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青潭居士
崇禎皇帝遺言:「朕涼躬聖意,有傷天德,死去無顏見祖宗。故去面冠,以發復面,任賊分割,無傷百姓一人!」
古人多重身後事,就是亡命之徒,也希望能落個全屍。崇禎皇帝卻說:「任賊分割,無傷百姓一人!
」人們發現崇禎帝屍體時,見其披髮掩面,身穿藍衣,左足赤露,右著朱靴,衣前書寫一段文字:「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復面,任賊**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
乙個為國家而死的皇帝,一位臨死前還惦記著百姓的皇帝,難道不值得敬佩尊重嗎?
個人感覺崇禎屬於志大才疏之人,早期打破了閹黨和東林黨牽制的局面,讓東林黨**獨大,嚴重危害到國家利益,政治上顯得幼稚。後期又錯信袁崇煥,每年在遼東防線上花費過多的人力物力,形成防內防外兩難的局面,像孫傳庭、盧象公升等這些真正的國家棟樑卻冷落,得不到真正的重用,軍事上也顯得幼稚。我感覺他就是個志大才疏的君主,但是臨死前的那道詔書和死社稷的行為又確實讓人尊重敬佩。
2樓:無極小屁孩
第一,殺袁崇渙古往今來都有刑不上大夫之理,就算他再恨袁就算袁崇渙有十惡不赦的罪過 也不該給他以那樣的酷刑吧? 當然歷史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只談電視劇集裡的情節
第二,左右飄擺沒有主見並且言而無信,皇太極打到家門口了就嚇破膽了 還手持著所謂的天子劍上城禦敵 把調去打李自成的軍隊給調回來從全國調兵,這還不算最不應該的是居然在百姓幫忙抗敵以後原本答應給的錢居然一分不給
第三,喜怒無常,且不會用錢,我曾和朋友開玩笑評價崇禎我說他是一哭二鬧三上吊 呵呵 祖墳被扒了哭 稍微打個勝仗就笑的忘乎所以 最後還真就上吊了 他的國庫裡一直不缺錢 可是該用的錢從來不捨得給 但是我不明白作為帝王要什麼有什麼吧應該,他要那麼多私產幹什麼?他的觀點就是你要給我打仗打不好我殺你,不按我說的打我也殺你,前提是你還不能花我的錢!!!
當然崇禎是個勤政的皇帝,可是他勤對了地方嗎?作為乙個帝王天天搞所謂的布衣麻鞋 他自己能省多少錢,他就那麼做了大臣還不是一樣眠花宿柳!?
當然還是那句話精神可嘉
我認為崇禎的結果完全是他自己走出來的 所以我說他不值得同情
3樓:**的
看過明朝那些事 我覺得值得 崇禎非常的勤政 和秦始皇差不多 但是生不逢時 內憂外患太嚴重了 崇禎是個好皇帝 但沒有生對時候 他最後也是很有尊嚴的自殺了 沒有落入農民軍的手裡
4樓:丶阿波茨得
值得吧. 他還算是比較有骨氣的亡國君.雖然做了許多在他看來正確的決定.
並且在發現決定不對的時候勇於承認(六下罪己詔),但是風雨飄搖的明朝已經不是他能挽救的了. 要怪也要怪魏忠賢這個死太監.
