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美術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內容深奧,形式豐富,獨具特色,自成體系,對亞洲諸國的美術曾產生過巨大影響。印度美術不僅具備印度文化的一般特點,而且與印度的宗教、哲學關係極為密切。
印度繪畫藝術發展史是怎樣的?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印度繪畫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學時期的岩洞壁畫。原始的線條畫是印度次大陸最早的視覺藝術作品。這些線條畫繪製印度的史前岩畫於岩洞之中,因此又稱岩畫。
迄今已發現的岩畫達數百處,它們主要集中在以今**邦首府博帕爾市為中心的半徑約100英里的範圍之內。印度岩畫的年代約從西元前2023年延續到公元4世紀。這些岩畫主要描繪狩獵場面和各種野生動物,也有描繪人類舞蹈活動或殯葬場景的。
早期岩畫的作者都是原始部落民,岩洞既是他們的棲身之所,也是他們的畫廊。這些岩畫主要畫在砂岩上。後期岩畫有表現騎馬、騎象和戰爭等人類生活內容的,也有表現巫術和屬於生殖崇拜的符號。
從畫面可以看出,當時的武士已經在使用刀劍和盾牌。因此,它們顯然是鐵器時代的作品。所用顏料有紅、黑、粉、綠、藍、黃、橙、紫諸色,均為天然礦物顏料。
在比姆貝特卡發現的巨幅岩畫《騎馬的人的行列與騎象的人》,氣勢恢弘,色彩絢爛,畫面內容已經十分豐富。據考古推斷,該畫可能創作於吠陀時期或還先於吠陀時期。有些岩畫的作者已經產生了原始的透視意識,在畫母牛時還要捎帶將其腹中的牛犢畫出,畫羚羊時竟然將其內臟也要表現出來。
這樣繪畫表現手法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見的。史前岩畫是印度繪畫的起源之處,也是印度壁畫的前身。
從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等印度河文明遺址發掘出來的赤陶圖案和印章影象判斷,在印度河文明時期,人們已經擁有很高的審美能力和繪畫技巧。在哈拉巴出土的碩大陶罐上,繪著寫實風格的鳥、樹和葉片。在現存兩千餘枚印章中,動物形象構圖簡潔,筆法洗練,造型逼真,氣韻生動,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野生動物原始生命的健康與活力。
令人驚喜的是,在印章上還刻有想象或傳說中的動物獨角獸的造型,甚至還出現了人物或神的形象。沒有一定的繪畫基礎,是斷難在方寸之間有所作為的。因此,據美術史家推斷,在印度河文明時期繁榮的城市中,可能已有壁畫存在。
此外,從現有文獻看,繪畫在處於社會上層的人們的教育與生活中都十分重要。從文學作品中可以獲悉,國王的宮殿與富人的宅邸都飾有壁畫和木版畫。不過,由於年代過分久遠,已無法進行考證。
舉世聞名的阿旃陀壁畫是印度古典繪畫的成熟和典範之作,存於今德干高原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西北100公里處的阿旃陀石窟。瓦科拉河(waghora)奔流到這裡後形成乙個近乎180度的大轉彎,河谷呈馬蹄形狀。阿旃陀石窟就是在河谷高約20公尺的花崗岩陡壁上開鑿的,29座石窟沿河谷排列,形成乙個巨大的半圓。
周圍林木蔥鬱,景色如畫。
壁畫創作時間約從西元前200年持續到公元650年,前後跨度達八百餘年。由於佛教的衰微,在河谷中迴盪了8個世紀之久的斧鑿之聲終成絕響。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與美索不達公尺亞的印章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以阿旃陀石窟為代表的豐富而絢爛的壁畫表明,繪畫在古代印度已經是一種高度發達的藝術,並且取得了垂為典範的巨大成就。除了藝術和審美價值外,阿旃陀石窟壁畫還向我們展示了古印度人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向我們展現了真實的古印度社會生活的歷史畫卷,我們從中不但可以看到王公貴族以及名門侍女的生活,而且可以看到苦力、乞丐、農民、僧侶等形形聞名於世的阿旃陀壁畫色色的人物的形象。古代印度的服飾與風尚也逼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古代印度雕刻藝術得發展史是怎樣的?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雕刻是一種造型藝術,它可賦予頑石以靈氣,也可賦予金屬以生命。從材質講,印度古代既有石雕,也有銅雕;從主題講,則既有佛教雕刻,也有印度教雕刻。無論在哪一領域,哪種材質,印度雕刻都取得了令人囑目的非凡成就。
據考證,印度先民至少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就開始了雕刻藝術創作。在印度河流域發現的大量印章底面上,就鐫刻著動物、樹葉和神祗。這些印章大部分是用皂石、瑪瑙、象牙和青銅一類材料刻製的。
它們一般呈方形,但也有呈圓形的;一般刻有牛的古印度印章
刻有獨角獸的古印度印章邊長為3至5釐公尺,但也有邊長達7.5釐公尺的。這些印章的上部雖然大都刻有象形文本元號,並且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更為重要,但動物雕刻往往佔去大半面積,因而先聲奪人。
