銘中啟功是乙個什麼樣的人?文中的中學生副教授矛盾嗎?
5樓:匿名使用者
啟功先生寫這樣乙個墓誌銘,可謂是看透人生,頗有道家風骨。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經歷,又將自己說的一文不值。最後說到,這身體本就是一幅臭皮囊,死又何惜。
值得敬佩。
6樓:匿名使用者
在2023年,六十六bai歲的啟功,自du撰《墓誌銘》:「zhi中學生,副教授。dao
博不精內,專不透。名雖揚,實容不夠。高不成,低不就。
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
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
身與名,一齊臭。」
可見此人非常達觀,心胸開闊。先生是中學學歷,職稱是副教授,並不矛盾。
啟功的墓誌銘
7樓:更上百層樓
「中學生,副教授。博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66336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
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並無後。
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
計平生,諡且陋。身與名,一齊臭。」
2023年,啟功66歲時,妻子、母親和恩師已經先後離他而去,回想半世艱辛歲月,啟功悲痛之餘寫下了這首詼諧、精煉的自撰墓誌銘。
啟功先生受業於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專門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美術史、中國歷代散文、歷代詩選和唐宋詞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他執教六十餘年,在中國古典文學教學與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為國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人才。
為促進祖國教育事業,報答老師教育之恩,延綿陳垣先生的教澤,用**字畫所得200餘萬元,設立了勵耘獎學金。
啟功的妻子是章寶琛,兩人本是包辦婚姻,2023年10月完婚,但婚後相敬如賓、相濡以沫,雖無子女,但情深意重。章寶琛逝世後啟功並未再娶,啟功百年之後兩人亦合葬。
8樓:唐舞桐的老巢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
高不成,低不就。癱內趨左,派曾右。面微圓,容皮欠厚。
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
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啟功老師是很幽默的
9樓:佛手
啟功先生生前曾自撰《墓誌銘》如下,但是否在逝世後真地刻在了他的墓碑上不內得而知:
中學生容,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
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
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
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10樓:匿名使用者
啟功先生生前曾bai自du撰《墓誌銘》如下zhi,但是否在逝世後真地刻dao在了他的墓回
碑上不得而知:
答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
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
妻已亡,並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
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諡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初中學生不寫作業怎麼處理啊,孩子上初中了,不肯寫作業怎麼辦?
學生可以不寫作業,但是老師不可以不布置作業,老師也不能不管學生的 不寫作業 也就是說 老師做好老師的本職工作,至於學生不寫作業,老師除了說服教育,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切記千萬別動粗,只要老師盡職了,學生就隨他去吧 1 問清楚學生不寫作業的原因,針對原因想對策 2 如果學生不會做,可以做些學生間的幫扶政...
媽媽生日送什麼好呢?我是中學生錢不超過
愛媽媽,並不一定要送禮物。發自內心的行動最好。比如 吃飯時給父母夾菜,加飯。睡覺時給父母端上一盆熱水,親自給父母洗腳。等等。父母是最容易滿足的。他們不在乎自己子女為自己送了什麼東西。在乎的是自己子女在行動和語言上發自內心的愛父母 送母親一束康乃馨吧。溫情指數 親自為母親洗一回腳吧。溫情指數 陪媽媽一...
現在一些中學生因為學習,存在著嚴重的睡眠不足,你怎麼看
很多學生為了抓緊時間,經常熬夜熬到凌晨 一 兩點,早晨六多點就起床 多為高中生 這是我們沒有辦法想象的。成功不是只有讀書學習,人生也不是只有讀書學習寫作業!當然不讀書沒什麼前途,但是沒前途不代表人生沒意義,生活不愉快,成功的定義從來都不是你有多少錢多少權,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乙個童年,最重要的是有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