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高考制度是否適合中國呢,為什麼一直堅持實行高考制度

2021-03-27 22:32:43 字數 5317 閱讀 1018

1樓:浪人

個人認為存在一定的弊端。但也相對以前公平了許多。現在的社會富的可能一直富,窮的沒找好路就會一直窮。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2樓:匿名使用者

相對於窮人來說,這個是比較公平的競爭方式了。可以讓窮人好好學習,努力爭取考個好大學。

為什麼中國實行這樣的高考制度

3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體制就是這樣,再加上人多問題也多,其實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4樓:子高蠻

制度的改革非一朝一夕之事,會改的,慢慢等吧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切國家政策都是依據國家的具體情況而定的

水平還不夠高明吧

中國高考制度的好處大家對中國的高考制度有什麼看法

6樓:匿名使用者

現行高考制度好處:

1、高考制度相對公平公正,統一考試也更益於檢測考生實際學業水平,利於人才的選拔,高考制也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3、學生無論富裕或貧窮,都可以通過參加高考來獲取進入大學學習的資格,保障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受教育權利。

3、能使學生盡一切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覆蓋面,有利於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科學文化知識。

以高考分數作為單一錄取標準,錄取程式操作簡便,消耗的社會成本較低,符合國情全省統一命題,具有相對公平性。

4、現實體制下,高考是可以接受並執行的教育選擇模式。

7樓:匿名使用者

高考制度的好處是公平

中國現行的高考制度有哪些好處?

8樓:匿名使用者

現行高考制度好處:

1、高考制度相對公平公正,統一考試也更益於檢測考生實際學業水平,利於人才的選拔,高考制也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3、學生無論富裕或貧窮,都可以通過參加高考來獲取進入大學學習的資格,保障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受教育權利。

3、能使學生盡一切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覆蓋面,有利於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科學文化知識。

以高考分數作為單一錄取標準,錄取程式操作簡便,消耗的社會成本較低,符合國情全省統一命題,具有相對公平性。

4、現實體制下,高考是可以接受並執行的教育選擇模式。

9樓:

沒辦法,國情決定的。 現階段你能找出比高考更公平的辦法嗎? 只有解決了人口和腐敗這兩個問題,才有可能真正發展素質教育。 其實高考制度已經在不斷革新,不再是「書呆子」的天下。

10樓:匿名使用者

每個人都在質疑!我也是過來人,我覺得針對中國的現實,這是最公平,最有效的選人方式,我們要幹什麼,學國外的?每天就在抱怨什麼,所外怎麼好!

可是我們可以實施麼?人口這麼多,社會道德水平的差距,根本不能按照那種選拔制度搞!!你是那個省的,搞笑!

高中學完了,連這麼點東西都不明白麼?我是內蒙的,全國要是一起招生了,內蒙古能去多少,江蘇,山東,湖南湖北,這些教育強省把名額都強光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地區教育水平和設施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一起招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高考可以鑽空子,你相信嗎

中國的高考制度是否適合中國經濟的發展需求?

12樓:匿名使用者

雖然都知道不適合,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制度在改革,但很慢。不管專怎麼說在屬最初恢復高考時還是為社會培養了很多人才,最近這些年一直受到詬病,成績好且有條件的基本都選擇不參加高考直接留學,因為在國內真的很再難培育大師級人物了。

現在的教育太功利、政治化。

13樓:匿名使用者

不適合,都是99%出產廢物

高考制度的由來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的高考,最早起源於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我國高考近代現代高考的發展由來如下:

公元2023年9月2日,隨著「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一紙清帝諭令,在中國延續了2023年的科舉制度畫上了句號。伴隨著歐風美雨的強勁東風,中國各地紛紛創立新式學堂。與此同時,西方大學自主招考的辦法也被直接搬入中國的新式大學中,並沿用到解放初期。

20世紀30年代「短命的統招」。2023年,**大學、浙江大學和武漢大學三所國立大學試行聯合招生。2023年,教育部規定國立大學實行統一招考。

2023年,統一招考的學校範圍又擴大到公立院校。私立和公私立專科學校仍自主招生。此次統一招考是我國自2023年以來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一次重要嘗試。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戰事嚴峻,統一招考辦法實行僅三年便被迫中斷。

15樓:要精穩處事

中國高考制2023年確立。說抗戰時期有過什麼短暫的三年統一高考制是典型的意淫。台灣類似於大陸的高考制2023年確立。

高考制度的利弊

16樓:軍全疏癸

高考是目前世界各國所找到的選拔人才和培養人才的最簡潔他和有效的途徑.在沒有找到更有效的方法之前,高考還要長期繼續下去.你有更好的辦法嗎?

大學文憑是各單位錄用人才的重要依據(終究能力一般不能在短時間內確認).

由於就業的巨大壓力,這就更使千軍萬馬參加高考.

