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表達的什麼思想感情,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2021-03-18 03:25:28 字數 6849 閱讀 8535

1樓:孔宗琪阿喆歪

在戰場的人出現那一絲牽絆,那些所有的都不再曲相思,當曲終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2樓:王珂

核心:「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天所賦予人的東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來修養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離開的,可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要小心謹慎,在無人聽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懼敬畏。

隱蔽時也會被人發現,細微處也會昭著,因此君子在獨處時要慎重。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合幹法度,這叫做和。

中是天下最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達到了中和,天地便各歸其位,萬物便生長發育了。

3樓:種花家的小公尺兔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 儒學中的 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 修養人性。

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 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 篤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規範如「 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 三達德」(智、仁、勇)等。

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故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制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4樓:baby鞋子特大號

中庸的中

心思想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總原則: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具體而言,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並分別論述於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這一原則。其文雲: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尤其在乙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詩》雲: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3、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的原則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

5樓:金果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道德。

孔子把「中庸之道

」作為一種最高的道德來論述。中庸之道作為認識論的價值,就在於是最難以把握的方法。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乙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

所以月牙山人說: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乙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引自月牙山人《 中華心法》。

《中庸》寫於濟寧。而中庸中的「中」字,在濟寧方言中為可以、行的意思,如「飯好嗎?」「中」。

而中庸中的「庸」字,則由兩部分組成,乙個變庚的「庚」和乙個「用」。意為,變化...為...

所用。「庸」古代同「用」,所以中庸有中用的本意;而「庸」字還可以組成另外乙個詞,庸俗。「俗」字分為乙個單立人和一。

6樓:愛**公尺

《中庸》

思想的精髓是:「誠」。

「誠」將天道、人道及天人合一思想完美地集合在一起,《中庸》原文中,對於「誠」的解釋有以下7種。

1、誠者,天之道也;

2、誠之者,人之道也;

3、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4、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5、誠者,自成也;

6、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

7、誠者,非自成而已也。

從字面上講,誠就是要人們「誠信、真實」,從倫理上講,誠是乙個道德範疇,強調為人處世時忠厚講信用,不欺騙他人,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那麼人如何才能達到誠的境界呢?孔子的回答是人必須修身、知人、行五道、三德。

由此推來,提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九種常行大綱及其效用方法。

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具體而言,要內心虔誠,外表端莊整潔,不符合禮儀的事情不要去做,這就是用來修身的方法;摒棄讒佞小人的壞話,疏遠女色,輕視財物,珍視品德,這是勸勉賢人的好方法;尊崇他們的地位,豐厚他們的俸祿,用同一好噁標準以示公正無私,這是勸勉親人的好方法。

給大臣們多設屬官,讓他們指揮辦事,使得他們有精力思考國家大事,這才是撫慰大臣的方法;對待群臣要有忠信,並以厚祿供養他們,這是勸勉士人為國效力的好方法;徵役百姓要適時、賦稅徵收要減輕,這是關懷勸勉百姓努力生產的好方法;每天視察工匠的工作情況,每月考察他們的成就,發放的錢糧工資要與他們的勞動功效相稱,這是勸勉工匠努力工作的好方法。

對遠方的客人要熱情迎接,盛情款待,熱情相送,對有才能的人要給予獎勵,要同情和容納才能不足的人,這是用來安撫遠方藩國和商旅賓客的方法。延續絕嗣的家族,復興被滅亡的國家,整頓混亂的秩序,支援弱小,讓諸侯的朝聘按時進行,薄收他們的貢賦,豐厚天子的賞賜,這是安撫諸侯、使天下畏服的好方法。

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好了九種人際關係。調節這九種人際關係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合理的重要保證。而這一切都可以歸結到乙個「誠」字上,就是要真誠專一。

對於個人而言,修身在於至誠。修身並不是乙個人抱經苦讀、冥思苦想。首先,從修身的步驟來看,思修身則要事親,要行孝悌禮儀,要事親則要求知人,要知人則需知天,天即自然之理。

能知天,則知人;能知人,則能事親;能事親,則能修身。可見,修身須從明辨善惡始,事無鉅細,要做到有節制,隨時處中,知行合一,推己及人並將善行發揮到極致。

中庸之道所真正推崇的,絕不是浮誇淺薄的處世之道,相反,卻是更理性、更睿智的哲理——以誠立身,誠化天下,無論在任何年代,這對於社會的發展、人的自我實現而言都具有深刻的啟示和意義。

7樓:樂觀的高飛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過程之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要素。

8樓:匿名使用者

今天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中、調和」,這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錯,中庸的確有「平庸、折中、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則《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為經典了。

在儒家看來「中庸」不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證基礎上的一種倫理道德觀,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方法。作為具有具體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觀——「中庸」由孔子首創,再經過後來的儒家,特別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實發展,終於成為一套儒家的處世規範。但如果單純從「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說正是從前人有關「中」的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

「中」在先秦古籍中常見的字義有三,一指中間、中等、兩者之間;二指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用作動詞;三指人心、內心,即人的內在精神。如今很多人之所以會把「中庸」理解為折中主義或調和主義,就是僅僅把「中庸」的「中」字簡單地理解為「中」的第一種含義,故而造成對「中庸」的屈解,其實,「中庸」的「中」與上述三種含義都有關係,只有把這三方面的意思貫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義。

「中庸」裡的「中」首先是「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的動詞含義。這個含義我們今天也在用,讀作zhòng,如「你這話很中聽」的中就是這個含義。在儒家典籍中,如:

