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臆造的,沒有這樣的五銖錢,要不上個**我給你看看。
2樓:
這個是分種類的,沒有說特定的價,漢五銖種類很多
3樓:9買泳衣
⒎賈迎春:司棋、繡橘、蓮花兒、柱兒媽(奶母)、柱兒媳婦、王善保家的(司棋姥姥)
漢朝的1斤**等於多少人民幣
4樓:滑艾香雪
漢朝一兩**的購買力相當於人民幣二三百塊錢的樣子。
一兩**等於十兩**。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
漢朝的一斤**等於32000~48000人民幣之間。
漢朝時一兩**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5樓:三隻腳的大烏鴉
你說的是漢朝的**還是金?漢代金是指金屬的意思,金有三種,**、白金(**)、赤金(黃銅),漢代一般賞賜某人多少多少金,是指黃銅而不是**。如果賞賜**是需要專門說明的。
6樓:45網
1、漢朝
(西元前202年 —公元 220年)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短暫的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前202年—8年)與「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兩漢。
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其間曾有王莽篡漢自立的短暫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學者亦將蜀漢列入漢朝的延續而將其歸入漢朝的一部分,如此漢朝滅亡則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說法均將由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歸入三國史中。
兩漢時期是當時世界上乙個偉大的一段歷史,漢高祖至漢文景時期的漢朝,經濟實力直線上公升,成為東方第一帝國,與西羅馬並稱兩大帝國。中亞和西域各大國也都聞而懼之。而到了漢武帝時期,漢帝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匈奴帝國戰敗而向北狼狽逃遁。
張騫出西域首次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開通了東西方**的通道,中國從此成為世界**體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後蒙古人的叛亂。正是因為漢朝的聲威遠播,外族開始稱呼中國人為「漢人」,而漢朝人也樂於這樣稱呼自己,「漢」從此成為了偉大的中國華夏民族的永遠的名字。
漢代起初在漢高祖劉邦時根據五德始終說,定正朔為水德,到漢武帝時,又改正朔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採用劉向劉歆父子的說法,認為漢朝屬於火德。漢光武帝光復漢室之後,正式承認了這種說法,從此確立漢朝正朔為火德,東漢及以後的史書如漢書、三國志等皆採用了這種說法。因此漢朝有時也被稱為「炎漢」,又因漢朝皇帝姓劉而稱「炎劉」。
漢代為漢高祖劉邦建立的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前期定都長安,又稱西漢、前漢;後期定都洛陽,又稱東漢、後漢。 西漢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的乙個強盛、富饒的王朝,它繼承和鞏固了秦朝開始的統一國家,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安樂,呈現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在此期間,中國一直以世界強國的面目屹立於世界之林。因此,西漢王朝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乙個**時期。西漢共傳十四帝,前後經歷210年。
西漢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乙個重要時期,中華各民族的核心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的。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原戰國時各國的文化便相互滲透融合,到西漢時中華地區在典章制度、語言文字、文化教育、風俗習慣多方面都逐漸趨於統一,構成了共同的漢文化。從此中華地區的各族就出現了統一的漢族。
漢族和周邊各少數族都是漢代中國多民族國家的成員。漢族由於文明程度較高,在中國各兄弟民族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這是歷史發展和自然形成的結果。漢以後歷代的朝代名稱雖有變換,但漢族作為中國主體民族的地位始終未變。
2、西漢
秦朝滅亡以後,項羽和劉邦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手下蕭何、韓信、張良等人的輔助下,在垓下之戰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於西元前202年正式稱帝,定國號漢,漢朝就此開始。雖然西元前202年劉邦才稱帝,但因史學界計算西漢年數時,為了與秦朝滅亡時間相接,則從西元前206年劉邦稱「漢王」算起,並以十月為漢高祖元年的首月。
漢高祖劉邦登基後,採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陳豨、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
此時,由於歷經多年動亂,國力較弱,而劉邦在攻打匈奴時,曾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即白登之圍事件,從此以後,漢朝採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於是,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麼戰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繼位,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后攝政。呂后尊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后同時又任用外戚,壓制功臣,釀成「諸呂之亂」。
呂后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剷除,眾臣迎立漢文帝劉恆。他和兒子漢景帝即位期間,繼續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景帝年間(前154年)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歷數月即為周亞夫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時間裡和南越一樣,出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漢朝方面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馬複力等措施來積極備戰。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是中國成為大一統時代以來,第一次被傳統歷史學家稱羨的盛世時代。
景帝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武帝加強皇權,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成色不純為由,取消了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
經此二次事件後,**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並採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儘管武帝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霸王道雜之」,但武帝時期對儒家的採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視,並在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歷經二千年的主流思想。
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在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等天才將領,終於擊敗匈奴單于,使得「漠南無王庭」。又吞滅南越國,征服朝鮮,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帝國。
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大國,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制西域的目的。但是,漢朝經歷多年戰爭,加上漢武帝好大喜功,對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
為此,漢武帝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台之詔,希望不再窮兵黷武,也使漢朝不至於敗亡。為搶救經濟,武帝在位期間曾採取一系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與民爭利,加強國家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被害。武帝死後,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即位,是為昭帝。漢昭帝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和霍光三人共同輔政。
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元鳳政變,聰明的漢昭帝清醒的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怨殺。霍光從此輔佐漢昭帝治國。昭帝時期遵循武帝晚年的政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以至於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
昭帝死後,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他行為放縱,密謀除掉霍光,但反被霍光廢掉。之後霍光又迎立劉病己即位,是為漢宣帝。
本始元年(前73年),霍光還政於宣帝。地節二年,霍光去世。但霍氏一門逐漸腐敗黑暗。
宣帝將腐敗的霍氏集團一網打盡。宣帝治國摒棄不切實際的儒學,採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在整頓吏治上沿用昭帝時期,勸民農桑,抑制兼併,降低豪強在國家中的角色。經過了昭宣二帝的休養生息國家經濟明顯恢復,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這就是著名的昭宣中興。
宣帝死後,漢元帝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元帝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他死後,漢成帝
漢朝,特別是西漢時期****大概多少?西漢最興盛時期一年賦稅能換多少**?
