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什麼呢

2021-03-08 11:38:55 字數 5677 閱讀 6996

1樓:逗比逗無悔

六十而耳順。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 大學之道 ;三十歲能夠自立於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出處:《 論語 ·為政》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乙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2樓:dy落花挺好

六十而耳順。

出自於《論語·為政》,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註釋】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

⑥從心所欲不踰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欲,不踰矩……」。於是聽過或讀過聖人言的40歲左右的男人都自詡到了「不惑之年」。所謂不惑,無非是說把功名利祿、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了,看透徹了,大徹大悟了。

借用莊周的話說就是「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悠然而已」。不惑不是 說什麼追求也沒有了,無所謂了,與世無爭了,而是說追求開始趨向自我完美的境界。譬如品行、德性、節操等等……。

但就嚴格意義而言,不是所有到了40歲左右的男人都達到了「不惑」的狀態,孔聖人是在說自己,自己的人生軌跡。而大多數的人的人生軌跡似乎更合乎《禮記·曲禮上》的描述。《禮記·曲禮上》雲: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在這裡,人生階段劃分的內涵與孔聖人的劃分內涵大相徑庭了。孔子說:

四十不惑,禮記則說:四十而壯——當官的年齡;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有自知之明了,禮記則說:

五十服官政——到了理應掌握權利的年齡了;孔子說:六十而耳順——善意的分析別人的話,有道理的就要接受了;禮記則說:六十而指使——到了該有資格命令別人的年齡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基本上很少人知道孔子說的是什麼意思,稱命只有三兩一的人知道五十歲才知道,我五十多還不知道六十耳順什麼意思,等到六十再和你們說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花甲,七十是古稀。

6樓:徐哥循益

三十而立,是指的乙個時間段。

三十歲了應該有所成就,這是應該自立的年歲,所說的成家立業其二得一就是有所立。當然,現代的解釋會跟孔老夫子的原意有些出入,現實世界引申了時代的看法和具體要求。

7樓:命運與夢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型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外王。

詳解:一句無人不曉的話,卻一直無人真的曉得,甚至連並列成分省略的簡單語法現象,都沒被指出過。「十有五而志於學」後的「立」、「不惑」、「知天命」, m「於」,相當於「被」、「用」;「志」,「志」的古字,標記。

「志於x」,用x來標記。這裡有兩層意思:

一、十有

五、三十等年歲數字,大致和孔子達到某種相應境界的實際年齡相關,但並不表明這個體經驗有著任何絕對的意義,例如,並不是任何人「三十」就一定「立」,「三十」與「立」之間並不必然相關,這些境界也並不一定按年齡機械地被賦予某種必然的次序,只是一種標記;

二、所有以往解釋都忽視了「志於」的省略,而把後面的境界當成「學」的必然結果,更把每種境界當成乙個固定的標準,卻不知每種境界是自足而動態的,每種境界都有其「成住壞滅」,之所以是「志於」,只是把每種境界用乙個名言標記而已,決不能掩蓋其鮮活的當下呈現。

「學」,「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聞見」而「學」,「學」而「行」,「學」是貫通「聞見」與「行」的樞紐,「學」,包羅萬有,相應境界、所為,以「學」為標記。

「立」,世間一切,皆有所「立」,有所位次,究底窮源,首先就要究其「立」、窮其位次,如此境界、所為,就以「立」為標記。

「不惑」,「立」則有其「患」,「患」則有其「惑」,而「立」皆「不患」而「立」其「患」,不窮其「不患」,則不能「不惑」,這「不患」而「不惑」的境界、所為,就以「不惑」為標記。

「天」,時也;「時」,當下也;「命」,生存、存在;「知「,智慧型。「知天命」,當下生存而呈現智慧型。所有的智慧型,都離不開當下的生存,否則都是虛無幻想,智慧型的成就,必須是當下生存的鮮活呈現,這境界、所為就以「知天命」為標記。

「順」,遵循;「耳順」,「耳」,「聞」也,「聞」與「見學行」是不可分的,「聞見學行」遵循什麼?就是「知天命」。「聞見學行」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型,這才是真正的「耳順」,這種境界、所為,以「耳順」為標記。

「從心所欲不踰矩」,「心」,非指一已之私心,民心也,依從民心期望不越「矩」,何謂「矩」?「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依從民心所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的位次,這境界、所為以「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標記。

