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死於何人之手,歷史上岳飛一家人是否都死於秦檜之手

2021-03-27 08:48:53 字數 5182 閱讀 6106

1樓:沫沫墨漠

不是呀後妻 李娃

李娃(1101—1175),字孝娥,與岳飛在戰亂中相識,兩人應在建炎二、三

年間結婚。岳飛從不納妾,與李娃感情和睦,生有霖、震、靄(霆)三子。夫遇害後,李娃被流放嶺南,仍堅持將兒孫撫養**。

冤獄昭雪後,李娃和三個兒子北歸,終年75歲,葬於江州(今江西九江)。

子女子 嶽雲、岳雷、岳霖、岳震、嶽靄(霆)

長子岳雲(1119—1142),字應祥,號會卿,劉氏生。他12歲即從張憲軍,隨父親征戰四方,身先士卒,屢建奇功。後被誣入獄,與父和張憲同時被害,時年23歲。

冤獄平反後,贈安遠軍承宣使。

次子岳雷,字發祥,號夏卿,又號聲甫,劉氏生。2023年(靖康元年)三月,生於山西平定軍。岳飛在獄中時,岳雷曾被派去照料其父。

父被害後,隨親人被遣送至惠州(今屬廣東省)拘管,還未等到父兄平反,便已在流放地含恨而終。

三子岳霖(1130—1192),字及時,號商卿,母李娃。岳飛遇害時,霖年僅12歲,孝宗皇帝昭雪時,霖32歲。霖多方蒐集父親遺事,其子岳珂在此基礎上編成《鄂國金佗稡編》28卷、《續編》30卷,這是研究岳飛的重要史籍。

四子岳震,字東卿,母李娃。父兄蒙冤遇害,震方7歲,隨母流放。曾任朝奉大夫,後又加封緝忠侯。

五子岳霆,李娃生,初名嶽靄,後宋孝宗為之改名岳霆,字應時,號君錫。父兄遇害時才3歲,隨母流放。後任修武郎、合門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續忠侯。

女 嶽安娘、嶽銀瓶

嶽安娘,岳飛之女,其夫高祚於2023年(隆興元年)特補承信郎。

嶽銀瓶,一說其本名孝娥,相傳是岳飛次女。《說岳全傳》提及岳飛次女聞父兄冤死,欲為他們鳴冤不果,抱銀瓶投井而死,終年13歲,世稱為「銀瓶小姐」。除《說岳》外,其事蹟在南宋詞人周密《癸辛雜識》和清代以來的杭州地方志均有記載。

清末學者俞樾亦有一篇述及嶽銀瓶事蹟的文章《銀瓶徵》。

岳飛是怎麼死的?

2樓:凌櫻緋

岳飛是被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治罪,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

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2023年遇宗澤起到2023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2023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

2023年,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殺害,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3樓:波實後鶯

被奸臣秦檜所害。

十二道金牌

七月十八日,即張憲從臨潁殺向開封之時,第一道班師詔送達。岳飛鑑於當時完勝的戰局,寫了一封奏章反對班師:「契勘金虜重兵盡聚東京,屢經敗衄,銳氣沮喪,內外震駭。

聞之諜者,虜欲棄其輜重,疾走渡河。況今豪傑向風,士卒用命,天時人事,強弱已見,功及垂成,時不再來,機難輕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圖之。

」隔了兩三日,朱仙鎮已克,完顏宗弼已逃出開封之時,岳飛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其中全是措辭嚴峻、不容反駁的急令,命令岳家軍必須班師回鄂州,岳飛本人則去「行在」臨安府朝見皇帝。宋高宗發十二道金牌的時間,大約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即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復西京河南府捷報不久。

岳飛收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憤惋泣下,「十年之功,廢於一旦。」然而友軍已經撤退,岳家軍孤軍難支,不得不下令班師,百姓聞訊攔阻在岳飛的馬前,哭訴說擔心金兵**倒算:「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悉知之。

相公去,我輩無噍類矣。」岳飛無奈,含淚取詔書出示眾人,說:「吾不得擅留。

」於是哭聲震野。岳飛決定留軍五日,以便當地百姓南遷,「從而南者如市,亟奏以漢上六郡閒田處之。」

岳飛前往「行在」臨安府的路途已走了大半,期間不斷接到宋高宗的手詔,以及秦檜以三省、樞密院名義遞發的省札。儘管內容自相矛盾顛來倒去,最後仍是令岳飛「疾馳入覲」,「赴行在奏事」。當岳飛聽到中原傳來的宋軍敗訊,只能長嘆:

「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結果岳飛的第四次北伐因為政治原因而失敗。

【「莫須有」】

之後,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不見得沒有)」)。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2023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雲、部將張憲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被殺害。岳飛被害前,在風波亭中寫下8個絕筆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其兒,並說:嶽元帥盡忠報國,今後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岳飛沉冤21年後,紹興三十二年(2023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追封鄂王,諡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嶽鄂王墓」,並立廟祀

4樓:茂冬卉金騰

並說,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岳飛沉冤21年後:嶽元帥盡忠報國,紹興三十二年(2023年),即杭州西湖畔「宋嶽鄂王墓」。

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2023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準備北伐,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雲、部將張憲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被殺害,諡武穆。隗順死前,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宋孝宗即位。岳飛被害前,在風波亭中寫下8個絕筆字,忠武,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追封鄂王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今後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又將此事告訴其兒,獄卒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天日昭昭」

岳飛被害後,額名忠烈、不見得沒有)」),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天日昭昭,修宋史列志傳記,便下詔平反岳飛

5樓:堯文靜斯旎

當時政局害死的。。岳飛主張抗金。秦檜主張議和。。

高宗怕岳飛也像他們宋家來個「陳橋兵變」下旨岳飛全家抄斬參考資料:

6樓:匿名使用者

最接近事實的是趙構主謀說。

秦檜狀元出身,滿肚子學問,替岳飛弄幾條罪在不赦的理由想來不是難事,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為什麼偏偏要說出個「莫須有」的千古笑話來?「莫須有」三個字連韓世忠這樣的武夫都騙不過去,怎麼能取信於天下?

