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你1我1他
一、作者生平。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卒後世稱「靖節先生」。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到陶淵明時,家境已沒落。陶淵明少年時代由於家庭和儒經的影響,對統治階級抱著幻想,有「大濟蒼生」之志。
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處的時代卻是對他十分不利的。這時,反動的門閥制度發展到了頂點,門閥士族壟斷了**要職,出身於庶族寒門的人則遭到無理的壓抑。陶淵明的曾祖陶侃雖以軍功取得晉朝的**,但本身並非門閥士族。
到了陶淵明時代,連這樣的家世也沒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會的重視。東晉政治又極端的腐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十分尖銳。在這樣的政治局面下,想實現進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
這種客觀現實對陶淵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變化有著深刻的影響。直到29歲陶淵明才出仕,以後十多年裡,他幾次做官,都不過是祭酒、參軍等職,不僅濟世的抱負無法施展,而且必須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在老莊思想和隱逸風氣盛行的影響下,陶淵明早年便有愛慕自然,企羨隱逸的思想。
所以,這十多年裡他一直「一心處兩端」,行動上也是仕隱無常。三十九歲時,他的思想有了更大變化。就在這一年,他親自參加了勞動。
此後,他又作過鎮軍、建威參軍,因為「耕植不足以自給」,又一度為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逢郡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為五斗公尺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職而歸。
從此,他結束了仕隱不定的生活,堅決地走上了歸田的道路。
二、寫作背景。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像陶淵明這樣乙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
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乙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內容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乙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
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
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乙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筆法,以乙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
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
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桃花源記的背景資料
2樓:北島無夢丷
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
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心國家政事。
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乙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桃花源記》是東晉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它虛構了乙個與黑暗的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此文已成為初中語文教材的傳統篇目(現入選於人教社初語二冊)。
要學深學透這篇千古名作,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者生平。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卒後世稱「靖節先生」。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馬,祖父和父親也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到陶淵明時,家境已沒落。陶淵明少年時代由於家庭和儒經的影響,對統治階級抱著幻想,有「大濟蒼生」之志。
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處的時代卻是對他十分不利的。這時,反動的門閥制度發展到了頂點,門閥士族壟斷了**要職,出身於庶族寒門的人則遭到無理的壓抑。陶淵明的曾祖陶侃雖以軍功取得晉朝的**,但本身並非門閥士族。
到了陶淵明時代,連這樣的家世也沒落了,他自然得不到社會的重視。東晉政治又極端的腐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十分尖銳。在這樣的政治局面下,想實現進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
這種客觀現實對陶淵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變化有著深刻的影響。直到29歲陶淵明才出仕,以後十多年裡,他幾次做官,都不過是祭酒、參軍等職,不僅濟世的抱負無法施展,而且必須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周旋。在老莊思想和隱逸風氣盛行的影響下,陶淵明早年便有愛慕自然,企羨隱逸的思想。
所以,這十多年裡他一直「一心處兩端」,行動上也是仕隱無常。三十九歲時,他的思想有了更大變化。就在這一年,他親自參加了勞動。
此後,他又作過鎮軍、建威參軍,因為「耕植不足以自給」,又一度為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逢郡督郵來縣,屬吏告訴他應束帶接見,他嘆道:「我不能為五斗公尺折腰向鄉里小兒。」即日解職而歸。
從此,他結束了仕隱不定的生活,堅決地走上了歸田的道路。
二、關注寫作背景。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這時作者歸隱田園已經16年了。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代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統治集團生活荒淫,內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裡,陶淵明的一腔抱負根本無法實現。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像陶淵明這樣乙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願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汙濁黑暗的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義熙元年(405),他倉促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治者最後決裂,長期隱居田園,躬耕僻野。
他雖「心遠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舊關心國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晉恭帝。
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產生了對劉裕政權的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乙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三、內容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閑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乙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鬥角。
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
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乙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筆法,以乙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
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心理距離,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縹緲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感染力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
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
四、至今沿用的成語。
《桃花源記》中共有三個成語至今沿用。它們分別是:世外桃源,豁然開朗,無人問津。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成語的意思已有所變化,我們大多使用它們的比喻義或引申義。「世外桃源」現在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豁然開朗」指一下子出現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領悟某種道理;「無人問津」指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如果同學們在作文時能適當地使用這些成語,那麼你的文章定會錦上添花,生動有味。
由此可見學習和繼承傳統文化,對提高我們的語言和文學素養是必不可少的。
多答了些^0^
桃花源記作者寄託,桃花源記寄託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桃花源記作者寄託了沒有戰亂 人人安居樂業 和諧平等 自由美好的社會理想,沒有剝削,沒有作者在文中虛構了乙個寧靜安樂的世外桃源,那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自由安樂,彼此和睦相處.這是乙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陶淵明的社會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意願.桃花源 是個虛構...
桃花源記的譯文,桃花源記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作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前進,忘記了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著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 這兒的步在古代是乙個計算單位,並非是現代的一步 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野花野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桃林在溪水...
桃花源記的譯文,桃花源記譯文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有一天,他沿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緊靠著兩岸生長有幾百步。其中沒有其他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漁人感到很驚奇。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林子的盡頭是溪流的源頭,於是出現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乙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好像有點亮。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