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婦人的主要內容,閱讀文言文秦時婦人,完成10至14題

2021-03-04 09:01:16 字數 5031 閱讀 5505

1樓:sky丶羽

秦時婦人

【原文】

唐開元中,代州都督以五颱多客僧,恐妖偽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懼逐,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9656461多權竄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門山。

幽澗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齎乾糧,欲住此山,遂尋洞入。數百步漸闊,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婦人,並衣草葉,容色端麗。見僧懼愕,問雲:「汝乃何人?

」僧曰:「我人也。」婦人笑雲:

「寧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

佛須擯落形骸,故爾。」因問:「佛是何者?

」僧具言之。相顧笑曰:「語甚有理。

」復問:「宗旨如何?」僧為講《金剛經》。

稱善數四。僧因問:「此處是何世界?

」婦人雲:「我自秦人,隨蒙恬築長城。恬多使婦人,我等不勝其弊,逃竄至此。

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來亦不知年歲,不復至人間。」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澀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餘日,暫辭,出人間求食。及至代州,備糧更去,則迷不知其所矣。

(選自《太平廣記》第一卷·卷六二·女仙七·秦時婦人,原出《廣異記》)

【譯文】

唐朝開元年間,代州都督因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偽之事發生,就下令把沒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趕走。客僧害怕被驅逐,大多暫時逃避到山谷中去。有個叫法朗的和尚,逃進雁門山深處。

雁門山深澗當中有個石洞,能容納人出進。法朗就多帶乾糧,想要住在這座山里,於是他就尋找洞口進去了。走了幾百步之後,那裡漸漸空闊了。

到了平地,踏過流水,渡過到另一岸,那裡太陽、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到乙個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穿著草葉,但容顏端莊秀麗。她看見和尚,害怕而又驚訝,就問和尚說:

「你是什麼人?」和尚說:「我是人啊!

」女人笑著說:「難道有這樣形骸的人嗎?」和尚說:

「我奉事佛,佛必須貶降形骸,所以這樣。」她又順便問:「佛是幹什麼的?

」法朗就詳細地說給她聽。女人們互相看了看,笑著說:「他的話很有道理。

」又問:「佛教的宗旨如何?」法朗就給她們講解《金剛經》。

她們聽了再三再四稱讚叫好。法朗就問她們:「這個地方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女人說:「我們本來是秦時人,隨著蒙恬修築長城。蒙恬多使用婦女,我們忍受不了那樣的折磨,就逃避到這裡。

當初吃草根,得以不死。來到這裡也不知道年歲,也沒有再到人間。」於是她們就把法朗留下,用草根養活他。

草根澀,根本不能吃。法朗在這裡住了四十多天,就暫時告辭出去,到人間去尋找糧食。等到他到了代州,準備好糧食再去時,卻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兒了。

題目:11、翻譯短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婦人笑雲:「寧有人形骸如此?」

(2)備糧更去,則迷不知其所矣。

12、法朗和婦人逃進雁門山的原因各是什麼?(4分)

法朗:婦人:

13、這篇短文與《桃花源記》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試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回答。(4分)

14、試從文章的主題方面比較這篇短文與《桃花源記》的不同。(2分)

參***:

11、(1)女人笑著說:「難道有這樣形骸的人嗎?」

(2)準備好糧食再去時,卻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兒了。

12、法朗:因為沒有度牒(身份證明檔案)怕被驅逐。

婦人:她是秦朝人,為躲避修長城而逃入雁門山。

13、《秦時婦人》中法朗和《桃花源記》中的那個農人相似,《秦時婦人》中在雁門山洞的婦人與《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中生活的人相似,早年躲避進入一地後不問世事。都描寫了乙個美好的世外仙界。

14、《桃花源記》的主題是,描繪了乙個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和平的理想社會,這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渴望,同時也在結尾道出這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而並非真實。秦時夫人的主題是,描繪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動亂不堪,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平的希望。

另練習:

(1)《秦時婦人》中,什麼婦人會見僧懼愕,問雲:「汝乃何人?」

(2)《秦時婦人》中「法朗」與「婦人」逃入雁門山的原因是一樣的嗎?

