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冰雪
笏,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
臣朝見君王回時,雙手執笏以答
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
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笏 《名(形聲。從竹,勿聲。本義:古代朝見時大臣所執的竹板,用以記事)手板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按品第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以為指畫及記事之用
笏,禮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說文》
薦笏言於卿士。――唐·柳宗元《柳河東集》曳笏卻立。
持一象笏互。――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笏擊(用笏板撲擊);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舊時戲班用來寫戲目供人點戲用的手板也稱「笏」
只見乙個掌班拿著一本戲單,乙個牙笏。
笏hù〈古〉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等製成,可以用於記事。
2樓:淦菀歐陽陽冰
笏,又稱手板、玉復板或朝板。制是古代臣
bai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du。古時候文武zhi
大臣朝見君王時dao
,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
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笏《名(形聲。從竹,勿聲。本義:古代朝見時大臣所執的竹板,用以記事)手板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按品第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以為指畫及記事之用
笏,禮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說文》
薦笏言於卿士。――唐·柳宗元《柳河東集》曳笏卻立。
持一象笏互。――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笏擊(用笏板撲擊);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舊時戲班用來寫戲目供人點戲用的手板也稱「笏」
只見乙個掌班拿著一本戲單,乙個牙笏。
笏hù〈古〉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等製成,可以用於記事。
古代大臣上朝時手上拿著的板子,最初的用途是什麼?
3樓:凮起雲湧
古代大臣上朝時手來上拿著的
自板子,最初的用途是用來
記錄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來書寫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內容。
古代時期大臣們上朝的時候手裡面所拿的板子叫做笏板,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見天子時,用來記錄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來書寫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內容,為備忘提示用。
笏板的長度大約2尺6寸,中寬3寸,此物件雖然不大,但卻很貴重, 這是由它的質地決定的。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
4樓:犭良
上朝時 要報告的事怕忘記了 就寫在上面了 不就這乙個用麼 一直就是這麼用的啊?
5樓:匿名使用者
將要表奏的事情刻寫在上面,用於呈上給皇上御覽,一般用象牙或玉石製造
6樓:涅希
古代來大臣上朝時手上自拿著的板子叫笏板
,最初bai的用途是古代du臣下上殿zhi面君時的工具。dao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
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
《禮記》中已有記載,玉笏板出現的年代應該早於春秋時期,估計在在商周時期已有使用。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7樓:手機使用者
笏,音「戶」。
笏,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專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屬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古代大臣上朝時手裡都拿著長長的東西,它是幹什麼用的?
8樓:寧五
這個板子其實有乙個專門的名字,叫做笏板,也可以叫做玉板或者朝板。說起笏板的來歷,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根據《禮記》記載,笏板長二尺六,寬三寸。
隨著時代的變遷,笏板的尺寸也不一樣。雖然說是板子,但製作的材料不僅限於木材,還有玉、象牙、竹片等材料。那麼朝板究竟是幹什麼用的呢?
第一,朝板可以用來記錄大臣上朝時想要上奏的事情。朝中大臣的主要作用就是發現國家的問題,並且向皇帝提出來。要知道,古代皇宮制度、守衛是非常森嚴的,大臣們進入皇宮是不能帶其他的物品的。
但是有時候大臣要報告的內容非常多,必需得記下來。如果用紙的話非常不方便,還容易在上朝的時候丟失。而且在漢朝以前,紙根本就沒有被發明出來,所以笏板就是乙個很好的選擇。
大臣們可以把要說的問題簡單地記錄在笏板上,就相當於乙個備忘錄。
第二,用來記錄皇帝下達的旨意。大臣們每次上朝也相當於開會,除了要準備自己要表述的內容,還要記錄領導說的內容。所以笏板的另乙個功能就是記錄皇帝的旨意。
畢竟有時候皇帝說的內容也挺多的,要是不記下來難免有所遺忘。要是真的遺忘了皇帝下達的旨意,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用笏板記錄可以更好地保障記憶。
