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指的起源於中國古代哪個朝代

2021-03-08 07:56:00 字數 5305 閱讀 5674

1樓:牙牙的弟弟

西漢。西漢時,陽關和玉門關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遠的地方,稱作西域。西漢初期,聯絡東西方的通道被匈奴所阻。

漢武帝時,中原始與西域相通,開始加強對西域的經略。西域本三十六個國,後來**至五十多個,都位於匈奴之西,烏孫之南。

漢武帝聽說被匈奴侵犯西遷的大月氏有報復匈奴之意,就派人出使大月氏,聯絡他們東西夾攻匈奴。陝西漢中人張騫以郎應募。

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率領100餘人向西域進發,途中被匈奴俘獲,滯留了10年,終於尋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宛 。

這時大月氏已不想攻打匈奴而繼續西遷,張騫沒有達到目的,在西域待了一年多東返,途中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後適逢匈奴單于死,國內大亂,

元朔三年(前126年),張騫趁機回到大漢,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

從此,西漢與西北諸國開始聯絡頻繁起來,張騫鑿空西域,絲綢之路正式開通,漢武帝以軍功封其為博望侯。

2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源於中國古代漢朝西漢時期。

絲綢之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這條路上主要販運的是中國的絲綢,故得此名。

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西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信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首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為起點,東漢時以都城洛陽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到達西域,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23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專案。

3樓:哥兒d衝

絲綢之路起源漢朝西漢時期。

絲綢之路起源於哪乙個朝代,它的作用是什麼?

4樓:春風十里吹翻你

1、起源:

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所以後命名為「絲綢之路」。

2、作用:

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祖國的統一;豐富了中西方人民的物質生活;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擴充套件資料:

1、絲綢之路簡介

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時張騫以長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但實際上,絲綢之路並非是一條 「路」,而是乙個穿越山川沙漠且沒有標識的道路網路,並且絲綢也只是貨物中的一種。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

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宋初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君主制國家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西漢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

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與國外,外國由此信之」,稱讚其開通西域的作用。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緊密聯絡在一起。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2、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影響: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

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公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面提公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私人海上**也得到發展。

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透過義大利馬可·波羅和阿拉伯伊本·白圖泰等旅行家的筆墨,引發了西方世界一窺東方文明的大航海時代的熱潮。

5樓:小薇薇

1、起源及作用

①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從長安帶隊出使西域,聯合大月氏人,共同抗擊匈奴。首次開拓絲綢之路,被稱為「鑿空之旅」。

②作用: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祖國的統一;豐富了中西方人民的物質生活;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2、簡介

「絲綢之路」是連線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通道,形成於於西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1]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

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于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公尺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2]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3、歷史沿革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從長安帶隊出使西域,聯合大月氏人,共同抗擊匈奴。首次開拓絲綢之路,被稱為「鑿空之旅」。[2] 此後,漢朝頻繁的派出使節出使西方,漢武帝時期最遠的漢使到了犁軒(今埃及亞利山大港),羅馬人征服敘利亞的塞琉西帝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後,通過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阿克蘇姆帝國取得從絲綢之路上傳來的中國絲綢。

西漢末年,絲綢之路一度斷絕,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西域,羅馬帝國也首次順著絲路來到當時東漢首都洛陽。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

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東渡,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這條長約7000公里的漫漫長路是經過三百多年幾代人的努力而形成,歷代多有維護及延用。

隨著時代發展,絲綢之路成為古代中國與西方所有政治經濟文化往來通道的統稱。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絲綢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進入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有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還有從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出發,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的海上**的「海上絲綢之路」等。

6樓:燃燒的雞霸腿

西漢促 經,文交流。傳播中原先進技術。誘導西域國家 共同抗匈。擴張版圖

7樓:匿名使用者

漢代吧,溝通了東西方的交流

指出絲綢之路開通於我國歷史上哪個朝代

8樓:匿名使用者

1、絲綢之路開通於我國歷史上的朝代:西漢.

2、簡介

[sī chóu zhī lù]

絲綢回之路(古代連線中西

答方的商道)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西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信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在絲綢之路州古代西方的什麼東西傳入我國

9樓:黛顏堂小羽

在絲綢之路州古代西方傳入我國的有: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石榴、琉璃、香料等,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教、伊斯蘭教也傳入了我國。

中國輸出的是:絲綢、瓷器、茶葉、鐵器等,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也是由此路傳過去的。

10樓:

1、中國輸出的是:絲綢、瓷器、茶葉、鐵器等,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也是由此路傳過去的。

引進: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石榴、琉璃、香料等,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教、伊斯蘭教也傳入了我國。

2、簡介

「絲綢之路」是連線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通道,形成於於西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

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于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公尺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古代絲綢之路對中國有什麼影響,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對國內外有什麼影響

絲綢之路的開闢,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商品交流 商隊從中國主要運出鐵器 金器 銀器 鏡子和其他豪華製品。運往中國的是稀有動物和鳥類 植物 皮貨 藥材 香料 珠寶首飾。文化交流 中國古代技術西傳,造紙術及紙製品...

中國文化起源於什麼,中國古代文化是從什麼地方起源

中國文明是多元一體的。牛河梁 大地灣 石家河 良渚等都不在中原。到龍山時代黃河流域才比較突出,夏商周時代中原的中心地位才逐漸形成,即使如此,它的周圍也還有其它青銅文明。因此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的過程,乃是乙個由多元連線成的相互作用圈逐步演變為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為主體 並以中原為核心的多元一體格局。這是...

中國古代詩歌起源,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史

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詩詞,經歷了多次嬗變,幾千年來不斷發展。有文字可考的傳統詩詞可以追溯到遠古堯舜時代的民謠 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周朝出現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 匯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詩歌,並經過篩選編成三百零五篇的詩集。詩經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