由於所雕刻的動物大多為雄性,我們似乎可以認定,刻製和使用印章者都是男性;由此似乎還可以斷定,男性在印度河文明時期的家庭與社會中均佔主導地位。刻在印章上的動物的多種多樣,令人驚嘆不已。所雕刻的動物最多見的為黃牛、瘤牛、水牛、犀牛、象、虎、羊、羚、鹿、兔、鱷、蛇等實際生活中常見的動物,也有存在於人們幻想與傳說中的動物或為標新立異而人為組合的動物。
由於牛在印度社會與宗教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牛的形象出現在印章中的次數最多,雕刻得也最為傳神。它們那渾圓的軀體似乎蘊涵著無窮的力量,微微低垂的頭彷彿就要發起進攻。這些寫實的或自然主義的雕刻雖然十分古樸,但其技法即使在今天看來也屑十分嫻熟。
這樣,一件生雕欄裝飾孔雀活中的實用品就變成了可供欣賞的藝術品。也有些印章上面雕刻了人或神的形象,但在氣韻上遠不如那些動物的形象生動。這是印度先民對雕刻藝術的初步嘗試。
他們對動物題材偏愛的特徵,一直被後世的藝術家們繼承下來。
孔雀王朝時期的雕刻在印度藝術史上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這一時期,石頭開始在印度被普遍用於建築和雕刻。這對於印度藝術的發展與傳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用於雕刻的石材,表面都打磨得十分光潔。這一特徵甚至成了鑑定孔雀王朝時期石雕的乙個重要依據。
阿育王統治時期,是印度雕刻史上的輝煌一章。為了宣揚自己的功德,弘揚正法,他命人在帝國的許多地方尋找天然岩壁或建造石柱以刊刻詔書。他敕建的獨石紀念碑式圓柱是這一時期石雕作品的典範代表。
這些石柱主要豎立在佛陀生前的重要活動場所或通往這些聖地的重要路線上。雖然當時印度的建築與雕刻受到波斯帝國的影響,但豎立紀念柱的做法卻是出於印度固有的理念。它很可能是印度古代崇奉宇宙之柱的傳統的體現。
在印度各地曾先後發現30餘根阿育王石柱。
孔雀王朝時期的人物雕刻作品數量並不多見。在北方邦聖城馬土臘等古代雕刻藝術與文明中心,曾先後發現了當時遺留下來的20餘尊巨大的石頭藥叉雕像。在今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附近,曾經發現兩尊無頭男性雕像軀幹。
它們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耆那教聖人的雕像。此外,在巴特那市還發現了一尊砂石雕刻的藥叉立像,雖然其頭部及雙手已經缺損,但仍然可以看出這是一件技法熟練的成功之作。
在今**邦首府博帕爾市東北方向約50公里處的桑奇,也有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那就是在202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桑奇大塔。它的雕欄和塔門是孔雀王朝之後極其重要的雕刻作品,而塔門浮雕尤其具有代表性。
這些作品約作於西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初期安度羅王國領有中、南印度時期。當時,安度羅國國勢逐漸強盛,控制了印度許多重要的商路與海港。信奉佛教的商人與富有的市民,為桑奇大塔的擴建和維修慷慨解囊。
大塔原有的木頭圍欄遂被石頭圍欄取代。桑奇雕刻規模巨集大,技巧細膩,刀工精湛,造型嫻熟,堪稱稀世之作。它在藝術上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因而成為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代表作品。
古印度的摩羯魚雕刻(西元前100年)舞女銅像(西元前2023年)著名的阿育王柱,西元前242/241年。公元1世紀中後期,在波斯、希臘和羅馬等外來文化的影響和互動作用下,印度佛教雕刻藝術發生迅速變化。在此背景下,舉世聞名的犍陀羅藝術產生了。
犍陀羅藝術是以希臘藝術風格表現佛教內容的一種雕刻藝術,代表了古代印度雕塑藝術的最高成就,是印度藝術與西方藝術融合的結晶。
犍陀羅地區位於今巴基斯坦印度河與喀布林河交匯處附近的白沙瓦谷地。這裡是印度次大陸的西北門戶,是乙個將印度、中國和中亞與地中海、周圍的希臘—羅馬世界連線起來的**網的中心。這種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了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
這裡既演繹了印度河和外族入侵者你來我往的歷史劇,也使印度文化與波斯、希臘、羅馬等外來文化水**融,從而在幾個世紀中形成了東西方聯姻的藝術——犍陀羅藝術。
犍陀羅藝術的創造者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營養的同時,既延續了印度風格手勢和坐姿的固定模式,又吸收生活中舞蹈、戲劇在表達人物內心世界的獨特的手語,創造了佛像手勢和坐姿的標準格式。這種格式在以後形成了亞洲各國佛像形象的標準模式。
犍陀羅的佛陀塑像,以《悉達多王子像》、《佛陀立像》最具代表性。《悉達多王子像》製作於2世貴霜時代印度後宮的守護神——雅典娜,犍陀羅出土。這是西元前2世紀典型的希臘化神像,現存拉合爾博物館。
紀。塑像寬21英呎。塑像中王子盤腿而坐,鬚髮蒼然,骨瘦如柴,眼窩深陷,肋骨參差突現,骨骼和血管清晰可見。
但他神態安詳,正在瞑思人生的真諦。悉達多消瘦的形體與其面部表情反差極大,恰恰反映出他堅韌的性格和追求人生真理的毅力,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現力。《佛陀立像》的創作於2、3世紀,高1.
