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和學生家長溝通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2021-03-04 00:41:34 字數 4758 閱讀 8907

1樓:匿名使用者

前提是互相尊重和理解,平時就要注意與家長

的溝通情況,不能等出了問題才匆忙與家長溝通,這時候的溝通往往是不理性的,雙方多少都會些情緒化。

在與家長交談時要盡量挖掘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進步,委婉地提出不足,並與家長一起**解決方法!

希望我的個人見解可以對你有幫助!

與家長溝通時教師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2樓:海風教育

現如今這個知識很繁瑣的社會當中,學生的學習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尤其是對於就在前不久剛剛公升學的孩子來說,知識點一下增多了好多倍,難免會有一些東西不會消化,學習的很困難,而以前學習方法也不適合於現在的學習了,這樣就會對現在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困擾,所以在經濟條件可以的情況下,可以為孩子找家教老師,這樣就可以迅速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了.然而,在這麼多的選擇當中,該怎麼樣判別一位好的家教老師呢,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應該如何找家教老師:

家教老師和孩子和睦相處

第一種建議:找家教老師一定不能找急著把所有的知識全部都灌輸到學生的腦袋裡去的老師,老師首先要保證的是,讓學生把原有的知識都先弄清楚然後再決定.

首先,要讓家教老師把學生之前沒有做好的題,還有知識都先補充上,現在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了,新知識變得越來越多了,而且老師留的作業量也變大了,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總有一些消化不了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及時地把它所虧欠的知識都補回來,肯定會惡性迴圈下去的,所以學生們不理解的東西就會被壓的越來越多了.

第二種建議:老師上課要上的輕鬆一點,不能讓本來就不愛學習的人,現在更不愛學習了,又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樂趣,不能讓孩子一落千丈了.

其次,這種學習方法是能夠增強學習比較差的同學的學習興趣,而且家教老師在面對每乙個學生的單獨授課的時候,情緒也會變得非常放鬆,而且要保證自己不能有緊張和不好的情緒,並且經驗很多的老師會用很搞笑的話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的學生是很自卑的,家教老師在講課的過程當中也會幫他們樹立起來自信心,這些都是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裡很難獲得的.

第三種建議,家教老師需要在教孩子的時候,改變孩子不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是學方法,而不是學知識,讓孩子學會了學習方法才可以提高很大的學習成績.

之後就能改變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把握好正確的學習方式,然而學習比較差的同學除了智力之外,大多數的時間在學校就會形成這樣那樣的不好的習慣,而他們的家長也不做教育的工作,很難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方面會有什麼不好的方式.

輔導孩子做作業

然而家教老師就有所不同了,他們靠著自己專業的授課經驗,會馬上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並且在不知不覺當中幫助孩子改正不好的習慣.讓他再補上功課的時候也能把握好學習的方式方法.

上面所介紹的就是如何找家教老師的技巧,請家長們一定要多看看,多為孩子的學習考慮考慮.

3樓:匿名使用者

老師與家長溝通「有愛心」是根本,「互尊重」是前提,「多聯絡」是手段。老師和家長有了愛心就能相互尊重、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就能實施行之有效地教育學生的方法。學生表現不一,家長素質不同,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方法也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萬萬不可「千人一面」。

老師與家長都用愛心去培育下一代,我相信,教育這塊園地一定會呈現出「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大好局面,我們的下一代一定能茁壯成長。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教師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就應當認識到與家長之間溝通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乙個極其細微的任務。

」因此,教師與家長必須做到互相配合,和諧施教。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了解家長的心理,根據溝通物件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以下是自己在與家長溝通時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愛心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橋梁

面對學生最難做的事就是瑣碎的事情太多了,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如:誰打了誰,誰摔傷了,誰生病了等等很多問題。

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及時採取一些措施,先解決問題。如學生受小傷,我會打**徵求家長同意後及時帶他們到旁邊的社群醫院看看,嚴重點的一面帶孩子到醫院一面立即通知家長;發現學習細微的變化馬上與家長聯絡等等。只要我們全心愛每一位學生如同愛自己的孩子,發現問題在第一時間及時恰當的解決,讓家長感覺到你確實在關心他的孩子,從內心感激你,我們就能擁有乙個強大的家長支援團體。

那麼,遇到你要求他配合的事情他就會積極主動認真的配合你完成。你的工作就會贏得家長的信任,理解與支援。

二、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兩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說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果。