17樓:中公教育

高考制度既有利又有弊。

利:高考不僅是重要的公升學考試,更是一次選拔性考試,它每年由國家教育部統一舉辦,制定出完善的保密和監控措施,最大限度的採取監督,盡可能保證所有學生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下進行考試,給了學生們平等的機會去競爭,不論地區、不論貧富,學生可以平等去展現自己的水平,力求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獲得更多未來發展的機會。

弊:高考的成績,是用以進入大學的基準,但是高考俗稱「一考定終生」,這就意味著它並不考慮學生在其他學段和考試中的成績,而只取高考這一次的成績來作為學生們的最終成績,這的確有其侷限性,很多學生可以會因為一些意外事件無緣高考或是發揮失常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澳門、台灣)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歷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畫,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排程,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考試院命制試題。

考試日期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區因考試制度的不同考試時間為3天(即6月7日-9日)。

18樓:匿名使用者

提「高考」一詞,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

關於現行高考制度的利弊,至今仍眾說紛紜。有人說:高考不僅是廣大學者走進天堂的開啟之門,同時也是廣大學者走進地獄的墜落之門。

綜觀高考制度的利弊,一言以蔽之:高考制度利九分,弊一分。

高考制度的確立和實施,有利於客觀公正選拔人才。高考是國家廣泛吸納人才是重要途徑,是培養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建設人才強國,為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資源保證。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情況下,大學生數量和質量之間的矛盾是人們關心的乙個重要問題。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之一,就是改進招生錄取制度,這是保證學生質量的第一關。科學的、合理的招生制度能夠從大量的候選人中選拔到合格的優秀人才,因此它是保證高階專業人才質量的前提條件。

目前實行的高考制度,對於公正、客觀地選拔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通過全國統一考試選拔人才中,雖然是僅通過書面成績來確定,有一些弊端,但由於高考組織的嚴密、客觀、公正,標準易於掌握,因此它在國人心目中的信譽很高,沒有真才實學者是難以跨進大學校園,所以它有利於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保。進而促進科學技術及文化的發展。

現行的高考制度,其本質也是一種類似於「八股取士」及「科舉制度」的應試制度,現行的高考制度,雖然它起到了招賢納士的作用,但同時也毒害了許多人。比如說有人適合考古,但因為沒把英語學好,導致與考古學無緣。這難道不可惜嗎?!

考古與英語有什麼聯絡呢?難不成古文物上還有英文?再比如說有人擅長寫作,但世俗硬叫他先學好數學,倘若他真的把數學學好了也罷,但學不好呢?

我想他便和大學無緣了,和更高層次的文學無緣了。試問文學與數學有什麼聯絡呢?你見過余秋雨在文章裡推算微積分嗎?

分析現行的高考制度,特別是目前教育及社會反映出來的諸多問題,不得不對現行考試制度進行反思。採用全國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制度,由一次考試定終身。現有的高考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科目中,很難全面反映出學生的素質狀況。

但往往一次考試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學習質量,尤其是不能反映學生能力的高低,有可能使真正優秀的學生落榜。對新生質量高低如何理解,知識質量是否就是唯一的,對乙個大學生來說是否還應該有其它方面的質量,如專業思想、實驗經驗、動手能力等等,這些內容如何反映到招生制度中?這都是目前高考制度無法解決的。

實施高考制度也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為我國是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經濟發展不穩定導致我國不能給廣大的學生提供太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場所,因此只能通過高考制度考試錄取優秀者繼續學習,對於我國的國情而言,高考制度是相對比較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方式。

雖然高考制度是一種應試制度,同時也給許多的執法人員、參考人員提供了作假的機會,每年的高考中,各地均發現有弄虛作假者,者也體現了應試制度的缺陷性就、弊端性。雖然高考制度存在著這樣的弊端,但它在公正、客觀地選拔人才上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對於高考制度及招生制度,迄今為止,仍存在不少的弊端。僅從高考評卷這乙個側面來看,就實施了包括背靠背評卷,評卷程式公開等加大監控力度的新舉措。但就目前的狀況來說,很多方面還是停留在口頭號召階段而沒有付之行動。

同時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不少高校開始自主招生,而現有的高考制度無法保證各高校不濫用自主招生權,從而出現了「以錢換分,以分換錢」、「錢分交易,權學交易「等現象。

近幾年來,高考制度在不斷的改革,高考投檔率在不斷的提高,但就投檔率、降分錄取而言,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當投檔率高達120%時,各高校是以何種理由吧把那20%的考生退檔,這對公眾是乙個長期未解的謎。當我們面對時常出現的取低退高的現象是,我們是不是該對他們的做法有懷疑呢?

在高考制度下高考成功的人很幸運,因為他們通過了那險峻峭拔悲風四旋的雲梯,順利地走進了在落榜生看來是天堂的地方———大學。而眾多落榜生則很慘,上學無門,打工無經驗。為什麼實行個性化的教育呢?!

當然,我指的不是現行的「個性化教育」。

綜觀高考制度的利弊,一言以蔽之:它讓一些玩世不恭的人走上了正軌,但讓更多有個性的人失去了飛翔的天空。

高考制度的利弊,正如六字所云:利九分,弊一分。

中國是什麼時候恢復高考制度的

1977年冬天進行了中斷11年的高考,1978年夏正式恢復了現在的高考制度 1977年恢復了高考制度。中國是什麼時候恢復高考制度的 中國是在1977年8月恢復高考制度的。決定恢復高考制度 1977年8月4日早晨,在人民大會堂親自主持召開了有33位全國各地的著名科學家 教授以及科學和教育部門負責人參加...

請問新加坡的高考制度怎樣?和國內一樣嗎?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是6年小學,4年中學,2年高中,4年大學。中國初中畢業生到新加坡留學,多數都是讀 中學的中三。讀完中四後,參加o level考試。及格就能公升高中或理工學院。不難要看你是什麼樣的學生了,如果你在國內平均分80以上的話就不難,至於華人學生內訌,成績差壓力大都是胡扯,語言關也不難過。新加...

江蘇省的高考制度為什麼號稱全國最難

一 江蘇高考之所以難,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考試的分數計算機制非常複雜。這又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高考總分只含語文 數學 英語,總分為480分。總分最低,區別於其它省份。其中語文160分 數學160分 英語120分是文理科相同的試卷,比起某些省份文科數學易於理科數學的情況,難度大大增加。文科生語文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