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在物理學中,把完成某項任務時有實用價值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來表示。
例如:利用機械工作時對工作目的物做的功叫有用功。
把其他無實用價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無用功,又稱額外功,用w額表示。
例如:如提沙子上樓時對桶、滑輪等做的功就是額外功。
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叫做總功,用w總表示。
w總=w有+w額
擴充套件資料
1、使用機械不能省功。由於機械自重和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使用機械時,我們要多做功。
2、使用機械的過程中,額外功主要來自於機械自重以及摩擦。
3、槓槓
利用槓桿提公升物體g,使其上公升h高度。動力為f,s為在動力方向移動的距離,h』為槓桿重心在豎直方向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w有=gh。
額外功:克服槓桿自重做的功,w額=g杆h』。
總功:動力做的功,w總=fs。
4、滑輪
利用滑輪(組)豎直提公升重物g,使其上公升h高度。動滑輪的重力為g動,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繩,不計繩重與摩擦。
有用功: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w有=gh。
額外功: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w額=g動h』。
總功:動力做的功,w總=fs繩。
利用滑輪(組)水平拉動重物g,使其運動了s物的距離,繩子上的拉力為f,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繩。不計滑輪的重力和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力。
有用功:克服滑動摩擦力做的功,w有=fs物。
額外功:克服空氣阻力做的功。
總功:動力做的功,w總=fs繩。
5、斜面
利用斜面,用大小為f的推或拉著重物g沿著斜面上公升一定的高度h,物體沿斜面移動的距離為s,s』為在拉力或推力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克服物體重力做的功,w有=gh。
額外功:克服物體與斜面之間滑動摩擦力做的功。w額=fs。
總功:拉力或推力做的功,w總=fs』。
2樓:發高燒地
通俗一點的說,有用功就是指對人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無用功(通常叫做額外功)就是其他無實用價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這兩個詞沒有準確的定義,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意思相近)
例1:當人們用動滑輪提公升重物的時候,拉力對重物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對動滑輪做的功、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無用功(額外功)
例2:當人們使用槓桿的時候,對重物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對槓桿各元件之間的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無用功(額外功)
利3*:當乙個人提著一桶水上樓的時候,他的目的是把水弄到樓上,所以有用功就是對水做的功,對桶做的功就是無用功(額外功),因為他的目的是提水上樓,不是提桶,但是又是不得不提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o(∩_∩)o
3樓:26七
很簡單。比如你想要把重物拉到上面。
就這道題說,有用功就是拉力f把重物拉到上面所做的功,而這同時你也必須把動滑輪和繩子一起拉到上面,這也耗費了功,而這個功是你不想做的功,這就是無用功。而總功就是把有用功和無用功加到一起,就是這樣
至於技巧就是看你想「幹什麼活」,那麼因為「幹的活」而做的功就是有用的功,則相對來說,因為沒法節省而一定要做的你不想「幹的活」所做的功就是無用功,就是額外功。有用功永遠等於重物重力乘以高度h,而總功就是等於拉力乘以繩子自由端上公升的長度s。當不計動滑輪重和繩重時,那麼有用功就等於總功。
例:把重物拉到h=1m高的位置,則繩子往上運動了s=3m,拉力為2n 重物重力為4n,動滑輪重2n,繩重不計【因為動滑輪三段繩,所以f=(1/3) (g物+g動),s=3h,這可以通過繩子與動滑輪與繩子的接觸的段數看出來,即上圖,這相當於隱含條件】,則有用功w=g*h=4n*1m=4j,總功:w總=f*s=2n*3m=6j,(無用功)額外功w'=w總-w有用=2j,(無用功)額外功也可以用g動*h來求,兩個方法都是對的。
或者先求有用功和無用功然後再把兩者相加來求總功
希望可以幫到你
4樓:匿名使用者
有用功是為達到工作目的必需付出的做功代價,比如提高物體,不管你用何種機械都必須付出克服重力做功
無用功我們稱為額外功更準,是我們工作時為獲得方便(比如改變力的方向,省力,省距離等方便)需要付出的額外代價(克服機械摩擦,機械重)所做的功,這是在使用機械時,必需額外付出的代價,這部分功,只要使用機械就會有,只能盡量減小
什麼是有用功、無用功和總功?
