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姜太公釣魚臺 位於抄陝西省寶雞縣石番溪河畔,北距縣城約5公里。台為溪水旁一巨大岩石,石上有雙膝跪坐痕跡,傳即周文王時姜太公釣魚處。石南有毋忌洞,傳為曾薦姜太公給周文王的樵夫毋忌住處。
在釣魚台北約1.5公里的地方是當年周文王用車拉姜太公處,今存文王廟遺址一處。
姜太公釣魚處在今天的什麼地方
2樓:會開花de石頭
河南省衛輝市太公鎮(太公泉鎮)太公泉村西南隅,距離太公廟僅有約100公尺。原有石夾河,清水長流。原水潭邊有清乾隆年間巡撫畢沅所立「姜太公釣魚處」石碑一通,光緒二十年,李敏修等人在此豎姜太公釣魚石像一尊,後均毀於戰亂中。
2023年經當地人修砌堤岸,清淤形成一池碧水。現太公釣魚處池水清澈,岸邊垂柳依依,隨風搖曳,成為人們休閒垂釣的好去處。2023年民間捐資在池邊修建3.
9公尺高的太公釣魚青銅塑像一尊。
3樓:普羅公尺修斯
位於江蘇省常熟市尚湖姜太公釣魚處
姜太公釣魚的地方是**?
4樓:匿名使用者
姜太公釣魚處位於太公泉鎮前太公泉村西南隅,距離太公廟僅有約100公尺。原有石夾河,清水長流。原水潭邊有清乾隆年間巡撫畢沅所立「姜太公釣魚處」石碑一通,光緒二十年,李敏修等人在此豎姜太公釣魚石像一尊,後均毀於戰亂中。
2023年經當地人修砌堤岸,清淤形成一池碧水。現太公釣魚處池水清澈,岸邊垂柳依依,隨風搖曳,成為人們休閒垂釣的好去處。2023年民間捐資在池邊修建3.
9公尺高的太公釣魚青銅塑像一尊。
姜太公當年在**垂釣
5樓:種花家的小公尺兔
位於寶雞市伐魚河谷,為周初名臣姜太公隱居垂釣、周文王訪賢與之相遇的地方。傳說中姜太公當年垂釣跪坐的痕跡猶存,與《水經注》記載相符。
谷內還有璜石、文王廟、太公廟、三清廟等古蹟名勝。這裡山清水幽、古柏參天,近來年又建水庫一座,大壩雄峙,流瀑飛瀉,蔚為壯觀。
釣魚台三國時稱箕谷,亦是古代關中通往巴蜀的孔道之一。史載公元228年春諸葛亮一出祁山「使趙雲、鄧芝為疑兵,據箕谷,關中大震」。是三國時著名的戰場。
商紂暴虐,周文王決心推翻**。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半百之齡、又和文王沒有交情,很難獲得文王賞識。
於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邊,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
魚鉤是彎的,但是姜子牙卻用直鉤(那其實也不能叫鉤了)、不用魚餌,釣到了很多魚。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奇人(古代人對奇人都很尊敬的),於是主動跟他交談,發現這真是個大有用之才,招入帳下。後來姜子牙幫助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商紂統治,建立了周朝。
6樓:蔚浩闊盍齊
傳說商朝末期,有個叫姜太公的有識之土,因不滿於當時的黑暗政治,隱居在渭水邊上,但又很想有朝一日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他常常在皤溪釣魚,釣法很奇特,魚鉤是直的,放在離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鉤上沒有魚餌。過路人看到他這樣垂釣都暗暗發笑,他卻一本正經地說:
「願者上鉤來」。後來周文王打獵來到渭水邊,與姜太公談得很投機,就請他做了國師。姜太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消滅了商朝。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比喻心甘情願地上別人的圈套.
7樓:囈gf欲柳
姜太公釣魚臺 姜太公釣魚臺即播溪河釣魚台,它位於陝西省寶雞縣磻溪河畔伐魚堡南,為當年姜太公垂釣處。白居易在《渭上偶釣》詩中說姜太公「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至今在釣魚台右上方還有姜太公雙膝跪坐釣魚的痕跡,台西還建有太公廟。
滿意請採納
姜太公釣魚是在哪條河釣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姜太公在靜海一帶避難時運氣不好,事事都不如意:他在村上賣白面,被一陣大風刮走;他回家敲門,正巧手拍在釘子上;他張口罵蒼天,鳥糞恰好掉到嘴裡。
歷史文獻確實記載過靜海縣的姜太公釣魚臺。
**《靜海縣志》說:「邑西子牙鎮,相傳為姜太公釣魚處。故河名子牙河,鎮名子牙鎮。
尤奇者,北有尚家村,多姓尚;鎮內多呂姓、姜姓,均自稱為太公之裔。」此外,《大城縣志》、《畿輔通志》、《燕山叢錄》等史籍中對靜海的釣魚台都有記載。
9樓:匿名使用者
渭水,黃河最大支流。在陝西省中部,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北鳥鼠山,東南流至清水縣,入陝西省境,橫貫渭河平原,東流至潼關入黃河,長787公里,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
上游以及北岸涇河、洛河等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縱橫,自漢至唐,皆為關中漕運要道。《山海經.