「孔子曰:『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指乎』」,《孟子盡心下》這裡的「中」就是適宜、符合的意思,《禮記·中庸》說聖人「從容中道」,《大戴禮記·保傅》說:「化與心成,故中道者性」,所有這些「中道」都是中於道,合於道的意思,和折中調和、中間道路,沒有直接聯絡。

那麼,儒家的「中道」究意是指「中」什麼「道」呢?這個「道」就是「禮」,儒家所謂的「中庸」應該首先指的是適宜,符合「禮」的行為,「庸」在這裡做用、講,「中庸」的含義就是使自己的行為為適宜、符合實用。也就是符合「禮」。

在《禮記·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禮,謂之野,恭而不中禮,謂之給,勇而不中禮,謂之道……子貢越庸而對曰:

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曰:禮禮,夫禮所以制中也。

」由此可見孔子所謂「中」是以「禮」的要求為標準的。

隨著「中禮」的深入,「中庸」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如《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在這裡「中」就已常常用業指人的內心世界,如《禮記·樂記》所謂「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左傳》中所謂「信不由中,質無益也」,在《中庸》所以用「中」本指含而未發的喜怒哀樂之情是為了說明:禮是道德準則,是根源於人的含而未發的內心的。

由此一來,「中」就把內外貫通起來了,一方面「中」是內在的指人內心的某種狀態,也即含而未發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現於外部行為上的「中道」,合於禮,內心的「中」是行為「中道」的前提,而行為的「中道」則是內心之「中」的結果。

《中庸》一文的主要內容正是通過反覆強調這種內外的關係本闡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說:「忠恕違道不遠」,「忠」也就是要存養省察內心之「中」,「恕」則是要長而為解在道德行為的「中道」,《中庸》認為道德修養首先要從人所不見的「慎獨」工夫做起,「內省不疚,無惡于志」,達到內心的「誠」即含而未發的「中」,由此出發,就能「微之顯」,「暗然而彰」,漸漸外化為行動上的「中道」。內心的「中」與外部行為的「中道」統一,《中庸》稱之為「合內外之道」,「致中和」不僅能使君臣父子各處其位,而且可以參天地之造化,使天地萬物各得其所。

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當然,「中庸」的「中」還有中間、中等的意思,如「執兩用中」的「中」,儒家通常反對走極端,在對立的兩極這間尋求比較適中的解決方案,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既不要太「進」也不要太「退」,既要「尊賢」又要「容眾」,既要「致廣大」又要「極精微」,可以「樂」但不能「淫」,可以「哀」但不能「傷」,可以「怨」但不能「怒」,這些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尋求適中的方法。

但,這樣一種適中之所以被採用,不是因為它處於兩極的中間,而是因為它合於內心之「中」和外在之「道」的標準,雖然處於兩極之間的選擇通常是比較正確的,但絕不能說凡是處於兩極之間的選擇都是正確的,正確與否不是由其中間性決定,而且由是否「中道」來決定的。

總的來說,所謂「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內在要求(人性、本心)為出發點和根本價值依據,在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的和社會的環境)中尋求「中道」,也就是使內在要求,在現有的外在環境與條件下,得到最適宜的、最恰當的、無過與不及的表達與實現。這也就是《中庸》所謂「致中和」、「合內外之道」。如果人們能在一切事情上恰到好處地這樣做,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因為中庸所要堅持的是合於內在尺度和外在要求的正確道路。因此,堅持「中庸」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比不負責任地唱一點譁眾取寵、聳人聽聞的極端的調子難得多。荀子曾說: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惡》可見要做到「中」。並不象做個和事佬那樣輕而易舉,需要的倒是膽量和勇氣。《中庸》所說的「中立不倚」,也決不是一種保持中立的騎牆派主張,而是儒家所標舉的一種難能可貴的君子節操。

這一點聯絡《中庸》上下文就可以明顯看出:「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可見「中立不倚」就是說「中」的道德信念和準則一旦確立,就永不偏離,無論治世亂世、有道無道,君子都要堅守信念,保持節操,「至死不變」。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說「匹夫不可奪志。

」《論語·子罕》曾子說:「臨大節而不可奪也。」《論語·泰伯》

孟子說:「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荀子說:「上不循於亂世之君,下不俗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

」(《荀子·性惡》)《禮記·儒行》說:「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不更其所。」從這些話可以看出,堅持「中立不倚」,不調和,不妥協,正是儒家一貫的優良傳統。

總之,「中庸」既是一種倫理學說,同時也代表了一種思想方法,強調內心之「中」與外在之「節」的準確契合,以達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則是適度,無過不及,恰到好處。追求中常之道,內外協調,保持平衡,不走極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使中華民族形成了一種穩健篤實的民族性格。對我們幾千年的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中庸思想重點是什麼,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的乙個重點是不可則止 這個不可則止,也包含著適可而止的意思。子曰 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先進 第二十四章 孔子說 我們所說的大臣,用推行仁義為君王服務,如果不能推行仁義,就不做這個大臣。子貢問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顏淵 第二十三章 子貢問交友問題。孔子說...

《浣溪沙》表達了蘇軾什麼思想感情

哪一首浣溪沙。猜測是 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重點在 誰道人生無再少 前面從各種自然風物寫起,一派悠閒適意,正是暮春時節,雨水瀟瀟,子規聲啼,山村風光啊。誰說人生無...

怎樣體會句子的思想感情,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隨風也蕭蕭例題 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人教版 五年級下冊第14課 再見了,親人 課後作業第2題。課文中有不少句子表達了強烈的思想感情,找出來仔細體會體會。如 1 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這真是雪中送炭啊!2 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