(3)《秦時婦人》中的哪些情節與《桃花源記》有相似之處?

(4)為什麼說《桃花源記》比《秦時婦人》在故事所表現的內涵上更深刻?

參***:

(1)因為那婦人是秦朝人,為了躲避修長城而逃如山的,而法郎是唐朝人,是個和尚,秦朝時期沒有和尚的,故既吃驚又害怕。

(2)不同。法朗:因為沒有度牒(身份證明檔案)怕被驅逐。婦人:她是秦朝人,為躲避修長城而逃入雁門山。

(3)都寫到秦時人被逼無奈逃入深山過著隱居的世外生活。都寫到了避居異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外闖入者最後都迷失方向找不到那個所在了。

(4)《秦時婦人》中法朗和《桃花源記》中的那個農人相似,《秦時婦人》中在雁門山洞的婦人與《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中生活的人相似,早年躲避進入一地後不問世事。都描寫了乙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但是《桃花源記》的主題是,描繪了乙個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和平的理想社會,這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渴望,同時也在結尾道出這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而並非真實。

秦時夫人的主題是,描繪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動亂不堪,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平的希望。《秦時婦人》則沒有表現出這些,只是記述了一件傳奇故事。

閱讀文言文秦時婦人,完成10至14題

2樓:匿名使用者

秦時婦人

【原文】

唐開元中,代州都督以五颱多客僧,恐妖偽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懼逐,多權竄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門山。

幽澗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齎乾糧,欲住此山,遂尋洞入。數百步漸闊,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

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婦人,並衣草葉,容色端麗。見僧懼愕,問雲:「汝乃何人?

」僧曰:「我人也。」婦人笑雲:

「寧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

佛須擯落形骸,故爾。」因問:「佛是何者?

」僧具言之。相顧笑曰:「語甚有理。

」復問:「宗旨如何?」僧為講《金剛經》。

稱善數四。僧因問:「此處是何世界?

」婦人雲:「我自秦人,隨蒙恬築長城。恬多使婦人,我等不勝其弊,逃竄至此。

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來亦不知年歲,不復至人間。」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澀不可食。

僧住此四十餘日,暫辭,出人間求食。及至代州,備糧更去,則迷不知其所矣。

(選自《太平廣記》第一卷·卷六二·女仙七·秦時婦人,原出《廣異記》)

【譯文】

唐朝開元年間,代州都督因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偽之事發生,就下令把沒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趕走。客僧害怕被驅逐,大多暫時逃避到山谷中去。有個叫法朗的和尚,逃進雁門山深處。

雁門山深澗當中有個石洞,能容納人出進。法朗就多帶乾糧,想要住在這座山里,於是他就尋找洞口進去了。走了幾百步之後,那裡漸漸空闊了。

到了平地,踏過流水,渡過到另一岸,那裡太陽、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到乙個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穿著草葉,但容顏端莊秀麗。她看見和尚,害怕而又驚訝,就問和尚說:

「你是什麼人?」和尚說:「我是人啊!

」女人笑著說:「難道有這樣形骸的人嗎?」和尚說:

「我奉事佛,佛必須貶降形骸,所以這樣。」她又順便問:「佛是幹什麼的?

」法朗就詳細地說給她聽。女人們互相看了看,笑著說:「他的話很有道理。

」又問:「佛教的宗旨如何?」法朗就給她們講解《金剛經》。

她們聽了再三再四稱讚叫好。法朗就問她們:「這個地方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女人說:「我們本來是秦時人,隨著蒙恬修築長城。蒙恬多使用婦女,我們忍受不了那樣的折磨,就逃避到這裡。

當初吃草根,得以不死。來到這裡也不知道年歲,也沒有再到人間。」於是她們就把法朗留下,用草根養活他。

草根澀,根本不能吃。法朗在這裡住了四十多天,就暫時告辭出去,到人間去尋找糧食。等到他到了代州,準備好糧食再去時,卻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兒了。