5樓:匿名使用者
不值得,崇禎即位,正直國家內憂外患之際,內有黃土高原上百萬農民造反大軍,外有滿洲鐵騎,虎視眈眈,山河冷落,烽煙四起。他決事果斷,雷厲風行,如處理閹黨一案, 也有心細多疑,優柔寡斷之一面,如關於是
先攘外抑或先安內,一直拿不定,遂誤國家 ;既有刻薄寡恩 翻臉無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腸之一面,對週後互敬互愛;他自製極嚴,不耽犬馬,不好女色,生活簡樸;他也經常徵求左右的意見,但剛愎自用,不能做到虛懷納諫;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煥楊嗣昌,洪承疇,具一代文武全才,任用他們時,言聽計從,優遇有加,一旦翻臉,嚴酷無情,果於殺戮,導致用人不專,出現崇禎朝五十相局面;他憫恤黎民疾苦,常下詔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無度,趣百姓於水火;他勵精圖治,經常平台招對,諮問政之得失,與臣下論討興亡之道,為政察察,事必躬親,欲為中興之主主,但求治心切,責臣太驟,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斷絕常謂所任非人,終成孤家寡人,至於煤山殉國,從死者唯一太監耳。
6樓:手摸歷史
乙個封建帝王,同情什麼,已經被歷史淹沒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歷史對崇禎皇帝的真實評價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勤奮、急燥、愛面子。
9樓:匿名使用者
帝公元2023年,玩了一輩子木匠活的熹宗在臨去見太祖的前幾日,將他的五弟信王由檢叫到跟前說:「來,五弟當為堯舜也。」他將乙個內困外患的國家,而且還是閹黨把持著的朝政的恐怖局面交給了他十七歲的弟弟。
這就是後世稱為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為他的朝政和國家奮力掙扎了十幾年的明崇禎皇帝。
崇禎是乙個優點與缺點都突出的人
崇禎對朝務的勤勉和生活上的簡樸在中國幾千年皇帝史上都是罕見的。
把史書裡對他評價綜合一下就是:「他在位十七年,一直勤政理事,雞鳴就起床以至夜晚都不睡覺,往往焦勞成疾。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宮裡從來沒有宴樂之事。」
再順便舉史書上所載的三件小事:
崇禎曾把宮中萬曆時所儲藏的上等遼參在集市上買掉,換回數萬兩銀子聊補國用。
某日思宗聽講官給他講書時,所穿內衣袖子已破損,留在外面很**觀,不時的把它塞進去遮掩。
崇禎十五年七月初九因為「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遭到了內閣輔臣的批抨。崇禎感激而又羞愧,特親 筆寫了手敕,對輔臣進行褒獎,對自己進行了虛心的批抨。
但崇禎性格上的缺點也是強烈和極端的,「剛愎自用,急躁多疑」。
崇禎期間內閣輔臣走馬燈似的換了五十個,換了十四個兵部尚書,一直未形成乙個穩定的內閣.所殺大臣不計其數,僅總督就有七人,巡撫十一人。
我認為他還有乙個重大性格缺陷,就是極度過於自尊,也就是死要面子。這從三件事就能看出來。這三件事是「南遷」,「與後金議和」,「冤殺袁崇煥」,三件個個都是能置他於死地的重要事件。
1.南遷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明總兵唐通以居庸關降,李自成的農民直接對京城形成包圍之勢,崇禎明白大勢已去,遂謀劃南遷。本來南遷之事,直接關係到皇帝本人生命是否能存活,這種事情,只要皇帝一人拍案定奪就可以實行,縱使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也無所謂。但崇禎死要面子,認為南遷就是逃跑,置祖宗宗廟,江山社稷於不顧,恐遭後世恥笑。
過於自矜,非要召集群臣商議此事,他的意思希望大臣合力懇請他南遷,他在力辭幾次,最後不得不接受群臣好意,體面地寫開京城。可這層意思他又不能直接說,那當然大家不明白啦。群臣還以為皇上真的是讓他們討論留京與南遷那種戰略好呢,結果就有不少人提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認為不可南遷。
三月初四崇禎最後一次提到「南遷」,仍然有些大臣建議固守京師,還說出,讓太子監國南京,崇禎無奈在被逼出了一句慷慨之言「國君死社稷」,然後他緊跟著快忍不住哭似地又說了一句:「朕想往**去!」。