第三,笏板還起到了乙個禮儀作用。在古代,皇帝是絕對高高在上的,必需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威嚴感和權威。所以朝廷裡的大臣是絕對不能隨便挺直腰板去直視皇帝的尊容的,這是皇帝權威的體現。
那麼大臣們不能直起腰看皇帝的時候該用怎樣一種狀態站在朝堂上的呢?這個時候,笏板就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大臣們可以用笏板遮擋住自己的臉,眼睛一直盯住笏板,這樣就不會顯得不尊重皇帝了。
9樓:小風扇吖
笏板還起到了乙個禮儀作用。在古代,皇帝是絕對高高在上的,必需要時刻保持自己的威嚴感和權威。所以朝廷裡的大臣是絕對不能隨便挺直腰板去直視皇帝的尊容的,這是皇帝權威的體現。
大臣們可以用笏板遮擋住自己的臉,眼睛一直盯住笏板,這樣就不會顯得不尊重皇帝了。
10樓:飛翔的豬
大臣們雖然是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但是畢竟也不是神童,並不能記住自己要說什麼,也不能記住,陛下都說過什麼。
這個板子其實有乙個專門的名字,叫做笏板,也可以叫做玉板或者朝板。說起笏板的來歷,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
11樓:旋轉無敵闖天涯
朝板可以用來記錄大臣上朝時想要上奏的事情。朝中大臣的主要作用就是發現國家的問題,並且向皇帝提出來。要知道,古代皇宮制度、守衛是非常森嚴的,大臣們進入皇宮是不能帶其他的物品的。
但是有時候大臣要報告的內容非常多,必需得記下來。如果用紙的話非常不方便,還容易在上朝的時候丟失。
12樓:橘子的檸檬心
第二,用來記錄皇帝下達的旨意。大臣們每次上朝也相當於開會,除了要準備自己要表述的內容,還要記錄領導說的內容。所以笏板的另乙個功能就是記錄皇帝的旨意。
畢竟有時候皇帝說的內容也挺多的,要是不記下來難免有所遺忘。
要是真的遺忘了皇帝下達的旨意,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用笏板記錄可以更好地保障記憶。
13樓:速食麵的使命
如果無事,也不能隨意離開,要等朝會結束,然後**們會被安排到乙個類似於等候
室的地方
因為皇帝在批閱奏摺的過程中可能會隨時傳喚某位**,往往這個過程就需要乙個上午的時間,所以一般**們在回到自己的府邸就已經是中午或者是下午
14樓:你的小狗狗吖
孔子的後代孫孔道輔曾經用這種手板打死一條蛇,當時大殿之上突然出現一條大蛇,殿上眾人都以為是神物。
正要前去拜祭,但他卻手拿板子上去,一板拍死大蛇,眾人感到十分驚訝。後來大家都十分敬佩他的膽識,誇他膽識過人,於是就用以笏擊蛇來形容人有勇氣,膽識大。
古代大臣上朝時手裡拿的是什麼東西?
15樓:昔雨執迂
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拿在手中的器具。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
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禮記》
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
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
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
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從上可以得知 既然《禮記》中已有記載 那麼玉笏板出現的年代應該早於春秋時期,
估計在在商周時期已有使用。
16樓:匿名使用者
鞋拔子,方便撓癢癢和提靴子,主要作用是筆記本
古代**上朝時手裡拿的東西叫什麼
17樓:一箭雙鵰
古代bai
**上朝時手du
裡拿的東西叫笏板。
zhi笏板的長度大約2尺6寸,中dao寬3寸,此物件雖內然不大,容但卻很貴重, 這是由它的質地決定的。笏分別用玉、象牙或竹製成。最早出現的年代應在春秋以前,史學家認為在商朝就可能開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辦公用品。
笏,又稱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18樓:無知
那叫芴。。。
是大臣們用來當記事板用的。。。
後來變成了上朝的禮儀飾物。。。
19樓:匿名使用者
叫作「笏hu 4聲」,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材料有竹、玉、象牙。是古代臣下上版殿面君權
20樓:匿名使用者
笏見
21樓:匿名使用者
叫笏(hu,第四聲)
笏,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專
臣朝見君王時,屬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禮記》中記載「笏長2尺6寸,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執竹木做的笏。
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古代皇帝大臣們上朝說的是什麼話,古代皇帝上朝是怎麼做的?需要說什麼話?
1.宋以前,大臣可坐著和皇帝交談,宋開始,大臣需站著和皇帝交談,明開始,大臣需跪著和皇帝交談 2.天南地北的 用 京話 與皇帝交談,相當於現在的 普通話 各朝的 普通話 不盡相同,如唐代與清代就大不相同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時上朝的時候,大臣們經常能同時說出同一句話,這僅侷限於以下情況 1,公升朝 退...
古代的一些稱呼,古代的一些稱呼
內容來自使用者 風化雙羽之落羽 1 第一人稱代詞 吾 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46431 我 予 餘 朕 2 第二人稱代詞 女 汝 爾 若 而 乃 3 第三人稱代詞 其 厥 之 之 和 其 都不是典型的第三人稱代詞 一是 之 和 其 除稱代以外,還可...
在一些古代帝王將相的陵墓面前,常排著一些石人,它們被稱作什麼
就叫石刻,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一般是為了紀念死者生前的事蹟。1 史料價值。宋歐陽修 集古錄 自序稱 因並載夫可與史傳正其闕謬者,以傳後學。所謂闕,即史傳失載 所謂謬,即史傳誤載。補史之闕 正史之謬,就是石刻資料的史料價值。石刻史料中較常見的是墓碑和墓誌,墓碑樹立於墓前,墓誌埋在墓裡,內容都是墓主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