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燒香可以燒七八根香嗎看到別人止燒三根

2021-03-04 09:01:30 字數 6812 閱讀 5851

1樓:因緣法

可以是可以,但一般提倡只燒三根。這三根香分別代表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

即使再多的香,還有人燒一整把的,功德並不會因此增多,反而汙染空氣,多些菸灰。

佛教是唯一沒有主神的宗教,佛教反對神靈崇拜,為什麼我們還要拜佛

2樓:隨緣888善

為什麼拜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型的人,拜佛就是以佛為導師,學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福,做乙個慈悲與智慧型的人,乙個身心清淨、健康的人,乙個快樂無憂的人,乙個有益於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乙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那麼該怎樣拜佛呢?關鍵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伊斯蘭教對佛教拜佛像的誤解

3樓:宗陽子

心即是佛,萬法唯心,所以佛像就是我心,佛像就是我,佛就是我,佛就是眾生,眾生都是佛。我拜我自己,有何不可?外道(包括別的宗教)不懂般若空性,以為佛**拜佛像就是崇拜偶像,那是他們錯了。

唐朝的大中帝做沙彌時問黃檗禪師: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禮佛何為?黃檗禪師答:

常禮如是事。什麼意思?我成佛不靠佛、法、僧,靠的是自己,是心。

雖然我在拜佛,但是那只是做乙個和尚應該要做分內事而已。另外唐朝的丹霞禪師,有一年冬天天冷的很,丹霞禪師就把佛殿上佛像拆下來劈了燒火。有僧人問:

為什麼把佛像燒了?丹霞禪師答:我在燒舍利子啊。

試問木頭做的佛像能燒出舍利子嗎?不能。丹霞禪師已證道,明了無佛無我無眾生,而一切又即佛即我即眾生,無一切相,無一切心,所以我把木佛燒來烤手有何不可?

從這兩個祖師所作所為,你還敢說佛拜佛是在崇拜偶像嗎!!! 誠然,是有一些人,拜佛是為了求子求愛情求公升官求發財,但那都是佛門之外的人,正信的佛**絕不會抱著這樣的目的求佛。

4樓:清風綠荷不自意

當你對著佛像敬禮時,你亦可把它當成禪修的物件。這不叫偶像膜拜,你只是通過這個形象,把佛陀融入你的心識裡,它是乙個宗教象徵物。要說明佛陀如何呈現於我們的腦海中,可從以下例子清楚說明。

第二世界大戰時,緬甸有一位軍隊總司令找到乙個美麗的小佛像,這個佛像馬上吸引了他。後來,他把這個佛像連同一張紙條送給了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紙條上寫著:

「把這佛像放在你的桌上。當你感到憂慮不安時,請凝望這個面孔,我相信你會獲得心靈上的安寧。」

印度前首相尼克魯一度被英**關起來。在坐牢的日子裡,他把乙個小小的佛像藏在他的口袋裡,隨身攜帶。偶爾,他把這個佛像擺放在桌上並冥想:

「縱使世上有再多的難題和麻煩,佛陀始終可以笑臉盈盈,為何我們不學習這偉大的人呢?」乙個法國學者anatole france,在拜訪倫敦博物院時,生平第一次看見了乙個佛像。他說道:

「如果神從天而降來到人間,他的模樣會是這個樣子!」

5樓:匿名使用者

其他的不說,至少去寺廟裡拜的人有多少比例有這樣的認知呢?偶像的製造在"使人心生歡喜,去掉驕慢心"的正作用和"以為像就是佛,而以物配主"的反作用哪個大?

聖經說到造偶像是"絕對"的禁令.試問,是否就妨礙人認識和追求信仰呢?

這個不叫誤解,至少是對偶像問題的看法,態度,嚴重性都完全的不同。

雖然我是**徒,但在拜偶像一事上是和穆斯林一致的。

佛教是無神教,為什麼要拜佛像?