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渭水》:「渭水出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
「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
渭河流域地貌複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遊蕩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 500。
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 000漸變為1/6 000。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公尺(1 000立方公尺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最高曾到329公尺,因而影響渭河下游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氾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
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 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公尺。
古代姜子牙渭水釣魚位址是現在**
10樓:笑看人生百態
就是讓你耐心等待,會有你想要的結果的。
姜太公釣魚是發生於商周時期的歷史傳說故事。商紂暴虐,周文王決心推翻**。太公姜子牙受師傅之命,下界幫助文王。
但姜子牙覺得自己半百之齡、又和文王沒有交情,很難獲得文王賞識。於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邊,用沒有魚餌的直鉤釣魚。大家知道,魚鉤是彎的,但是姜子牙卻用直鉤(那其實也不能叫鉤了)、不用魚餌,釣到了很多魚。
文王見到了,覺得這是奇人(古代人對奇人都很尊敬的),於是主動跟他交談,發現這真是個大有用之才,招入帳下。後來姜子牙幫助文王和他的兒子推翻商紂統治,建立了周朝。歇後語: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11樓:匿名使用者
姜太公渭水釣魚,現在的位址?
姜太公釣魚的歇後語
12樓:匿名使用者
1、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今多比喻心甘情願的落入別人的謀劃。類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黃蓋,乙個願打乙個願挨」。
2、典故出自晉·苻朗《苻子·方外》,文載:「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13樓:低調額低調額
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典故出自晉·苻朗《苻子·方外》,文載:「太公涓釣於隱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嘗得一魚。魯連聞之,往而觀其釣焉。太公涓跪石隱崖,不餌而釣,仰詠俛吟,及暮而釋竿。」
今多比喻心甘情願的落入別人的謀劃。類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黃蓋,乙個願打乙個願挨」。
示例:清·邗上蒙人《風月夢》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賈老爺若是愛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愛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這裡。」
擴充套件資料
姜太公釣魚的故事被複雜化,且令人津津樂道,不僅在於我們忽視了釣魚活動本身的歷史和早期文獻關於姜太公釣魚的真實記載,還在於孤立地看待太公釣魚一事。殊不知,釣魚是太公一大愛好,並非為了吸引周文王而刻意為之。
隨著商朝的衰落、周部落的崛起,進入關中後的太公有了積極從政的想法。不過因謹慎起見,姜太公並沒有主動求仕於文王,而選擇了繼續隱釣,以觀其變,「聞文王賢,(姜太公)故釣於渭以觀之」。(《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也就是說,姜太公的心態變了,隱居釣魚卻沒變。
換言之,虛構直鉤釣魚等故事以反映太公心態,雖然生動形象,但不能視為確有其事。
14樓:匿名使用者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出自《武王伐紂平話》捲下:「姜尚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
』」 釋義 「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稱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鉤不掛魚餌垂釣,願意上鉤的魚,就自己上鉤。比喻心甘情願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
近義詞:心甘情願
拓展資料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
乙個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商朝末年,紂王荒淫無度,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紂王的胡作非為,因此就躲到渭水河邊過著隱居的日子。
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範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的魚鉤是直的,沒有魚餌,離水面有三尺高。
他一邊釣一邊說:「魚兒呀,你快點上鉤吧!」有人好意地告訴他這樣釣不到魚,姜子牙只是笑著說:「魚兒自己會上鉤的。」
人們嘲笑他,他也不理會。結果這件事傳到姬昌耳裡,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請他來。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還繼續釣魚,嘴裡還一邊念著:
「釣、釣、釣,魚兒不上鉤,蝦公尺來搗亂!」士兵只好回去報告。