42公尺,是把希臘太陽神阿波羅與佛陀的特點相結合的藝術傑作。佛陀身穿羅馬式「陶格」袈裟,形象古樸、莊嚴。
犍陀羅藝術為後世繼承和發展。在笈多王朝時期,隨著印度教的復興,印度教神像雕刻也蔚成風氣。毗濕奴、濕婆、黑天、太陽神、難近母等男女諸神的雕像紛紛問世。
毗濕奴、濕婆等印度教諸神及其化身的大量精美雕像,構成了印度教影象的岩石百科全書。約開鑿於8世紀的第16窟凱拉薩神廟規模最為巨集大。這座濕婆神廟高30公尺,進深達90公尺。
濕婆神像及表現其功業的雕刻類乎鬼斧神工。同期開鑿的象島石窟是純粹的印度教石窟。門廊兩側與窟內岩壁上刻有表現濕婆諸相的9塊高浮雕,其中《濕婆三面像》最為著名。
在中印度和南印度,大量印度教神廟都有著極其豐富多彩的雕刻,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令人目不暇接。與佛教雕刻不同的是,印度教雕刻以造型誇張、動感強烈和變化豐富為特徵。
桑奇大塔著名的塔門古代南印度的泰公尺爾人十分擅長銅雕藝術。其中又以朱羅王朝的青銅雕像在印度最為著名。題材既有男女諸神、聖徒、國王、王后,也有動物。
大小形制均有。由於朱羅國王虔信濕婆,濕婆神像備受青睞,其中尤以各種青銅舞王濕婆神像最為流行。約創作於11世紀的青銅舞王濕婆神像,是一件舉世罕見的藝術珍品。
濕婆被塑造成三目四臂的**男性舞者形象,周身環以火焰光環。右上手持沙漏形手鼓,象聞名於世的薩爾納物獅子柱頭。建於約西元前242—232年。
徵著宇宙的創造;左上手持火焰,象徵著定期焚毀宇宙的動火。這兩條臂膀的平衡,象徵著宇宙生命創造與毀滅兩極的辯證統一。前右臂手作無畏式,前左臂手作模擬象鼻下垂的象手勢。
右足踏象徵無知的侏儒,左腿凌空翹起,象徵著解脫。濕婆昂首挺胸,頭髮水平甩開,極富動態之美。這座銅雕,通過濕婆的神秘之舞象徵著宇宙的創造、保護和毀滅,從中透出了印度古人對宇宙演化的哲學理解。
由於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所以穆斯林侵入印度後,佛教和印度教建築雕刻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在穆斯林政權統治時期,印度雕刻藝術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印度歷史有哪個帝國強大,印度歷史上有哪些王朝
印度十六雄國時期 前600年前後 印度十六雄國 mahajanapadas 是十六個強盛的王國或共和國,其範圍涵蓋肥沃的印度河 恆河平原,其 印度十六雄國分布圖 實也有其他較小的國家,散布在這個範圍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國是 迦屍 憍薩羅 鴦伽 摩揭陀 弗慄恃 跋耆 末羅 支提 跋蹉 俱盧 般遮羅 摩...
歷史上的關羽是怎樣的人,歷史上的關羽是怎樣的乙個人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同時也是乙個非常忠誠的人。他對於大哥劉備忠心耿耿,所以被曹操俘虜後,曹操對他非常好,給了他很多好東西,但是他說 我不能因為丞相給我的新恩,就忘了皇叔的舊恩 最終掛印封金,過關斬將而去。關羽同時也非常知恩圖報,雖然曹操是他 或者說是劉備 的敵人,但是因為曹操給過關...
總結古印度,古羅馬,古西亞,古希臘,古埃及歷史上的改革,並比較異同
樓主你好!這些古代的改革也太多了吧?古印度,很抱歉了,只知道大概的朝代更迭,具體不清楚。古羅馬的晚一些,而且很多的改革的性質與後三者不同 我是指羅馬帝國時期之前的改革 著名的是羅馬法改革,也就是頒布十二銅表法的改革,古羅馬法 十二銅表法 是第一部成文法,明確維護貴族利益和私有財產但平民認為勝利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