由此可以推想,殺岳飛恐怕不是秦檜的主意,他說「莫須有」,就是「我也不清楚」,言下之意就是「不是我要殺他」。

趙構要殺岳飛,原因有三:

1、岳飛提出的口號讓趙構不快。岳飛的口號非常響亮,叫「直搗黃龍,迎回二聖」。對宋高宗趙構,卻很有點兒尷尬了。

這「二聖」,乙個是他老爸,乙個是他老哥,無論哪個回來,這皇帝之位都沒有他的份了,更何況兩個一起回來?

2、岳飛請立太子讓高宗不滿。紹興七年(2023年),岳飛聽說金人想在汴京立欽宗之子,就上疏高宗請立太子以安定人心。這就觸犯了皇家最大的忌諱。

岳飛的提議,從抗金的現實出發是好意,但這種好意是否能被皇帝接受,卻大成疑問。

3、就是趙構一心議和,金兀朮又有「必殺岳飛而後可和」的話,這樣就迫使趙構下了殺害岳飛的決心。

在中國有乙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忠良的事,那罪大都記在一兩個奸臣頭上。其實奸臣固然可惡,可沒有皇帝默許和慫恿,哪個奸臣能成氣候?所以該跪在岳墳前請罪的,是宋高宗趙構。

7樓:華富貴甄釵

史書上有記載是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判處死刑,同時被殺的還有岳飛的大兒子,還不到20歲的嶽雲。一般的**作品都把害死岳飛的主要**說成秦檜,實際上應該是當時的皇帝趙構,沒有皇帝的默許,秦檜不可能完成這件事。

8樓:旅星菱張悌

岳飛回臨安後,即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紹興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朮要求「必先殺岳飛,方可議和」。秦檜乃誣岳飛謀反,將其下獄。

紹興十一年(2023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是年岳飛僅三十九歲。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寧宗時,岳飛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9樓:匿名使用者

岳飛帶領岳家軍不斷收復失地(中原地區被金人所占領,所以需要收復失地),帶領岳家軍節節勝利,但宋高宗害怕岳飛的隊伍一天天壯大對其構成威脅,於是趙構在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要求岳飛必須班師回朝,最後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原因:

(1)害怕岳飛功高震主,於是在秦檜的挑唆下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道金牌,要求岳飛必

須班師回朝,然後殺害岳飛。

(2)如果岳飛成功收復中原失地,那麼其父親宋徽宗和哥哥宋欽宗就會回來,自已就

無法再當皇帝。岳飛廟前有罪人跪著的銅像,「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佞臣」

指秦檜等陷害岳飛的人。

10樓:南宮向雪惠捷

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

以逮捕審訊,雖然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趙、秦最終決定殺害岳飛父子和張憲,而秦檜創造發明了「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不見得沒有)」)。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2023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雲、

11樓:田溫商煙

趙構和秦檜殺害岳飛,其行為的可恥程度就不必說了,論其深層次的原因,除了趙構害怕其兄回歸會影響他的帝位外,宋朝君主一直害怕武將掌權也是乙個重要因素。當時岳飛、韓世忠等人的部隊都有很濃重的私人部隊色彩,從趙構的角度上來說,岳飛在大勝收復中原後難保不會藉著手上的兵權和崇高的威望篡位,而岳飛認為自己於心無愧,有什麼話都直說,除了干涉過立太子這樣的敏感問題外,還說過把自己和宋太祖趙匡胤相比的敏感話題,觸動了趙姓君主最敏感的神經。岳飛死後,武將手中的私人部隊也基本被朝廷收回,宋軍又恢復到以前那種半死不活的狀態。

12樓:匿名使用者

【「莫須有」】

之後,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由於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最終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不見得沒有)」)。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2023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雲、部將張憲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被殺害。岳飛被害前,在風波亭中寫下8個絕筆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被害後,獄卒隗順冒了生命危險,將岳飛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死前,又將此事告訴其兒,並說:嶽元帥盡忠報國,今後必有給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岳飛沉冤21年後,紹興三十二年(2023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便下詔平反岳飛,追封鄂王,諡武穆,忠武,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即杭州西湖畔「宋嶽鄂王墓」,並立廟祀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修宋史列志傳記。

當年岳飛冤死於風波亭

淮西之戰,宋軍先勝後敗,岳飛 擁重兵 而 逗留不進 坐觀勝負 趙構害怕諸大將久握重兵,跋扈難製,秦檜趁機向高宗 乘間密奏 說各行營護軍號稱張家軍 韓家軍等,諸軍但知有將軍,不知有天子,跋扈有盟,不可不慮 朝廷決定改採退守長江的戰略,又發表韓世忠和張俊任樞密使,岳飛任樞密副使,明公升暗降,事實上是解除...

岳飛的身世,岳飛的身世

岳飛 1103 1142 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 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 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 軍事家 民族英雄 抗金名將。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 遼 金 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 鏈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 岳飛...

岳飛如何死的,岳飛是怎麼死的?

岳飛父子被秦檜以謀反罪名予以逮捕審訊,雖然找不到證據而無審訊結果,趙 秦最終決定殺害岳飛父子和張憲,而秦檜創造發明了 莫須有 的罪名。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其詞 其事體莫須有 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廿九 1142年1月27日 除夕之夜,一代名將岳飛及其兒子岳雲 部將張憲在杭州大理寺風波亭內被殺害。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