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陳璐燕
妄想和實相的區別是:
實相是全心活在當下,並碰觸直接經驗,
妄想則是在念頭中迷了路。
——秋陽·創巴仁波切
很多人都在講"活在當下",到底怎麼才算是活在當下
2樓:匿名使用者
到底什麼叫「活在當下」?它有什麼意義?
老是聽人動不動就說「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彷彿這是個時髦的口頭禪,又像是個無所不用的「四字真言」。 「活在當下」到底是什麼意思,它會帶來什麼呢?
一般認為「當下」就是指「現在」、「眼下」、「目前」。如果是這樣,「活在當下」就等同於「活在眼前」或者是「活在現在」,那這豈不是一句廢話?誰不活在現在?
有人解釋說是因為很多人雖然活在現在可心不在現在,不是思前就是想後,所以沒有「活在當下」。那麼「活在當下」是不是就叫人不思考,不想問題?最好大腦一片空白,就像白痴一樣就好?
或者像動物一樣:吃就吃、睡就睡、拉屎就拉屎、交配就交配?
就算是這樣可是做為「現在」的這個「當下」你能把握嗎?你能抓住它嗎?你剛說了「當下」它就立刻成了過去了!
一切都在瞬息萬變,佛陀說「諸法無常」,這個瞬間即逝的「當下」留不住半秒鐘,你怎麼安住?
《金剛經》裡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當下」到底是哪乙個心?哪個心都不可得,你怎麼來把握?
這麼一說「當下」的確好像消失了,可我們常常聽人說要「活在當下」、「關注當下」,禪宗裡也說「當下即是」 、「永恆的當下」,那麼「當下」到底怎麼理解?它與覺悟有什麼關係?
我所理解的「當下」簡單的說就是三個字:「觀自在」,再簡單就乙個字:「觀」。
《心經》的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 「觀自在」就是 「當下」,「永恆的當下」。
這還得從《金剛經》談起。
要知道《金剛經》裡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的「心」是什麼「心」?是「妄心」。或者叫「意識心」。
「妄心」是變動的,因緣和合而成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與「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相合而成的「相」,因為是虛妄的,這個心當然是了不可得的。
「妄心」 是在「相」的作用下出現的。因「相」而生的必然隨「相」而滅。
時間一變,「未來心」就成了「現在心」;你剛想抓住「現在心」, 「現在心」就成了「過去心」……所謂的「未來心」、「現在心」和「過去心」其實都是在「相」的範疇裡所出現的感覺感受罷了。它是閃念即逝的,是留不住一丁點的。所以這種「當下」只是一種「現在的感覺」而已。
它是「虛無」的。說「把握當下」就像說「珍惜現在」一樣的空洞。你來抓它,它就像水裡的泥鰍,一抓就滑掉了……
那麼真正的「永恆的當下」就不同了,不同在**呢?在「心」上!
剛才說了,「現在心」是「妄心」或者叫「意識心」,它是和合而生的,但這個「妄心」的本質恰恰是乙個「真心」。如果你悟到了這個「真心」就開悟了。那麼站在開悟的「立場」來看一切就不同了。
因為「真心」是不變的,它是「性」,「妄心」是「相」。「性」是永恆的,「相」是變動的。所以在「性」的角度來「觀」,這才是「觀自在」,才是「永恆的當下」!
那麼如何麼去體驗它,從**來入手呢?
我們的「真心」與「妄心」是同時起用的。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乙個整體,就像你和你的影子一樣無法脫離。只是「妄心」顯而易見,你的所思所想、起心動念、感覺感受都是它的表現。
而「真心」則一直潛藏在它後面,你看不到,它就像躲在暗處的影子,光一照,它才能出現。
比如你在「觀」,這就形成了一對「能所」關係,就是乙個在「觀」,乙個在「被觀」。「能觀」的是「心」,是「妄心」,它是相對靜止的;「所觀」的是「境」,包括「外境」(環境)和「內境」(心境),它相對是變動的。「能觀」與「所觀」它們一動一靜,相得益彰,互為依存,就象手心和手背。
沒有「能」就沒有「所」;沒有「所」就沒有「能」,正如沒有「心」就沒有「境」;沒有「境」就沒有「心」。你若參悟的因緣成熟,一下子打破它,超越它——「能所雙亡」 !「真心」就立即顯現!
這就進入了「不二法門」,觸證到了 「道」的實相!它無處不是,無時不在,所以叫:「當下即是」!