題目:11、翻譯短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1)婦人笑雲:「寧有人形骸如此?」

(2)備糧更去,則迷不知其所矣。

12、法朗和婦人逃進雁門山的原因各是什麼?(4分)

法朗:婦人:

13、這篇短文與《桃花源記》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試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回答。(4分)

14、試從文章的主題方面比較這篇短文與《桃花源記》的不同。(2分)

參***:

11、(1)女人笑著說:「難道有這樣形骸的人嗎?」

(2)準備好糧食再去時,卻迷失了道路,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兒了。

12、法朗:因為沒有度牒(身份證明檔案)怕被驅逐。

婦人:她是秦朝人,為躲避修長城而逃入雁門山。

13、《秦時婦人》中法朗和《桃花源記》中的那個農人相似,《秦時婦人》中在雁門山洞的婦人與《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中生活的人相似,早年躲避進入一地後不問世事。都描寫了乙個美好的世外仙界。

14、《桃花源記》的主題是,描繪了乙個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和平的理想社會,這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渴望,同時也在結尾道出這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而並非真實。秦時夫人的主題是,描繪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動亂不堪,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平的希望。

另練習:

(1)《秦時婦人》中,什麼婦人會見僧懼愕,問雲:「汝乃何人?」

(2)《秦時婦人》中「法朗」與「婦人」逃入雁門山的原因是一樣的嗎?

(3)《秦時婦人》中的哪些情節與《桃花源記》有相似之處?

(4)為什麼說《桃花源記》比《秦時婦人》在故事所表現的內涵上更深刻?

參***:

(1)因為那婦人是秦朝人,為了躲避修長城而逃如山的,而法郎是唐朝人,是個和尚,秦朝時期沒有和尚的,故既吃驚又害怕。

(2)不同。法朗:因為沒有度牒(身份證明檔案)怕被驅逐。婦人:她是秦朝人,為躲避修長城而逃入雁門山。

(3)都寫到秦時人被逼無奈逃入深山過著隱居的世外生活。都寫到了避居異地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外闖入者最後都迷失方向找不到那個所在了。

(4)《秦時婦人》中法朗和《桃花源記》中的那個農人相似,《秦時婦人》中在雁門山洞的婦人與《桃花源記》中桃花源中生活的人相似,早年躲避進入一地後不問世事。都描寫了乙個美好的世外仙界。但是《桃花源記》的主題是,描繪了乙個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和平的理想社會,這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渴望,同時也在結尾道出這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而並非真實。

秦時夫人的主題是,描繪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動亂不堪,和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平的希望。《秦時婦人》則沒有表現出這些,只是記述了一件傳奇故事。

秦時婦人文言文翻譯及賞析註釋,如何翻譯及賞析註釋文言文《秦時婦人》?

1 譯文 唐朝開元年間,代州都督因為五台山客僧多,恐怕妖偽之事發生,就下令把沒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趕走。客僧害怕被驅逐,大多暫時逃避到山谷中去。有個叫法朗的和尚,逃進雁門山深處。雁門山深澗當中有個石洞,能容納人出進。法朗就多帶乾糧,想要住在這座山里,於是他就尋找洞口進去了。走了幾百步之後,那裡漸漸空闊...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昔者,秦繆公乘馬而為敗

小題 c 小題 1 繆公 看見農夫們在岐山的南面正要吃掉他的馬。2 於是 繆公 一一給他們酒喝後才離去。3 農夫們 在車下為繆公奮力搏鬥。4 君王怎麼可以不致力於德行去愛護百姓呢?小題 例句和abd三句畫線部分都是定語後置句,且都用 者 作為標誌。c 者 特殊作助詞,與前面的動詞短語構成者字結構,相...

文言文雪夜訪戴概括主要內容,雪夜訪戴的文言文翻譯

雪夜訪戴原bai文 王子du 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zhi,命酌酒.四望皎dao然,因起彷徨,詠左版 思 招隱詩 權.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 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譯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陰,一次夜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開啟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