5樓:匿名使用者
在物理學中,把完成某項任務時有實用價值的功,叫做有用功;把其他無實用價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也就是無用功。兩者相加得到總功。
有用功=總功-無用功(額外功)
如圖這個滑輪組,用繩子提公升重物的時候,拉力對重物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對繩子做的功、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無用功。
w有用=gh(g:重物的重量 h:重物上公升的高度)w總=fs(f:
拉力的大小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w額外(也就是w無用啦)=w總-w有用(克服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動滑輪的重所做的功)
6樓:幻夢櫻雨
w有用=gh(g:重物的重量 h:重物上公升的高度)
w總=fs(f:拉力的大小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w額外(也就是w無用啦)=w總-w有用(克服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動滑輪的重所做的功)
7樓:棟憶丹貳遊
所謂有用功就是要看作用的效果,作用的效果靠的是重物的重力勢能提公升來實現的。所以有用功一般都是重物的重力勢能提公升。
拉力乘相應的長度得出的是總功,也就是輸入的能量。
如果只給出了高度,要算總功的話,顯然是要乘繩子股數的。
8樓:26七
很簡單。比如你想要把重物拉到上面。
就這道題說,有用功就是拉力f把重物拉到上面所做的功,而這同時你也必須把動滑輪和繩子一起拉到上面,這也耗費了功,而這個功是你不想做的功,這就是無用功。而總功就是把有用功和無用功加到一起,就是這樣
至於技巧就是看你想「幹什麼活」,那麼因為「幹的活」而做的功就是有用的功,則相對來說,因為沒法節省而一定要做的你不想「幹的活」所做的功就是無用功,就是額外功。有用功永遠等於重物重力乘以高度h,而總功就是等於拉力乘以繩子自由端上公升的長度s。當不計動滑輪重和繩重時,那麼有用功就等於總功。
例:把重物拉到h=1m高的位置,則繩子往上運動了s=3m,拉力為2n 重物重力為4n,動滑輪重2n,繩重不計【因為動滑輪三段繩,所以f=(1/3) (g物+g動),s=3h,這可以通過繩子與動滑輪與繩子的接觸的段數看出來,即上圖,這相當於隱含條件】,則有用功w=g*h=4n*1m=4j,總功:w總=f*s=2n*3m=6j,(無用功)額外功w'=w總-w有用=2j,(無用功)額外功也可以用g動*h來求,兩個方法都是對的。
或者先求有用功和無用功然後再把兩者相加來求總功
希望可以幫到你
9樓:發高燒地
通俗一點的說,有用功就是指對人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無用功(通常叫做額外功)就是其他無實用價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這兩個詞沒有準確的定義,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意思相近)
例1:當人們用動滑輪提公升重物的時候,拉力對重物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對動滑輪做的功、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無用功(額外功)
例2:當人們使用槓桿的時候,對重物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對槓桿各元件之間的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無用功(額外功)
利3*:當乙個人提著一桶水上樓的時候,他的目的是把水弄到樓上,所以有用功就是對水做的功,對桶做的功就是無用功(額外功),因為他的目的是提水上樓,不是提桶,但是又是不得不提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o(∩_∩)o
10樓:
有用功就是人對物體做的功(w有=gh)總功是
有用功加上額外功(w總=fs)額外功是總功減去有用功,是滑輪自重和繩重不過一般是用輕質滑輪和輕質的繩。一眼看出來有用功就是f和f移動的距離的積,總功是g和g移動距離的積,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
11樓:難得無聲
拉力做的功為總功 , 重物公升高用的功為有用功, 拉力做的功減去重物公升高需要的功為無用功。 無用功主要是在機械上消耗的功,比如摩擦力產生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總功是力f乘上公升距離,有用功是重物g乘上公升的距離,無用功是這個過程中摩擦力之類的消耗的能量,等於總功減有用功
什麼是有用功和無用功,分別舉例子
13樓:匿名使用者
舉個例子,比如你用滑輪提東西,提東西向上作的功就是有用功,對滑輪做的功和克服滑輪的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無用功.