7樓:匿名使用者
漢朝貨幣沿襲秦制,**與銅幣共為法定貨幣,其中**為「上幣」,銅幣為「下幣」,西漢在經過「文景之治」後,在興盛的漢武時期,為遏制私鑄銅幣,歷經了6次貨幣改革,確立了銅幣「五銖錢」的地位,「五銖」銅幣一直沿用至隋朝。但當時並沒有**和銅幣的互換標準。因為在漢代,銅幣經過國家規定,具有固定的重量與形狀,在進行交換時是以計數(枚)為單位的,而**則是稱量貨幣,兩者在兌換上存在浮動,這就好比現在的**與紙幣.....
西漢的**貨幣是稱量貨幣。所謂"稱量"的本意就是貨幣沒有固定的法定重量,與金屬鑄幣的銅錢有著很大的不同。沒有固定的法定重量,就不易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換;如要交換,必須先要算出**的重量。
這種價值尺度,不如銅錢來得明確。其次是**貨幣與銅錢之間沒有法定的比價,銅錢是西漢貨幣制度的主體,因而**的自身**因時因地時有高下,是一種不穩定的價值尺度。物價的計算、賦稅的征斂、財產的統計、國家財政的庫藏,如果用一種不確定的價值尺度去衡量,顯然是行不通的。
處於稱量貨幣階段的**貨幣,其價值尺度所具有的侷限性,在貨幣流通中不得不讓位於價值尺度比較明確的銅錢。其次,任何一種商品,都可以具有真與偽的問題。作為稱量貨幣的**,在西漢以後不作為貨幣時,也同樣存在著真與偽的問題。
從西漢貨幣制度中的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來看,銅錢佔主導地位。
至於一年賦稅幾何**.....賦稅包含人頭稅(算賦和口賦),田賦,勞役(更賦),其中:漢高祖四年始為算賦,「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算」,賈人及奴婢加倍,出二算;口錢則是未成丁的人口稅。
武帝時期「民三歲以至十四歲,出口錢人二十三。」簡言之,家中有年滿15未及56的男子要交120錢,3~14歲的交23錢;至於田賦,秦田律規定「頃入芻三石,二石」,即每頃土地應向國家繳納飼草三石,禾稈二石。因漢朝採取「輕徭薄賦」和「與民休息」政策,從漢高祖的「十五稅一」到漢文帝的「三十稅一」(即收取收成的三十分之一),這個政策基本在漢朝延續下來;至於更賦,「民二十而任徭役,至五十五而免」,不去服役可出錢是也,這個需乙個月出錢二千;整個一年賦稅有多少,要得出這個資料太模糊,不過你可以參照上述賦稅金額,乘以人頭(大體漢朝是以人口為賦稅依據的),據《通典.
食貨志》記載,公元2年的西漢,全國人口有5959萬人。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有納稅...so 一年賦稅幾何,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附:漢代1石=27市斤粟;據《漢書》記載,當時的公尺價,每石20文至80文錢不等,又1石=27市斤粟,那麼平均下來一文錢大概能買半斤公尺。按現在的公尺價,若折合**民幣,大約2文錢可換1元人民幣。
樓主的問題讓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望採納~
五銖錢有沒有收藏價值,漢朝五銖錢幣,是否有收藏價值
沒有看到閣下的 五銖錢 五銖錢自西漢武帝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鑄造歷史長達七百餘年 鑄造量大 存世較多 本人原來去洛陽龍門石窟,在龍門石窟大門外,成籮筐的賣,幾元乙個,隨便選 現在的 也不高 還不如掛在鑰匙鏈上 或者使用紅絲帶編個中國結 掛在車內 請採納 o 五銖錢是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 流通時間最久...
這是漢武帝那個時期的五銖錢,五銖錢在漢武帝時期的價格
西漢武bai帝元狩五年 公元du前118年 在中原開始發行五zhi銖錢,從此開dao啟了漢五銖錢的回先河。一直到東答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 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 之外,西漢 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硬通貨鑄幣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在下面...
漢朝的五銖錢現在值多少錢漢五珠錢幣有
你好,這個要看具體的版別和品相,一般來說品相越好 越高,版別越稀少,越高。漢朝的五銖錢現在值多少錢隋代 古錢幣收藏應結合市場 這類錢幣沒統一標準 當然除拍賣以外!建議到錢幣收藏市場 帶上寶貝到現場諮詢了解為準 收藏愉快 漢朝的五銖錢,現在值多少人民幣?普通版的漢代五銖,存世量極大,市場價2元左右。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