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鑄劍》,魯迅《鑄劍》的內容概括。

2021-03-19 12:54:18 字數 3775 閱讀 3632

1樓:匿名使用者

是後來收錄到**集裡面的時候改的吧 ~~~

剛寫出來的時候是叫《眉間尺》

我覺得《眉間尺》這個人物和可愛啊,所以也比較喜歡這個名字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寫的故事本來與鑄劍,比眉間尺更容易理解

魯迅《鑄劍》的內容概括。

3樓:匿名使用者

周宣王時代的楚國。楚王奢殺,找來天下第一鑄劍名師幹將及其妻子莫邪為他鑄劍。幹將夫婦採金英鐵精,苦幹三年,為楚王造一名劍。

楚王怕幹將為他人所用,劍成之日就斬殺了幹將。幹將妻莫邪對此早有所料,她要丈夫鑄成兩把劍。一把雌劍獻了楚王,一把雄劍莫邪保留著。

幹將被害16年後,莫邪含辛茹苦養大兒子眉間尺。莫邪把其父遇害情景告訴眉間尺,眉間尺一改以往柔弱性格,決心以雄劍為父報仇。眉間尺憑一股勇氣來到王城,殺不成楚王,又被通緝捉拿。

俠士晏之敖來見眉間尺,他可以殺楚王,但要借重眉間尺的寶劍和頭顱。眉間尺信任他,把寶劍和自己的頭顱給了晏之敖。晏之敖以獻眉間尺之頭晉見楚王,並設計在煮頭的鼎邊用雄劍砍下了楚王的頭,眉間尺和楚王兩顆頭在鼎中進行殊死搏鬥。

眉間尺年幼,不是楚王對手,被楚王的頭咬住不放。晏之敖見狀,拔劍自刎,頭顱掉入鼎中,加入戰團,終於把楚王頭咬得無聲無息。三個頭都煮成了白骨,無法分出彼此,楚國王公大臣出於無奈,只好將三個頭顱均以王禮分而葬之。

這就是三王冢的來歷。

如何評價魯迅的《鑄劍》?

魯迅的《鑄劍》怎麼理解深層意思?

4樓:阿茲特克王

《鑄劍》是魯迅**中最好看的作品之一,其可讀性與直接感染力,惟《傷逝》可與比肩。**的情節十分精彩,大開大闔,每一步發展都出人意料;氣氛上也是動靜交織,緊張與荒誕相交疊,逼著你一口氣讀下去。但讀完後,你既覺得充實,有一種審美的愉悅,同時卻也會茫茫然,因為一下子很難弄明白,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

**中的眉間尺剛滿十六歲,就被母親派以重任,要他帶上亡父生前鑄就的劍,去找國王報仇;十六年前,因為寶劍煉成了,國王怕再有別人得到這樣的好劍,就拿鑄劍人的脖子試了劍鋒;其實父親早有預感,所以同時鍊就雌雄二劍,而把雄劍留給了未出世的兒子;兒子上路了,但一切都不順利,沒找到機會不說,國王卻已得到密報,派人來抓他了;這時出現了神秘的黑衣人宴之敖者,願意替他報仇,但要借他的頭和劍;眉間尺沒有多猶豫,提劍從後面砍下了自己的頭,把自己的「性命和寶貝」一齊交給了黑衣人;黑衣人帶著劍和頭上門去為國王表演,讓人頭在煮沸的鼎裡唱歌,當國王湊到鼎前**時,一劍砍下了國王的頭;兩顆人頭在沸水裡互咬起來,眼看眉間尺要吃虧,黑衣人又舉劍砍下自己的頭,三顆頭一起混戰,終於把國王的頭咬爛了;三個頭顱煮成了骨頭,分不出彼此,最終只能一同放進金棺落葬。

很多研究者都想從故事裡找出意義來,有的將它歸為「復仇」,有的將它提公升為「革命」,還有人乾脆稱這是向國民黨「四一二」政變發出的復仇宣言。然而,魯迅在文末明明寫著「一九二六年十月作」。這離「四一二」政變還有整整半年。

雖說他當時還沒定稿,又把它從廈門帶到廣州,但最後也是在一九二七年的四月三日定稿的(可參閱《魯迅日記》),這離「四一二」還有九天,離國民黨在廣州發動的同樣性質的「四一五」政變,則還有十二天。魯迅不可能未卜先知。但敏感如魯迅者,一定也會體驗到當時黑雲壓城的氣氛,這在他的心理上和作品的敘述中,當會有所反映。

至於「復仇」,當然是**的題旨之一。但魯迅花了這麼多時間推敲,如此用力地寫成的作品,如果僅僅就是為了演繹乙個離奇的復仇故事,那又不太像是魯迅的所為。有人認為《鑄劍》是魯迅創作的「武俠**」,宴之敖者體現的是中國的「俠義精神」,我想,他也是把復仇視為作品的全部核心了。

——事實上,在復仇故事背後,還暗藏著乙個故事,那是魯迅自己的故事。

一般讀這篇**,最易受到感染的場面,大致有這樣幾處:一是父親當年煉成寶劍時,白氣騰上半天變成白雲,轉眼又變成緋紅色,連地面也開始動搖的駭人景象;二是眉間尺遇到黑衣人後,兩人的怪異對話,眉間尺取出青劍果斷地削下頭顱,隨後狼群吃掉眉間尺的身體,黑衣人擊退狼群,以及他那尖利、奇崛而又充滿古意的高歌;三是黑衣人到國王的殿上表演,眉間尺的頭顱在鼎裡旋轉並唱歌,直到大王的頭被黑衣人砍下,三顆頭的鼎中大戰;當然還有第四,即大臣和姬妾討論國王的後事,左右為難,以及最後那熱鬧而尷尬的葬禮。但我們不可忘記,除了這些過目難忘的場面之外,**的開頭,還有很大一段,是有關眉間尺抓住老鼠,卻又猶豫不決,想殺而不忍殺的描寫。