可見要體驗到「真心」必須體悟到「能所雙亡」。
入手之處就在對心的體察上,準確地說就是對妄心的體察。那就要從認識自我開始,因為自我的一切都是妄心的派生。
「真心」無時無刻不是在「能」與「所」的關係中恆在。一旦觸及到「真心」就會處在 「觀自在」的狀態。因為「真心」 恆在不滅, 「觀自在」的「當下」也就一定是永恆的了,這就形成了「當下的永恆」。
這時候的 「觀」,雖然「能觀」的依然是「妄心」的作為,但「性質」完全不同了。因為「真心」被你覺悟到了,「相」就不會再把你迷惑了。你對自我(我相)、對別人(人相)、對空間(眾生相)、對時間(壽者相)等一切存在的形式(所有相)就都不會執著了。
這時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生活狀態都像電影一樣出現在你的面前,它不停地上演著生生世世的故事,而你自己就像乙個穩坐在觀眾席上的觀眾,你只是在「看」,只是在「觀」,只是在「欣賞」,這就是「觀自在」的當下。
只有這種「當下」才有意義。否則把「現在」說成是「當下」,而這個「現在」是形同虛設的,因為它抓不住,你若執著了還會帶來錯誤的引導,那就會誤以為只有「現在」才是唯一的真實,那就會只顧「眼前」而不管以後,就不記後果了,這在現實中就會造成各種困擾,更會被當成不負責任的藉口。
其實「未來」就是下乙個「現在」,「現在」就是「過去」的前身,這是乙個不能分割的整體。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凡事必須思前想後,因果關係是個鐵定的規律,不去遵守只看重眼前利益,就必定會因此而得到相應的果報。
所以真正能領悟到 「當下」就必須見到「真心」才行。古代的禪師說「當下即是」就是在「直指人心」。見到了真心本性之後才能很好地「觀」,這時的「觀」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同時也是與一切狀態相融的,那就是打成一片的覺照與觀行,隨時隨地。
你幹什麼,想什麼都在「觀自在」之中,你依然可以思考,可以遐想未來,可以回顧過去,可以發呆**……一切生活毫不妨礙。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做覺觀,猶如舞台上的跟蹤燈跟蹤著演員一樣地跟蹤著自己的心念,覺觀著自己的一切。
這樣的「活在當下」會使自我變得越來越清明放鬆,不在執著和痴迷。漸漸地,隨著「觀自在」你就「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那就完全超越了對自我一切的障礙(照見五蘊皆空),最後當然可以解脫所有的煩惱和痛苦了。(度一切苦厄)
——這就是「活在當下」的真正意義。
3樓:晚風吻荷
既不沉湎與過去,又不迷惘於未來,踏踏實實走好腳下每一步
4樓:匿名使用者
金剛經講:現在心不可得,怎麼冒出個「活在當下」呢?這說法應該是理解錯達摩祖師的「直指人心,意在當下」的意思而說出來的!
5樓:揚眉秋水靜無痕
《讀史感懷》
揚眉金戈鐵馬戰未休,
氣吞萬里帶吳鉤,
男兒應活在當下,
英雄而立於千秋。
6樓:匿名使用者
活在當下
接下來**給大家講講「當下」,很多大 法 師都喜歡講一句話叫「當下」,當下就是立刻,馬上。就是要立刻開始修心,立刻開始學佛,馬上做功德,盡自己的一切力量來修補自己過去所造的一切諸惡業,包括前世的業障。
六祖曾經說:「過去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未來不可得,要把握當下」。就是已經過去的東西,一切都不可得。
我們過去有沒有很開心的時候? 有。我們過去有沒有年輕漂亮、風光、掌 權、富有的時候?
有。但是這些都已經過去了,不再有了,都不可得了。如果總是想著過去的人和事,這個人就是在倒退,所以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向前看。
未來不可得,因為未來還沒有到,你怎麼抓得住呢?你連現在都抓不住,還想得到未來?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要把握當下,就是要做作現在應該做的有 意義的事情。
**帶你們做了許多有 意義的事情,如放生,許願,念經,開法 會救 度眾生,等等你們說有沒有 意義?我們學佛
學 法,要有清靜心,要把握當下,要明白過去的已經過去,再也喚不回來了,就是天天回憶,也無法填補你現在的空白。如果你經常回憶過去,實際上你就是在倒退,倒退的人是永遠沒有出路的,倒退的人是生活在痛苦之中的。
要學會把握當下,就是要看到現在,你才是有所作為的人。如果你現在飯都吃不飽,說要買儲蓄保險,以後會得多少多少錢,你們說現實嗎? 學佛要學在當下,現在馬上就要學,現在馬上就要改自己身上的習 氣。
這樣你現在不好的業障也會變成過去,人會變的很輕 松,但過去也是不可得,但過去的業障本來就不需要的,所以我們更應及早放下,不可得呀!