三月十七日早朝,崇禎懶得再說任何的廢話,北京在李自成猛攻下眼見守不住了,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君臣相對而泣,束手無策。看著哭天抹淚的諸臣,這時想跑也來不及了,只是用手指在桌案上寫下「文臣個個可殺」,讓身邊的司禮太監看了看,隨手抹去。這明顯是針對文臣阻他南遷而有感而發的。
崇禎沒有南遷,所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明末政局中的明朝、農民軍和後金三股勢力制約相持局面過早崩潰,本來明最基本的是可以劃江而治。由於崇禎(包括太子)這個神經中樞自我毀壞,餘下力量分散,內部矛盾重重,自相殘殺,南明朝廷很快滅亡。
(words)2.與後金議和
因為南宋的岳飛與秦燴事件,導致以後的朝代若與蠻幫議和,「皆背認為**」。
到了崇禎十四年年底,洪承孤軍困守松山,松山,錦州形式日益吃緊,正月初一,他接受了兵部尚書陳新甲之建議,與後金秘密接觸、私下議和,然此事不慎外洩,外廷一時間**大譁,所謂「言者皆雲,堂堂**,何至講款?」面對如此「朝議」,視面子如生命的崇禎為了表明清白,將一切責任推到陳新甲身上,指責他秘密議和,冤殺了陳新甲。本來己和皇太極達成的友如停戰協議就此不了了之。
這樣一來遂喪失了結束兩線作戰的機會。以後一直在攘外與安內兩手作戰,疲於奔命。
3.冤殺袁崇煥
崇禎殺袁崇煥使後世人衍最為迷惑不解的乙個如此精勵圖誌的皇帝卻自毀長城,大家只好盡力翻找袁崇煥的所有過失和錯誤來解釋這個問題,猶未能令人徹底信服。甚至於還有人從崇禎的心理是否有問題來考慮。我想從崇禎愛面子方面來解釋一下。
1.計五年,全遼可復 2.誅殺毛文龍3.徹底摧毀東林黨4.與後金議和
擅自誅殺大帥毛文毛,讓崇禎的權威與面子何處放?崇禎授袁崇煥於尚方寶劍,也只是讓他在緊急時刻能夠自作主張,先斬後奏。但誅殺毛文龍,袁在出京前就已在謀劃了,處死乙個如此重要的人物居然是在一直瞞上皇上偷偷進行。
崇禎最忌恨黨爭,手握重兵的總督居然與東林黨有些暖味,讓崇禎面子何處放?
私下與後金議和,讓崇禎面子何處放?
一開始崇禎默許同意,但後來因為朝臣譁然反對,崇禎就禁止他不許議和,但袁為了能有時間修築邊防,就仍於皇太極私下秘密來往書信,以求得寶貴時間。殊不知,此乃皇太極一計也,在圍困北京時,皇太極將這些書信突然公布與眾,以至袁崇煥於死地。
袁崇煥無罪被殺,對於明朝整個軍隊士氣打擊非常沉重。從那時開始,明朝才有整個部隊向滿清投降的事。袁崇煥既忠且能,可惜生不逢時,最後還落得乙個凌遲。
經歷過袁崇煥的凌遲,以為無論誰投降滿清都是可以理解的,想想以袁崇煥如此忠心耿耿,尚且是這樣下場,何況其他人。
崇禎在農民軍攻城時,他望眼欲穿的吳三桂走了半個多月還沒有從寧遠趕來,在他上吊前的那一時刻,他是否想起了當年袁崇煥兩晝夜急馳三百餘裡來救他的事呢 ...
崇禎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置整個國家利益於不顧,置自己的江山與性命不顧。前有宋襄公,後有崇禎帝啊!
崇禎如此乙個愛民勤政,自強的人卻因為自身許多嚴重的缺點而落得個亡國下場,實是令人嘆息。
崇禎是哪個年代的,崇禎皇帝是什麼朝代的
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皇帝是什麼朝代的 崇禎皇帝是明朝的。朱由檢 1611年2月6日 1644年4月25日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於1622年 天啟二年 年被冊封為信王。年號崇禎 1627年 1644年 後世稱為崇禎帝。朱由檢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
崇禎皇帝的總管太監王承恩最後是怎麼死的
自縊於煤山 王承恩,太監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禮秉筆太監。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 平則 德勝三門。承恩見賊坎牆,急發炮擊之,連斃數人,而諸璫洩洩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內官,備親征。夜分,內城陷。天將曙,帝崩於壽皇亭,承恩即自縊其下。福...
崇禎皇帝臨死前最後一道聖旨寫的什麼
最後一道聖旨呢,他只是說明了讓那些壞人 汙吏受到懲罰而已。據說皇帝最後一道聖旨是取消三響加派,用來挽回局面 最後一道聖旨就相當於他的遺屬了,表達了他當時對時局的絕望。其實就是覺得自己沒有顏面見祖宗,是一種悔罪的心態吧。寫帝位誰來繼承啊,因為這些事情必須要交代的。肯定臨死前的聖旨是為我們老百姓著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