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機構有哪些,中國古代辦學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3-04 08:57:18 字數 5055 閱讀 1917

1樓:勝寒

古代官方教育機構:

1、庠: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

2、序: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3、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4、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5、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

《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送東陽馬生序》: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

5、 國子監: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中國古***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樓:anyway丶

教育按場所可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種形式。

根據形式,內容,時間,物件和主管等不同,教育還可以分為普通教育、專業教育、業餘教育、華僑教育、少數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等,以及國立教育、集體教育和私立教育等。

按照不同歷史時期,教育可分為原始社會的教育,奴隸社會的教育和封建社會的教育(以上統稱為古代教育)資本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等。

中國古代教育,下限斷到2023年清朝**公布《奏定學堂章程》(亦稱「癸卯學制」),即2023年辛亥革命前夕。近代中國教育的轉型開始於鴉片戰爭之後,先由外國教會,後為洋務派,再經改良派。直到2023年清廷才公布學部大臣張百熙擬定的《欽定學堂章程》,稱為「壬寅學制」,未予實施。

2023年清廷命張百熙、榮祿、張之洞等以日本學制為藍本,制定了《奏定學堂章程》,次年(1904)公布推行,為轉型的標誌。

擴充套件資料

官學教育

**官學的產生、發展和衰落,是同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相適應並為其服務的。

雖有西周「學在官府」之說,但由朝廷設立**官學正式創始於漢朝。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紛亂,官學時興時廢。及至唐朝,**官學繁學盛制度完備,發展到頂峰。

南宋以後官學逐漸走下坡路。封建社會後期,**官學逐漸衰敗,實際上成了科舉制的附庸,名存實亡。清末,中國古代官學完全被西方的學堂和學校教育所取代。

**官學教育可分為下列幾在型別:

最高學府

太學和國子監

漢代特別重視發展官學,重點是太學。自漢武帝元朔五年(西元前124)創太學設定博士**50名,至漢成帝時增至3000人,質帝時太學生增至3萬餘人。漢代太學規模之巨集大,世界罕見。

隋文帝設國子寺,隋煬帝時改名國子監,是中國設立專門教育管理機構之始,一直延續到清代。太學和國子監是封建王朝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在辦學育人、繁榮學術、發展科舉取士等方面,都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3樓:李超是超帥

中國古代教育的形式和主要內容

1、 虞庠之學:

《孟子》

:「設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黃紹箕(清): 「古者之教,家有塾,黨有庠,鄉有序,國有學。」

2、 學校的原始形態:

庠:飼養家畜――儲存穀物,又名「公尺廩」,由老人看管並照看和教育少年兒童

校:木囚。木頭圍成的養馬之所,後演變為習武、比武之所。

夏代的學校,有「序」、「校」兩種,都非常重視軍事教育。

3、商代的學校

禮樂教育、宗教祭奠禮儀、射

商代已有了成熟系統的文字以及成文的典冊,商代還出現了「瞽宗」這種學校形式。習禮、習武是商代學校的主要教育內容。習禮的內容主要是學習祭祀和樂歌,習武的內容主要是習射,也學習其它綜合性的禮儀行為。

天文、曆法方面已有很大進步,算學也已成為學校教學的內容。

4、周代的學校

「學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徵。主要體現學術和教育為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制規章、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用的禮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無緣接觸到。在「學在官府」體制下,形成了從**到地方的較為完善的學校教育體制以及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為主體的教育內容。

西周學校已有較完備的制度,從設定上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學,一類是鄉學。

西周學校以「六藝」為基本教育內容。所謂「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又有「大藝」、「小藝」之分,禮、樂、射、御作為大藝,是大學的課程,書、數作為小藝,主要是小學的課程。

西周的「禮」教,主要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行為規範、操作技能及個人素養的訓練,是貴族子弟必須具備的。"樂"包括聲樂、器樂和舞蹈。西周有樂德之教,樂語之教和樂舞之教。