於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請,姜子牙看見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裡又念著:「釣、釣、釣,大魚不上鉤,小魚來搗亂!」大臣也只好回去報告。
最後,姬昌就準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誠心誠意,一心想要尋找賢能有才華的人,於是就答應輔佐他。姬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於是就封他為太公。
後來姜子牙連續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中國歷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同源典故:
【太公釣】孟浩然《冬至後過吳張二子擅溪別業》詩:「閒垂太公釣,興發子猷船。」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五出:「金鰲上鉤,金鰲上鉤,好似太公一釣,享國千秋。」
【呂釣】陸遊《雜感十首》之一:「呂釣渭水濱,說築傅巖野。」
【渭釣】陳若水《沁園春·壽遊侍郎》詞:「肯又拋渭釣,似周尚父,且來洛社,作宋耆英。」顧炎武《子德李子聞餘在難特走燕中告急諸友》詩:「相期非早暮,渭釣與莘耕。」
【子牙垂鉤】胡曾《詠史·渭濱》詩:「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獨垂鉤。」
【磻溪釣】杜甫《奉贈鮮于亦兆二十韻》:「脫略溪釣,操持郢匠斤。」韓愈《和裴僕射相公假山十一韻》:「傅氏築已卑,磻溪釣何激。」
【渭濱垂釣】劉禹錫《望賦》:「不作渭濱垂釣臣,羞為洛陽拜塵友。」
【釣周】李白《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遊塞垣》詩:「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鵕兔何足言。」
【釣渭】李白《梁甫吟》詩:「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韓愈《叉魚招張功曹》詩: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貫休《漁家》詩:「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垂釣溪】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我又不曾垂釣在溪岸口,大夫也,我可也無福吃你那堂食玉酒;我則待溪山學許由。」
【大釣無鉤】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作詩五百言》:「聞道磻溪石,猶存渭水頭。蒼崖雖有跡,大釣本無鉤。」
【直鉤釣國】羅隱《題溪垂釣圖》詩:「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知。」
【溪直釣】徐夤《送王校書往清源》詩:「吟詩台上如相問,與說磻溪直釣翁。」
【溪未遇】文及翁《賀新郎·西湖》詞:「餘生自負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傅巖未起。」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這有何妨,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直鉤魚】楊億《受詔修書述懷感事三十韻》:「如諧曲朧臥,猶可直鉤魚。」
〖釋義〗呂尚在建立周朝大業之前,是垂釣在渭水溪的一位老人、隱者。後遂且「渭濱叟、渭上叟、渭叟、渭濱、溪姜叟、溪叟、溪老」等稱呼呂尚,或泛指隱者及具有賢德之才而未被徵用的人。
【渭濱叟】劉琨《重贈盧諶》詩:「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晉書·王沈傳論》:「有莘之媵,殊北門之情;渭濱之叟,匪西山之節。」
【渭上叟】蘇軾《溪石》詩:「安知渭上叟,跪石留雙骨骭。」
【渭叟】陸遊《貧居即事》詩之一:「老雖齊渭叟,窮不減湘累。」
【渭濱】《宋書·週續之傳》:「渭濱佐周,聖德廣運;商洛匡漢,英業乃昌。」羅鄴《吳門再逢方幹處士》詩:「吾王若致昇平化,可獨成周只渭濱。」
【溪姜叟】蘇軾《七月二十四日以入不雨出禱溪》詩:「欲向磻溪問姜叟,僕伕屢報鬥杓傾。」
【溪叟】溫庭筠《渭上題三首》之三:「所嗟白首磻溪叟,一下漁舟更不歸。」《隨唐演義》第二十回:
「朕聞磻溪叟,一釣而與周公八百之基,賢卿這功,何異於此。」柳亞子《漢家行》:「柄國惟聞歇後人,釣璜那見磻溪叟。
」【溪老】張九齡《驪山下逍遙公舊居遊集》詩:「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姜太公釣魚概括,姜太公釣魚的主要內容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呂尚,是輔佐周文王 周武王滅商的功臣。他在沒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時候,隱居在陝西渭水邊乙個地方。那裡是周族領袖姬昌 即周文王 統治的地區,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對自己的注意,建立功業。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鈴。一般人釣魚,都是用彎鉤,上面接著有香味的餌食,然後把它沉在水裡,誘騙魚兒上鉤。但太公的...
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造句,如何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造句?
老人在街上賣他的字畫,既不宣傳也不吆喝,所以攤前總是很冷清,有人就勸他還是想想辦法擴大一下知名度,可這位老人不緊不慢地說 我何必呢,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明 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 清 邗上蒙人 風月夢 第十回 我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賈老爺若是愛厚我,...
姜太公釣魚讀後感姜太公釣魚讀後感怎麼寫?快,快,快!
姜太公,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號飛熊,也稱呂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 軍事家與政治家。關於姜太公的故事很多,多是稱頌他的奇謀深算,對我來說直鉤釣魚這回事我覺得更有幾分深意。姜太公為什麼直鉤釣魚?許多註解都是講 姜太公釣魚,願者...