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說:「敬人者,人恆敬之」。

其實,很多學困生的家長,因為家長間的互相聯絡,在他們的內心,也有一點自卑的因素。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見,有部分學困生的家長聽別人的家長議論他孩子的學習成績,當有人問到他的孩子時,他說不出口,十分尷尬。而往往這樣的家長,他很不願意和學校老師主動溝通,甚至有部分家長會因此而覺得老師對他們也有偏見。

像這樣的家長,老師一定要注意多主動去表揚他們的孩子。多與他們聯絡,切忌見面就告狀。

我們班裡有乙個孩子,學習成績一直比較落後,她的媽媽因為自己兒子的學習成績問題,老是站在教室門口比較偏遠處接孩子。有一次,我將學生帶出校門口後,想找這個家長談一談,等了好久這個學生的媽媽才慢慢地走過來,一臉不好意思的,開口就是一句:「陶老師啊,我們家起微最近是不是又考的很差啊。

」說完,狠狠地瞪了自己的兒子一眼。我急忙說:「其實也不是的,只是因為最近你的孩子經常上課玩手機。

我知道你家住的遠,是為了注意安全方便聯絡,才給他配一部手機,可現在他不能自控,嚴重影響學習。今天想提醒你一下,你回去跟他好好談談,如何正確使用,還不行的話,能不能不帶?」「哦,好的好的,我知道了,不好意思啊,陶老師。

」說完,她帶著孩子便走了。我隱隱約約聽到他們的對話聲:「你啊。

學習成績差,上課還玩手機,害的我都不好意思到學校來接你,真是把媽媽的臉都丟盡了!」聽著孩子家長這話,我心裡忽然也覺得不好受,讓這個媽媽這樣沒面子的其實不止是她的孩子,還有我啊。試問,哪個家長不願意聽到自己孩子受表揚啊,又有幾個家長能一次又一次的承受的了老師的批評啊。

孩子們學習上的差異性,難道就要讓家長抬不起頭做人嗎?於是,我換了一種方式,經常主動告訴她媽媽,孩子這幾天沒遲到了,學習有進步了,作業書寫工整了,謝謝她的關心和支援,如果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後來,她的媽媽會主動找我了,也樂於接受善意的提醒了,不再是見我就躲開了,她的孩子也慢慢的進步了,我們大家都高興。

三、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教師每次去家訪最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教師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一方面顯得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教師在家訪中要有誠心和愛心,講話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如果教師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麼,家長必然會成為教師的朋友。大家都知道,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批評家長。

當然,家訪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除上門家訪,平時也可以採用**溝通,約談等形式,甚至可以是網上聊天的方式。和特殊學生家長間的溝通,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耐心和細心。

四、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複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

因此,教師要放下「教育權威」的架子,經常向家長徵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援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和修養都不同,因此,我覺得要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型別的家長進行溝通。如:

1):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要求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2)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讚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3)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我就多報憂,少報喜,從而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孩子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乙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4)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我們應該盡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們共同教育好孩子;

5)對於個別個性較強,脾氣急躁的家長,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發完脾氣和牢騷,然後我表示對家長這種心情的理解,最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以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援。

參考東湖教科體育資訊網

教師如果遭到學生家長辱罵怎麼辦?

教師應保持冷靜,教師為人師表,就應有一定的自製能力,不能別人咋做自己就咋做,如果確實是自己有過錯,就賠禮道歉,說清楚。但自己沒錯,就最好先迴避,等對方冷靜下來在好好找對方談談,對方若死纏著不放,也可以找領導出面解決 前面的朋友說的還不夠太合適。不能算是此類事件的適當的處理辦法。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學校是...

高三學生家長 寒假過後注意些什麼

我就是從高三過來的,其實要說方法,很多,但是您作為孩子的家長,應該依照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給他制定乙個計畫,要把學習和玩的時間充分 合理的安排。不要養成不良習慣,學習一些健康的體育運動,還要注意對基礎知識的加強,高考主要是拼基礎,就象只要有圓心,這個圓才能想畫多大就畫多大,對吧?這些都有了,還有最...

家長應該怎麼跟老師溝通,家長怎樣和老師溝通的技巧

你好!作為家長應該正視孩子的缺點和優點,積極的和老師保持聯絡.關心孩子的進步情況,給予適度的表揚。總之,正確對待老師對孩子的批評,積極主動的與老師保持聯絡,觀察,督促孩子進步,適時適度地表揚和批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父母對待老師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對老師的尊重,而是否尊重老師又直接影響到孩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