6樓:匿名使用者

是。這個問題自己回答比較慢,我抄一段回答你。

出自南懷瑾——金剛經講什麼。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像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這裡佛說,你可不可以用有形的形象來看佛呢?這是釋迦牟尼佛問須菩提的問題。須菩提答覆世尊:

「不也,世尊」。佛是不可以形象來見的,拿形象來見佛,就錯了。那麼你或許會說,廟裡為什麼要弄個偶像拜呢?

真正的佛同其他宗教一樣,是反對拜偶像的。那為什麼畫的佛,塑的菩薩都可以拜呢?答案是「因我禮汝」。

因為我的形象存在,你起恭敬心拜下來,那個像是個代表而已。你這一拜不是拜我,是拜了你自己,你自己得救了。任何宗教的最高道理都是一樣,不是我救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自己。

你這一念真誠的恭敬下來,不要說畫的真佛,就是拜乙個木頭,拜一塊泥巴也罷,誠敬的一念專心,你本身就成功了,就得救了。這叫「因我禮汝」,這並不是拜我啊,佛說的,是拜你自己。你自己的什麼?

你的心,你的誠敬。

7樓:無弦曲

賺點分數

。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嗎?

是的,佛教徒對於佛菩薩的聖像,有著崇高的敬意。

不過,佛教徒對於佛菩薩聖像的崇敬與頂禮,並不像**徒所以為的那樣幼稚、那樣罪惡!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並不會把塑畫雕刻的聖像,當做就是佛菩薩的本身(增一阿含卷二十八以觀空為禮佛),所以也絕不同於低階信仰的庶物崇拜。

正信的佛教徒,對於聖像的崇拜,目的是在藉著聖像的崇拜而將信仰的力量感通佛菩薩的悲願。正像靶場的射手,將視線由瞄準口通向準星,再對準靶子的紅心,射擊的目標雖在靶子的紅心,要想射中靶子的紅心,卻須首先通過瞄準口及瞄準星。當然第一流的射手,並不需要按照瞄準的基本動作瞄準;同樣的,乙個已經悟透了佛法的佛教徒,便會發覺佛的本身是遍滿虛空而充塞法界的,那就根本用不著偶像來作為感通感應的媒介。

所以唐朝禪宗的丹霞祖師(西元七三八至八二四年),曾把木雕的佛像,取來燒火烤手的公案(五燈會元)。但在尚未證悟的佛教徒來說,豈能不敬佛菩薩的聖像?正像乙個國家的國民,豈能不敬國家元首的肖像?

8樓:匿名使用者

原始的佛教是根本就不拜各種神佛的,如東南亞的小乘佛教,就是如此,啥也不拜,葷素都吃。只是佛教傳到中國,卻變了樣,什麼都拜,滿天神佛,甚至連關公也入了寺廟,受人禮拜,真不知道關老爺何時修成的金身?!這就是今天中國的佛教,離釋迦牟尼的佛法已相去甚遠,並且在唐代(時間不是很確定)佛道結合,那更是魚龍混雜,變得不倫不類了。

現在的佛教還講究超度死人,說通過超度可讓死人得返極樂世界,照這麼說,乙個十惡不赦的人豈不需受到惡報便可登極樂世界,那佛教所說之「因果報應」之基本要理如何解釋?十足的自打嘴巴的行為!更多資料,請看:

9樓:匿名使用者

拜佛是因為我對佛的恭敬,用我最高的頭觸碰最低的地面,是提醒自己放下我慢。用我的雙手接佛的雙足,就是表明自己要接住佛法,使之傳遞接續下去。

超度死人,其實是做給活著的人看的。意在提醒不忘生命苦短,要積極修行。同時要唸《地藏經》,學習地藏菩薩因為失去親人而發願成佛。

度化生生世世的怨親眾生。望你我也可以本著對親人無法捨棄的愛而努力修行,最後成佛度化眾生。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的圓滿教育,佛陀是我們的導師.拜佛是對老師的尊敬.同時也祛除我們的驕傲和傲慢之心.

佛教徒是無神論者指的是佛教徒不相信有救世主這樣的"神".要得到解脫,只有靠自己.

11樓:香光莊嚴

簡單,中國為什麼學儒家的以前都拜孔子,那是對老師的尊敬,中國人以前還要拜祖先的,那也是尊敬,同理可證

12樓:匿名使用者

眾生皆有佛性,一念悟即是佛.