「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窮其現實之「立」,盡其現實所「立」之「不患」而「不惑」於時,以其當下之時讓智慧型鮮活地呈現而「知天命」,然後才有「耳順」的內聖、「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外王。只有這樣理解,才算大致明白本章的主旨。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的境界、所為用「從此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來標記,三十歲的境界、所為用「窮盡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的現實可能位次」來標記,四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透徹聞見學行聖人之道現實可能位次的不患」來標記,五十歲的境界、所為用「聞見學行聖人之道讓智慧型依當下生存鮮活地呈現」來標記,六十歲的境界、所為用「遵循當下生存鮮活呈現的智慧型而聞見學行聖人之道以成就內聖」來標記,七十歲的境界、所為用「依從民心期望但不超越聞見學行聖人之道在當下現實中可能實現位次而成就外王」來標記。

8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是花甲,七十是從心所欲,不踰矩。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踰矩

9樓:獨屋王

《論語》中記載孔子對自己的評價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以前讀這段話總不知是什麼意思,翻看歷代的註釋也眾說紛紜。

我現在已五十多歲了,聯絡自己人生走過的歷程,似乎對這句話有了頓悟。我現在把它寫出來,和有興趣的朋友磋商。

我的理解是,這是孔子到了七十歲時對自己心理歷程的總結。孔子聰穎好學,敏悟深遽,志向遠大,老覺無成,回顧一生,實感無賴,自我安慰,才對自己一生作了評價。

「吾十五而志於學」,意即我到十五歲才知道下決心學習。志作立志解。小孩子一般七歲左右發蒙,但學習目的不明確,是懵懂的,不知專心致志地學習。

從小就知道發憤苦讀的小孩是極少數。孔子雖然後來成為聖人,但在十五歲之前也是不知道發憤學習的。

「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歲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即我這一生做什麼,就像今天的年輕人確定做什麼專業一樣。一般人二十歲就確立了,孔子遲了,愛玩,他去當吹鼓手去了。直到三十歲才醒悟要幹正事。

「四十而不惑」,三十歲確立了要幹正事,幹什麼正事呢?今天想幹這,明天想幹那,拿不定主意,有疑惑。意即直到四十歲才不猶豫,才不疑惑。

才堅定要幹「興滅國,繼絕氏,舉逸民」、「克已復禮」的大事。這個「不惑」,是指對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認定的事業的不疑惑,不三心二意。不是對任何事物、任何道理的不疑惑。

「五十而知天命」,四十歲堅定了目標,競競業業乾到五十歲,在魯國當大司寇,極力去「克己復禮」,但是也沒乾成,這是天命啊!不是我不努力、不專心致志啊!意即五十歲也沒達到目標我才知道這是天意啊!

並不是五十歲能知道天的意志。

「六十而耳順」,大志向沒實現,埋怨的,挖苦的,汙辱的,恥笑的,等等,都來了,甚至有的罵孔子是「喪家之犬」。聽得人心煩意亂,五臟六腑充斥著怨恨之氣,直到六十歲才聽著那些話感到無所謂,聽著只像沒聽著的,意即到了六十歲什麼話聽起來都心情順暢,不生氣。都無所謂。

「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大志向未實現,孔子便去研究《周易》,修訂《春秋》,一至到了七十歲,這時侯孔子的心理修養達到了最高境界,說話、做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也不會違反道德,違反周禮。

孔子的這段話,概括、精確,只幾十個字就把一生的心理歷程道出來了。我們從孔子的話中可以聽得出,在行將走完人生歷程,在回顧自己一生的作為的時侯,作為一代天才,一代哲人的孔子的心裡,也不免帶有幾分遺憾,幾分無賴。

孔子的一生,就像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生樣:「三方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其所主張的事雖不可為,但其人品卻高不可及。

湖北省雲夢縣 王保清

2009.9.25

10樓:青蘋四季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

這一過程,是乙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乙個階段,四十不惑,是說用自己的原則在經歷許多的人和事後,對自己的原則不惑,而不是說對什麼都不疑  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謂的宿命論,而是明白所謂命運,現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應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順,是說這個時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壞的自己能辨別。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是說到了七十歲時的時候,你在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時候就基本不會犯錯,而不是說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們讀論語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從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了解這些話的用意,並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去。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之天命,後面是什麼

這不是論語上的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不踰矩 論語 中記載孔子對自己的評價說 吾十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以前讀這段...

為什麼人們常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呢?這些是什麼意思

四十不惑 意思並非乙個人到了四十歲,就什麼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應該是 乙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歷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 五十知天命 知天命 不是聽天由命 無所作為,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所以,五十而知天命 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

十歲不愁 二十不悔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順

出自 禮記 曲禮 禮記 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 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意思是 十歲的時候不發愁,二十歲的時候不後悔,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