有用功=總功-無用功(額外功)
什麼是「有用功、無用功和總功」?
14樓:匿名使用者
在物理學中,把完成某項任務時有實用價值的功,叫做有用功;把其他無實用價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也就是無用功。兩者相加得到總功。
有用功=總功-無用功(額外功)
如圖這個滑輪組,用繩子提公升重物的時候,拉力對重物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對繩子做的功、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無用功。
w有用=gh(g:重物的重量 h:重物上公升的高度)w總=fs(f:
拉力的大小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w額外(也就是w無用啦)=w總-w有用(克服繩重,滑輪與繩子之間的摩擦,動滑輪的重所做的功)
什麼是有用功與額外功
15樓:黑基撒
從做功的意義bai上來講,就是人du因需要而做的功叫做有用功zhi,額外功dao是指人們在做功時,並不回需要做,但是為
答了達到目的而不得不做的功.例如,人想要提水上樓,人對水做的功就是為了滿足需要而做的,其大小等於水重乘以提公升的高度。人在提水時,必須有盛水的容器,如水桶等,人在提公升水的同時,也對容器做了功,而人對容器所做功並不是目的,但是又不得不做,因為沒有容器,水是無法提公升的,所以,人對容器所做的功是額外功,其大小等於 。常見的額外功有:
使用滑輪組時,克服輪與軸之間摩擦所做的功,還有克服滑輪的自重所做的功等.評
16樓:光之羈絆
額外功來
:定義:並非我們需源
要但又不得bai不做的功
例一,du用輪軸(轆轤)從
zhi井中提水,加在輪dao上的動力做的功是總功,它等於f·2πr·n,式中f為動力,r為輪半徑,n為輪轉過的圈數。水被提上來,對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它等於g·h,式中g為水重,h是提水的高度。為了把水提上來,要用水桶,就要對水桶做功,使用輪軸還要克服摩擦力做功,這兩部分功為了達到提水目的而不得不額外做的無用功,所以叫額外功。
有用功:當乙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並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力學中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而有用功則是人們做的功中對人們有用的一部分。做功中,有用功越大越好。
舉個例子:
如要把物體勻速舉高h(不計空氣阻力),由於舉力等於重力g,必須對物體做gh的功,這個功是有用的。
如果要使用其他機械完成此舉,由於機械自身的重和機械的自身的摩擦等,所用的動力做的功要大於gh,此時動力做的功就是總功。
所以有用功必然小於且不等於總功,這是因為機械本身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機械在執行過程中,總存在著摩擦力,當我們使用機械做功時,就必須克服機械本身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等做一定量的功。
什麼是額外功。什麼是有用功。什麼是總功
總功是完成那個動作所需總的能量 有用功就是在一切理想的情況下,沒有損耗,完成一次動作所需要的能量額外功就是損耗的能量,比如摩擦,等等 例如用2n的力拉乙個物體上公升1m,有用功是2j但是實際上用了3n,那總功就是3j 多出來的功被用於克服摩擦,轉成內能,額外功就是1j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設定 ...
在物理學中什麼是有用功,什麼是額功啊
有用功是指對人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而有用功的定義在不同的情況下,有著不同的解釋。如在機械中 任何機械本身都受到力的作用,相對運動的零件間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機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記作w額外。這時動力所做的總功等於有用功加額外功。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而我們需要的...
為什麼體積功不是有用功,為什麼熱力學中氣體體積功的計算一定要用外壓而不用內壓?
體積功是針對氣體膨脹或壓縮時才會有的,有用功是指重物移動所做的功,必須要有重心的變化,而在氣體膨脹或壓縮時,不產生自身重心的變化。另外,體積功是熱力學中的概念,只是針對氣體 有用 無用 是以能不能產生位移衡量的。體積功?什麼物理概念來的啊?樓主你的問題設定得不好。為什麼熱力學中氣體體積功的計算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