13樓:匿名使用者

上面有人佛、道不分。另:十字上釘個小人算不算雕像(偶像)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可同日而語,乙個東西,被傳習久了,真理也就不是大多數人能理解的,只有少數有慧根的人,才能一點就通呀

15樓:佛教徒

拜老師啊 先學啊 恭敬

16樓:匿名使用者

i don't know.

17樓:向楠普流麗

佛是我們的榜樣,拜佛是向佛學習,佛教不是無神的宗教,只是說神不是主宰我們命運的上帝。如果你理會了佛的精神,拜不拜佛也沒有差別。但對於一般人,如果沒有佛像,沒有經書,又拿什麼來表示佛教呢,又怎麼能認識佛教呢?

所以這是勉強立像。真正的佛,其實在你的心中,心外無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無神教????

佛教的拜佛與道教的拜神有什麼不同

19樓:郯城一枝梅

佛教拜的是釋迦摩尼 漫天諸佛 全是印度人

道教拜的是三清 四帝 五方六御 各種神仙

20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古人講求神拜佛,求神和拜佛沒什麼兩樣,都是向心外求。如果問拜佛和學佛的區別,那確實有,乙個是向心外求,乙個是向心內求。

21樓:匿名使用者

佛山深遠佛說佛光普渡人離塵土;佛已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只有精神餘留啊!!!

神威凜然神昆神明黑白須分明;.....

22樓:土匪也瘋狂

拜佛的目的是伏滅自己的煩惱習氣。

23樓:匿名使用者

從歷史的bai起源看,一du個是印度

的,乙個是中國的,裡面zhi

的人物完全dao不一樣,思想理論內也完全不容一樣,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說沒區別呢?包括那些很虔誠的佛教、道教的專業人士。

原因只能有乙個:他們說的都是假的,既不能證明自己是對的,也就不敢說別人是錯的,就像兩個小偷誰都不敢見警察一樣。

24樓:手機使用者

佛教其實並木有教人迷信 她是教人為善的 只是人們因為貪 把她迷信化了

25樓:青翠的松子

神佛有分 拜無分 不是為求而拜 只因其神可畏 其佛可敬 所以拜

26樓:匿名使用者

從來不拜這些東東 中國人就該敬天法祖

27樓:_碧月青蓮

您好,佛教信仰的是南無釋迦牟尼佛,道教信仰的是三清 四御。拜神禮儀基本一樣。

燒香拜佛的是道教還是佛教

28樓:8萬4千法門

淨空法師---燒香、供花、供水和供養佛像的意思

「佛像前面供花,花是代表因,所以因與果,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果。佛在大乘經上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為什麼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講這一切萬法的轉變,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個因果互相轉變,相續不斷。所以因果是講相續不斷的意思,是講無量無邊變化的意思,這個是事實的真相,所以說因果不空。

先開花後結果,花是因,果在後面。所以供花是代表修因,花好我們就能夠預想到果會結得好。見到花,你就要想到我們要修善因,將來才能夠得好的果報,花表這個意思。

供果,果就是代表果報,是我們所希求的;花是美好,我們要修的。在大乘佛法裡面,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叫六度之花,然後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果報,供花是這個意思。但是諸位要曉得,在佛前供的花表這個意思,你明白了,就像學生在課堂上課,懂得花是代表因行。

離開佛堂之後,我們在外面所看到的花,有沒有這個意思?都有這個意思。所以懂得佛法,只要看到花,就提起自己一定要修善因,要修好的因。

乃至於身上穿的衣服,印上這些花紋的時候,看到花就知道自己要修行,用這個方法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修好因,要修善因,才能夠得好的果,得善果。這是供養鮮花、水果的意義。供養食品,實在講沒有什麼,不太重要。

食品是表示自己一點敬心,我們需要好的飲食,我們也以好的飲食供養佛菩薩,這是乙個紀念的意義,也是有表法的意義。

燒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種訊號,在古時候應用得非常的廣泛。最明顯的,諸位如果到中國大陸去旅遊,總免不了要到長城去參觀,你看長城每隔一段有乙個烽火台,烽火台是傳遞訊息的,實在講烽火台就像乙個香爐一樣。古時候資訊不發達,用什麼方法傳遞訊息?