「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射」指射箭,「御」指駕車。"書"指寫字,"數"指算術。

5、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官學教育衰廢,私學興起。以孔子、墨子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識分子就以新的辦學形式,聚徒講學,從而成為創辦私學、傳播學術文化的先驅。(原因:

一是學術的擴散與下移; 二是新興的"士"階層的出現)

1)「士」階層的出現

(1)武士:俠士、力士等

(2)文士:賢良、商賈、方士、隱士等

(3)低階官吏

2)教育的大眾化、平民化

3)官學與私學分離

6、官學

1)漢代的太學

(1)教師:博士(詩、書、禮、易、《春秋》)

(2)學生:博士**

漢代**官學主要是太學,設在京城長安。老師:博士;學生:

博士**。地方官學按行政區劃設立,在郡國稱為學,在縣稱為校,在鄉稱庠,在聚稱序;其學、校分別設經師一人,庠、序各設孝經師一人,以主掌地方儒學教育。

兩漢教育以儒學經典為教材,主張教育要明經修行。其教育設施、教育思想和漢代的選舉制度是互相配合的。

2)明清時期的國子監:明清學校,**有國子監及宗學(貴族學校),地方有府學、州學、縣學。邊疆及特殊地方還有衛學(軍事學校)。地方各學校互不隸屬,皆有送學生到國子監的資格。

7、私學

1)私學的發展:孔、墨之學;百家爭鳴;稷下之學(稷下學宮建於戰國時齊國的都城臨淄的稷門之下,它是齊國統治者設立的國家養士機構,憑藉國家的財力、物力養士,綿延達乙個半世紀之久,幾乎集中了當時各家各派的學者。稷下學宮雖係齊國官辦,但它實際上又是許多私學的集合體。

其特色主要有: 其一,"不治而議論",即士人並不擔任具體的官職,一般不承擔行政事務,以備統治者諮詢,日常則從事自己的學術研究和講學活動。因此,稷下學宮實際上起到的是"智囊團"的作用。

其二,自由辯論。稷下學宮採取的是學術自由、相容幷包的政策,各家學派在稷下學宮都佔據了一定地位,他們要使自己的學說得到公認,不得不通過公開的辯論,以理服人,這就活躍了思想,繁榮了學術。在學宮所召開的"期會"中,不僅全校教師和四方游士可自由參加,學生也可參加駁難辯論,這種在學術上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有助於擴大眼界,也有利於人才的成長,並對解放和活躍學生思想起了極大的作用。

其三,學無常師。稷下學宮的教學方式十分特殊,在教學中,學生們可以自由聽講,實行遊學自由的方針。當時前來稷下學宮的,既有個別遊學,也有集團遊學的情況。

可以隨時請求加入,也隨時可以告退,不受任何限制。學生來到稷下學宮後,則不限於跟乙個先生,其它先生講學也可以聽講請教,這種靈活的教學制度,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各種學說,打破了學術流派的侷限,各家各派在稷下學宮相互批評,又相互吸收,促進了學術發展。 其四,在學生管理上,稷下學宮制定了歷史上第乙個學生守則——《**職》,全文載於《管子》,從尊敬師長到敬德修業,從飲食起居到衣著儀表,從課堂授課到課後複習均有嚴格規定。

從《**職》可以看出稷下學宮對學生管理的總體特點,體現了教學的目的性、計畫性和組織性。這一學則流傳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私學的發達:教育儒學化與儒學私學化、私學的含義、私學的形式(授徒講學、書院、家族教育)、私學的作用:普及儒家經典、科舉人才發源地

