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林顧姝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餘年間
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漢代儒者奉為經典,乃稱《詩經》.
詩經的作者成分很複雜,產生的地域也很廣.但這些詩篇,就其原來性質而言,是歌曲的歌詞.從先秦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詩最初的作用是用來歌唱的,它是貴族祭祀宴樂的產物.
就其普遍的四言詩格式來看,它明顯是為了適應編鐘之類的打擊樂器而編纂的.
然而如果單純從內容上看,詩又顯然是為了乙個特定目的而作,國風是小雅中的一部分,是某種意義上的民歌,在它描繪的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它所處的環境的複雜.但是這裡所謂的民歌是流傳於民間的歌曲,並非是普遍意義上的民間歌謠,它的創作群體是當時的文人雅士以及貴族知識分子,在描述的內容上除七月以外又很難看到反映民間疾苦的文字.因此從廣義上說,這類作品可以歸結到社會性的群眾性的創作;頌詩主要是周頌,這是周王室的宗廟祭祀詩,產生於西周初期.
除了單純歌頌祖先功德而外,還有一部分於春夏之際向神祈求豐年或秋冬之際酬謝神的樂歌,反映了周民族以農業立國的社會特徵和西周初期農業生產的情況.頌詩對於研究西周乃至商代歷史有很大的借鑑作用,但在文學成就上它就遠遠不能與國風小雅媲美.
詩經中的作品大多是抒情詩,它不重視人物的塑造甚至忽視事件本身,它傳達出來的是作者對於社會、感情的認識,或者只是一種文學性質的悲天憫人.在居於其中大部分的愛情詩裡,我們看不到像同時期西方和印度詩歌中的長篇敘事,它只是為了歌頌愛情而歌頌,這是一種廣義上的情感表達.這對我們後世文學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之後幾千年的文學發展歷程中,抒情詩一直是文學發展的主線.
從詩經的取材來看,它又具有顯著的現實主義色彩.詩經幾乎包含了當時所能囊括的社會生活中的任何乙個方面,它對政治、社會的關注使其脫去神話傳說的外衣,這在當時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小部分人群對下層人民的文學性的關懷,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已經使人們的視線從權利和鬥爭中稍微分散了一些.我們不能說詩經的主題內容是為了反對統治階級的**,但它卻給了後代文人乙個這樣的傳統,使我們的後世文學不至於過多的沉淪到美學的狹小範圍內,從而對詩歌的發展方向做了乙個界定.
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對於社會責任的多分強調,也阻礙了文學關於情感的自由表達,抑制了文學多樣性的發展.
但是詩經的抒情又不像現代西方歌劇那樣熱情奔放,它在總體上還是比較克制的.詩經的抒情較常見的是憂傷的感情,它不是強烈的悲憤和強烈的歡樂噴湧而出一洩無餘,而是委婉曲折波瀾起伏.由此也使詩經在抒情表現方面顯得細緻、雋永.
當我們現在讀詩經,甚至已經想像不到它當初作為世俗歌曲的載體,而是一種單純的文學形式.另外,儘管詩經的抒情一般比較平和,卻依然是真摯而動人的,而且也並非沒有明朗歡快、天趣盎然之作.後代儒家把詩經中的所有作品都說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並不能抹殺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愛情詩對人們的感染力.
因此,在封建**時代,當文學道德化傾向、說教傾向變得過度嚴重時,詩人們也會打出詩經的權威旗號,要求給感情以應有的、至少是適度的承認.
總而言之,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乙個光輝的起點.它從多方面表現了那個時代豐富多采的現實生活,反映了各個階層人們的喜怒哀樂,以其清醒的現實性,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早期詩歌,開闢了中國詩歌的獨特道路.
而作為詩經的傳承,漢樂府在繼承它的優秀傳統的同時,又在多個方面對它進行改進發展.
漢代的主流文學是文人創作,文人創作的主流是辭賦.樂府民歌與詩經的相似之處都是作為民間的創作而存在,是非主流的文化.它與文人文學雖有一致的地方,但有著更多的不一致之處.
這種非主流的民間創作,以其強大的生命力逐漸影響了文人的創作,最終促使詩歌蓬勃興起,取代了辭賦對文壇的統治.
漢樂府民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尤其是第一次具體而深入地反映了社會下層民眾日常生活的艱難與痛苦.在漢代文人文學中,政論散文、辭賦,都不涉及社會下層的生活,樂府詩恰好彌補了這一空缺.它對社會現實的揭露是非常直接甚至是赤裸裸的,《十五從軍徵》、《戰城南》等篇目中描述的景象已經不能僅僅從抱怨上做出解釋,它是對黑暗社會現實的控訴,更在《東門行》一詩中把這種控訴直接轉化為反抗,這是在詩經中所看不到的.
漢樂府民歌第一次把它具體而深入地反映出來,顯示了中國文學乙個極大的進步,同時也為後代詩歌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內容極其廣泛的題材.由於很多詩人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傳統,反映民生疾苦漸漸成為中國詩歌的一種顯著特色.
其次漢樂府民歌奠定了中國古代敘事詩的基礎.中國詩歌一開始,抒情詩就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詩經》中僅有少數幾篇不成熟的敘事作品,楚辭也以抒情為主,到了漢樂府民歌出現,雖不足以改變抒情詩佔主流的局面,卻也使敘事詩在文學題材發面佔據了乙個位置.而且漢樂府民歌中的敘事詩大都是短篇,這一類作品,常常是選取生活中乙個典型的片斷來表現,使矛盾集中在乙個焦點上,既避免過多的交代與鋪陳,又能表現廣闊的社會背景.