就用烽火,燒的是狼煙,狼煙的密度跟一般的煙不一樣,風不容易吹散,所以這個煙能夠持久。在遠處看到這個地方有烽火,就曉得有狀況發生,用這種方法來傳遞訊息。我們用燒香來表法,我們跟諸佛菩薩傳遞訊息,感應道交,取這個意思。

但是真正的含義,我們常講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這個意義就深了。你懂得這個意義,這個燒香能夠提醒你,學習的東西就更多。我們看到煙,聞到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前面三條就是戒、定、慧,後面兩條加上解脫、解脫知見,所以用這個方法來提醒我們。

燈的意義是象徵著智慧型、光明。古時候用油燈、用蠟燭,這個意義就更深、更明顯。油燈實在講,真的是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蠟燭是特別的明顯。

這是教給我們,我們要求智慧型,要能夠捨己為人,以自己的智慧型,以自己的體力,以自己的技能,服務社會,幫助一切眾生,而不求報酬,這是佛教導我們。所以燒香、燃燭是表這個意思。真正這樣做,自自然然得到平安、健康、長壽。

至於公升官發財,這是你命裡面所有的,這個命中所有要講到因與果的關係。你命裡面沒有的,佛菩薩也不能賜給你。如果你命裡頭沒有財,佛菩薩可以幫助你發財,你命裡頭沒有官位,佛菩薩可以賜給你**,那因果定律就被推翻,那有這種道理!

諸佛菩薩智慧型再大,能力再強,也沒有辦法改變因果一絲一毫。世間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佛法還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上,這是我們不能不明了的。《法華經》一乘因果,《華嚴經》五周因果,你看看一切經論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必須要明了。

最簡單的供養具,譬如家庭清寒,沒有能力備這些供養具,那我們在一尊佛像面前,最簡單的供養就是一杯水,這是供養具裡頭最重要的。水代表什麼?水代表心,水要清淨,表清淨心。

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供養這杯水,看到水就想到清淨、平等,這是供養具裡頭非常非常重要的。你甚至於不燒香、不點蠟燭,也沒有香花、水果供養,但是不能不供養一杯水。

這是供養品裡頭最重要的,它代表的是清淨心、平等心,看到水就想到自己在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當中,要知道修清淨、平等。清淨、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燒完香可以吃肉喝酒嗎,燒香拜佛不吃葷

小時候,看我奶奶,都是燒完香,當天都是吃素,以示虔誠。第二天就放開吃了,哈哈哈哈。內心虔誠比較重要。不能看著蔬菜,想著紅燒肉。阿彌陀佛。沒事吧,又不是出家了 燒香拜佛 不吃葷 這都是很片面的看問題,也太過偏激了。佛教原本是可以吃葷的,一直到現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都是保持吃葷的習慣不變的。不過這個葷是有...

拜菩薩燒幾根香,燒香拜佛用幾隻香合適

三根.第一根插香爐中間 念供養佛 第二根插右邊 供養法 第三根插左邊 供養僧 最後合掌念供養一切眾生 一根,三根,都可以,數量沒有講究,只是代表法。一表不二法門,三表三寶或三無漏學 燒香拜佛用幾隻香合適 拜佛上香意義 香既是給佛,菩薩,仙家,祖宗燒香。對佛家而言必要誠信唸佛,方可與佛菩薩溝通,而得福...

五根香24香譜,怎麼5根香燒香看香火

現今流傳的香譜主要是觀音四十八香譜圖 神傳二十四種香譜 七十二香譜圖。其中,神傳二十四種香譜密示吉凶 又稱佛教二十四香譜圖,但是,它的出處卻非佛教。世間民俗佛道不分,此香譜圖均符合世間消災求安的願望,但世人慾求樂,卻不知行持樂因,世人慾離苦,卻反而行持苦因!所以,聞思修行極為必須。即使香譜一時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