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版本的《蘭亭序》好《蘭亭序》到底好在哪裡

2021-03-06 19:49:16 字數 3023 閱讀 3478

1樓:紅居堂

第乙個寫《蘭亭序》且藝術價值最高,知名度最大的是東晉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唐代書法家有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都有臨本。但遠不及王羲之著名。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xì),各有詩,輯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歲時的得意之作。

後人評道「右軍字型,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

存世唐摹墨跡以「神龍本」為最著,唐太宗時 馮承素號金印,故稱為《蘭亭神龍本》,此本摹寫精細,筆法、墨氣、行款、神韻,都得以體現,公認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託。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

《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

世人也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

」一句來讚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傳說王羲之小的時候苦練書法,日久,用於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

2樓:益陽早安

馮承素版本 唐本要相對以後的版本,更逼真

《蘭亭序》到底好在**

3樓:匿名使用者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體現著和諧吉祥的正能量------

王羲之十三歲那年,被叔叔帶去參加當時名氣最大的老者舉行的宴會,老者把給最尊貴的客人吃的牛心炙端到了王羲之的面前。他預言:這個談吐不凡、目光清澈的少年將來一定會風流天下知。

字形的美,永遠只是它的外在,而只有滲透了對人生的領悟、對生命的悲憫的作品,才能真正與天地同在。

乙個人如果從小與書墨為伍,身在和諧中庸的貴族環境。自會有吉祥儒雅氣質在其身。

這歸功於他手握毛筆、對帖臨摹數年如一日的專心致志,也**於他手捧詩書,朗朗誦讀的深深陶醉。

南唐後主李煜說:「善書法者,各得右軍之一體。若虞世南得其美韻而失其峻邁,歐陽詢得其力而失其溫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變化……」

這只是從外在的「形」去論述,然而卻沒有從內在的「神」去闡釋。

而這種「神」,恰恰是王羲之身上流露出來的風流。這是他儒雅的氣質,率真的性情,是他一生痴迷一件事的執著、揮毫潑墨的瀟灑、自由不羈的情懷,更是那個時代普遍的內心覺醒、對人生有著獨特感悟的魏晉風流!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

是「山陰路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的乙個時代的故事……「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景象,成了千百年來中國人記憶中絕美的一幅圖畫。

而王羲之,也開始了他「墨香飄入紅塵裡,烏衣巷中話風流」的傳奇人生。

當今人在昔日「書聖」的作品前膜拜,感慨他的每乙個字都是那樣美輪美奐的時候,是否也看到了那些字背後對精神自由的渴望、聽到了它們對生命無限熱愛的吶喊?

中庸和諧生存於天地萬物之間,原本就佔盡風流;而珍視生命的人生態度,追求和諧吉祥,則更是一種亙古不變的風流!

書法是通過用毛筆在紙上寫字來修煉心性的功夫!書法最直接呈現人生狀態和心相(象)是末梢神經的外現,跟人最接近!

美是均衡,美是符合了宇宙的某種頻率(天人合一),動靜的平衡,例如《蘭亭》就 像舞蹈,每乙個動作都是您覺得不可能呆住的平衡!《蘭亭》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行 書」,是因為它在打破平衡時維持了平衡。「龍躍天門,虎臥鳳闕」的動態平衡美!

就 像驚鴻一瞥的瞬間凝化在紙上成為永恆呈現在您的面前,書法是時代和書法家的心電圖 !----這是形。

《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是以情作書的光輝典範,通篇洋溢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意境,讓人觀賞有:「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感覺。---這是神!

群賢畢至少長集,文人墨客修契禮。雖無絲竹管絃樂,卻有觴詠吟唱題,茂林修竹惠風暢,崇山峻嶺清流急。瀟灑淋漓呈一序,天下行書數第一。

慧心苦練爐火純青的書法技藝,筆鋒流轉透射天地人生哲理;揮毫潑墨感悟詮釋人與天地!

中國書法體現和諧吉祥的正能量,是一種獨特藝術。它不是詩而有詩的韻味;不是畫而有畫的靈動;不是舞而有舞的飄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揚。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

書法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載體。中國的書法藝術不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巨集大精深。從殷商開始,經歷了秦漢的輝煌,魏晉的風韻,隋唐的鼎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華。

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也是世界藝術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潘守宇談蘭亭集序及書法之美

4樓:匿名使用者

《蘭亭序》共計三百二十七個字,逸筆天成,而且變化結構、轉換筆法,匠心獨運而又不毫無安排造作的痕跡。這樣的基於資質超群,功臣力深厚的作品,被評「為天下第一行書」 ,確實是當之無愧的。

是說書法的角度 而且群賢畢至 少長鹹集 就是很多名人聚集於此

至於文字的意思 境界並不高  慷慨世事無常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魚少水

人生如寄 世網如牢 潛伏藏識 遊戲諸根 傷久久無歲數之類

============

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蘭亭序的由來有哪些,蘭亭序的由來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 公元353年 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 孫綽等四十一人,在山陰 今浙江紹興 蘭亭修禊 x 各有詩,輯為 蘭亭集 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 蘭亭集序 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 結構 筆法都...

蘭亭序誰寫的,蘭亭序的作者是誰

蘭亭序王羲之書寫的。又名 蘭亭宴集序 蘭亭集序 臨河序 禊序 禊貼 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書法是通過用毛筆在紙上寫字來修煉心性的功夫!書法最直接呈現人生狀態和心相 象 是末梢神經的外現,跟人最接近!美是均衡,美是符合了宇宙的某種頻率 天人合一 動靜的平衡,蘭亭 就像舞蹈,每乙...

蘭亭序誰寫的,蘭亭序是誰創作的?

王羲之 現存的蘭亭序是摹寫的 王羲之的原作 據說已經不存世,但也有說深埋地下的墓室中。書聖王羲之吧。蘭亭序,又名 蘭亭集序 蘭亭宴集序 臨河序 禊序 禊帖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顏真卿 祭侄季明文稿 蘇軾 寒食帖 並稱三大行書書法帖。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我國書法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