3)古代著名書院

宋代:岳麓、白鹿洞、嵩陽、應天府、茅山、石鼓、華林、雷塘

明代:紫陽、東林書院

4)私學的歷史:顧名思義,私學即私人辦的學校。中國古代私學始於春秋時期,史書記載,最早的是春秋中葉鄭國的鄧析所創辦,講授他自己的著作《竹刑》,專教訟訴之法。

同時鄭國的伯丰子也開辦私學。這些是在孔子私學之前。當時規模最大的是孔子私學,還有少正卯的私學名聲也很大,曾把孔子的學生吸引過去。

到春秋未期,私學更加興盛,最有名的是儒、墨兩家,當時號稱「顯學」。戰國時期,私人講學之風大盛,孟子「從者數百人」,以闡明人倫為教學目的;荀子先後授徒于齊、秦、楚國著書講學,培養出李斯、韓非這些當時屬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論家。墨家私學是個嚴格而有紀律的政治團體和學派,要求學生具有刻苦、耐勞、服從和捨己為人的精神,並重視生產勞動和科技知識教育。

以老聃和莊周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其後期吸收了許多法家、兵家及儒家的思想,子夏在西河講學,**300多人,李悝、吳起、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學生。

到漢代,私學分兩部分,一是以啟蒙教育為主的書館或學館,先教認字,可讀《孝經》和《論語》;一是傳授經學的精舍。精舍一般由當時精通儒學的名家所建,一些經師鴻儒,所教授的門生**多達數千甚至上萬人,其講學已初具學術討論與研究性質。

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學興廢無常,私學相對得以發展。名儒聚徒講學,常有幾百人或幾千人聽講。如雷次宗在廬山,顧歡在天台山,沈德威在太學當博士,回家還要授課講學,許多貴族、士子也紛紛到此受業解惑。

北魏時期的徐道明講學20餘年,學生先後多至萬人。

隋唐時期官學興盛,私學也隨之發達。如隋朝大儒王通、曹憲,唐代顏師古、孔穎達、尹知章、韓愈等都曾在私學中教授學生,許多名儒隱居山水勝地,開學館、設書院,當為宋代書院大興的起源。

宋代私學教育和啟蒙教育都得到了充分發展。經過北宋三次興學,南宋官學有名無實,許多學者致力於私學。這一時期的啟蒙教育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等啟蒙教材大都為宋人編撰或改訂。

遼、金、元各朝代私學也很活躍,其原因是統治階層發生了不同民族的更迭,各民族都迫切需要加速培養本民族的治國人才,而戰亂的頻繁,使得官學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私學才得以興盛,其形式有私塾、家塾、經館、家學等。明清時代的私學,繼宋、元以後仍興盛不衰,形式也無大區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末以後的私學中產生了一批書院,宋代得到發展後明清時代即向官學轉化,這不能不說是私學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之一。

關於中國古代教育的書有哪些中國古代關於神的傳說的書有哪些

小孩子首先就要識字和學習禮儀,一般開始學習時使用的都是 三字經 百家姓 和 千字文 等,其中尤以 三字經 為最經典,因為其不僅有五穀 六畜 七情 八音 九族等讓孩子初步認識世界的知識,還有學習 孝道等人倫常識,更有歷史的簡單梳理,所以即使現在的孩子學習這些內容也是很有必要的。之後自然要上公升到四書 ...

中國傳統禮節有哪些中國古代有哪些禮節

職場禮儀,是指人們在職業場所中應當遵循的一系列禮儀規範。學會這些禮儀規範,將使乙個人的職業形象大為提高。行走之禮 見面之禮 入座之禮 飲食之禮 拜賀慶弔之禮等。行走之禮 在行走過程中同樣注意人際關係的處理,因此有行走的禮節。古代常行 趨禮 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

中國古代有哪些奇特美食,中國古代有哪些美食?

中國古代的菜真是數不勝數,但是依舊有很多比較奇特的食物。1.雞髓筍 雞髓筍是紅樓菜中的一道珍品。鹹 鮮。脆 嫩且爽口,顏色黃白。它將雞腿肉去掉,留下骨頭,敲碎取出骨髓,點綴在鮮筍盤中。雅緻,清透,營養豐富。2.胭脂鵝脯 將鵝治淨,先用鹽醃,然後烹製成熟,鵝肉呈紅色,故曰胭脂鵝。鵝脯 鵝的胸脯,肉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