從釋迦牟尼佛開始,法 門是默傳,就是默默的傳法,也叫暗傳。**現在給你們傳的法,實際上也叫默默的傳,現在是給徒 弟上課,當眾多跟隨台長學佛後,開悟了的佛友,也能從中攝取養份,給徒 弟開示傳法。當時釋迦牟尼佛有乙個大弟 子叫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是傳法給他,他再傳承給下一代,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一直傳到28祖(28代),到了達摩祖師,達摩祖師也是一對一的默傳,叫空心傳空心。
什麼叫空心傳空心? 就是**前面給你們講過的心空了,你才能接受別人給你的東西。如果你心裡不空,你怎麼能接受新的東西呢?
就像你的倉庫是空的,新的貨物才能放進來,如果倉庫是滿的,你怎麼放進新的貨物?一心傳心,就是用心來傳這個心,首先心必須空,才能接受這個法,才能接受這個佛,一定要記住佛法都是自己放空之後,才能好好的學進去,以後才能修成正果。
傳 法的人見地要差不多,就是想法,看法要差不多的,這樣才能點醒對方,從佛法上講叫心行,就是心裡的行為必須你和我差不多。比如今天你們相信**,相信佛菩薩了,你們來聽**的開示,如果你們不相信**,**怎樣給你們傳法呢?如有不同就不能傳法,如果這個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你就不能給他傳法,如果你硬性傳法的話,他不相信,反而會傷害到你,累及到你,尤如很多宗 教在馬路上拉人,讓人反感後說不好的話,會傷到此傳教人的。
心和心的行為是一樣的,人和人良心都好,這個時候你把佛法佛緣,可以傳給他,他也能接受你的佛法佛緣,這叫心心相印。如果所傳之法,對方的心所不能接受,傳也沒用,叫無用無益。無用無益就是沒有益處,也沒有用,是白講了,講了半天什麼用處都沒有,講了半天對方根本不聽,不接受。
**最後跟你們講,人都想成為聖 人或菩薩,其實很簡單,用白話佛 法講,把自己的欲 望降到最低,把自己的理性昇華到最高。就是要控 制自己的欲 望,能夠把自己的理性,理念,昇華到最高,這個人就是聖 人。比如遇到劫 難時,不會難過,這個人就是可以控 制自己的理性。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的人,就是慈悲。遇到事情永遠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人家想,這個人就是慈悲。為什麼很多人不懂慈悲,就是因為從來不知道為人家著想,只想到自己,我生氣了,我難過了,我不舒服了,這個人就是沒有慈悲心,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我們修心的人,永遠要把煩惱作為推進你前進的增上緣。也就是把煩惱變成增加你上進的乙個緣分。
什麼是認真,認真和專心的區別是什麼
認真是用心,但是可以同時做多件事,專心是心只放在一件事上 認真是一種態度,專心是一種表現 狀態,後態度 認真 和 專心 有什麼區別 專心指的是心理狀態,認真,精力不分散 集中用在某件事上。如 他是個做事很專心的人。專注側重於神情,表示從神態上看,思想被某一件事所佔據。如 從學生們專注的目光裡,我看到...
辛酸的意思是,辛酸和心酸的區別是什麼
辛酸 x nsu n,意思是指辣味和酸味 比喻悲苦近義詞酸楚 心傷 心酸 悲戚 悲傷 悲哀 苦澀反義詞甜美 甜蜜 喜悅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心酸 是指辣味和酸味,比喻悲苦。辛酸 和 心酸 的區別是什麼?一 意思不同 辛酸 意思是 指辣味和酸味,比喻痛苦悲傷。心酸 意思是 指心中悲痛。二 ...
什麼是鹽 純鹼和燒鹼,純鹼和燒鹼的區別是什麼?
鹽是指含有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離子的一類化合物。如碳酸鈣,硫酸銅,氯化銀。純鹼是碳酸鈉的俗稱,呈鹼性,所以名字裡有鹼,但是,其實是一種鹽,還有另外乙個俗稱 小蘇打。燒鹼是氫氧化鈉的俗稱,又名火鹼 苛性鈉,具有腐蝕性碳酸氫鈉,是一種酸式鹽,俗稱蘇打。純鹼 10水碳酸鈉 白色晶體。燒鹼 沒有分子式的,它是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