這一場面也值得推敲,我甚至以為,其重要性未必低於上述場面,只不過它不太顯得離奇和強烈罷了。許多論者都認為**主角應是黑衣人而非眉間尺,但既然如此,一向在**結構上極為嚴謹的魯迅,何以要闢出那麼大的篇幅詳寫眉間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以至佔去了全文幾乎四分之一的地盤?當然其中也包括了母親訴說國王的殺父之仇,可母親醒來之前的筆墨,決非「起興」之類的點到即止。

**第二節,寫眉間尺帶劍上路,在遇到黑衣人之前,也是一路詳寫,這又是為什麼?同時,我們不可忘記,《鑄劍》原來的篇名,就叫《眉間尺》,後來收入《故事新編》時,為了每篇都統一為兩個字,這才改為現名。從中也可見出,眉間尺不是次要人物,其重要性不會低於宴之敖者。

5樓:

其實 許多 故事很感人,很能給人啟發,作者是飽含感情的完成那一作品,也是他人生經歷的體會,所以可以使人想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並不是在寫的時候就有那樣的借物喻人 的原意,即使有了都會 使文章退色。 您看出來的 聯想到的 都是你深層的理解。。。

6樓:

《鑄劍》似乎傾注了魯迅先生極大的心血,最終也不辜期望成為先生探尋人類靈魂、反思人性、守望孤獨的代表之作,其極具先鋒的藝術內涵仍恩澤此後的眾多作家.

簡單的子為父復仇的故事隨著「黑的人」的出現逐步步入複雜的旋渦中.魯迅花大筆墨寫了眉間尺的優柔寡斷,這就決定了復仇於他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在現實世界的這種兩難境地與復仇命運的必然性裡,就決定了宴之敖出場的順理成章,他的種種神秘性,把人引入另一種復仇的境地,即指向全人類生命個體的靈魂深處的自我復仇.再來看看楚王,殘忍、無道的代表

《鑄劍》--魯迅原文

7樓:姬覓晴

故事發生自在周宣王時代的楚國。楚王嗜殺,找來天下第一鑄劍名師幹將及其妻子莫邪為他鑄劍。幹將夫婦以王妃所孕之鐵,苦幹三年,為楚王鍛了兩把名劍。

楚王怕幹將為他人所用,劍成之日就斬殺了幹將。不想幹將夫婦只獻雌劍,未獻雄劍。

幹將被害16年後,莫邪含辛茹苦養大兒子眉間尺。莫邪把其父遇害情景告訴眉間尺,眉間尺一改以往柔弱性格,決心以雄劍為父報仇。眉間尺憑一股勇氣來到王城,殺不成楚王,又被通緝捉拿。

俠士晏之敖來見眉間尺,他可以殺楚王,但要借用眉間尺的寶劍和頭顱。眉間尺信任他,把寶劍和自己的頭顱給了晏之敖。晏之敖以獻眉間尺之頭晉見楚王,並設計在煮頭的鼎邊用雄劍砍下了楚王的頭,眉間尺和楚王兩顆頭在鼎中進行殊死搏鬥。

眉間尺年幼,不是楚王對手,被楚王的頭咬住不放。晏之敖見狀,拔劍自刎,頭顱掉入鼎中,加入戰局,終於把楚王頭咬得無聲無息。三個頭都煮成了白骨,無法分出彼此,楚國王公大臣出於無奈,只好將三個頭顱均以王禮分而葬之。

這就是三王冢的來歷。

8樓:稗官雕龍

魯迅 《鑄劍》的故事梗概

9樓:匿名使用者

是眉間尺吧,魯迅寫的

魯迅《鑄劍》的語言賞析

10樓:微笑的荒涼

他說:「《故事新編》真是『塞責』的東西,除《鑄劍》外,都不免油滑。」

詳請見

關於魯迅的<鑄劍>

提關於魯迅先生的《鑄劍》一文比較犀利的問題

鑄劍 是魯迅歷史題材的的 集 故事新編 中的一篇,故事新編 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核心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藝術想象和虛構,實質上是以歷史諷喻現實。鑄劍 完成於1927年4月,原名 眉間尺 寫於1926年北洋軍閥製造的 三一八 之後,寫於階級矛盾極其尖銳的時代,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雖然有武俠的成分,但是在...

gba鑄劍物語3的全礦石金手指,GBA鑄劍物語3的全礦石金手指

全礦石金手指 4200144a 6363 00000031 0001 color color magenta 全礦石 以及其他詳細的礦石分類 1.0200147c 63 鐵礦石 2.0200147d 63 原石 3.0200147e 63 普通礦石 4.0200147f 63 大礦石 5.02001...

鑄劍中的俠客為什麼要為眉間尺報仇

因俠客對王也有仇 但是想要殺掉王只能用寶劍 眉間尺想要報仇 但俠客知道他優柔寡斷 所以去了不但沒了寶劍 他的命也會沒有 所以他就藉此為眉間尺報仇 應該是當時的江湖義氣吧 個人愚見,這個俠客應該是不忍看到眉間尺哭泣,可以看出這個俠客好打報不平。魯迅的 鑄劍 中的黑色人為什麼願意為眉間尺報仇?一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