這在古典文學的發展史上,無疑是乙個劃時代的進步.在此之後的敘事詩,可以說完全是在漢樂府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後代的敘事詩,在分類上一般都歸屬於樂府詩體.這也是文學在另外乙個層面上的傳承.
樂府詩的另外乙個重大進步就是產生了像《枯魚過河泣》這樣類似於寓言的文學題材,它比詩經具有更加生動靈活的表達形式,因此能夠把以前不能輕易表現的感情抒發出來,這是樂府詩的乙個特色,也成為後世文學的典範,像唐詩中的豐富聯想、靈活多變的表現手法,都不能不說是受到了它的直接薰陶.
從整個中國文學的發展歷程來看,任何一種文學形式的興盛與式微都是息息相關的.詩經作為最初的文字文學,為樂府詩的興盛提供了基礎,甚至詩經本身就是樂府詩而樂府詩不過是詩經在時代前進過程中的必然前進.在它們的共同影響下,中國的古典文學逐漸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單一題材走向多元化,直至在世界文明史留下輝煌而濃重的一筆.
今天我們分析詩經與樂府詩的關係,就是要從中發現文學內部的本質聯絡,為我們的傳統文學甚至中華文明的復興找到乙個依據,一條切實可行的出路.在這裡我們會發現,一種文明的興盛與發展並非無跡可尋,在它規律性的內部還未顯現之前,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在所期待的一切就是它所要抵達的未來,而且並不遙遠.
文學和**有什麼區別啊!
2樓:學院派魚多多
一、整體與區域性的區別。
1、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
2、**,通過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具體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是文學這一學科的乙個分支,**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二、構成要素的區別。
1、文學,意識的產物,生活的反映,文學是客觀的東西到了人的頭腦中後,人重新組織編出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
古今中外都曾把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書籍文獻統稱為文學。現代專指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藝術,故也是語言藝術的一種。
2、**,構成三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
三、表達內涵的區別。
1、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範疇。
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乙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乙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乙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型。
3樓:蘭卿蘭卿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是文學體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樣式。它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
4樓:andy我
文學包括的範圍比較廣,**屬於文學的一種。
5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作品分為四種體裁:詩歌、散文、戲劇、**。
所以文學作品包含**。
如果是純文學作品與娛樂性**的區別的話,本人是這樣理解的:
純文學蘊蓄深厚,內蘊現實生活的真實、真理,思想內容更加深刻。無論現實的還是浪漫德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將人導向對現實的關注,進取。
而娛樂性讀物多把人導向虛無世界,多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臆想,輕易滿足人情感(某些還有財富、權利)的慾望。慾望的輕易滿足使人在現實中反而消沉,多給人造成消極影響。
文學的概念
6樓:匿名使用者
廣義的文學,是指一切口頭或書面語言行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學以及政治、哲學、歷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態。這是文學的文化含義。
狹義的文學,是指具有審美屬性的語言行為及其作品,包括詩、散文、**、劇本等。這是文學的審美含義。
文學首先必須是乙個語言文字,這個文字有它的存在形態,如語音,詞語,結構等。它可以口頭的形式代代傳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為載體傳承,也可以印刷品,網路**形式存在。儘管載體各異,但都離不開具體的語言這一客觀事實。
文學作品,由乙個又乙個修辭構成,當然,文學的基礎還是文字、詞語和句法,但是這些結構主義喜歡的東西,本身並不能形成「作品」,對它們的支離也讓我們對文學更加難以把握。
確實得承認,修辭就是一種句法。但是純粹的句子並非文學,只有被佈滿篇章、形成更強大的隱喻之後,文學才宣告出生。
擴充套件資料
文學與新聞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既是新聞作品,又有很強的藝術性,文學性,所以文學與新聞作品是很難有明確界限的。
其次文學與歷史作品也是難以明確劃開界限,比如邱吉爾的演講詞,既是實用的鼓動性文章,有很有文學特色。
最後文學與哲學論著也不容易區分,比如英國的培根的《論人生》既有哲學道理也有文學意蘊,叔本華的散文集、哲學家薩特的哲學著作也很有文學意蘊,因此他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判斷文學與非文學的標準粗略概述如下:文學的語言具有獨特地表現力;文學總是要呈現審美形象的世界,這種審美形象具有想象、虛構和情感特性;文學傳達完整的意義,本身構成乙個整體;文學蘊含著似乎特殊而無限的意味。
南朝樂府民歌的特點南朝樂府的南朝樂府民歌的內容與特色
1 內容狹窄,多數是情歌。2 多用雙關語。3 體制小巧,多為五言四句。漢樂府民歌反映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北朝樂府民歌表現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南朝樂府民歌則十之 屬於女子所唱的情歌。這自然不是當時的社會沒有產生怨刺之音,而是由於蒐錄民歌目的在於滿足上層統治者的聲色之娛,蒐錄者就必然摒斥和這一目的格格不入的...
詩經采薇和漢樂府十五從軍徵之間的異同
采薇 和 十五從軍徵 同是寫久經征戰的士兵還鄉的感受,但表現手法不同。采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像一幅水墨畫,而十五從軍徵是寫實,通過記敘來表現人物,表達人物感情 從 采薇 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從寫作上看,它和詩經的 許多作品一樣用以薇起興的手法,加上章法 詞...
樂府詩的格律 章法,樂府詩的平仄
首先你上下句必須平仄相對,個別地方可以破一點,為了更好的意思 押韻可以押版平水韻中 權的鄰韻,這個可以參考詞林正韻。章法無甚要求,語意轉折處應當轉韻這個可注意可不注意,但不能在語意不轉折處換韻,這是不合章法的。樂府詩的平仄 上下句必須平仄相對,但有些地方並不那麼嚴格,用韻也比較寬一點,可以用鄰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